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有着千年的历史,镇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更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民族情怀,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p> 千年古镇 <p class="ql-block">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南岸,始建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距今已有1480余年的历史。它曾作为六同郡和南广(南溪)县治所在地长达400多年,一度成为川南6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因金沙江、岷江在宜宾三江口汇合始称长江,千年古镇李庄也就有了“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明清以来,李庄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码头,成为大规模移民即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的接纳口岸之一,使李庄发展为川南有名的商贸繁荣重镇。在经济交往和社会交流中,来自不同地域和行业的从业人员结成帮会组织,通过兴修同乡会馆等方式为各种传统信仰的融合交汇提供场所,寄托对始祖地的思念和行业先贤的崇敬,各类庙宇、宫观、殿堂应运而生,形成了“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文化载体,孕育出了崇文包容的李庄。</p> 李庄四绝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将李庄古镇的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庄四绝”。这</span>四处古建筑或艺术作品,代表了李庄古镇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旋螺殿:位于李庄镇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始名文昌宫。旋螺殿的建筑风格独特,整座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梁思成对其评价为:“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二、奎星阁: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八角亭式建筑,通高三层,可以盘楼而上观全镇面貌及长江风光,上世纪四十年代梁思成评价其为“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二千多公里中建造得最好的亭阁”。原魁星阁已损毁,现魁星阁为1998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 三、九龙石碑:坐落于慧光寺内,宽2.7米,高1.3米,手工雕刻有九条穿行畅游于云景中的飞龙。九龙石碑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寓意着大禹治水和九州一统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四、百鹤窗:位于张家祠内,50扇窗门均采用上等楠木雕刻,每扇窗上雕刻有不同形态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部分云彩图案中还隐隐刻出呈对称状的变形鸟类图案,极具艺术价值。</p> 李庄三白 <p class="ql-block"> 李庄三白是指李庄古镇的三种著名美食:白酒、白糕和白肉。这三种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了李庄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一、李庄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著称。这种白酒采用优质原料,经过多道传统手工艺精心酿制而成,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p> <p class="ql-block"> 李庄白糕,是采用优质糯米、白砂糖等为原料,经过十余道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白糕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甜美的味道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李庄白肉,是李庄最有名的美食,它的特点是肉片薄而长,宽度如手掌,厚度堪比书页,薄到可以透光。这种白肉以其独特的切工和口感而闻名,通常用筷子裹着肉片食用,因此曾被称为“裹脚肉”。后来,在陶孟和的建议下,这个名字被改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使其更具文化内涵。</p> 守护文脉 <p class="ql-block"> 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难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日军铁蹄踏入南亚,日寇飞机在昆明上空肆虐。为躲避战乱,1938年就搬迁至昆明的同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府,学术机构急需寻找一处更加安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获闻同济大学正为迁川选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民众在开明士绅罗南陔的带领下、向同济大学发去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力邀其迁往李庄。</p><p class="ql-block"> 1940年秋,同济大学应邀迁往李庄。随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余所文化科研机构内迁至此。一时间这座只有3000多人的古镇接纳了十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李庄人们以饱含民族情怀的大义之举,腾民房、挪神像、搬牌位、匀口粮,与12000多名师生学者们共赴国难,守望相助。在这些师生学者中,有不乏中国文化泰斗级的人物,比如中国考古之父李济,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傅斯年、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民族学开创者凌纯声、社会学奠基人陶孟和、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等等。云集于李庄的大师学者们,在清贫匮乏之中坚持治学救国,奋笔抒写着报国的情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诸如甲骨学家董作宾编写的《殷历谱》以手写石印的方式在李庄诞生,被陈寅恪赞誉为抗战八年第一书;梁思成光耀史册的《中国建筑史》也在李庄完成。使得被傅斯年感慨“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李庄,一跃成为在全世界都有名号的地方,当时只要在信件上写上“中国李庄”,国际邮件也能直达。李庄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肩,成为抗战时中国最具影响的文化中心之一。中国李庄——“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当之无愧!</p> 同济大学旧址 <p class="ql-block"> 1941至1946年,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及其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生院、附中等先后有近5000名师生员工遍布李庄古镇的角角落落。禹王宫、祖师殿、东岳庙、南华宫以及其他寺观庙宇、会馆祠堂,民房私宅、公共用地,或让与、或租赁、或新建,国立同济大学在李庄扎根。六年间,李庄士绅官民,竭力为这所“吾国学校中最有代价之学校”解难,而同济师生们,致力潜心问学、科教济世,投身文化抗战,救亡图存,追逐理想,不负光阴。</p><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校本部设在禹王宫</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医学院开在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工学院办在东岳庙</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理学院办在南华宫</p> 李庄战时新闻社 <p class="ql-block"> 李庄,因处抗战后方,地方偏僻,消息闭塞。同济大学发起成立了李庄的战时新闻社。在简陋条件下,战时新闻社工作人员,以收听、记录并刻印消息的方式,传播给李庄各文教机构和人民。</p><p class="ql-block"> 战时新闻社,使身处李庄的学者、学生等知识分子及李庄人民得以及时知晓时局,得以与全国抗战同呼吸共命运。</p> 中央博物院旧址 <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1日至12月28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人员及文物陆续迁至李庄,暂驻上坝月亮田。李庄张氏家族以国家为重,迁出祖宗牌位,腾出张家祠堂,1943年6月,中央博物院迁驻张家祠。</p><p class="ql-block"> 颠沛流离中,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安定中奋发,并与同迁李庄的学术单位密切合作,调查研究足迹遍布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取得多项开创性学术成果。</p><p class="ql-block"> 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张家祠</p> <p class="ql-block"> 李济在李庄旧居</p>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p class="ql-block"> 1940年冬天,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梁思成(兼任史语所通信研究员)、文献部主任刘敦桢,带领中国营造学社随史语所从昆明兴国庵迁至李庄月亮田,期间刘敦桢赴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任教,梁思成林徽因全家和学员在李庄一待就是六年。</p><p class="ql-block"> 李庄六年,中国营造学社,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坚持古建调查和研究,并与其他学术机构保持密切交流,从未间断。抢救文献、恢复汇刊、著书立说,成果最丰,尤以《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为甚,为后世研究创立了范式,前无古人。</p><p class="ql-block"> 中国营造学社李庄旧址</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林徽因李庄旧居</p> <p class="ql-block"> 附:梁再冰在《我的妈妈林徽因》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在李庄六年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四川气候潮湿,冬季常阴雨绵绵,夏季酷热,对父亲和母亲的身体都很不利。我们的生活条件比在昆明时更差了。</p><p class="ql-block"> 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是蛇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床上又常出现成群结队的臭虫,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煤油也须节约使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菜油灯照明。</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川后不到一个月,母亲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猛,一开始就连续几周高烧至四十度不退。李庄没有任何医疗条件,不可能进行肺部透视检查,当时也没有肺病特效药,病人只能凭体力慢慢煎熬。从此,母亲就卧床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她稍好时还奋力持家和协助父亲做研究工作,但身体日益衰弱,父亲的生活担子因而加重。</p><p class="ql-block"> 更使父亲伤脑筋的是,此时营造学社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他无奈只得年年到重庆向“教育部”请求资助,但“乞讨”所得无几,很快地就会为通货膨胀所抵销。</p><p class="ql-block"> 抗战后期物价上涨如脱缰之马,父亲每月薪金到手后如不立即去买油买米,则会迅速化为废纸一堆。食品愈来愈贵,我们的饭食也就愈来愈差。母亲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后来几乎不成人形。</p><p class="ql-block"> 为了略为变换伙食花样,父亲在工作之余不得不学习蒸馒头、煮饭、做菜、腌菜和用橘皮做果酱等等。家中实在无钱可用时,父亲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把派克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都“吃”掉了。父亲还常开玩笑地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炖’吗?”</p><p class="ql-block"> 三叔到李庄后肺病也复发了,病情同母亲非常相似。父亲对兄弟和妻子的病都爱莫能助。他自己的体质也明显地下降,虽然才40多岁,背已经驼得很厉害,精力也大不如前了。</p><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天,正当母亲病重时,三舅林恒(空军飞行员)在一次对日空战中牺牲,外婆和母亲后来得知都为此伤痛不已。三舅的后事是父亲在重庆时瞒着母亲到成都去办理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传来了天津涨大水的消息。营造学社的一批无法带到后方的图片资料当时寄存在天津一家银行的地窖中,涨水后全部被淹毁,这是父母和学社成员多年心血的积累,所以父亲和母亲闻讯后几乎痛哭失声。</p><p class="ql-block"> 尽管贫病交加,挫折一个接一个,但父母亲并不悲观气馁,父亲尤其乐观开朗。他此时常教我读些唐诗。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全家最喜爱的诗句之一。</p><p class="ql-block"> 生活愈是清苦,父亲愈相信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日子即将到来。他从来不愁眉苦脸,仍然酷爱画图,画图时总爱哼哼唧唧地唱歌,晚间常点个煤油灯到他那简陋的办公室去,由于背的毛病,头已“重”得抬不起来了,画图时就找个花瓶来“支撑”自己的下巴。</p><p class="ql-block"> 他仍在梦想着战争结束后到全国各地再去考察。</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听到他对母亲说:“如果他今生有机会去敦煌一次,他就是‘一步一磕头’也甘心情愿。”</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发烧时也大量读书做笔记,协助父亲作写中国建筑史的准备。她睡的小小行军帆布床周围堆满了中、外文书籍。</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父亲所盼望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日子快要到了。但是,他已衰老许多,母亲的身体也很难恢复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他陪母亲到重庆检查身体一次,医生悄悄告诉他,母亲将不会很久于人世了……</p>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