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登军秀峰》一一 游学写作‍漫谈(九)

清心 432810016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近日,一位初涉游记文章写作的美友,给我发来她的处女作《登军秀峰》,要我帮助修改。现针对文章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掌握游记文章的宏观构思方面进行点评,供初学者参考。</b></p> 原     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登军秀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一直都想亲自爬一次军秀峰,今年“五一”长假,我终于在老公的陪同下如愿以偿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来到军秀峰脚下,抬头一看,哇!真是雄伟壮丽,不愧于“秀峰之尊”这个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开始爬山了,我非常兴奋。开始感觉到冷了,加了点衣服休息了一会儿,又接着往上爬,当时是晚上,我拿着一个手电筒,一路攀爬,终于到了半坡亭,发现旁边的石壁上刻着很多古人题词,如“天上人间”、“揽胜”等,大多数是描写军秀峰景色的。军秀峰陡而险,从半山腰上往下看像一条天梯,一不小心摔倒,后果会不堪设想,怪不得人都说军秀峰是最难爬的,而我今天就要闯一闯,没想到的是我爬到一半脚就软了。可我想,既然已经来到军秀峰,不爬到山顶那太扫兴了。我可不想当孬种,半途而废呀,想到这里,我不禁充满了力量,拉着老公直向峰顶爬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终于,我们来到了峰顶,我激动地大喊起来。走到看日出的平台,许多人已经在那里了,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急切地等着太阳的出现,不一会儿朝霞出现了,可是一片乌云却飘了过来,挡住了日出,随着天空飘起了小雨,观日出的愿望没有实现,我们心灰意冷地下山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次爬军秀峰虽然没看到日出,但也有了很大的收获,不但让我领略了军秀峰的雄伟,还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灿烂文化。</b></p> 点     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章语句通顺,表达清楚,遵循空间变化顺序来记事写景,条理清晰。在作者笔下,从行程的起点到终点:军秀峰脚下——半坡亭——观景台一山顶,各个地点名称交代具体、准确,先后顺序未发生任何颠倒,写作脉络清楚,条理井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是,从游学文章的标准来评判这篇文章,我们又可以发现作者的写作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作者对游记这种文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完全是以一种自然的笔法,简单记录了游军秀的过程。通篇文章整体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一篇简短的登军秀峰的“流水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凸显主题与表达目的一致性缺乏总体设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章具体内容的写作和表达目的的一致性缺乏总体设计。说得直接一点,作者每到一个景点,描绘一个景物,给人的感觉过于单薄枯燥,尤如蜻蜓点水,并没有围绕自己的表达目的来进行,而是糊里糊涂,信马由缰,想到哪就写到哪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章写景,要以实现表达目的为统领。目的非常明确——要凸显军秀峰的雄伟壮丽和文化灿烂两个点。但作者在表现军秀峰这两个特点时,却要么游离在表达目的之外,要么蜻蜓点水,缺乏表现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写作前要围绕表达目的,对先后要写的内容及其对应的表达目的做一个全面规划,并列出提纲,在写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个“图纸”,才能写出好文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例如可以这样设计:军秀峰脚下,从仰角整体描绘军秀峰高如云天的整体形象,突出军秀峰之高,表现其高大魁伟之美;接着在开始登山,然后到达半坡亭。在半坡亭应该重点着墨以刻画人文景观的“学”的内容。例如诗词、石刻、书法、故事传说为主,重点表现文化灿烂;最后到峰顶重点写自然景观,再次突出军秀峰之高、之险、之崚、之美,体现军秀峰雄伟壮丽的特点。这样全文融洽在一起,文章主题就表达出来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对游学文章的整体写作技法不是很清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游记散文的写作技法可以用一个成语——彩线穿珠来形象说明。这里的“彩线”有两条:在旅游过程中,人始终在移动,不同的时间,到达不同的地点,时间先后连成一条线,地点先后连成一条线,这两条线要贯穿全文。“珠”是指在每个地点看到的景色。文章主体就是用时间、空间变化形成的两条线,串起先后看到的景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例如这篇文章的具体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表现军秀峰的雄伟壮丽;二是表现军秀峰文化的辉煌灿烂。整体表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要对观赏过的景点进行筛查、比较,选出那些能充分体现军秀峰“雄伟壮丽”、或者能充分体现军秀峰“文化灿烂”的景点,去掉其他的景点,这样,我们描写的景物就是围绕表达目的进行,根据写作目的选景点写景是游学文章写作的灵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另外景点名称、时间名称要准确,否则就会让读者陷入迷惘的境地。例如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把“凌晨”,说成了“晚上”,凌晨登山,穿越黑暗,等待黎明看日出,让人理解起来非常正常;而晚上登山,天亮再观看日出,就会让人误以为是整夜都在登山,天亮才看日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三、明显缺少“悟”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显而易见,该文的另一大缺陷就是缺少“悟”的内容。文章中感悟的内容只有最后一句:“不但让我领略了军秀峰的雄伟,还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灿烂文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写游学文章一定要渗透着作者一种情感,抒发心中的感悟。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描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说这是文章灵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章感悟的视角不应仅局限在一人、一景、一物上,而是放眼军秀峰整体之美,并由军秀峰一个景点,提升到中国文化这个更广阔的背景来谈感悟收获。文章结尾应画龙点睛,揭示主题——军秀峰山势宏伟,继而升华主题——赞美祖国灿烂的文化,隐含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本文仅就游记文章写作的宏观框架和思路进行点评,微观的语言表达本文未予涉及,有专门文章论及,感兴趣者可查阅。文章修改应该先着眼整体和主脉络,做好框架设计的完善。就好像建筑框架结构的楼房,要先构建整体结构,然后再逐层细化考虑楼层、单元、室厅、墙壁、窗子、玻璃等等,整体失误,细节装修得再好,也称不上卓越的建筑。 </b></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