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回探 一肚子的回味

Reginald

<p class="ql-block">  丰收之季,桂花飘香,柿子橙黄的深秋,我又一次到北京。这是一趟具有特别意义的赴京。</p><p class="ql-block"> 59年前,随经学院专派王朝文老师面试,优先挑选的23名上海籍“新生”,怀揣满腔“使命梦想”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报到。</p><p class="ql-block"> “来了就是主人”的标语,让第一次远离父母,踏进校门的“上海娃”们,顿感亲切温暖!那就是和平时期,传承“延安抗大”传统和校风的,特殊的“党的学校”的“气度”和“期望”!</p> <p class="ql-block">  我与尊敬的校友,近些年来只在网间交流,从未谋面的“红学家”郑立德,虽是从不同站点出发,竟然会几乎同时抵达北京南站。是天意,是缘分! </p><p class="ql-block"> 在地铁四号线北宫门站D出口处,专程前来迎接的,我敬重的学长庆民、可林夫妇,和晚到了一趟地铁车列车的郑立德,第一时间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  曾在学校广播站有过合作共事、“国关人”中的踢踏舞者仇书琇赶来迎接。不同系科,不同年级的“老校友”,聚到一起,竟然高兴得忘了已是“奔八”!</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5至图10由“老校友”段可林提供)</p> <p class="ql-block">  与共和国同龄,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倍加关爱呵护下的“国际关系学院”,迎来了诞辰75周年。母校组织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获得校庆活动的信息,令我心驰神往,第一时间就报名,并通过尊敬的学长、资历最深的“留守母校”的王庆民和段可林夫妇俩的帮助,预订了学院招待所的客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起“国际关系学院”的“老三届”,堪称是学院历史中特殊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介于建国后国家急需“外交人才”,由“干训”班式的选人“入学”,和“改开”后与全国高等院校一样“公开招考”之间,“老三届”的招生采取与当时军事院校招生相仿的,经过全国统考,严格政治审查与面试后提前“择优录取”。</p> <p class="ql-block">  入学后,浓浓的勤学励志校风,“半军事化”管理,秉承红色传统,革命家风,全面发展素质,优良品行的“同学大家庭”,成为各语种专业学习之外的无形“强磁场”,感染、熏陶、影响着五百余莘莘学子,直至现时。</p> <p class="ql-block">  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动乱,让“老三届”学子“梦碎坡上”!之后的“遣散”、“再教育”、“分配”……,“老三届”经历了各种各样,难以言状的“磨难”!直到借助“数字化”,建起“抱团取暖”的“GG群”,散落“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才又重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从信息交互中,渐渐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了“老三届”学子“不忘初心”,不负“母校培育”,百折不挠,忠诚担当,在广泛的“跨专业”领域,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金融的、文化的、教育的、科技的……,包括祖国统一大业的,各有建树的“辉煌画卷”。</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母校——“国际关系学院”的“品质”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  安顿好住宿,在校园内转一圈。校园又扩大了,是我当年在校时的数倍之大!与十年前那次返校所见相比,校门广场更大气,主楼前新树立了一块校训大石碑“忠诚 勤奋 求实 创新”。</p><p class="ql-block"> 运动场(馆)、停车场、图书馆、学术楼、招待所……又有了不小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对我来说,还是陈毅元帅题写的校名;留存的,那座被拆了一半的教学楼(我们那一代称其为“半截楼”);疑似一端增添了一截两层、外墙被改换成青灰色的“4号楼”宿舍,最感亲切,最有感情!</p> <p class="ql-block">  提前两天到京城,为的是弥补当年在京求学的“穷学生”,没能力用相机拍摄皇城古建和胡同民居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去故宫角楼、景山一带、北海、恭俭胡同和什刹海徒步“街拍”,了却一份记录“皇城古建、胡同、秋影”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京城里的秋色,点缀在古朴厚重的北方皇家建筑与胡同民居之间,显然与江南水乡的斑斓秋色有不同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  含苞的琼花犹如诱人的迷你樱桃。</p> <p class="ql-block">紫藤的花苞却又像是大大的豆角!</p> <p class="ql-block">  金灿灿的银杏叶热烈奔放。</p> <p class="ql-block">  各种姿态的残荷,尽显老而不朽,孤傲自强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  京城的秋色秋韵,在我看来就如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铿锵音符,演绎精彩的生命力量。</p> <p class="ql-block">  北海古刹是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一组完整的喇嘛庙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是北京城内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如今环湖京城胡同建筑基本都被开发利用,成为京城内一个人气旺盛的,皇城古韵与时尚新潮互相交融的观光休闲街区,是海内外到京游客必访之地。</p><p class="ql-block"> 一甲子后,短短一天半的“掠影”,让我更深、更多、更细腻地体会在京学习的影响力,和京都特有的“北京味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