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 “食”代变迁

青青子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民以食为天,食,为吃,也为食物,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普通老百姓人人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最大变化,莫过于食之变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0年代末,在我童年的朦胧记忆里,爷爷说:解放前,吃不饱穿不暖,揭不开锅的人家比比皆是,生命也朝不保夕,饿死人是寻常事,普通人家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这饭其实就是稀粥,甚至是野菜,当然,那是在万恶的旧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0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记得有贫雇农成份的老一辈人来学校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教导我们要艰苦朴素,节约闹革命,因为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不曾吃过苦的新一代,尽管那时的物资并不丰富,甚至是匮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如我们家,父母是医生,在别人眼里,家庭条件算是不错了,但除了过年之外,平常我们也并非随时能吃上鸡鸭鱼肉和水果零食,只是温饱不成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母常教育我们,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老爸总说起解放前的苦难,讲建国时期食不果腹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贫困生活。那些年,对于吃草根、榆树皮充饥的人们来说,能吃糠咽菜就已很满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许多人因严重的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而得“浮肿病”;为填饱肚子而吃被称作“狼萁草”的东西后,就会导致“便秘”和“肠梗阻”。父母都说过,那时,他们做医生的都开过浮肿病人的医疗证明及配给半斤糠的医嘱。因此,父母总是教导我们说: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是不能浪费每一粒米饭,必须珍惜粮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从小对食物有敬畏和珍惜的态度,吃饭时做到不掉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的饭粒必须捡起来再吃,吃完饭,饭碗里必须没落下饭粒,所以我家餐桌一直都是“光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于那时餐桌上的菜,还真的只有“下饭”的作用,在家经常吃腐乳、霉干菜,有时还吃猪油盐和酱油拌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起猪油,就记起猪板油熬制出猪油后,从锅里捞出来的金黄色油渣,油渣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深,在那个缺乏“油水”的年代,无论怎么吃都是那么的油润香脆美味,而如今,谁还会吃和敢吃油渣?它所含的大量饱和脂肪酸不但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还含有很强的致癌物质苯并芘,所以连年轻人都对它敬而远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依稀记得那些年代,人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凭票排队购买粮油鱼肉等食品。小时候特别盼望春节,毫无疑问就是因为可以饱几天的口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80年代,生活条件已有明显的改善,经济发展、国家已趋富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餐桌上的食物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鸡鸭鱼肉海鲜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些食物不再是人们眼里的高档食品了,自然也不再是过年的“专用品”,平时想吃就能吃,平民百姓也体会着曾经只有富人才有的“酒足饭饱”的幸福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9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更是讲究荤素搭配、要求新鲜、营养及好口味。同时多元化的餐饮服务快速崛起,传说中的“中国八大菜系”遍布祖国各地,上茶楼、下饭馆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韩式、日式、欧式等各式餐厅、菜馆、酒店随处可见,寻常百姓的婚庆喜事、聚会、家宴及年夜饭等,也常常是预订在酒店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食”代变迁,逐渐展现出食品质和量的多元化优势,变迁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效与便捷,这无不体现着时代的进步,百姓生活的富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富足了,大型商场、超市纷纷崛起,从主食到蔬菜、各种肉禽类、水果和零食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对于食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讲究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又要注重食物的绿色环保,以前因粮食短缺用来替代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青睐无污染农家菜已成为饮食的热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想要吃的食物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尤其方便和满足了如我这样不爱去菜场、又不会挑三拣四的人,我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想吃的食物就会在一小时内送到家门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祖国的“食”代变迁,总让人感慨万千,“食”从质和量上的飞跃,来到我们餐桌上的各种方式,便是我国人民富裕起来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和繁荣昌盛的见证。食物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更是饮食文化的延伸,“食”代变迁,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承载着每个年代的记忆,不断地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