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按照毛主席1966年5月7日的"五七指示"创办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原址,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农场一站。这所五七干校总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成立于1968年10月,1972年4月撤销。</p><p class="ql-block"> 这所干校在当时全国各类干校中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干校旧址整体展现了国务院机关1811名干部、家属及200多名孩子在此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干校原址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综合馆、原址复原区和五七干校文化园。这是文化大革命留下历史记忆的地方,也是人们抒发怀旧情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综合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为八个篇章,二十三个单元,陈列着2000多件不同类型的实物和珍贵文物,500多幅照片和大量的文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五七指示】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在给林彪的信中要求:各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換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按照五七指示精神,中央国家机关的9万名工作人员,1万名工勤人员,3万名家属,5000名知青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创建了106所"五七干校"。</p> <p class="ql-block"> 【沿革篇】1968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宁夏潮湖农场一站、二站作为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1968年12月至1969年11月,国务院国管局、外事办公室、财贸办公室、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单位,分四批共下放干部、职工1160人,家属532人,知青119人,共1811人(不含200多名未成年孩子)。</p> <p class="ql-block"> 【五七干校人员名单】</p> <p class="ql-block"> 【劳动篇】通过珍贵的劳动场面照片,展示当年国务院下放干部们,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p> <p class="ql-block"> 【生活篇】通过下放干部当年的生活用品、衣着穿戴、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照片资料,展示这些来自京城的干部、家属、知青热情洋溢的生活、学习和劳动。</p> <p class="ql-block"> 【知青篇】由119个干部子弟组建的知青连亲手建起的造纸厂,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虽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劳动、生活,但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理想。</p> <p class="ql-block"> 【名人篇】国务院下放干部中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将军、老红军和著名学者。虽然身处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他们理想信念不动摇,政治上彻底平反后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最美不过夕阳红】当年曾经在五七干校劳动、生活过的老人们如今在北京乐享晚年。</p> <p class="ql-block"> 【母子篇】531名家属子女是干校中的特殊群体,孩子年龄大一点的编入知青连,年龄小的继续在干校办的"五七中学"和"五七小学"读书。孩子的母亲们既要参加体力劳动,还要照顾孩子,艰辛的付出值得尊重。</p> <p class="ql-block"> 【原址复原区】有知青宿舍、会堂、商店、医务室、食堂等,以及陈光尧、周荣鑫等人的宿舍,均按当年的陈列布局。以劳动工具、劳动生产场景再现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 【历史记忆】干校旧址和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从一个侧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干校学员饱满的精神面貌。成为宁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延安研究会基地,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2024年5月9日在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