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语,满生欢喜①

芦荟葱葱

<p class="ql-block">好吧,写吧。题目已经定了很久,想写已很久,内容构架出也已很久,是没有时间,还是不想输出,总之不明缘由的没有写出,但想做的事没有完成,感觉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九月,很好哈!</p><p class="ql-block">新学期开始,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或者说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亦或是到了这样的节点长出了自己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九月很忙,不是一般的忙,工作的,学习的,生活的,有些是他求,更多是自求。忙,但是自己想要的状态。时间不言不语,有风不惊,有雨也不惊,凉凉的秋风带着惬意,不温不火,微微轻过。日子中的一切平静如水,不声不响 ,但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发生着,前进着,充实,匆忙,自我,自洽,有了盼望已久的些许掌控感和配得感。</p><p class="ql-block">九月确是很好,心静且心安。经历什么会相信什么,相信什么会选择什么,选择什么会看见什么。生活是三餐四季,柴米油盐,烟火日常,不会有惊天动地的轰烈,但有雷打不动的坚持、滴水穿石的执着和水落石出的透彻。</p><p class="ql-block">深刻的事情过后,会影响一个人处事的心性和做事的风格。动了心的事情对人是打击,也会是打破,或失落,或无力,或悲伤,或痛苦,但打破会有重建,重建会重生,重生后会迸发出来自内心底处的生命的喜悦,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活着,呼吸,倔强的生命力,真真切切。</p><p class="ql-block"> <b>自己治愈了自己的没力气</b></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离去是事实 ,回家的次数更多了。每一次回家,帮母亲收花生,掰玉米,还会悄悄地默默地偷偷地深深地去看父亲的照片,依旧会恍惚,但不再心痛,有思念,是想念,很想的那一种,但已经接受。过去很难,但已过去。</p><p class="ql-block">从低沉悲恸的情绪中抽身,进入快节奏、大容量的高三教学中,有点急性转折,但也发现人可以很机械,信自己有法可用,有策可依。 相信,你就可以做到,提前筹谋,专业的和心理的。高三,是教师对学生高考的专业陪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一件事情的法宝从来都是时间+思考,花足够的时间,做足够的思考。陪跑从做高考题开始,进状态很快,收心,静心, 专心。没有担心的心脑迟钝,手笔生疏,身体很奇妙,很多思维和能力都已经常年生成肌肉记忆,条件反射,程序化输出。会感慨:工作很好哈,可以治愈百种毛病。读题,审题,入题, 解题,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会生出满满的专业成就感和归属感。</p><p class="ql-block">状态可以,但明显身力不够。会时不时有无力感,没力气,有时会感觉一丝力气也没有 。担心,曾一度胡思乱想和胡乱联系。读书很好哈,书中满是生活的智慧和启迪,读书学得:身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精密到你无法想象,也不易觉察。遭遇七情——喜、怒、忧、思、恐等异常情绪时,身体会自发地做出应激反应,是为了维持生命,保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做出的一系列复杂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悲恸情绪会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蛋白质分解亢奋,增加糖原异生,应急会把非糖物质转化为最快供能的糖,以保证应激状态下身体的能量供应,蛋白质被首当其冲调用,分解,人会消瘦脱相,憔悴,无力。</p><p class="ql-block">人害怕的情绪往往来自无知,知晓身体的无力感是特定状况下的客观现象后释然,接受并顺势做出调整。早餐依旧一枚煮鸡蛋,课间另加一袋奶,虽然不怎么喜欢喝,肠胃不好;每天冲服一小勺三七粉,苦涩难咽;一天三次服用杞菊地黄丸,自己开的药方,有时也会丢三落一。紧张而谨慎的一个月坚持,效果良好,力量回来了,身体暖活了,不再怕风害冷,腿脚有力气,走路也可以1.5倍速。</p><p class="ql-block">窃喜:自己是有中医天赋的,可以自己活成自己的医生。这感觉很好,应该是年纪到了,或者时机到了,会下意识觉察自己,感知身体,琢磨生命,体察生命的神奇和奥秘,高敏于真实发生的一切生命现象。如果可以,还是喜欢学中医,它会是自己闲暇里候补的爱好之一哈,当然喜好还有之二,之三……因为热爱所以喜欢,人很容易贪心,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未知和似懂非懂,从而好奇叠出,零零散散;还会发现日常中各种美好,角角落落,惊喜不断。</p><p class="ql-block"> <b>学会拒绝和取舍,获得自得与自洽</b></p><p class="ql-block">有朋友语重心长地说:当你有一天真正明白什么是“不要”的时候,你才可以懂得什么是“真需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学校电话告知:戚老师,你是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中教研教改典型发言的最佳人选,多个课题曾参与市级评选,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序,创新高效。面对这样的评价和指派,以往是很难拒绝的,但这一次很真诚地表达:不想参与分享,心力和体力不够,只想安静地教书,安静地带班。至于他们说的是学校的决定,啥啥,都没怎么走心和入心。不想做的事情,遵从内心,看见自己,不做。</p><p class="ql-block">文质研究院夏莹院长邀约做一期“奶蜜盐生活家”直播,时间大约两个小时,已是老朋友,彼此了解。她说,和我会有很多话题,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学,个体生命状态,关于如何做够好的老师,怎样当够好的父母。但是喜欢而有意义的事情却没有达成,因为直播只能周二晚,我和先生物理自习都是周二且无法调动,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人陪我们家杜小茂。每次周二自习,我和先生同步,小家伙的照顾就无法周全,我上完第一节自习带他回家,和他洗漱,讲故事,等爸爸,爸爸回家,我再返回学校值班看学生。虽是小小的困难,但对我们却是无解,所以婉拒夏校邀约。喜欢做的事,想做而没有做成,虽然遗憾,但是无悔,因为自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必需的,什么力所能及,力所不能及。</p><p class="ql-block">特殊事情的点悟,解散了自己组建的奶蜜盐家长共读群,引领学生学习不容易,启发家长读书更不容易,本想坚持到高考结束,突然觉得一群人的读书,个别人的坚持,没有必要了。不是放弃,也不是气馁,而是成长中的修正,行走方向的调整。人生中任何走过的路都值得纪念 ,何况曾经用心过,没有白走的路,白度的时光,只是不再执念于去影响他人,而是学会内观,专注做自己。家长共读群是一种尝试,试过知道在现实中难如愿,或者需要改版或升级。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是成长中的课题,无论好坏,不谈优劣,客观对待,看清一些事情,明白一点道理,做出偶尔的决断,这应该就是生命的力量,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b>瑜伽小白的启迪</b></p><p class="ql-block">坚持练习瑜伽三个月,近期才初有感觉。自己确是一个幸运的人,在需要什么的时候,就像生活会刻意安排,总会有人来帮你破解。每一次小困难会有波折或磨难,但最终都会迎刃而解,感恩,很感恩!在身体需要休整的时候,找到了适合而恰当的锻炼修习方式,瑜伽。在对的时间,对的机缘遇见了对的老师,自己的瑜伽教练,也许会是一辈子的老师。她很好看,真的很好看,不是漂亮的那一种,也不是美丽的那一种,就是好看,纯纯的好看。知道,真正的好看是契合了自己的审美和能量场,教练的精神面相来自其极丰富的内心和严格的自律,她的言谈举止源于良好的教养和自我成长。生命很奇妙,同频的人无论怎样都会在茫茫人海中相吸,相遇,相识。瑜伽教练是生活对热爱生活的人的馈赠,她教瑜伽的方式、理念、对身体的觉察、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感悟都很容易同理共情,顺耳入心。</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很好笑,最初的瑜伽学习其实是照着葫芦画瓢,一招一式的皮毛,只是那时不知,一心有板有眼,认认真真。但是没有关系,生搬硬套的呼吸,机械刻板的伸展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必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本动作是基础。坚持,接纳,和自己和睦相处。喜欢每一个动作,喜欢修习中的每一句话:学会用呼吸解锁身体;呼吸是瑜伽的根,学会呼吸很容易冥想 ;关闭双眼,打开内视觉,专注内心;注意力在那儿,气血就在那。不需要高难度动作,不用和别人比较,学会觉察自己身体的每一次反应和变化,细节是黄金……以前从未接触过瑜伽,不懂。在自己的概念中,瑜伽如泰式瑜伽,动作高难,繁杂变幻, 但在老师这里,山式站姿、腹式呼吸、收肋骨下腹、头找尾椎骨、收下巴找锁骨、内臂大旋……一招一式,清晰明朗,系统模练,一遍有一遍的感触,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在反反复复中连接身体的细微变化,顺势做出专业的调整。</p><p class="ql-block">在修习过程中近几天突然有了另一种感悟。学东西,首先要做起来,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不是空想,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做得多 ,做得久,会自然而然下意识去思考,反思,修正,顺理成章由量变到质变,提升思维质的层次。瑜伽三个月,已经慢慢形成很多肌肉记忆,不用再眼睛紧盯老师手脚的去向,可以听声音,领悟后,稳稳沉沉地独立做出对应招式,手脚去向已游刃有余。老师说的很多话,自称罗里吧嗦,但对初学者却是高深难懂,现在很多已略懂一二,一点点去落实,体验,感受 ,到位。</p><p class="ql-block">修习瑜伽的感悟同理到杜小茂的书法,小孩子的写字,先让他写起来,无论写得多糟糕都要接纳,不要否定,更不要打击,让他有一直写下去的勇气 ,你会发现,前三个字是各种尝试,笔在田字格中无从下手,大小不一,布局毫无章法,但是写下去,再多写几个他会慢慢调整, 修正,不断书写的过程中会自我觉察,永远不要低估小孩子的审美标准和学习能力。杜小茂最初写字每一次都需要心理建设好久,有畏难情绪,哭闹说辞,各种理由拖延写字的时间。每次写字开始 ,自己不满意,大人更不满意,父母会急与指导,这样写那样写 ,其实怎样写小孩子知道,只是他的手脑眼难协调,越指点,越有挫败感。有时是抗议也是气愤:我就是个笨蛋!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慢慢坚持,现在写字已有很大进步。尤其是昨天写的四个字:日、禾、田、火,运笔很好,手腕用力,很有力量感。万事相通,凡事放手,让他去做,让学习落地,真实发生,不要急于求成,给他尝试的机会,发自内心的鼓励,紧跟及时的指导,不要急于干涉,过多干预,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向上向好的本能。</p><p class="ql-block">合理外推,同理到学生的学习。一轮复习,学生会认为是重复,因为没有新知识,是面的覆盖,针对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型的学习,碎而广,但是学生素养必备 ,容易浅尝辄止,眼高手低。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养成源于对基础的理解、领悟,应用,变通。教学的大方向应该是老师精讲学生多做,引导学生收心、静心、专心,把学习落到实处,落到学习的每一个细节,早读、课上、自习、考试,读写背算画,训练到位,到量。学习的实效来自学习者做题摸爬滚打中的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听是输入,做是输出。想学好和能学好之间要走很远的路,做很多的的题,经历很多思考,要经眼看、脑思、手动,真学习。把学习这件事做好依然是时间+思考。学习需要静心专注,静心需要时间,时间需要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有时间才有可能学习;学习才可能学好。不用担忧结果,只管努力,做好每一个当下,坚定不断地练习和思考,专业训练到一定量,学习的思维就自然进阶,形成个体特色的策略方法,算学好。</p><p class="ql-block"><b>字数受限,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