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即将消失的沙漠村落达里雅布依

陈建新(湖南株洲)

<p class="ql-block">先来看一段视频,大漠深处最后一个村子里的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是2019年在南疆的一次穿越之旅,虽然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可在南疆看到的一幕幕场景,尤其是往返达里雅布依的那两天依然厉厉在目,甚至令我彻夜难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是的,就是2019年10月23和24日这两天,已经成为我记忆深处最难以忘怀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23日,6台越野车在晨曦之中鱼贯驶出和田地区的于田县城,向北朝英巴格乡方向进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行驶完约92公里长的柏油路面后,车队通过了一处检查站,前面就是崎岖不平的沙漠道路了。说是道路,其实就是沙漠上面有几道车辙而已。</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克里雅河继续向北在大漠中行驶,沙丘、河滩纵横交错,越野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一会儿是黄沙蔽日,除了沙尘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又是晴天丽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胡杨、芦苇、沙丘,还有悠闲吃草的羊群,以及零星的散着步的骆驼或驴子。这景致,确实是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看到眼前的克里雅河,我忽然想起了神奇和壮观这两个词。据记载,克里雅河全长约530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的北坡冰川,向北蜿蜒流经于田进入塔里木盆地,并最终消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p><p class="ql-block"> 在维吾尔族语中,克里雅河是“漂移不定”的意思, 它纵贯于田县,沿河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伴河而存,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胡杨、红柳和芦苇等荒漠植被,形成了一条东西宽十公里,南北长300多公里的绿色走廊,并在河流的尾部发育成了达里雅布依绿洲。</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要到访的达里雅布依,就位于克里雅河的尾闾,一处大漠深处的绿洲,与世隔绝的塞外桃花源。达里雅布依,汉语音译就是在河边上的意思。而居住在这里的人,就被称为克里雅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似乎可以做这样一个设想:曾经与塔里木河相接的克里雅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因为水量减少,开始不断退缩,与塔里木河的距离越来越远。而生存在克里雅河尾闾及两岸的人们,随着河水的减弱,也始终跟着河水游移,最终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经过8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达里雅布依乡的达里雅布依村,这里只有约四十户村民,且一般都是老幼。村子不大,呈十字型分布,行政村名叫铁里木,也是乡党委和政府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远离现代都市,以胡杨作梁,红柳当墙,这就是克里雅人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远离现代文明,与大漠、胡杨、芦苇、羊群和大芸为伴,这就是克里雅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目前生活在达里雅布依的克里雅人360余户、1400余人,除极少数居住在达里雅布依村,绝大多数都是零星分布在克里雅河两岸,其间的距离少则数公里,多则几十甚至百余公里。</p><p class="ql-block"> 一片胡杨林、一群和田羊、一口压水井、用红柳、胡杨和泥巴搭建的房屋里居住着眼神纯净的人,一年四季吃不了什么新鲜蔬菜,不通公路,出一趟村要花十来个小时,皮卡车箱里塞满了人,车斗子装着羊和各种家当……久居大漠深处的达里雅布依人的生产生活还保留着传统和原始的风貌。</p> <h3>令人垂涎欲滴的烤羊</h3> <h3>克里雅人制作的库麦琪</h3> <p class="ql-block">  克里雅人始终离群索居,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他们没有文字,我们只能依据其使用的口语,把他们归属于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p><p class="ql-block"> 而关于沙漠深处克里雅人的来历,现在流行着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p><p class="ql-block"> 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p> <p class="ql-block">  我更倾向第二种说法,克里雅人其实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某个王国的遗民,他们的源头可以上朔到西汉时期。说不定,唐玄奘就和他们的先祖有过接触呢。</p><p class="ql-block"> 彼时,克里雅河水量极大,它从昆仑山脉的远古冰川奔腾而下,过于田,流向大漠,最终注入塔里木河。而它所经之处,草木繁茂,牛羊成群,人类沿河而居,休养生息。从库车,经达里雅布依,至于田,再和田和喀什,一条古丝绸之路便连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不过后来,昆仑山冰川缩小,克里雅河水量锐减,其流域植被渐稀,大漠深处只留下了几处遗址和达里雅布依一处绿洲。</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仔细看看克里雅河那宽阔的河床,还有已经发掘的几处古城遗址(如喀拉墩遗址和精绝古城遗址),也许,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世代居住在达里雅布依的克里雅人究竟与世隔绝了多长时间,现在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1896年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一路追寻沙漠的尽头,才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沙漠深处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1959年,人民政府派人找到这群隔绝的维吾尔人,并为他们建立了达里雅布依村。不幸的是,“文革”中,他们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1989年,政府再次进入达里雅布依,并改村设乡,建立学校,培训医护人员和兽医,解决用电、用水,开办邮政所和信用社等,达里雅布依人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才开始被现代文明所渗透。</p> <h3>达里雅布依颜值最高的三口之家</h3> <h3>  但是,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克里雅人的生存。由于昆仑山冰川缩小,而克里雅河上游用水不断增加,塔里雅布依的饮用水渐渐变得又咸又苦。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可改善的交通状况,也让克里雅人愈发的积贫积弱。年轻的克里雅人卷起被褥离开了达里雅布依,只留下了老弱病小。为了让克里雅人早日脱贫,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政府派来了扶贫帮困工作队,并在130公里外的克里雅河畔盖起了达里雅布依新村。</h3> <h3>正在搬迁的克里雅人</h3> <h3>老学校是已经是铁将军把门,里面只有散步的羊群</h3> <h3>原乡政府会议室里,异地搬迁动员的横幅依然那么醒目</h3> <p class="ql-block">  10月24日,午后的阳光照在沙漠上面,胡杨更加金灿灿了,我们一路颠簸着返程,中途特地参观了已经建好的达里雅布依新村。</p><p class="ql-block"> 新村位于英巴格乡北端,距于田县城仅90多公里,由一条平整的柏油马路相通,单边车程只有七、八十分钟,过去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已经告别河岸边封闭落后的的生产和生活,逐步走向开放和文明。</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这样去探访和了解他们:乌鲁木齐—(470公里)库尔勒—(160公里)轮台县轮南镇—穿越沙漠公路—(522公里)民丰县—(126公里)于田县—(220公里)克里雅河尾闾。</p> <h3>已经落成的塔里雅布依新村</h3> <h3>  23号晚上,达里雅布依村的空地上燃起了熊熊的篝火,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克里雅人即将告别旧的生活。大漠、星空、欢乐的人群、燃烧的胡杨树枝,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特别的篝火晚会。</h3><h3> 是的,沙漠绿洲达里雅布依将不再孤寂、神秘,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也将告别贫穷,走向幸福的明天!</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友情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作为一处塞外桃源,达里雅布依即将消失,但它作为一个景点是否会留存呢?现在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了研究。已经过去五年了,真想再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进出达里雅布依村只有一条沙漠道路,也只有沙漠越野车才能顺利通行,且必须有向导。车辆需带足油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沙漠深处的达里雅布依已经总体关闭,如果要进入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影、编辑:陈建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