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建学记》中的宋代基层教育理念与实践

剑津画社~游龙

<p class="ql-block">这扇红门,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门上的铜制兽头把手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次经过这样的老门,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想象着门后藏着怎样的秘密。门不仅是物理上的隔断,更是心灵的门户。推开这扇门,仿佛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南剑山人</p> <p class="ql-block">林安宅(1099~1181),字居仁,号寓庵。六桥林入闽始祖硕德公之六世孙。北宋元符二年巳卯十二月十二日生于候官屿头山(今福建福州闽候上街镇祖厝)。少颖悟,善读书,未冠为诸生。北宋政和元年(1111)辛卯至宣和七年(1125)乙已间,林安宅从福州到河南开封求学与叶颙(兴化仙游人,孝宗朝宰相)同入太学。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九月,林安宅参加宋高宗驻跸江苏扬州殿试,考取戊申科(李易榜)进士。历官积阶至: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并有文集《南海集》三十卷。</p> <p class="ql-block">南剑州有雅士,名兴旺,亦号游龙,别称南剑山人。庚戌十一月,生于闽北延平,祖籍福州闽侯上街丹屿,为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三十一世孙。</p> <p class="ql-block">新昌县建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绍兴十四年十月) 南宋 · 林安宅</p><p class="ql-block">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越中金石记》卷四、 明* 万历《新昌县志》卷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昌旧学在县之东,与县廨连墙,基址湫隘。宣和辛丑,经魔寇,不复修建,春秋释奠,寓于县听。后十有五年,得县西武尉营屋,权葺一堂,以备祭祀,而殿宇与生徒肄业之斋所未遑也。又八年,予到官,询访民情利病,皆以县未有学,而旧址风水不聚为辞。乃即县之东南,别卜吉地,诛茅薙莽,鸠工度材,得宝相、九峰二刹献其寺山之木共四百株,慧云、广福之竹箭共八百束,所用竹木,不縻一钱,而采斫之工二千,津运之工四千九百有奇,以至诸匠杂役、瓦石钉灰种种之费,县悉任之,分豪无歛于民。前门后堂,斋列东西,殿处其中。粤五月兴工,十月落成。予于是揖诸生而进之,曰:「为治有速效之术,傥不求其要,而敝精神于簿书期会,则法出奸生,令下诈起,未见其能化民成俗者也。惟教人以学,则师儒之训导,经史之阅习,由县而推之乡,由乡而达之里,由里而遍之比屋。父诏其子,兄教其弟,朋友切瑳,其朋友弦诵之声,洋洋盈耳。谈仁义而传圣法,先器识而后文艺。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廉耻日兴,狱讼衰息。然后邑令得以鸣弦而乐,飞凫为戏。所谓速效之术,盖本是矣。予视事之初,恩信未及于民,而首以兴学为急,诸公以为令尹勤勤于是者,其亦隆尚虚名然邪,抑亦诚心于邑之学者而欲以丕变其俗邪」?对曰:「先生未建学之先,率邑士相与为学,不以簿书汩没,而亲为课题,日与讲贯。及其既建学也,一椽一木,一高一下,栉风沐雨,躬自督役,烈日酷暑,亦所不惮。今学之既成也,远近之士,欲作文以颂德者,一切辞而弗纳焉。以是知公之兴学,其中心至诚,欲以激励吾邑之士,盖非隆尚虚名者也」。然则令尹以诚待士,士之来游斯学也,其慕虚名而来,且一出焉一入焉于斯邪,其亦诚心为学,立身扬名,以酬父兄之责望者邪?吾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之行,必有我师。虽割鸡不当用牛刀,而学校固不可一日废。今肄业有斋,赡学有田,讲习有师友,出入有规矩。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率斯以往,它日南明盛称儒术之富,与闽蜀等。斯令尹之志也,其勉之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绍兴十四年十月十八日,左承议郎、知绍兴府新昌县、主管学事林安宅记</p> <p class="ql-block">《新昌县建学记》中的宋代基层教育理念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南剑山人*游龙*文</p><p class="ql-block">摘要:本文以南宋林安宅的《新昌县建学记》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中所反映的宋代基层教育相关情况,包括基层教育的设施建设过程、教育理念及其对当地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揭示其在宋代教育史和地方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 宋代重视文化教育,这一风气不仅体现在中央的太学等学府的兴盛,在基层的县学建设中也有所体现。林安宅的《新昌县建学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南宋基层教育状况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新昌县学的建设历程</p><p class="ql-block"> 1. 旧学的衰落</p><p class="ql-block">新昌旧学位于县之东,与县廨相连,其基址湫隘。在宣和辛丑年,经过魔寇战乱后,旧学便不再修建。此后多年,春秋释奠仪式只能暂借县听进行,教育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生徒失去了正规的学习场所。</p><p class="ql-block">2. 临时祭祀场所的设置</p><p class="ql-block">旧学废弃后十五年,当地获得县西武尉营屋,权且修葺了一堂,用于祭祀活动。然而,此时殿宇和学生肄业的斋所等重要教学设施仍未得到建设。</p><p class="ql-block">3. 新学的兴建</p><p class="ql-block">又过了八年,林安宅到任。他在了解民情时,百姓反映县未有正规学校且旧址风水不佳。于是林安宅在县之东南另选吉地开始建设新学。在建设过程中,宝相、九峰二刹献出寺山之木四百株,慧云、广福提供竹箭八百束,解决了竹木用料问题,且这些材料未花费县里一文钱。不过,采伐、运输等人工费用,以及诸匠杂役、瓦石钉灰等种种开支,都由县衙承担,没有向百姓敛财。新学从五月兴工,到十月落成,建筑布局合理,有前门、后堂、东西斋舍和位于中间的殿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新昌县学背后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 1. 对教育作用的重视</p><p class="ql-block">林安宅认为治理地方有速效之术,若只专注于簿书期会等行政事务,会导致法出奸生、令下诈起,无法化民成俗。而通过教育,依靠师儒的训导和经史的研习,能够将文化知识和道德规范从县推广到乡、里、比屋,实现父诏其子、兄教其弟的良好风气,使人们懂得仁义、圣法,重视器识而非单纯的文艺,进而明确君臣、父子之纲,找到违邪归正之路,促进廉耻观念的兴起,减少狱讼。</p><p class="ql-block">2. 对教育实践的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林安宅在建学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在未建学之前,他就带领邑士一起学习,不因政务繁忙而忽视教育,亲自拟定课题,与学子讲贯学问。在建学过程中,无论是一椽一木还是建筑的高低布局,他都栉风沐雨,亲自督役,不惧烈日酷暑。学成之后,面对远近之士想要作文颂德的情况,他一概拒绝,体现了其兴学是出于对教育的真心重视,而非追求虚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新昌县学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1. 对当地学子的激励</p><p class="ql-block">新昌县学的建成,为当地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肄业的斋舍、赡学的田地、可以讲习的师友和规范的出入规矩,学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林安宅鼓励学子们要专注于学业的精进而不要担心有司不明,注重品行的养成而不要担心有司不公,期望南明地区日后能够因儒术兴盛而与闽蜀等地相媲美。</p><p class="ql-block">2. 对地方文化和风气的塑造</p><p class="ql-block">新学的建立在当地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教育的开展,当地的文化水平有望得到提升,社会风气也将逐渐转变,朝着知书达理、重视廉耻的方向发展,对地方的长治久安起到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结论</p><p class="ql-block"> 《新昌县建学记》详细记录了新昌县学的建设过程和背后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南宋时期基层教育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林安宅作为地方官员,对教育的重视和实践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教育设施,更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社会风气的改善做出了贡献,是宋代基层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研究宋代教育史和地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附1:</p><p class="ql-block">新昌县建学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剑山人*游龙*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1. 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尽管南宋面临着北方政权的压力,但在南方地区,地方治理和文化建设仍在推进。新昌所在的浙江地区,本身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 在新昌县当地,旧学在宣和辛丑(1121年)因魔寇(可能是指方腊起义等战乱)遭到破坏后,多年未得到妥善修复。这反映了当时基层教育设施在战乱冲击下的脆弱性。</p><p class="ql-block">2. 教育发展趋势</p><p class="ql-block">*宋代自开国以来就有重文轻武的政策,整个社会对文化教育较为推崇。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在地方上,县学是基层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昌县学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进行的。</p><p class="ql-block">*然而,新昌县的教育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因旧学的废弃而停滞,当地缺乏适合生徒肄业和进行正规教育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3. 地方治理需求</p><p class="ql-block">*文中提到林安宅到任后,了解到当地百姓对没有县学的状况有所不满。地方官员意识到,通过发展教育可以化民成俗,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这符合南宋地方治理中通过文化手段来辅助行政管理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1. 教育史价值</p><p class="ql-block">*反映基层教育设施建设过程:《新昌县建学记》详细地记录了新昌县学从选址、获取建筑材料到施工落成的全过程。它让我们了解到南宋时期基层县学建设是如何开展的,例如文中提到宝相、九峰二刹献木,慧云、广福献竹箭,以及县衙承担人工和其他费用等情况,展示了当时地方教育建设的资源获取方式。</p><p class="ql-block">* 体现地方官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林安宅的教育理念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教育是化民成俗的关键,重视师儒的训导和经史的研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建学前后都积极参与教育实践,为研究南宋地方官员在教育事业中的角色提供了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2. 地方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新昌县学的建成,为当地培养人才提供了场所。随着教育的开展,当地的文化知识得以传播,文化传承有了依托。它有助于在新昌当地形成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风气,对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p><p class="ql-block">*丰富地方文化内涵:这篇建学记本身就是新昌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建筑事件,还包含了当时人们对教育、风水、地方治理等多方面的观念,是研究南宋新昌地区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3. 社会价值</p><p class="ql-block">*对社会风气的塑造作用:文中提到通过教育可以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廉耻日兴,狱讼衰息。新昌县学的建设和后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塑造当地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意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教育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为当地学子提供发展机遇:新学建成后,有了完善的学习环境,包括斋舍、赡学田、师友等。这为当地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助于他们通过学习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对当地社会的阶层流动和文化繁荣产生积极影响。</p> <p class="ql-block">附2:</p><p class="ql-block">从《新昌县建学記》看南宋时期教育政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剑山人*游龙*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地方教育设施建设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1. 修复与新建</p><p class="ql-block">*从《新昌县建学记》可以看出,南宋地方政府对教育设施的建设较为关注。如新昌县旧学因战乱被破坏后,地方官员并没有忽视教育场所的问题。先是临时利用县西武尉营屋权葺一堂用于祭祀,后来在林安宅的主持下,另选吉地重新建设新学,且新学的建设规模完备,包括前门、后堂、东西斋所和殿宇等。</p><p class="ql-block">* 这表明南宋在基层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导向,即保障地方有合适的教育场所,让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即使遇到困难,如战乱后的破败局面,也会逐步解决。</p><p class="ql-block">2. 资源调配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在新昌县学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能够调动周边寺庙的资源,如宝相、九峰二刹献木,慧云、广福献竹箭,并且县衙承担了大量的人工和其他建设费用。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教育设施建设中积极调配资源,在不增加民众负担的情况下推进教育设施建设,体现了一种对教育设施投入的政策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教育对地方治理作用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1. 教育是化民成俗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文中林安宅提到“为治有速效之术,傥不求其要,而敝精神于簿书期会,则法出奸生,令下诈起,未见其能化民成俗者也。惟教人以学……”,这体现了南宋地方官员对教育在地方治理中作用的深刻认识。他们认为教育能够传播道德规范和文化知识,使民众懂得君臣、父子之纲,走违邪归正之路,进而减少狱讼等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政策上,就是将教育作为地方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将教育与地方行政管理紧密结合。</p><p class="ql-block">2. 官员在教育中的角色</p><p class="ql-block">*林安宅在建学过程中的亲力亲为,包括建学前带领邑士学习、亲自拟定课题、建学时亲自督役以及建成后拒绝颂德等行为,显示了南宋地方官员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态度。这可能与南宋时期的官员考核和地方治理政策相关,即鼓励地方官员重视和参与教育事业,将其作为政绩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对基层教育推广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1. 从县到乡村的教育推广</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到通过学校教育,经师儒的训导和经史的阅习,由县推广到乡、里、比屋,实现父诏其子、兄教其弟的教育传播模式。这表明南宋在教育政策上可能有将教育从基层行政中心向乡村渗透的理念,期望通过这种层层推广的方式,实现全民教育的普及。</p><p class="ql-block">2. 保障学子学习条件</p><p class="ql-block">* 新昌县学建成后,有斋舍供学子肄业、有田地赡学、有师友可供讲习、有规矩规范出入。这体现了南宋在基层教育方面注重为学子提供完善的学习条件,从侧面反映了南宋在教育政策上保障学子受教育环境的理念,旨在让学子能够安心学习,提高学业水平,进而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和人才的培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