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法视角看《寒食帖》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时期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治水专家。他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眉州眉山,祖籍河北栾城。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成就卓越,还在政治和水利工程方面有重要贡献,是中国历史上多方面才华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 ,行书十七行,129字。</p><p class="ql-block">宋仁宗景祜四年(公元1037年)在四川眉山诞生了一位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天才——苏轼。一个人由于其精力、能力等诸多因素所限,如能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已属不易,而苏轼却是四面出击,在许多领域都达到了超一流的境地。其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开豪放派一路风格,其画又为文人画的开拓者,其书法则更是名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由此足见其才华横溢。纵观中国文化史,可与其比肩的人并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在书法史上历来认为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而苏轼则为尚意书风首倡者。他提出的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等论点,不仅是自身艺术实践的准则,也成为后世人们书艺追求的一个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对其上述论点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苏轼的“无法”和“新意”是在他充分理解和掌握已有的表现技法技巧和创作规律基础上提出的,是无法之法,是借古开今,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点从其传世的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二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p><p class="ql-block"> 就其具体的表现技巧而言,作品中非常娴熟地运用了侧锋笔法,其高妙之处在于其坚挺凝重却毫不轻飘单薄,给人一种叱咤风云、纵横排霁的感觉。在字形构造上仍基本保持形体趋扁,左抑右仰的体势,但却非常巧妙地避免了固有的那种“石压蛤蟆”的形体特点所可能带来的扁平肥厚的不足。结体中虽然不时出现错位、倾斜、偏移等现象,可是丝毫不使人感到生硬造作,反而觉得是那样的自然洒脱。在章法处理上平中求奇,在不经意中利用行笔和结体的变化构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使人回味无穷。这种种贯穿在其作品中的无技巧的技巧实在是只有大手笔才能达到。苏轼用其完美的艺术实践印证了他那句书法名言,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但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苏轼书法艺术的成功之处在于此,我们对其作品的赏析学习也当据此而展开。</p> <p class="ql-block">  古代高明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传之久远而被后人所无限推崇,最本质的内核是一种“共情”,这种靠艺术作品产生出的一种心有戚戚的古今同慨之感,才是艺术作品最大的一个魅力。</p><p class="ql-block"> 但要想领悟到这一层境界,除了要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和人生阅历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国学修养和书法技法的认知,今天我们就以一种今人易懂的书法技术分析方法,来解读下这件《寒食帖》。</p> <p class="ql-block">  要想了解一件作品,要熟知此作创作的情境以及心境,这是理解作品在书法当中表达书法意境的一个前提,《寒食帖》写于公元1082年,这一年恰好是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的第三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当中最重大的生死之变,险些丧命的他,在三年间与亲友音书相隔,本来乐观至极的他,在这三年里却心有惴惴,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内心的苦楚亦同样无人可以诉说。</p> <p class="ql-block">  而就在这一年的寒食节当中,他将自己的愁苦付诸于笔端,一口气在一卷黄麻纸上写下了两首诗,而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成为了书法界的顶尖国宝。</p><p class="ql-block"> 此作在技法上最大的一个优点,同《祭侄文稿》一样,能够将笔法以及字法的变化,同笔墨的趣味融合在一起,我们看:</p> <p class="ql-block">  首句“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从内容上看是诗句的“起、承、转、合”中的开始,娓娓道来,不带丝毫的感情色彩,在笔墨的表达上,也是书写得中规中矩,毫无波澜。</p><p class="ql-block"> 但是到了第二句,情感产生了一丝波澜,“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这里的“年”字拉得很长,为什么突然间字号放大,并且用笔开始变慢呢?从这个字当中结合苏东坡当时的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苏东坡在这里的日子可谓是度日如年,时间过得焦灼而漫长,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审判,这个“年”字并非刻意写成,而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抒发。</p> <p class="ql-block">  再看后面“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几句诗当中,尤其是以”萧瑟“二字用墨最终,而且字形最大,并且可以看出这两个每一个点画都是铺毫书写,可以看出这两个字是前面几行当中的一个“字眼”,也是情感最为真实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二句诗的起首,我们发现已经与第一首诗截然不同,苏东坡这个时候已经心融笔畅,圆转自如了,没有了刚刚开始时候的拘谨,而是在一种情感的支配下自然发挥,“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从笔墨和字形当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带着雨丝的寒风从窗户里吹来,为什么这么说呢?</p> <p class="ql-block">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这一行当中八个字中有七个字的字势是斜着的,像是被风吹着一般,直到最后一个“来”字才勉强将倾斜的行气拉回。</p><p class="ql-block"> 到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句时,我们看到的“破灶”用笔之粗重,字形之硕大可以是全篇之最,乃是他在无意之中宣泄着一种不满和抵触的情绪,或者说对于自己如此境遇的某种反抗。</p><p class="ql-block">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乌衔纸”三个字用笔尤其轻飘,似乎就像是有乌鸦衔着纸钱在飞动一般,笔墨字形与诗句的本身意境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如图四所示)</p> <p class="ql-block">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哭途穷”成为了下篇当中笔画最为粗重的三个字,这个时候的毛笔似乎有千钧重一般,行笔也开始变得迟缓,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失落到了极点,对于现状不满到了一种极点,只剩了悲哭一场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死灰吹不起”,“死灰”从字法的造型上来看,是通过穿插之法,将两个字的字势完全贴合在了一起,从中可以窥见其此情此境的感受如同烧化的纸灰一般,只能零落成泥而没有了半点生机。</p><p class="ql-block"> 整幅作品,从刚刚开始的平稳叙述,到后来的情绪逐渐释放,再到临近结尾时候的情感浓烈迸发的高潮,直到最后两句的愀然而止,整体的作品的笔法、字法、气息完全与诗句本身的意趣融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欣赏这件作品,当我们随着词句的意思以及笔墨的变化而慢慢从头至尾的慢慢体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慢慢能够领会个中意境了,而当你的阅历随着年龄的增加再去临摹和欣赏这件作品的时候,也许能够读出更多的内涵来。</p> <p class="ql-block">资料源于网络,学习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