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的美篇

四九城

我的“长征”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六年八月底起,地处一O四国道旁的湖熟农业中学门口,每天都能见到一些南来北往,由男女学生组成的小队伍,他们学习和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进行步行串联。身穿军装的一般都是扛旗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都胸戴毛主席像章,臂戴红卫兵袖章,腰扎武装带。这些队伍少则几个人,多则十几乃至二三十人,一路步行前往上海和南京方向,但凡南来北往的步行串联队伍,都要经过南京,因那时南京长江大桥尚在建设中,两年以后才正式通车,因南京是长江下游唯一的交通要道,因此步行串联队都要经过中山码头和浦口码头来轮渡,因而南京成了红卫兵步行串联,南下或北上的集结地和出发地。往上海方向他们首选的路线就是一O四国道,国道从湖熟古镇穿镇而过,他们经过古镇个个雄纠纠气昂昂昂,喊着革命口号,唱着革命歌曲穿镇而行,队伍中有许多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红卫兵,我们每天见了都很羡慕,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我们几个同学仍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打篮球,耳边又响起了慷慨激昂的革命歌声,凡经过的步行串联队伍,我们都要出去看看热闹,这一次约有十人组成的步行串联队伍,年龄普遍比我们小,其中还有几个女孩子,一个个精神抖擞,冒着刺骨的寒风,唱着革命歌曲从我们身边经过,直到他们走过灵顺桥,奔向街道的远方,我们这才回到操场坐在旁边的台阶上,大家都被这支小小的步行串联队伍所感动和折服,羞愧之下仿佛点燃了大家的激情,都想着也去步行串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过像这样的议论,也不是第一次了,看似信心满满,打完球回家,到了第二天还是不了了之。为什么总下不了决心呢?那时大家都认为自己年龄小,胆子小,从没出过远门,加上家中父母的管束,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次似乎给大家有了很好的榜样和触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议论中,大家的决心都很大,一个个的仿佛被打了公鸡血一样,很是兴奋,决心不在畏手畏脚出去闯一闯,大家回到教室好好议论一下,年青人的特点爱冲动,说干就干,集思广益,大家你一句他一言,说了许多好的建议,首先想到的是出去,必须要有一张学校介绍信,那时我们同学中绝大部分家庭出生都比较高,当时我班的几个红卫兵在校门内墙上,张贴了一张“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大字报来讽刺诋毁我们,所以出生不好的同学在那个年代是受歧视的,连当兵分配工作都受影响,在学校当红卫兵资格都没有,即然出生无法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对此我们没有消沉,也成立了自己的赤卫兵组织,而且而还印了袖章,虽然对这几个红卫兵很反感,但我们的目标似乎一致,在对待我们的老师都是保皇派。当时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学校是不会给我们开介绍信的,议论中有同学想到毛主席语录本,那时学校为了配合文化大革命,给班上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本页面较大的语录本,而且在语录本扉页后的空白页上盖了校印,由于是随意盖的,有的盖在中间,有的盖在空白页的下方,恰巧发给谢佑旺同学的语录本,校印就盖在空白页的下方,而且盖的很正,大家看了觉得可以利用,于是谢佑旺同学便小心翼翼裁下这张空白页,为了防止这一张空白页写报废,谢在我们同学当中钢笔字写的最好,当然就由他在同样大小的白纸上按照介绍信的格式进行练习,在大家确认没问题后,才用上空白页写上介绍信,大功告成。接下来的几天里,在大家的鼓动下,又有几个同学参加,在确定步行串联的名单后,带上户口簿,粮本和我们自制的介绍信前去粮管所办理了手续,拿到了国家对步行串联人员的补贴十几元钱和二十几斤全国粮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七年元月十五月左右,早上由我和吳叔良,笪邦虎,杨承根,马力,谢佑旺,李自祥等,约有十人组成的步行串联队伍,我们佩戴着毛主席像章和红卫兵袖章,没有备队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农业中学集中后,开始了往上海的“长征”,一路上大家拽开双腿,心情异常激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第一天我们经郭庄庙,前白墅,傍晚时分到达了天王寺镇,在接待站的安排下,吃过晚饭后住进了天王寺一所中学的教室内休息。第二天,在晨曦的阳光下,仍保持整齐的队形,用严谨的作风来表示我们的决心,一路我们无惧寒风的侵扰,迈步在石子公路上,路上偶有汽车从我们身边急速驰过,车后会卷起一团浓浓的灰尘,像一条黄龙紧随着车后奔跑,而路旁农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在寒风中微微摆动,仿佛在欢迎我们,又仿佛在欢送我们,在欢快的的气氛中我们一路经过薛埠,茅山,朱林,傍晚时分走进了金坛县城,找到接待站,按排了我们的食宿,晚上被安排在县大礼堂舞台上休息,此时的舞台上巳有其他几个外地步行串联队正在休息。第三天一早,在寒风中继续我们的步行,一路经皇塘,卜弋桥,武进到常州,路上大家的情绪有点低落,两天的步行似乎磨掉了我们的激情,脚步也失去了原先的龙行虎步,显得疲疲沓沓的样子。到了常州市区天已经黑了,我们走在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发现时不时有人力三轮车打我们身边经过,工人不停用手揑着像皮吹子样式的喇叭,发出胖咕胖咕的声音,来提醒行人注意,不像南京的人力三轮车,是用铃铛发出的叮咛叮咛金属碰撞的声音,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当时就有同学对胖子李自祥开玩笑说,胖子你看三轮车见到你都喊你胖咕胖咕了,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同学们一天以来第一次的笑容,从此胖咕这个外号成了代名词,就在李自祥身上安家落户了。到了接待站一切安排就续,三天跑下来,大家确实累的疲惫不堪了,像散兵游勇一样没精打彩,看样子继续下面的步行会很艰难。晚上大家商量,决定明天乘火车去上海,一来大家都没坐过火车,很想去过过瘾,二来大家实在无法兑现当初的诺言,看来还是计划跟着变化走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天的早上,大家起的有点迟,吃过早饭,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这是我们唯一的精神状态。到了常州火车站已近中午的时分,火车站站内乌泱泱的一片,许多步行串联的队伍,在这里等着乘火车南下或北上。我们在进行登记后,立马就有专人领着我们上了一列闷罐子铁皮车,车厢两侧有两道铁门,铁门一关里面里漆漆的,幸亏车厢顶装有两盏昏暗的白炽灯,大家分不了男女,只能挨个坐在地上,几乎是背靠背,拥挤的连伸个腿都很困难,只有蜷缩着一团,很是憋屈。对我们第一次坐火车的人,倒也觉得新鲜。上去不久,车厢铁门关上,火车开始咯噔咯噔哐啷哐啷往上海驰去,渐渐车厢内空气混浊,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好在火车开一段路,在中途的岔道上要停留好长时间,给正常行驶的火车让道,此时铁路工作人员会及时打开车厢铁门,像放风一样,大家纷纷跳下车厢透透气,男孩子则走下铁道,站在一排朝庄稼地里撒尿,女孩子则要跑到更远的地方,利用庄稼和树木作遮掩来方便。就这样火车经无锡,苏州,昆山一路开开停停,约六个多小时,天黑了这才到达上海火车站北站。火车刚停下,便有接待站的工作人员一手持着喊话器,一手舞着小红旗,对着车厢喊话,“红卫兵小将们,欢迎你们来上海串联,下车后请注意了,跟着我前往出站口进行登记,有专车送你们去市区接待站”,看来上海的接待工作做的很周到和主动。我们下车后,看着前面举着喊话器和小红旗的工作人员,顺着潮水般的人流来到出站口,此时又有工作人员持喊话器,不停的提醒我们“来上海串联的革命小将们,请派出你们的代表到这边来,排好队进行登记,其他人员请在站外等候”,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在我们办完手续后,立马就有工作人员领着我们走向停在站外街道旁边的军用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车子上滿人后,立马就朝市区驶去,车子开到那里一概不知,我们挤站在车厢内,因有棚布遮挡,只能看到卡车尾部的街景,只见街面上人来人往,灯火辉煌,两边商店上的霓虹灯不断出现在眼前,又渐渐消失在远方,看的人眼花缭乱,但好奇的心还是很激动的,终于来到了大上海,不一会功夫,卡车开到了一所中学门口停下,下车后就有接待站工作人员领着我们进行登记,安排我们的食宿,我们住在一间清洁明亮的二楼办公室,吃过晚饭回到宿舍,时间大约九点不到,在这个时间点上,正是上海人繁忙的时间点,很多商店灯火通明还在正常营业,人们怱怱忙忙的赶着路,显然他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在我们乡镇早上床休息了,这就是城乡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几个同学连我在内在上海有亲戚,看着时间还早,都想着去亲戚家去走一走,于是大家拿着详细地址去请教接待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真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并在纸上写明,出校门是向左还是向右,在什么路乘那一路车,要不要转车,在那上那下都写的明明白白,真不愧是上海人精的很。我在去我大姐家一切顺利,回来时给自己闹了一个笑话,乘同一路车,记岔了先前上车的站点,结果乘到了郊区,只得重新上车,凭着上车前对周围环境的一点记忆,在公交车一路上下客时,一站一站细心观察,到了夜里十二点多钟才找到原先乘车的站点,下车一看原来是石门一路,而我记的是始发站龙华站,由于自已是第一次乘公交,没有这方面的常识而引出的笑话,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到达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我们看了校门口张贴在宣传窗里的上海市地图,才知接待站就在石门一路一所中学内,离南京路很近,南京路我们没有来过也不陌生,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和小人书“南京路上好八连”,小时候都看过,很有教育意义,现在来到现实中的南京路很是兴奋,此时学校的高音喇叭广播了一则重要消息,要求我们外地来沪的红卫兵小将们前去市人民广场,参加批斗上海市市长,“大叛徒”曹获秋的万人大会,当然我们同学中没有一人去参加,我们对批斗人的大会很是反感,只是不敢说而已,只当没听见,开始了我们第一天的上海游玩,元月二十一日上午我在石门一路附近一家瑞金照像馆照了一张红卫兵全身照留作纪念。在上海连续游玩了三四天,无非是到南京路,外滩,人民广场,城隍庙等石门一路附近玩玩,感觉到上海除了繁华热闹之外,就是人看人,人挤人了,几天玩下来就有点想家了,于是和另外一位同学到接待站申请,说想回南京了,经过登记到了第二天上午便有工作人员送来两张去南京的免费客轮船票,火车我们坐过了,尽管是闷罐车,这一次能乘客轮心里还是感到很高兴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早早的就赶到了十六铺码头,我们登上了东方红客轮,找到床位放下行李,便想登上甲板去最后看一看黄浦江的景色,只见江面上船只川流不息,外滩依旧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正欣赏黄浦江风景时,外滩上的海关大楼响起了雄壮的东方红报时乐曲,此时时钟正好是下午五点钟,钟声仿佛给外滩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节奏感,在甲板上待了一会,江面上刮来的寒风吹拂在身上,感觉有点冷嗖嗖的,冬日时短,太阳即将落山,天空被温柔地染上一抹金色,走下甲板想到船仓去吃晚饭,此时我已是一名普通的旅客,不在享受免费的晚餐,餐牌上写着,今晚供应盖交饭,有两毛和两毛五两种价格,价格贵点是食材上多一点肉而已,我们没有吃过和听过盖交饭是什么,有点好奇,等把盖交饭买到手一看,才知道把菜直接盖在米饭上直接食用就叫盖交饭,吃完饭重又回到甲板上,此时的太阳刚下山,留下了一片金黄的余晖在天际线上,到点了客轮开始起锚,在一阵机器的轰鸣声中,客轮尾部泛起了一阵阵浪花,客轮渐渐的驰离了黄浦江,进入了长江的出海口开始逆流而上,在阳光的余晖下,一群海鸥尾随在客轮上空飞翔,不停的上下翻飞,争抢着随巨浪带出的小鱼和小虾,渐渐的天色昏暗了下来,四周一片雾蒙蒙的,隐隐约约看到长江两岸星星点点的亮光,万赖倶寂,只有客轮螺旋桨搅动江水而发出的哗哗的水声,在打破这个宁静的夜晚,乘客们在哗哗的水浪声中,像听着搖篮曲渐渐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客轮经过一夜的颠簸逆流航行,第二天早上到达了南京下关码头,我们走出客轮顺着铁栈桥登上码头,在寒冷的晨风中直接乘上开往中华门的公交车,在中华门客运站,买上一张六毛二分的车票,客车迎着初升的太阳驰向了我的家乡湖熟,为此我也结束了我的“长征”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