广州塔前白鹭飞

彭国雄(云敏山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彭国雄·文/配图、摄像</b></p> <p class="ql-block">  好几年前,习惯于在珠江新城临江一带散步的我,有一天,偶尔发现对岸有几只白色羽毛的鸟儿扑腾着翅膀,在对岸的江面上嘻戏玩闹。那几个小白点好像还不大适应这里的环境,或者它们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所以才显得那么矜持和谨慎,它们张开翎羽,只是徘徊于对岸二沙与海心沙的狭小范围,时而低飞掠过江面,时而躲入树丛。尽管我费尽心机,长时间地把手机对准二沙岛那处突出的林带,试图抓取鸟儿飞翔过程中最清晰、最富有动感的瞬间,但始终不能如愿。因为我的近视以及对鸟类习性的无知,不但无法确认这几只可爱的白羽小鸟姓甚名谁,更是无法知道它们打哪里流落此地。它们可是落单的迷途者?还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这里安家立业?总之在我的眼里,它们就像是几个离群索居的流浪者,在奋力寻找一线生存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是什么鸟儿敢于在这人类繁居之地安身立命呢?</p><p class="ql-block"> 可幸当时江边还有几个像我一样的拍摄爱好者,正举着手机摄取对岸飞鸟的掠影。偶尔,我从其中两个游人的对话中 ,听到了“白鹭”二字。我心中忽然好像解开了一个谜团,霎时茅塞顿开。是的,这就是白鹭无疑了。我最早看过的白鹭,是在二十多年前:广东新会,巴金笔下那个名闻天下的“鸟的天堂”。在那里,搭乘小船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畅游,沿途观赏古榕盘根错节的万千姿态、以及遮天蔽日的榕林深幽,似是一页页翻阅着亚马逊原始风情的相册。更让我啧啧称奇的是,那成百上千的白鹭,在茂林中腾飞和晚归的壮观景象。这让我想起了唐代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李白的“白鹭下秋水”以及宋代苏轼的“何处飞来双白鹭?等许多著名诗句。然而,在这繁华的珠江一隅、高耸云天的广州塔的倒影下,却有这么几只特立独行的白鹭,在孤傲地挑战超大城市的喧嚣与尘俗,实在让人敬佩又心生怜悯。</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看到的情景,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关注。其实,这几只白鹭的存在或消失,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的记忆中,我好像已有好长时间没有路经这里观鹭了,当然其中也有一段时间躲避疫症肆虐的特殊原因,或许,即使我偶尔散步路过这里,但对岸的景象与往日却没有什么让人亮眼的新意,所以便忽略了其中许多本应连贯的精彩情节。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遗憾。我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偶然过客:人来人往,花开花落,云聚云散,月圆月缺,冬去春来……无一不在循环着同一阕枯燥的乐谱,因而我又何必分心去惦念曾经的偶遇。有时候,你惦念的越多,反而越是容易迷失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不过,中秋才刚刚过去,一阵清爽的季风却唤醒了我宁静的思绪,也吹乱了我家中阳台上的三角梅。盆中唯一的一簇鲜红的花叶,从金属围栏的间隙中探出娇柔的身段,在蓝天下微笑,在秋风中起舞。是的,我挺喜欢鲜红的颜色,所以才在色彩纷呈的三角梅中挑选了这一棵栽种在阳台上。她每年绽放的花叶,鲜红而亮丽,像似一团团烈火,即便到了星月之夜 ,也好像感觉到她的光焰和炽热。只可惜,今年的花儿虽红,却少了几分往年的繁盛和热烈。此情此景,让我有点失落和空虚,一瞬间,我只想到江边走一走。不为别的,只想看一看那里三角梅绽放的盛况,也好消解我对秋去冬来的落寞情愁。</p> <p class="ql-block">  湛蓝的天际,油绿的草地,金风阵阵,清爽怡人。沿江护栏下,成行而栽的三角梅,一丛丛花叶,一律的紫红色,虽远胜于我家中的盆栽,但如今也不似往日的繁密。想来也是,秋天本来就是硕果的季节,所以也就没有留给花儿多少出演的舞台。不过,沿江疏疏落落的、望不到尽头的紫红花叶,依然笑对秋风,纷纷扭姿颔首。虽然我不大喜欢紫红,但这情景已是让我陶醉了。然而让我感到心满意足的,还不是这“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烂熳,而是江面上成群结队的“白鹭下秋水”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  白鹭,还是曾经的白鹭么?一只,两只,十只,二十只,三十只……它们在大江上嘻戏、追逐、翱翔,让我数都数不过来了!这是一个大家庭?还是一个大家族呢?总之,还是那广州塔深沉的倒影,还是那临江茂密的林叶,还是那座跨越两座小岛的铁桥,现在却已不再冷清。几年前,在那儿飞来飞去的几只白鹭,我们该把它们称作“开路先锋”?或是“先头部队”?如果没有它们的孤独前行和不懈努力,在这儿开拓了一个乐园,能有今天的欢歌笑语和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还得感谢清澄浩荡的珠江流水,为繁多鱼类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生息的环境,从而让白鹭在这里安居乐业,与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共歌共舞,与这里热情的市民共生共存,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张志和有诗曰:“西塞山前白鹭飞”, 我看江上此情此景,也可称其为“广州塔前白鹭飞”吧?</p><p class="ql-block"> 飞吧,飞吧,自由地飞翔吧!白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