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3.5.18 什刹海</p> <p class="ql-block">烟袋斜街</p> <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信柜</p> <p class="ql-block">广福观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附近的烟袋斜街内的一座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最初由一彭姓太监所建。明代时,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清代雍正年间重修,改名为孚佑宫,直到民国时期又复称广福观。广福观的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及西跨院白云仙院。</p><p class="ql-block">广福观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及西跨院的建筑均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别是三清殿内保留了明承宋制的房梁结构和沥粉贴金的双龙旋子彩绘,显示了当时的高规格和规制。广福观的东院保存较为完好,而西院则仅余几间正殿和配房。2008年,广福观进行了修缮并对外开放,成为什刹海文化中心,展示地区文化历史及传统民俗。</p> <p class="ql-block">银锭桥</p><p class="ql-block">银锭桥位于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处,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由于像一个倒置的银锭,所以叫银锭桥,此处“银锭观山”为西涯八景之一。1984年对年久失修的桥身进行修复,改为汉白玉石桥。1990年5月再次改建,桥体结构改为混凝土浇筑,桥面、栏板和望柱采用汉白玉,桥身长8.3米,桥面宽7,9米,桥高4.35米。现白色的桥身上镌刻有著名历史学家单士元先生书写的“银</p><p class="ql-block">锭桥”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会贤堂</p> <p class="ql-block">同和居是北京同和居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北京较早经营鲁菜的中华老字号,开业于清代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华藏界</p> <p class="ql-block">华藏界是一座琉璃牌楼,位于北海公园北岸的西天梵境前,是佛教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华藏界琉璃牌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具有三门四柱七楼的结构,整体呈现出浓郁的佛教建筑艺术气息。牌楼的正面额书“华藏界”,背面书“须弥春”,其中“华藏界”表示进入这牌楼就到了佛门净地,而“须弥春”则象征着佛祖圣地,春意盎然,进入寺庙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九龙壁是一座仿木结构彩色琉璃砖影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中国三大九龙壁中唯一一处双面九龙壁。九龙壁全高5米,长27米,厚1.2米,由424块彩色琉璃砖砌成,整体设计为庑殿式壁顶,黄瓦绿剪边。九龙壁上共有635条龙,龙的造型、色彩以及整体的节奏与韵律都达到了较为精湛的程度,是中国较为重要、宝贵的艺术品之一,对研究清代皇家建筑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铁影壁</p><p class="ql-block">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壁高1.89米,长3.56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p><p class="ql-block">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终使这一文物得以完整复原。</p> <p class="ql-block">阐福寺</p><p class="ql-block">阐福寺,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太素殿旧址。清孝庄皇后死后曾在此祭奠,乾隆尊生母之愿,下令改为喇嘛庙,赐名阐福寺,其规制仿河北正定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五龙亭</p><p class="ql-block">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中为龙泽亭、西为涌瑞亭、浮翠亭,东为澄祥亭、滋香亭。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木制弧派形桥改为石桥,并装了青石栏板、柱子。这里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钓赏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乾元资始</p><p class="ql-block">原来的大高玄殿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兰亭八柱亭</p><p class="ql-block">兰亭碑亭始建于1917年,原址位于公园外坛西南,1970年因建设工程施工被拆除,1971年在唐花坞西侧重建。重建后的兰亭碑亭为孔雀蓝琉璃瓦双檐八方亭,建筑面积93.3平方米。清乾隆帝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的刻石匾额分嵌于亭南额方内外。亭内有石碑1块,刻有诗文的石柱8根。石碑及石柱原为圆明园遗物,石碑高6尺,宽5尺,厚1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禊图》及《题记》,阴面刻有清乾隆帝御制诗;8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临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以及明代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和请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兰亭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