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母亲坐在门口巴掌大的低板凳上低头缝补衣服的样子,旁边放着那个伴随了母亲很多年的略显斑驳古旧的蒲蓝,蒲蓝里是母亲最爱的针线、碎布、顶针和鞋锥,还有一些报纸和牛皮纸剪出的鞋样样。</p><p class="ql-block"> 母亲低头静静地坐在板凳上,眼睛直直地盯着手上的衣服专心地缝着,身子则紧靠在掀开了的半片门扇上。两页门扇并不宽大,涂了黑色的油漆已经脱落得有些模糊,隐约露出木门纯木色的底蕴来。厚实的木门紧紧地镶嵌在青砖之中,顶部的青砖上雕刻着一些精致的花草图案,流畅的线条让我始终认为这些砖是从拆掉的老宅废墟里卸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老宅,我是没有见过的,父亲也是在他很小的时候见到过,到后来只有模糊的印记。父亲说老宅是清代留下来的,后院厅堂里有一副“容”,竖着挂在屋里,上面是老陈家祖先的一副画像,尺幅很大容颜逼真,以至于他的小伙伴跑到后屋来找时,被“容”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再也不敢独自来家里玩耍了。容,其实就是供后人祭祀的先人的画像,那时好像不叫像,一般都称作“容”。</p><p class="ql-block"> 大门的上方有三个黄色的木方格,写着“讀暨耕”三个黑色大字,字体端正秀美苍劲有力,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而显得有些墨色浅淡。勤于稼穑,闲时诵读诗书,世代秉承耕读传家祖训,虽然我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但这不难看出家族对于知识的重视,在劳作之余对于内在精神的追求。务农为本,兼善修身,这一点在父辈们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地体现。对于农事精耕细作躬身力行,对于知识则博览群书孜孜以求,以恭谦友善举止儒雅为村人所敬重。</p><p class="ql-block"> 盖于五十年代的旧瓦房,房顶甚至长出了许许多多的瓦松,看起来有些陈旧、简陋、破败,但仍然显得高大宏伟,至少在我那时年幼的心里,它仍然让我倍感温馨,肃然起敬,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瓦房坐东朝西,土墙灰瓦,是标准的五十年代的关中旧式民居。瓦房已没有了老陈家往日的辉煌,相比父辈眼里那曾经三进三出的院落,它显得较为寒碜。</p><p class="ql-block"> 不仅仅是寒碜,事实上已经太破烂了,并不像从外面看起来的那样体面。屋内高处的木梁和椽都被长年累月的灶火烟熏成了黑色,望上去黑乎乎的一片。最让人难受的是秋天的连阴雨,特别是二半夜睡意正浓的时候,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屋内则“嘀嗒嘀嗒”个不停,炕上早已被母亲摆上了三四个碗盆,用来接房上漏下来的雨滴。被迫重新挪了位置蜷缩着的我和哥哥又昏昏睡去,母亲则一夜无眠,生怕我们一脚将接有雨水的碗盆蹬倒。</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院子,宽阔、干净而又充满了诗情画意。前后六十多米,南北十二三米,这是过去村中为数不多的大庄基,是祖上留下来的老庭院。院墙是黄土垒起来的,根子却是埋着的石头和砖块,看起来很结实的样子。门楼规模虽然相对较小,黑色的门扇看起来却显得十分大气和庄重。这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带有门楼的院子。爷爷总是将院子拾掇的干干净净,早年间栽种的一些树木也枝繁叶茂起来了。院门左手是平整瓷实光滑北高南低稍带坡度的空地,这是晾晒粮食的地方,也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右手则是摞麦草的地方,东边紧挨着的是一块菜地。小时候好像经常种着绿辣子西红柿一类的,曾经还和弟弟妹妹们在里边藏过迷藏。四周错落有致地种着杏树、梨树、核桃、石榴、柿子,当然也有椿树、洋槐、国槐,后院还有楸树、桑树,其中以柿树居多。</p><p class="ql-block"> 高大的树木,常常将宽长的院子撑的满是阴凉,院子里风景也因为茂密的枝叶而青翠迷人。梨树和杏树相对较小较矮,但确是最吸引人的树木,是最让人喜欢和动心的,让人喜欢和心动的是树上那没成熟或者成熟了的果实。即使是青涩的果子,依然会勾起观赏者的欲望,忍不住伸手去采摘。</p><p class="ql-block"> 当和小伙伴玩累了的我从门口进来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坐在门边忙碌的母亲。春日的阳光穿过树木高大茂密的枝叶静静地泻在庭院里,光影交错,生动有趣古老典雅而意韵十足。母亲总是把自己收拾的体体面面,头发因为别了发夹而显得齐整好看。那应该是母亲最好的年华,对于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前院的柿子树正结着玉米粒大小的淡黄色四方小花,柿子树的叶子大而茂密,青绿之色看起来十分养眼。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想起那棵开了花的柿子树,在深秋里挂满一树疙里疙瘩的红柿子,柿树下支着一张小石桌,以及那时每天都会从树下经过的我。</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和父亲和爷爷,还有那个算不上慈祥甚至于有些让人厌恶的奶奶。母亲的大半生是不幸的,大部分时间是郁郁寡欢的,在我们长大以后情况才有了一些改变,母亲的笑容也才渐渐多了起来。这渐渐多起来的笑容,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熬出来的,只有我知道母亲笑容背后的辛酸,默默地付出和长久的忍耐,最终换来了最为简单的快乐,但也消耗了母亲最美好的年华。</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淡的日子,甚至是苦难的日子,才是我们日复一日继续着的日子,既真实又寻常。有时候,愈是平淡愈是苦难愈是让人怀念,即使多年以后依然记忆如初。</p><p class="ql-block"> 庭院深深,宽敞而又舒适,清静而又富有农家气息。林木、院落、麦积、菜园、青石、旧房,一切都显得古旧拙雅,别具匠心。这是爷爷生活过的地方,也是父亲小时候成长的天堂。当然,这里也是我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有我童年最为美好的快乐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古朴又有些败落的地方,留下了爷爷和父母辛劳耕作的身影,记录了他们风华正茂的青春以及历经沧桑的过往,叠加着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人终生奋斗和栖居的地方,是血脉相承薪火相继的地方,是老陈家根脉所在的地方,也是家族历史浓彩重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回忆,不仅仅是美好的,也是苦涩的,甚至是痛苦的。但都很珍贵,对于我而言,秉承家训,忠良孝悌,修身自持,父母生前殷殷教诲从不敢忘。而对于几十年前的回忆,大抵上是模糊的,是断断续续的,是一片一片支离破碎的。时间往往会将我们脑海里最珍贵也最在意的曾经清晰的东西变成看不清的东西,只剩一些大致轮廓。</p><p class="ql-block"> 对于故乡,对于爷爷,对于父亲和母亲,以及对于那段遥远的岁月,我是怀有敬意的,我尊重那段艰辛的历史,尊重那段贫穷苦难的生活,尊重生活在其中的亲人的坚强和果敢,勤劳和善良,以及那种对生活对苦难永不低头的精神。我永远铭记亲人们走过的那段极为不易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想起这些,我的眼里就充满了泪水,尽管他们都已离开了人世和大地融为了一体。但他们的身影和曾经的话语,仍然萦绕在我身边,让我时时想起,久久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时间像是走远了,却有像没走远一样,亲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却又感觉像没有离开过一样,他们像日月星辰像四季一样,陪着我伴着我,在我的生命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家风家训以及家族历代所秉持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骨子里,融入到了我的血脉之中。我想念我的亲人,日思夜想,就像奔腾着的渭水永远也止不住。</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浮生一梦,故土难离,亲情难别。当刻骨的思念像潮水一般泛滥的时候,回忆往往就成了一种常态,很多时候会出现在梦境里,画面真真切切的,既温馨美好又让人惆怅伤感,而在梦醒的那一刻,却又悲喜交加,老泪纵横,痛不欲生。</p><p class="ql-block"> 于2024年重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