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之六

赵洪克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8日,参观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览并不具体介绍中轴线上15个申遗景观,即我在“行摄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中拍摄的景点,而是为了</span>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汇集17家文博单位的53件(组)文物,通过三个单元回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阐述中轴线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对深入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更具学习参考意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 壮美中轴</p><p class="ql-block">北京中轴线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是由一系列建筑、历史地标、历史街道、桥梁和遗址共同构成的空间综合体。它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共化(改为公众化)转变。历经七百余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其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气魄雄伟,南北贯通。</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 文化中轴</p><p class="ql-block">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在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想观念影响下,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也折射出近现代中国转型与发展时期新的认识与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轴线展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 永恒中轴</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从传统帝制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中轴线建筑群成为具有厚重历史价值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是这种转型过程的记录者。中轴线的价值及人们对其认知都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使中轴线适用于公共化(改为公众化)的改造与保护也始终不辍。</p><p class="ql-block"> 进入21世纪后,保护人类文明遗产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在此共识下,北京中轴线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恒久的共同遗产。</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