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风雨无悔 ----对话王光美》一书 及王光美的不少史料,感觉王光美太不一般了

画说英语 范老师

<h1>  <font color="#167efb"><b>2024年我花了不少时间,读了《风雨无悔 ----对话王光美》一书及王光美的不少史料,感觉王光美太不一般了,她的许多特质很像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b></font><b><font color="#167efb">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黄河以其悠久的历史、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而王光美女士也同样展现了这些特质。</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h1> <b><font color="#167efb">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王光美女士同样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她的家族背景深厚,父亲王治昌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过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参与过重要的国际会议。王光美本人则在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放弃了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选择留在国内协助中国共产党,这显示了她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黄河以其桀骜不驯的性格闻名,它在奔腾的过程中,展现出无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王光美女士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也表现出同样的坚韧和勇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遭受了极大的磨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对正义的信念。正如她在《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一书中所回忆的那样,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没有失去对未来的希望。</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h1> <b><font color="#167efb">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王光美女士同样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贡献。她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中国第一位原子物理的女硕士,还通过她的著作和访谈,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她的儿子刘源将军为《风雨无悔——对话王光美》一书亲笔题写书名,这也体现了家族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h1><b><font color="#167efb"> 王光美女士的许多特质与黄河有着深刻的共鸣。她如同黄河一般,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文化的传承。</font></b></h1><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读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纪念王光美诞辰90周年的这篇纪念文章,让我更加坚定的要做好王光美在兴县工作一年的史料收集整理与挖掘,希望大家也读一读这篇文章。</span></h1> <h3><p style="text-align: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p></h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爱无疆 德馨长存<br data-filtered="filtered"></b><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纪念王光美同志诞辰90周年<br data-filtered="filtered"></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是王光美同志诞辰90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和伟大的母亲。王光美同志在她极富传奇的不平凡人生道路上,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毕生的奋斗精神,努力实践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宗旨,今天在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追忆光美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学习她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有着特殊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初熟悉光美同志,缘自家庭的影响。我的父亲刘瑞龙早年在参加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时,就是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工作的。去年是我父亲百年诞辰,在收集整理他生前所写的回忆录、文章和资料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1940年写给父亲亲笔信的影印件以及1980年5月18日父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东进,东进,再东进! -----随刘少奇同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华中、淮北敌后》。父亲在文中深情地回忆了1939年9月,他随刘少奇同志到华中敌后工作的那段难忘经历。刘少奇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东进敌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领导华中全党,迅速展开敌后抗日战争的雄才大略给父亲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前往皖东北的途中,刘少奇同志不顾环境险恶,仍然坚持调查研究,关心干部的学习问题,利用一切机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用他渊博的才学与随行的干部“谈天说地”,这种深入调查研究和关心、教育干部的精神,使父亲深受感动,深受教育。父亲写道:“ 我过去只知道少奇同志曾在白区和苏区工作,有丰富的群众运动经验,这次和少奇同志一路到华中,并且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才使我深刻领会到他是我们党内有理论修养,重调查研究,有远见卓识,密切联系群众,有自我批评精神,有高度领导艺术,有细致组织才能,而且自奉俭朴的一-位可敬的领导者。”同年,父亲还用他饱蘸情感的笔墨写下了一首七律《怀少奇同志》赠送给王光美同志,诗中道:“旌旗慷慨出潼关,远拓华中破阻拦。抵掌纵谈东进策,排顽抗敌路途宽。南征北战跨苏皖,跃马横刀大别山。</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我童年时代开始,就经常听到父亲和淮北的老战友们,一起回忆 当年在刘少奇同志领导下的峥嵘岁月,在耳濡目染间,我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合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充满崇敬之情。同时,也对他身边那位端庄秀美的阿姨一-王光美同志有了更多的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光美同志坚定的信仰、高尚人品、宽广胸怀和博大爱心的亲身感触,更多的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我们家搬到了北京木樨地22号楼,不久,光美同志一家也搬到了这里并和我父亲家在同一单元。我父母在世时,经常到光美同志家看望她,回忆战争年代跟随少奇同志到华中、淮北敌后工作的难忘岁月。在老一辈的影响下, 我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时,也不忘到光美同志家中,给她送上- -束鲜花。1982年我从事青年工作时,由于光美同志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问题,经常参加一些有关青少年的活动,这使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来,光美同志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因为工作关系,我们交往就更多了起来。在我的脑海中,光美同志开朗乐观,干练爽快,花白的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 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显得气质非凡又平易近人。她政治坚定,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她思维敏捷,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团结各界人士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每个与她接触的人都能从她瘦削的身上看到钢铁一般坚强的意志,从她真诚的微笑中领略到她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 那么,王光美的人生之书,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书,一部色彩瑰丽的书,一 部奋斗不止的书。 从王光美同志身上我受益良多。今天,当我再一次去追思她绚烂的一 生,不仅又多了一份景仰, 更多了一份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刚柔相济的伟大女性,一生跌宕起伏而矢志不渝,历经磨难而从容淡定,让人深感铁侧。1946 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将久经战火、滴目疮痍的中国拖入内战的泥潭。中国的命运何去何从?个人的前途路在何方?事北于物仁大学,中国第批文物理学硕上的王光美,面临着去美国留学,还是参加革命的选择,她毅然放弃摆在面前的坦途,选择了充满荆棘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的征程。我想,这正是缘自她对国家和民族满怀无限深情,缘自她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缘自她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决心。</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中国成立后,光美同志作为少奇同志的秘书,在工作上是好帮手,在生活上是贤内助,她常随少奇同志一起深入基层搞调研,走村到户体察民情,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人民的新生活日夜操劳。在“文革”中,王光美同志受到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在监狱里度过了12 年时光,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她牢记刘少奇同志“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嘱托,用坚毅顽强,百折不挠,非凡的毅力与信心,诠释了什么是坚强的革命战士。她那豁达的胸襟和宽容的精神常为人们所称颂。在经历了大悲大痛之后,她仍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 面临四个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回忆旧日伤痛和咒骂敌人的阶段。死去的人已没有悲欢离合之感,活着的人要活得更有意义,对自己,对死者,对我们的党和人民负责,继承和完成我们亲人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为人民献出我们自己。”这就是光美同志身上映照出的伟大人格的光辉。</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光美同志是一位心系人民,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革命老人。1995年,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王光美,多年的磨难使她身体非常孱弱,但当她得知在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中,还有1500万贫困母亲,其中不少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缺乏收入来源,文化素质、健康状况都很差,急需帮助时,她毫不犹豫地参与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出任组委会主任,并将义卖六件家传古物获得的50多万元全部捐给“幸福工程”。她说:“我们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孩子,但每一个人都有母亲,都领受过母爱的恩情滋润。救助贫困母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愿做幸福工程的义务打工者。”她晚年全心投入的“幸福工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一一 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因为,母亲不仅承担着家庭生产生活的重任,还对下一代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帮助她们走出困境,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走出困境,也意味着下一-代人口素质得到提高。光美同志把母爱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洒播到贫困母亲身上,再通过她们,传递到祖国的下一代身上。这种博大的母爱,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广大母亲中永续传承。经过10余年的奔走和努力,从1995年到光美同志去世的2006年,“幸福工程”共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1 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万多户,惠及人口70万。千千万万贫困母亲因此走出生活的重压,千千万万贫困孩子得以茁壮成长,王光美同志也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由于创立和大力实施幸福工程,她先后荣获了“中华人口奖”荣誉奖、“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容光照干秋史,懿范美垂四海情”。这是王光美去世时,首都群众悼念她的献词,也正是她伟大一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有经历过寒冬,才知太阳的温暖;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芝兰的芬芳。在王光美身上,娴静从容的优雅气质,与坚韧不屈的高贵品质凝聚在一起。她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是有着人间大爱的伟大母亲,是中国女性的光辉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h3><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斯人已逝,德馨长存。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母亲,学习她始终心系祖国、心系人民,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学习她始终不渝,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学习她大爱无边、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地关爱母亲和儿童的事业。在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我们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的应有贡献。</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