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创意问答】词中老杜周邦彦

鹿鸣

<p class="ql-block">  大暑伏日,酷热难当,骑上自行车,去寻找那一方属于自己的清凉。几十分钟的骑行,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点疲软的我,赶忙瘫坐在小开河公园的椅子上,来了一个葛优躺。</p><p class="ql-block"> 近处鸣蝉高叫,汽笛声声;不远处的集市里,传出商贩们急躁的叫卖声。而这时候的我,总算领教到了“汗流浃背、心聒气躁”的真实体验。擦上一把汗,喝上一口水,急匆匆地打开手机,试图转移这种极端躁烦的情绪。真是巧了,局促不安中,忽然被自己一篇未编辑完的美篇所吸引,渐渐平息了下来,慢慢地沉浸在了文字当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喜迁莺·梅雨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宋·周邦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梅雨霁 (j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暑风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柳乱蝉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园台榭远池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鱼戏动新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薄纱厨,轻羽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枕冷簟(diàn)凉深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时情绪此时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事小神仙。</p> <p class="ql-block">  周邦彦的这首《喜迁莺·梅雨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小院美景,表达了轻松愉快、意趣盎然的闲适生活。词人通过描写风、蝉、鱼、荷等元素,展现了自然之美,并传达出放下烦恼、享受生活的哲学态度。“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更道出了夏日“纳凉”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妙哉啊妙哉!这时候,我的心率渐渐降了下来,忽然觉得连椅旁边,有凉风飕飕吹过,真是神了!咂嚒着词人的意境,体味着词人的情感;沉浸在无限的遐思之中,竟然不知酷暑炎热了。没有想到,短短的一首小词,竟有如此的神奇,心静自然凉啊!此刻,一种探究周邦彦的愿望,油然而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许这就是人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周邦彦,何其人也?百度上说,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宋文坛,群星璀璨。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诗词歌赋,皆为高峰。生活在北宋的文坛里,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往往被湮灭在这些大家的阴影里,真是一种悲哀啊!但也有例外,被人们认为是“以一赋而得三朝之眷”的周邦彦,却是一个意外的存在。苏轼“以诗入词”之后开创了豪放派宋词,但论词之本色是为婉约,从“白衣卿相”柳永到一代“婉约词宗”秦观,再到“词家之冠”周邦彦,这是最能体现宋词婉约含蓄灵动柔美的代表,透过那些词,你会看到宋代词人内心的精神世界。周邦彦不仅薰沐往哲,而且涵泳时贤,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成为婉约词集大成者。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p> <p class="ql-block">  在《清真先生遗事》中,王国维从工力、声调等方面赞美周词:“"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唯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北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柳永)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p><p class="ql-block">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北宋时期的周邦彦,有何德何能,居然被称为“词中老杜”。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得从杜甫和周邦彦的创作谈起。</p> <p class="ql-block">  杜甫是处在盛唐与中唐之交的伟大诗人,他转益多师,不仅在内容上另辟蹊径,将动乱的社会现实记入诗句中,构成一部"诗史",而且精通格律技巧,他的五律、七律结构完成,浑然一体,开后世无数法门。周邦彦同样也是一位继北开南的词人,总结并吸收了唐五代以及有宋以来词的创作长处,提出新的词学审美规范,为格律词派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特征。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因此,后世评杜诗一般都会将沉郁顿挫结合起来。</p><p class="ql-block"> 沉郁顿挫也可以称之为周词最主要的特征。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云: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将沉郁顿挫比词中三昧,可见对周邦彦的推崇,这也是王国维将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杜甫到了晚年,愈发追求诗律的工整精细,他自己在诗中写道"晚年渐于诗律细",并且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字的准确程度,达到一字之下,他人无法更改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到了宋代,形成以杜甫为祖的江西诗派,周邦彦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效仿杜诗的格律严谨,努力开辟新的词学审美规范,使词与音乐结合,创作出新的词学审美规范,达到调美,字严,词工的三重效果,并且在填词中有明显的崇雅倾向,为后世格律词派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沈义父在《乐府指迷》里说:"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而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故之后有很多评论大家认为周邦彦为两宋词学的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美友朋友,周邦彦以“一赋而得三朝之眷”,你知道这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赋的名称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