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逮鸟捉鱼那些事儿(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中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4.10.19</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来说说捉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上世纪农药和化肥尚未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时候,在那些小河小汊小泡子及稻田里到处都有野生鱼类,经常会成为人们捕捉的对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种捕鱼的方法就是徒手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徒手摸鱼不用什么工具,最多准备一个串鱼的绳串儿或随机折一枝带杈的柳条即可。摸鱼最适合在水深二尺以下、两米左右宽、岸边有水草或树根的小河沟、水渠进行;有时也会在稻田里,而在大河里摸鱼水深不能没人,岸边要有树根,人也必须会游泳和潜水。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村里种了水稻,那几年我经常与小伙伴儿们一起去稻田地路边儿的次级水渠里摸鱼。水渠一尺左右的水深、两米来宽、水边长一些水稗草,鱼儿就愿往那些草根处的泥坑里猫。摸鱼时人下到水里,沿着渠边斜着往一个方向走,边走边两掌稍微合一下向草根处或泥坑推抓,如果恰巧鱼在此处,推抓间就到手了。抓住的多半是当年生的小鲫鱼,也就半两一两重。抓住一条串在鱼串儿上,将鱼串儿头叼在嘴里继续抓。一般是几个人拉开一定距离同时抓,前边的人抓过去了,后边的人照样可以抓到鱼,因为水是不断流动的,鱼也在游动。有时也能抓到鲶鱼,但需要在水深一些的横向引渠里,那里的岸边陡,水下有泥洞,掏那些泥洞往往能抓到鲶鱼,特别在下雨后水流又浑又急的时候收获最多。公路上流水的水泥管子空隙里和石头空儿里鲶鱼最多,我们就爬进管子里去掏,但往往是碰到的多,抓住的少,因为那两个管子的接缝处很小,手伸进去了,鱼直撞手,但手不得伸展,有时抓住了手却拿不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稻田放水(水稻成熟前需把池子里的水放掉晒田,以利于成熟)后,一些鱼没能顺着水流游走,被留在稻垄间的小水洼里,摸鱼就变成了"捡鱼"。有一次同一个小伙伴儿去放水后的稻田捉鱼,进去后只听前后左右都是搁浅的鱼儿噼里啪啦的蹦跳声,一会就捡了不少。正当我俩兴高采烈的瞄向更多目标时,突然听到远处有吆喝声,侧脸一看原来是生产队顧请的朝鲜族水田技术员老朴正向这边走来,吓得我俩赶紧趴在稻田里不敢动,直到他走远,我俩才迅速跑开,剩下的鱼也不顾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放水后断了溜儿的水渠坑洼处也会有鱼,往往会成为捉鱼人关注的重点目标。一次几个小伙伴儿看到一些人在一个水渠放水后留下的的七八米长、两尺来深的水坑里摸鱼便加入进去。由于水坑没有水草和树根,只能漫无方向的在水里摸,很不容易抓到,但鱼跑不出去,人又多,不一会水就被弄浑了,鱼便浮了上来,但那些鲶鱼身体太滑,还是不太好抓,于是有人就用一根木棍或粗铁丝去打,结果摸鱼又变成了"打鱼"。一棍子下去后鲫鱼立刻翻了白,漂在水面上,随手便可得到,但鲶鱼会沉底,需在水下摸索才能找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老家村南的大河上有一个用木杆子别的大坝,大坝上游百十米远的深水处岸边开了一引水渠道,大坝和渠道是下游十余里外的朝鲜族大队为种水稻修建的。在大坝与渠之间有一大片村里的耕地和自然沼泽荒地,人们管那一带叫"河套"。为了通行方便就在引水渠开口处修了一座木桥。桥也就三四米的跨度,两侧是用木杆打桩,用木杆、树条别的桥壿护面儿,这里便成了许多鲶鱼的藏身之所。当水渠不用水(也就是水田放水)的时候,朝鲜族村就派人用草袋子装上泥土,把桥上临大河那面入水口堵上,而水渠里的水位就慢慢降低了,但又不会完全消退,这时候的鱼就被留在了水渠里。有一年放水后,十几个年轻人在桥的另一侧也垒了一坝,这样就把桥下的鲶鱼困住了,于是他们就用水桶把里面的水往外淘(那时候没有拖拉机和抽水机),把水淘得差不多了,鱼就全露出来了,黑压压的一层,于是摸鱼又变成了"淘鱼"。那次他们一共弄了好几水桶鲶鱼,把旁边的人眼馋够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些自然流淌的小河沟里,有时也可以憋坝捉鱼。村东有个小河沟,平常也就两三米宽,水一尺来深,上小学前后的夏季,几个小伙伴儿会经常在那里憋坝捉鱼。用泥土在河上垒一个坝,待下游的水逐渐退去,一些小杂鱼就露了出来,我们便去捉。多半是麦穗子、青凌子、白漂子、泥鳅之类的,不能吃,只能放在罐头瓶子里养着玩儿。七十年代初村里种水稻,把水渠引到了村口,并用一段渡槽横跨在小河上,有时渡槽漏水就同小河连在一起,或者因为下雨水多,大河里的鲶鱼、鲫鱼会顺着小河逆流而上,这时便可以在小河里捉到它们。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小河中部憋了一个土坝,在下游捉了不少鲶鱼和鲫鱼,其中最大的一条有半斤多重。只可惜这样的水坝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顶多半个小时就決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南大河摸鱼不仅水性要好,而且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的。大河通常有十到二十米宽,水深处两三米深,而摸鱼必须选岸边水下有树根、水深不能没脖的地方。选好点儿后人需要潜到水里去掏树洞,由于树根下树洞四通八达,往往这边刚碰到鱼,它便在另一边溜走了。掏树洞摸的多半是鲶鱼,只要逮到了个头都不小。当年村里有个小伙儿最擅长这一手,人送外号"打鱼郎(当地人对翠鸟的俗称)"。他有个独门绝技,就是把十几公分粗、三十公分左右长的一段湿椴树皮完整扒下来成一个筒,用木塞将一头堵上,外面用铁丝捆好,放到鱼经常出没的树根子下,过一段时间他就去潜水掏那些"鱼窝",经常会有很大收获。由于他太醉心于这件事儿,春季和秋季水温很低时也下水,结果着了凉,得了风湿性腰腿疼病,有一段时间几乎不能走路,经过两三年的治疗才好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种方法就是钓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钓鱼的方法也分许多种,如常规钓、夜钓、底钩、浮钩、串儿钩、爆炸钩、懒钩、吧嗒钩等等。常规钓就是一竿一线一钩一坠一浮漂的底钓法。小时候买不起渔竿,就找一个手指粗细的"花曲柳"树条子,绑上一段在生产队竹扫帚上偷拽下来的竹梢当渔竿;弄一段洋灰袋子的缝线当渔线;将缝衣针在灯火上烤软后威弯了当渔钩;找一块牙膏皮(那时候的牙膏皮都是铅做的)当渔坠;找一根细高粱秸秆当渔漂;挖点蚯蚓当饵料,就可以钓鱼了。后来条件好了也会买支竹竿、买点尼龙线(那时候叫人造丝)、买几只二号三号圈儿钩、再自己用铅块儿化铸几个渔坠,用起来会更好一些。老家那一带当年河里的野生鱼以鲶鱼鲫鱼为主,由于小孩子渔具不行技术也不行,而鲶鱼属肉食性鱼类、吃饵很猛,所以钩到的多半是鲶鱼、少数是鲫鱼,偶尔才会钩到一两条柳根、串丁、老头儿、葫芦片儿等品种。常规钓里还有一种不用浮漂儿的方法叫放水线,适合于短竿短线在浅水区施钓。有一段时间我和小伙伴儿在路边的水沟水渠摸鱼摸腻了就用这种方法钓鱼。用一段二尺来长的细软竹梢儿,拴上线组,不用浮漂,挂上饵直接施钓。竿子可斜插在岸边、也可直接拿在手里,鱼咬钩后只见竿梢向下一弯、线一崩直,马上提竿即可上鱼。钓上来的都是平时用手摸到的那种小鲫鱼,收获虽然没有摸鱼多,但也很有乐趣儿。钓"吧嗒钩"则更有意思。拴一个类似放水线的线组,但竿子要长一些、硬一些,上好饵料后,手举着竿子把钩子往稻田的水漏处放,一放一提间,钩和铅坠入水便会发出吧嗒声,就这样吧嗒、吧嗒地钓,如果水里有鲶鱼就会上来抢饵吃,于是只一放一提间就上鱼了。没上鱼就去下一个水漏吧嗒,这样钓鱼人不累,有点儿像游戏。长大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钓鱼,后来工厂搬到烟台,这里的资源很丰富,渔具也不断的改进,我又把这项爱好捡了起来。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各种钓法和渔具都用过,即钓淡水鱼也钓海鱼,直到最近几年才放下了渔竿。淡水鱼多半是鲫鱼、鲤鱼,还有翘嘴鲌、餐条等。钓到的最大鲤鱼有十斤多,鲫鱼近一斤重,多时几十条至近百条(都是野生鱼)。海鱼有海䱐、鲈鱼、小黄鱼、黑老婆儿、辫子鱼、偏口、光鱼等。由于海钓钓具、钓法、环境、技术与钓淡水鱼有许多差异,所以钓海鱼的时候少,也一直没太入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其它的捕鱼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用网打鱼,包括端网、抬网、旋网、围网、挂网、拉网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水环境、不同的对象鱼、不同目的性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亮鱼,是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是在比较宽阔的河面上,于急流浅水处用木杆树条等斜插入水底,形成一道道栅栏,当鱼顺水下游的时候就会被搁浅在栅栏上。《三国演义》中曾有一句周瑜与诸葛亮较量时因更逊一筹的双关语哀叹:即生瑜,何生亮?这个亮的原意即是那个亮鱼的栅栏,俗称"亮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下须笼。须笼是一种用树条编织的口小肚大的篓状物,或是用蒿子径杆编织的口大底尖的伞状物。将须笼放在小河、小溪有一定落差的流水口,或稻田的排水口,鱼顺流而下时进人其中,就被困住了,人定期去检查就会得到鱼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是冰捕,即在冬季冰冻后凿冰捕鱼的方法。大型的冬捕用拖网,需大面积的水域和许多人力物力与技术;小型的冬捕只需要简单的工具,打冰窟窿用搅罗网捞鱼即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些极端的捕鱼方法如:炸鱼、药鱼、电鱼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炸鱼的,后来又出现了药鱼和电鱼的。这些方法对人身安全和环境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也是违法的,已被国家严格禁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面的这些捕鱼方法除了亮鱼其它的我都见过,但都没有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十年过去了,人也老了,现在早已放弃捕鱼的爱好,不仅如此,对各种小动物也都不愿意再伤害了,包括一些昆虫,花草。正是:年少无知恣意狂,捉鱼逮鸟灭蛩蝗。老来渐觉心肠软,野草闲花不忍伤。</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片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