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旅行

朋友

<p class="ql-block"> 家乡文旅行</p><p class="ql-block"> 文/杨建国</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委统战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0周年,2024年10月17日早晨组织我县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谈巨变、感党恩、共促两件大事”恳谈会。</p><p class="ql-block"> 说起巨变,我的工作经历就是其中一例。1981年我参加工作于托克托县半导体器件厂,一直从事电工工作。几年后改厂名为托克托县电气控制设备厂,将先进的电器产品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引进我县。到现在我已经工作43年了,见证了半导体厂(电控厂)、托县运输公司、托王集团、黄河制药厂、金河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虽然2024年2月9日已经退休,但是单位又返聘一年。在这一年里参加了引进的技术改造,将原来的人工包装升级为全自动包装。从拣袋、夹带、称重、进料、缝口、传输、码垛全部无人操作。想起43年前,我县所有工矿企业都使用的老式石板闸(HK2型),操作时没有灭弧措施,引起电弧烧伤员工经常有之。几十年的发展,电器开关由无保护装置到保护装置完善,安全系数大大的加强,现在大部分进入智能化。因为电器行业的发现带动了我县各行各业,所以其他行业也有翻天覆地进步。</p><p class="ql-block"> 恳谈会结束后,与会工作人员等共15人开启了家乡文旅行,第一站来到利兴牧场,解说员讲了好多,可我只记住一句,牧场有一万五千头牛。我见过多家民间养殖,都是一个人负责几头牛,还得有家人帮忙。当下听说这么庞大的牛群,心想大概需要几千名饲养员吧?当我们走上参观台时,眼前的一幕真不可思议。一个大大的圆盘,牛头向着圆心,尾巴朝外,一盘估计有几十头吧?像这样的圆盘不知有多少,解说员告诉我们:“从喂料、饮水、挤奶、排便都是自动化操作,全单位仅有一百多名员工。</p><p class="ql-block"> 离开利兴牧场,团队顶着小雨来到新营子镇博物馆,镇党委高书记在博物馆前等候着,我上前握住高书记的手就说:“今年二月十五日开馆时,我和同学一行是第一批参观团。”高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上次参观为我们开馆仪式锦上添花了,欢迎你再次光临。”进入博物馆,没想到高书记就是解说员,他的讲解细致入微,使每件静置的文物活跃起来,我们也好像回到了当年。我边看边想:“一个乡镇,能有如此珍藏丰富的博物馆,应该创了周边旗县的先河。”</p><p class="ql-block">文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我县最东边的几个小村庄,人们称之为:“三窑一圐圙。”三窑是李顶窑、刘宽窑、细合窑,一圐圙是圐圙兔。为啥叫这样的村名?我也不清楚。因为下雨的影响,我们只去了刘宽窑,当我们走进窑洞时,有两位老人接待。我迫不及待地向男主人问候:“你贵姓?”老人回答我:“姓刘。”“那你们村为啥叫刘宽窑?”我继续追问。老人手指窑洞告诉我:“不记得哪年哪月了,有一位叫刘宽的人来这里挖窑居住,人名便是村名了。”老人的提醒使我联想到李顶窑村名也是这样的来历吧?细合窑村名因何而来,孟惠生老师当场给出了答案:“若干年前有唱戏的在此居住,因为这里出现了唱戏这一行当,所以应该叫戏行窑子才正确呢。”至于圐圙兔村名有待于继续考证。</p><p class="ql-block"> 将要离开刘宽窑时,我随便问了一句:“这里有多少村民?”老人笑着说:“两户四个人。”话音未落我心里就感恩党的好政策,如此偏僻的小村庄都硬化了进村道路</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了,我的大脑还在回想,上文所讲的巨变只是我所了解到的,托克托县的巨变何止这些啊!欢迎全国各地游客来到美丽的托克托县,相信你们看到的肯定比我写的好。</p><p class="ql-block"> 书于2024.10.19清晨</p> <p class="ql-block">在统战部会议室座谈</p> <p class="ql-block">在利兴牧场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在牧场参观台上</p> <p class="ql-block">我哥杨利民在牧场参观台上</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为我们介绍利兴牧场</p> <p class="ql-block">高书记讲解老建筑木窗雕花</p> <p class="ql-block">走出新营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高书记带领我们参观新营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民俗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