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派丁门丁甘仁的小故事(4--1)

龙城一支笔江苏作家程协润

<p class="ql-block">  在孟河这块土地中产生了誉满神州的孟河四大医派文化。孟河医派,自明代天启六年(1626)费尚有定居孟河做“郎中”以来,近400年来,名医辈出,医名盛传,名扬海内外。这些费马巢丁的孟河的“郎中”(中医)们,凭借着各自高超的中医药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绵延延续至今,并主要通过各自家族的传承,师徒相授,著书立说,从而薪火续传,得以桃李天下,遍及江南及全国大部分地方亦有传人,甚至播及与传承到海外。</p><p class="ql-block"> 这些孟河的“郎中”(中医)们,曾以“仁心仁术”“临床经验”“人文关怀”的中医药术的“郎中”精神,以及“清平润和”“醇正和缓”“寒温融合”“教书传人”的中医药(学)术治疗思想与办学理念,从而逐步形成了清代常州一种特有的文化标签——孟河医派文化。她与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合称为常州五大学派文化,可见其孟河医派的学术地位之高。后来,孟河医派作为一种特独的中医文化现象,流行和盛行于祖国大江南北,并创造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盛医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丁甘仁开创了孟河丁门医派</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1865年2月8日—1926年8月6日),字泽周,少年时很聪颖,下笔成章。先从业于圩塘的马仲清及其堂兄丁松溪学医,后来,又从业于一代宗师马培之。丁甘仁不问寒暑通过刻苦的勤学深研,医验逐渐丰富,特别是对孟河马派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学并收,尽得了马派的真传,学成之后,他初行医于孟河。后来,他又不辞辛劳地旁学了孟河费氏与巢家的医学之精华,就前后去了苏州及沪上悬壶济世。当时,他初来乍到,在前来上海行医的孟河巢崇山大力推荐与引领下,丁甘仁在上海开创了孟河丁门医派。不久,他大行丁门医道,名声大震上海滩与大江南北。当时,在沪的一些外来侨民都来向丁甘仁求医。</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上海曾是中医荟萃之地,而丁甘仁的医务当时在上海也是首屈一指。但可悲的是当时大批官僚与商人盲从西医,否定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药学术。</p><p class="ql-block"> 为此,丁甘仁决心采取行动,1915年,他手书《公民丁泽洲等为筹办上海中医学校呈大总统文》和《呈各部文》发往正在上演复辟称帝闹剧的北京。丁甘仁曾写道:“抚今追昔,深为中医药前途惧焉。中医之不振,非一日矣,至今日而尤甚,欧医东渐,国粹将亡,杞人之忧,何其有极。”</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志在发扬中医药学术文化,为培养青年一代的中医,立志办学,会同沪上同道夏应堂、谢利恒等集资于1917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之后又创办了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共办30届,毕业学生899名),1932年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p> <p class="ql-block"> 后来,闻风而来上海求学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方,这给丁甘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学人才,带来了极好的机会。后来,丁甘仁又在沪南、沪北开办了两个广益医院,南北两院都设有门诊及住院部,以备在校学生实习之用。</p><p class="ql-block"> 因此,丁甘仁门下的学生,佼佼者不乏其人。如建国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的程门雪、黄文东,以及建国前后的著名中医丁济万、曹仲衡、刘佐彤、王一仁、盛梦仙、张伯臾、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12支脉等一大批丁门中医药学术的大名家,这些人都是早期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高材生,后来,都成为了全国各大医院的顶梁柱和掌门人。可谓是“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的美称。丁甘仁直接嫡系家传丁姓传人达19人。</p> <p class="ql-block"> 1920年,丁甘仁又发起成立了“国医学会”,首次把中医师组织起来,互相切磋,在全国大开了团结协作之先河。为了加强中医学术的研究与管理,丁甘仁又发行《国医杂志》,成立了“江苏省中医联合会”,并自己亲自担任了首届会长,从而使医林同道能互相交流学习,相互借鉴与补充提高,这样大大加强了全国中医药学术界的业务联系。</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始终坚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尝谓“学无止境,见闻宜广”。他与当时的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等同道经常相往,通过不断交流以吸取各家医学之长。</p> <p class="ql-block"> 丁甘仁不但广交中医药学术界的朋友切磋医道,他还和巢崇山中医药学术大家组成的社团,以研究中医药学术学为宗旨,颇有进步。 </p><p class="ql-block"> 在丁甘仁的中医药学术界朋友中,他与孟河医派的杰出弟子。《诊余集》的作者余听鸿结为至交。余听鸿的女儿余兰和孙女余中华,后来都分别嫁给了丁甘仁的儿子丁仲英和孙子丁济南。余听鸿之子余继鸿幼承家学,又做了丁甘仁的学生及助手。所以,丁甘仁在给《诊余集》写的序言中自豪地说:“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丁甘仁的传人门生传说,丁甘仁每天夜里常常勤读至深夜,书房窗口里的灯火常常通明。丁甘仁学以致用,往往引用背诵《内经》重点词语而书写医案,使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既可引起学生重视理论的知识,又能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丁门医案有理有法,详书舌苔、脉象等诊状,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然后因病辨证,因证处方,对门生的后学有着很大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丁甘仁于1926年8月6日因病逝死了,享年62岁。身后参加葬礼的除了上海各界一些知名人士外,还有华侨及6个国家公使的代表,葬礼盛况空前。按照丁甘仁生前的遗嘱,将他葬于自己的故乡孟河栖凤山上,后经当地政府多次修缮丁甘仁的坟墓和墓碑至今仍完好。</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一生中乐善好施,对病人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劳苦大众前来诊病时,常常是免收诊金,他甚至还要送上一帖中药。丁甘仁一生中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有时,将自己所得的诊金都用于医院、办学及慈善,如免费就医时另外再送一帖中药,还施以饭粥、衣服等。在自己的家乡更乐于帮助群众,如举办荫沙义渡局、兴办了养老院、孟河接婴堂、孟河养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常常对地方上的修桥铺路带头捐款,从不吝色。丁甘仁不但医德医术好,人品也高尚,热心为群众的精神被群众所敬仰,至今上海诊所与邻里和家乡的亲友及乡民都对他传诵不断。</p> <p class="ql-block"> 丁甘仁学识渊博,他在《中医杂志》上,设有《丁甘仁医案》专栏,专门连载自己的医案,并写有《喉痧症治概要》等医作。除了学研《难经》《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4大中医学经典医著外。他还重视攻读了《脉经》《医门法律》《张氏医通》《温热经纬》《世补斋医书》等医作,并将其指定为门生(学生)的必修书课。</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还经常向学生与门生考察成绩和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来解答,以鼓励学生勤学苦练,因而达到学业优秀,人才辈出的目的。同时,丁甘仁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十分严格,每天诊余之后,研读《内经》的书,兼读《医宗金鉴》各科心法的要诀,深作心得,因该书处方中药都较普及实用,有助于门生临证选方。丁甘仁医著颇也丰盛,他的《脉学辑要》《医经辑要》《药性辑要》等,都成为了早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课本。并设置了生理解剖学、病理学等西医重点课程,吸收西医学知识为我所用,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走中西医结合的办学道路。</p> <p class="ql-block">  丁甘仁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由师传徒的单一传承改变为办学传承,从而彻底改变了这种师承家传的单一模式。</p><p class="ql-block"> 这一新的创举,为推动近代中医药学术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丁甘仁巍然崛起于海上杏林,成为了继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之后的又一位大家,使孟河医派已经在上海深入人心。丁甘仁卓越的成就和极富影响力的名中医地位,使他成为了中医药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p><p class="ql-block"> 丁甘仁的临床实践和创办中医药学术的教育与社会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们中医药学术的大发展和大普及。他的影响力不仅令国人钦佩,更是每一位学中医药学术者与从业者而追求和学习的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孟河丁门医派直系也培育出不少的优秀的中医子孙,问世家业承其术。其长子丁孟淦早逝世后,丁甘仁就立长孙丁济万为丁门传人;次子丁仲英及孙丁济华、丁济民、丁济南;丁济万之子丁景源,丁济华之子丁景孝,丁济民之子丁一谔等皆继其志,行岐黄术而各很大的有建树。</p> <p class="ql-block">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要转载请您注明作者姓名,否则是侵犯著作权,作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