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承德避暑山庄

垂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2132年,出现408位皇帝。</p><p class="ql-block"> 在这2132年间,历朝历代皇帝们为了显示皇权富贵,为了享乐,倾举国之力,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园林。</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陪老伴来到避暑山庄,游览中国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p><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p><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p><p class="ql-block">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八十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加上外八庙,共八十景,会给你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72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熙朝定名的36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p> <p class="ql-block">  (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p> <p class="ql-block">  (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p> <p class="ql-block">  (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乾隆朝定名的36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p> <p class="ql-block">  (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p> <p class="ql-block">  (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p> <p class="ql-block">  (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景点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游承德避暑山庄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内午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采菱渡——如意洲——烟雨楼——沧浪屿——长湖——文津阁——热河泉——金山亭——水心榭——东宫遗址——德汇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宫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宫门,即专供皇帝出入的门。宫门建多少个,并非随心所欲。在古代,人们认为“九”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因此皇朝的都城要建九座城门。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在北京建了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共九座内城城门(外城城门不计在内)。</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帝王的“陪都”,虽朴素自然,但仍不失“天子身居九重”之制。在宫门设置上,依然按照古代“天子九门”的规则。辟有九座宫门。他们是:丽正门、城关门、德汇门、流杯亭门、惠迪吉门、西北门、碧峰门、坦坦荡荡门和仓门。九座宫门其中有“康乾七十二景”一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既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它是个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为避暑山庄的乾隆三十六景之首。</p><p class="ql-block"> 丽正,取自《易经》:“日月丽于天”,意思为光明正大的门。因我国的封建皇帝都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故名其正门为丽正门。在我国历史上,元朝大都北京皇城的正门曾叫丽正门,明代改称正阳门。清帝乾隆将避暑山庄兼正宫的正门命名为丽正门,表明这里是同皇城一样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丽正门前正中央门洞上方,镶有乾隆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石质匾额,这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体象征。中门北面的门额上刻有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九年写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岩城埤霓固金汤,詄荡门开向午阳。</p><p class="ql-block"> 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有三个城门,门洞是方形,每个城门有两扇朱漆大门,每扇门上钉有81颗铜门钉;城台上正中有三间阙楼,四面围廊,单檐瓦顶的城楼。门前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子,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皇帝和妃子,皇子走中间正门,文武官员要走两边的门。在丽正门对面有一面红色照壁,长23.5米,宽1.4米,高6米,起到将市区隔开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内午门题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悬挂有一块匾额,匾额周围环绕着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但是去过的人们可以发现,匾额上的“避”字右边的“辛”多写了一横。这四个字当时是由康熙帝亲自题词的,据说写完之后群臣们都看出来了,但是因为是皇帝亲笔的,都没有敢说出来。</p><p class="ql-block"> 而据说,这一笔是康熙特地加上去的,寓意“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康熙当时经常居住在承德避暑山庄,很多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可以说此处对于康熙乃至当时的大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场所。所以康熙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固大笔一挥加上了一横。正因为如此,这个错字也被后世称为了“天下第一错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避暑山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朝皇帝为实现安抚、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标而精心打造的一座夏宫。一座山庄,半部清史。</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终于在1792年完工,占地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堪称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整个避暑山庄主要由宫殿区和苑景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两大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此度过,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事务均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成为了北京之外的陪都和第二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嘉庆、咸丰二帝均在此地病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里的狮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澹泊敬诚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丽正门北,是避暑山庄正殿。此殿规模宏大,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寝宫等建筑。内午门为清帝每年到承德木兰围场进行秋猎时举行小型阅射之所,门上悬有康熙我御书“避暑山庄”四字匾额,东西两壁是乾隆御制《阅射六韵》诗刻石。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十九年(1754)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面阔7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殿内悬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匾额。建筑用料木质精良质硬,专门用来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此殿收藏古今图书大全一万余册,纂于康熙雍正年间,涉及天文、地理、社会、哲学、艺术、美学及伦理等方面,亦是皇帝在山庄时听政和读书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p><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周有回廊,曲折叠绕,使庭园清幽,诗意盎然。这里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据载,清帝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殿,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康熙曾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因此,题名“烟波致爽”,今将它列为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一景。</p><p class="ql-block"> 此殿外表淡雅,而殿内陈设富丽堂皇,各代金、银、玉、磁、钟表、古玩、挂屏等达1000余件,满目琳琅。正中3间设有宝座,上悬康熙皇帝题“烟波致爽”,下为一斗大的“福”字。两侧对联为乾隆皇帝御书,一曰“乌语花香转清淑,云乔水态向暄妍”,一曰“雨润平皋桑麻千顷绿,晴开远峤草树一川明”。这里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之处,西次间是佛堂,当年供奉大小铜佛60余尊。东西间是皇帝和御前大臣议事的场所。门额悬咸丰皇帝“戒急用忍”匾一面。西尽间是皇帝的寝室,俗称“西暖阁”,门楣上悬匾“抑斋”。</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殿室内靠北墙,楠木落地罩内是皇帝的卧床。嘉庆、咸丰帝都死在这里。南窗下的床上有紫檀炕案、文房四宝等物。在西暖阁的北床后,有一道夹壁墙,墙上开小木门,以游廊连通西跨院。烟波致爽殿两侧各有一个小跨院,为东所、西所,有侧门与正殿相通。咸丰时,慈禧居于西跨院,慈安住在东跨院。</p><p class="ql-block"> 康熙谓此处“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故而题为“烟波致爽”。入夏,这里晴无酷暑之感,夜无风寒之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山胜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楼上下两层,面阔5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前后有廊,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顺蹬道盘旋而上可达二楼,为正宫区的最高建筑。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热河誌》记载:“高楼惊起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康熙皇帝为此景作诗:“万顷园林达远阡,湖光山色入诗笺。 披云见水平清理,未识无愆守节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采菱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彩菱渡位于如意湖南端的环碧岛北侧,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为一座宛如斗笠、茅草覆顶的圆亭,有长廊与亭南小院相连。此亭是皇帝和殡妃们泛舟游湖,采菱摘莲时歇脚小憩之处。故乾隆題名“采菱渡”,并赋诗:</p><p class="ql-block"> 菱花菱实满池塘,谷口风来拂槕香。</p><p class="ql-block"> 何必江南罗绮月,请看塞北水云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意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意洲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中部、“芝径云堤”的北端,是一个湖中小岛,因其平面形似“如意”而得名。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是避暑山庄内最大的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时期的“七十二景”中就有十二景在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承德烟雨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楼西为对山齐,两者均三间,楼、斋、书屋之间有游廊连通,自成精致的院落。东北为一座八角轩亭,东南为一座四角方亭,西南叠石为山,山上有六角凉亭,名翼亭,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磴盘旋而上,也可穿过嵌空的六孔石洞,出日嘉门,到烟雨楼。 烟雨楼为澄湖视高点,凭栏远望,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等历历在目。夏秋时湖中荷莲争妍,湖上雾漫,状若烟云,别有一番景色。</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赋诗到“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香。”山庄秀美的湖光山色,众多的琼楼玉宇,吸引了电影,电视剧的导演们把山庄作为拍摄地,轰动全国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就是在此拍摄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沧浪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沧浪屿位于西岭晨霞之东,有一座用虎皮石墙围起来的园中之园,康熙帝命名为“沧浪屿”。自南踏石阶入垂花门,满院山石嶙峋,经弯曲的小径,有室3间,系康熙帝读书之所。因当年阶侧有一株双干古松,故室名“双松书屋”。双松书屋北毗连敞厅一座,北檐悬“沧 浪屿”匾一面,槛联为“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敞厅北临一泓池水,池周怪石横空,或则峭壁直下,势如千仞。清泉自石隙汩汩而入,满池绿云浮空,有“天水涵溶万象收”的咫尺天涯之感。</p><p class="ql-block"> 沧浪屿东有月亮门,西北有亭门曰“佳趣”,可登假山出入,别 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文津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营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热 河 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热河泉是承德避暑山庄重要的景观要素、湖区的主要水源。春天,澄湖位于泉水的源头,澄澈见底。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乾隆皇帝因而写道:“荷花仲秋见,惟应此热泉。”虽值隆冬,仍不见冰,景色幽绝;尽管白雪皑皑,这里却藻绿水清,碧水涟畸,春意盎然。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山庄。</p><p class="ql-block"> 热河泉位于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热河全长7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有踪迹。它是中国最短的河流。热河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两字。</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七千万年前,这里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许多裂缝,地面上的水通过断裂渗入地下,经地温加热水温升高,再由深处涌出,便形成了热河泉。它含有较高的碳酸钙、碳酸镁,矿化度低,水味甘甜;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碳,可谓天然汽水;微量的氟可使牙齿洁白;低量的硼酸又有消炎防腐之效。康熙曾赞美说:“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当初,山庄的瓜圃田园用热河泉浇灌,格外香甜。盛夏此处清泉细波;严冬,此处云蒸霞蔚,春意盎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热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河,它全长仅70米,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但要说出它的名字来,那可谓是人尽皆知。这条河流就是热河。</p><p class="ql-block"> 热河其实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之内。相传,有一年道光帝到承德避暑山庄游玩时,很欣赏武烈河的源头,于是亲笔题写“热河”二字并刻于石碑上,立在了水源之旁。从此,人们把从避暑山庄的五孔闸中流出,并注入武烈河的这一段小溪称为热河。</p><p class="ql-block"> 那么取名时,为何要用“热河”二字呢?热河的名称来源自蒙语“哈伦告卢”,意思是热的河流。热河流经承德市的武烈河,上中游有温泉注入,这才使得它即便遇到再严寒的天气也不会封冻。</p><p class="ql-block"> 夏季的热河同大众河流一般,看不出异处,可到了冬季,当水汽遇到寒冷的空气而凝结成雾,好似河水“烧开”了,给人一种十分温暖的错觉,故称热河。沾热河的光,承德避暑山庄,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热河行宫”。</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4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明确标注着热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短的河——热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热河,顾名思义,是一条“会发热”的河,它来自于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温泉,即使在寒冬腊月,它仍然不会结冰,甚至会冒出白茫茫的热气,清澈无比,故而被称为“热河”,这条河最终会流入武烈河。</p><p class="ql-block"> 热河全长只有70米,是我国最短的河,短到连地图上都没法标注它,但它却是具备河流的所有地貌特征,因此短小的它依旧是一条真正的河流。不过热河虽短,影响力却相当大,100多年前,中国还将它作为一个省的名字叫热河省。</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清代初期,热河一代还是牧民放牧的草原马场,附近还有一个名为“热河上营”的小村子,几十户蒙古牧民住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结果等到康熙帝上位,他看中了热河这个地方,于是在这里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陆陆续续修建了21座行宫,统称为“热河行宫”,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承德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 结果没想到这项工程会如此浩大,于是康熙去世后,儿子雍正又接着修,雍正去世后,乾隆又接着修,历经89年不间断地修建,清朝的避暑山庄终于完成,成为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564万平方米,是故宫的8倍)。这里不但有宫殿区,还有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来到这里,你既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江南鱼米之乡景色,又能看到碧草茵茵,茫茫草原风光;既能看到宏大精湛的皇家寺庙,又能看到仿造江南名胜建造的“烟雨楼”,简直把整个中国的自然地貌、各式建筑浓缩于此,实乃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 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山位于如意洲以东、隔澄湖相对。从月色江声西过小石板桥,沿湖滨小道往北,跨叠石小桥可达金山岛,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景的“天宇咸畅”和第十二景的“镜水云岑”两组建筑。康熙帝南巡,欣赏江苏镇江金山景物,因于山庄内仿造此景,筑亭台楼阁于怪石之间,由山石堆砌,三面临湖,一面溪涧,峻崖峭壁,造型雄伟,湖水环抱,如紫金浮玉。金山,本在江苏镇江的江心。山上建有江天寺、妙高峰、法海洞、慈寿寺等名胜。建筑设计玲珑精巧,高低前后错落有致,匠心独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 心 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代热河避暑山庄"卷阿胜境"之北有水心榭,此处原为出水闸,康熙四十八年(1709),扩建热河水宫,在累墙东挖筑了银湖和镜湖,遂使水闸由累墙变成了湖心,便在水闸上架石为桥,桥上筑三座亭榭,清圣祖亲笔题名为水心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意湖上驾驶游船游览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畔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畔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 汇 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汇门建于乾隆十九年,样子和丽正门是一样的,只是门前没有石狮子和照壁。德汇门即是避暑山庄的宫门,又是东宫的宫门,因其门内就是东宫。在乾隆年间,东宫又称作卷阿胜境,由德汇门,门殿、前殿、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共七进组成。</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游览避暑山庄,由丽正门进,德汇门出,圆满结束了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的游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整个山庄既有北方建筑的雄浑,又有南方园林的柔美。她既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与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