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琴台武汉美术馆话双年展现代艺术

王天骏

<h1><b>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知名建筑师柳亦春设计,上海大舍建筑事务所和中信建筑设计院、武汉城建集团设计建造,2022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我是在2023年底回武汉后才知道这座建筑的存在。</b></h1> <h1><b>最近听说武汉琴台美术馆正在承担2024武汉双年展的“城市流体”主题的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展出,展出作品包含绘画、雕塑、影像及数字媒体......</b></h1><h1><b><br></b></h1><h1><b>刚日读史,柔日审美,展出</b><b style="color: inherit;">正好给了我一睹武汉琴台美术馆风采的</b><b style="color: inherit;">机会。</b></h1><h1><b><br></b></h1><h1><b>我邀家在汉阳的蔡志鸣兄同游,商定了10月18日星期五的下午。志鸣是我1965年在拖拉机厂半工半读学校的学弟,后来还发现他的大哥一鸣兄是我在武汉二中上高中时的同班同学,亲上加亲,我们的友谊保持了几十年。</b></h1><h1><b><br></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在地铁6号线的琴台站会合,沿着湖畔,横穿过整个月湖公园,终于在公园的另一头找到了造型新颖、规模宏大的武汉美术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和志鸣在武汉美术馆的入口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和志鸣在美术馆的楼顶平台</b></h1> <h1><b>说起欣赏艺术,1985年我在匹兹堡大学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在波士顿一家电子公司任工程师,因为深感自己对于西方人文学科知识的欠缺,曾用业余时间在哈佛大学的夜大学旁听过两学期的“西方文明史”和两个学期的“西方艺术史”,随着对西方艺术史知识的增加,自己渐渐也成了欣赏西方绘画艺术的业余爱好者。</b></h1> <h1><b>武汉琴台美术馆2024武汉双年展进门大厅。</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一楼这件取名为“厵”的展品,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构思,据说是用来表示楚文化源远流长的源头,我实在读不懂这幅图案的涵义,也无法认同它究竟和“楚文化”有什么暗合之处,见仁见智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展厅二楼全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是一件来自欧洲艺术家的青铜抽象艺术造型</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这是一件用投影打到屏幕上的抽象图案,现场还有动态效果。画面虽显得杂乱无章,但给人的感觉是,大自然纷繁无序,万物仍可共谐。</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双年展二楼的这件视频作品,应该是用无人机在植物园上空,从上到下的俯视角度拍出的,图案随风飘动,颇有创意,点一个赞。</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二楼的这位讲解员刚从湖北大学毕业,热情善谈,介绍起展厅的展品如数家珍。 我说整个展厅我最欣赏的是一楼大厅的一幅《卡拉拉山采石场》,他说那幅画是曾梵志2024年的新作,果然大师的作品就是不同凡响,我的眼光也不俗!</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早就知道曾梵志的大名,曾梵志1964年生于武汉,1991年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中国当代最有价值的艺术家之一。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他的一幅画就卖出7536万港币,创下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2009年,世界知名艺术网站公布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500强,曾梵志位列世界第六,中国第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双年展大厅的曾梵志2024年新作《卡拉拉山采石场》</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因为欣赏《卡拉拉山采石场》,特地要志鸣为我在画前拍照留念,此时还不知道这是曾梵志的大作。</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网上找到曾梵志大名鼎鼎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曾梵志的这幅画,取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同名作品,但将原作中的《圣经》人物换上了戴上面具的少先队员,系着红领巾在桌前吃西瓜。此作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代表共产主义理想,而原作中的犹大,则由一个戴着金黄色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对曾梵志而言,这代表着新时代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离弃。艺术家曾表示︰「金色领带代表金钱,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打领带是19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普及的。」打领带无疑是一个中国社会变革的信号,而墙壁上带有中国书法笔调的挂画和桌上刺眼的红色西瓜则代表中国。《最后的晚餐》以恢宏的气势,捕捉了中国社会在1990年代经济改革时期的面貌改变,是当代中国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顺便说一句,2001年曾梵志以10万美金将《最后的晚餐》卖给了一位著名的收藏家。2013年,这位收藏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时,将《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币售出。</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大厅外还有两件大型造型展品。左边的这件展品,来自一位欧洲的艺术家,作品冠名为通向未来的一把《城市的钥匙》。</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走近一看,这才发现这把通向未来的《城市的钥匙》已经完全被扭曲,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天的现代人已经不可能用传统的价值观去展望人类的未来!我以为,这位艺术家想通过艺术造型表达他想法的努力是成功的,也为他的作品点赞。</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琴台武汉美术馆大门口就有公交汽车542直达我所住的武昌积玉桥小区,回家途中过武汉长江大桥,迎面扑来的就是武汉地标黄鹤楼。</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我从公共汽车内抢拍了一张大桥尽头的黄鹤楼,触景生情,想起了曾在1956年主持设计黄鹤楼的建筑师父亲王秉忱,父亲当年设计的黄鹤楼方案在1960年已经完成了施工图的准备,结果遇到三年困难时期,黄鹤楼工程被迫下马,无疾而终。今天看到的黄鹤楼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才重建的。</b></h1> <h1><b>有道是:</b></h1><div><b><br></b></div><h1><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h1><h1><b><br></b></h1><h1><b>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h1><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b>武汉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希望它明天更好。</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