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仁厚温公祠

虎头虎脑

图文:虎头虎脑 <p class="ql-block">群丰大夫第又称“仁厚温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是梅县区当地最大的围龙屋。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三围八横,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规模最大的时候有400多间房子,能够居住近五百人。它是唯一入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案例。</p> <p class="ql-block">来到唯一入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案例的“仁厚温公祠”,映入眼帘画面的围龙屋确实很是震感。站在巨大半圆型的池塘边上,看着有百多米宽广的屋面,堂屋前建有照墙将堂屋围起,两侧各有四横屋。想从前面进入堂屋,须从照墙边的小门进去。</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额:大夫第</h5> <p class="ql-block">仁厚温公祠的建筑布局: 群丰大夫第因选址地点北部的丘陵隆起,而座西北朝东南方向建设,建筑纵深长87米,面宽约120米,由中轴的堂屋、两侧的横屋、后部的围屋以及化胎、池塘5部分组成,构成了“四进三堂八横三围龙”的庞大建造。整个建筑群有供居住用的房间390间,还建有百余间生活辅助用房,在其家族聚居的鼎盛时期,曾住有温氏族人90余户400多人。当年有人家由于兄弟姐妹众多,自己家的房子不够住,就和其他家的住在一起,都是共一个祖宗,同宗同族,和谐生长。</p> <p class="ql-block">堂屋分为祖公堂的上堂、议事商量的中堂、作为门厅的下堂,大门与照墙之间的禾坪。梅州地区的围龙屋或围屋与闽赣区城域的客家民居,从大多数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防御性的建筑,如墙上枪眼、四角的碉楼(堡),也就是说整座大屋是开放性的。</p> <p class="ql-block">作为议事厅使用的中堂,墙上的展板介绍了该屋的历史、和裔孙的发展事迹。承前启后为家族的发展而奋发。现如今,大屋仍然有裔孙们在居住。也正是这样,历经四五百年的大屋才能保持着高水平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作为该大屋最为特别的地方,就是上堂后面与第一围龙间,高出上堂地面隆起的地方。这个俗称‘化胎’的地方,与其他围龙屋不同的是有两棵巨型苏铁树,历经450多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古朴苍劲。这两棵苏铁都是雌铁树,由于得到了精心管理,长势良好,它们几乎年年都开花。一朵苏铁的干花呈褐色,形状奇特,像极了飞翔中的凤凰,因此温家人把苏铁树叫做‘凤头树’。</p> <p class="ql-block">围龙屋的内部装饰颇具特色,尤其是厅堂和箱房,往往饰以精美的雕刻和木工艺术,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围屋规模的大小,除了经济实力外,主要看地形、和可发展土地。家族人口增长了,可在旁边另找宝地再建,该遵守的规矩还得遵守,传和承已是统一的,也是发展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张图是央视和腾讯相关节目的航拍照片,从空中看整座建筑的风光,又是另外一种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m0pocx" target="_blank">漫步松口围屋“崇庆第”</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