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羊沟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白羊城村西北2公里处,沟长12公里,沟内山势挺拔,雄浑俊美,与历史悠久的宋代古长城遗址相连接。沟口两山最狭处,原是明时修建的白羊城,它与长峪城、镇边城统称“边关三城”,为流村百里环形旅游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间由于山高阻隔,交通不便,所以隐匿于狭谷之中的白羊沟虽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风景旖旎,保留有众多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却鲜为人知,被称为非著名的小众自然景观。也正是因为去的人少又充满野趣,所以早在20年前,我们就曾多次到白羊沟去玩而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边关三城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去白羊沟必经白羊城。</p> <p class="ql-block">白羊城村历史悠久,因地处白羊沟入口处,又称白羊口城。是北京通往河北怀来、宣化达内蒙古等地方的必经之路之一,系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是一座战争时期多灾多难,和平时期不断发展的 小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有悲壮的抗敌故事,有百姓灾难深重的悲歌,有城池的破坏,有胜利的欢呼,有繁荣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白羊城为北京市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白羊古城原是燕国为防范匈奴袭扰而修建的简易边城,距今2200多年。因遍地有白杨树,唐代之前称白杨口。唐代为加强北京地区的防务,狄仁杰改“白杨口”称“白羊城”。城墙随山势而建,总长七百一十六丈五尺,有东西门无南北门,城墙设四个敌楼,城西山顶设一瞭望台。驻军负责守卫万里长城十一里,敌楼十座。1958年,当地社员在白羊城内南山坡根挖水渠时,挖出一块残碑,上刻有:“尉迟恭重修白羊城,守备候一峰”的碑文。</p><p class="ql-block">到元代时,白羊沟成为元大都西北山区的一个重要军事隘口,距南口城仅有20里,恰如南口城的旁门,是仅次于居庸关的重要通道。位于白羊沟沟口的白羊城,以西是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以东则是一马平川的北京平原。因此元廷在此设卡置司,在白羊口设置白羊千户所,秩正五品,调官军戍守。</p><p class="ql-block">明正统年间于此设置巡检司。由于居庸关易守难攻,蒙古瓦刺部落两次入侵中原,直逼北京城下,均是由"白羊沟"进来的,时时威胁着北京城的安全。明廷整顿边防,于景泰元年(1450年)在"白羊沟"东口元代建筑的隘口基础上重建了一座关隘,因沟而名白羊城。白羊城修筑完成后,任命隆庆卫指挥佥事吴得署都指挥佥事等守备白羊口。白羊城驻军814人,在明军编制中是一座千户所城,千户所守备是白羊城的军事长官,归属居庸路参将管辖,后白羊城又改归昌平镇总兵管辖。明代王士翘在《居庸隘口论》中称“关西白羊口、号称要害"。其在《西关志·城池》中记载:“白羊城墙高约8米,宽5米;城周长约5里;有东、西2座城门,东城门带有瓮城”。因白羊沟内夏季有山洪暴发,威胁城堡安全,白羊城又添建2座水门,用以排泄洪水。</p><p class="ql-block">白羊城比较小,山坡和平地的总面积也就比原來的南口旧城大一些。《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白羊口下隘口,内有附墙台三座,空心敌台十九座。”“城跨南北两山,高二丈五尺周七百六十一丈余,有东西二门。”但该城地势险要,在当年还是闻名遐迩的。故其为元明清三代长峪城、镇边城、居庸关等构成的京师北部长城以内的整体防线中的重要关隘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1年白羊城残存城墙作为北京内长城的一部分,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白羊城村也成为昌平区民俗旅游村,利用大明古堡资源和清代园寝文化及抗日红色历史,大力发展白羊沟绿色旅游,已成为昌平区最美乡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羊城解说牌记载如下:</p><p class="ql-block">“白羊城元代成村,明代中叶建城,重要防御关隘之一,与长峪城、镇边城、居庸关等构成京师北部长城以内的整体防线。据《隆庆昌平州志》载:白羊口在州治正西四十里,城乃正统年建……旧有巡检司,今废。实为昌平道之信地。城跨南北两山,有东西城门楼两座。明景泰年间建新城一座。现存白羊城遗址属白羊沟自然风景区,除白羊城外,景区内还有烽火台和清庆僖王陵寝等。”</p> <p class="ql-block">明代燕王扫北,驱逐最后一批元兵的古战场在白羊城东三里处,残余元兵从白羊沟逃至长城以北。此后,明朝对白羊城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隆庆三年(1569年),由于白羊城内有白羊河流过,平地少,不便屯兵、练兵。随着驻军增加,过于拥挤,朝廷遂在原城堡约一公里处的白羊河南坎沿、五峰山南麓台地上,建造了一座新的小城堡,即“白羊新城”。白羊新城周长四里,设东、南、北3座城门,西城墙不跨山。</p><p class="ql-block">明代王士翘的《居庸隘口论》记载:"关西白羊口号称要害,城西门外去山不十丈,敌若踞山,则我师不敢登城,拓城以跨山,今之急务也。”于是,朝廷未雨绸缪,在城西北3里至36里的山顶上建筑了8座山墩即烽火台。</p><p class="ql-block">几百年间,白羊二城是天寿山陵寝西部的屏障,又与长峪城、镇边城、居庸关、上关城、黄花城、古北口构成了数百里长的重要防线。</p><p class="ql-block">白羊城是两山夹一沟的山城,“上跨南北两山,下当两山之衝”,在明代最为繁荣。远观整个城池颇像一艘巨船,将南北两山和白羊沟囊括在内。俯瞰白羊旧城,北城墙尖如船头,南城墙齐似船尾,中间凹似大船跨山腰。船底之上白羊河穿城而过,岸边有民房和鹤立鸡群的钟鼓楼。地势平缓处建有守备署、冰窖及贮藏军粮的“大仓”。城里至城东双泉寺曾有三里长街,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一应俱全。城内外还建有十余座寺庙,如城隍庙、玉皇庙、真武庙、三官庙、二郎庙、山神庙、娘娘庙、菩萨庙、关帝庙、承恩寺、龙泉寺等。</p><p class="ql-block">白羊城自古为家必争之地。数百年间,元明清三朝这里屡有战事,民国时期直晥、直奉军阀战争常在这里爆发,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这里亦是战火硝烟不断,以至白羊城在风雨侵蚀和连年兵燹中逐渐废为残垣断壁。加之清乾隆年间,庆亲王永璘将白羊新城圈占为墓地,新城被拆毁,砖瓦石料用于建造他的家族园寝。1939年夏,特大山洪冲毁了旧城的长街、城门、钟鼓楼和民居。十余座寺庙也坍塌隐没于树木荒草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曾经驻扎过近千名守军的军事城堡,只留下城墙遗址。如今,东西两侧山上的半圈围墙,西侧的城墙还较完好,东侧山坡上则只留下残缺的墙体和墩台,沟谷中还能看到一截用巨大山石砌筑的关城墙基。在白羊城北山上尚有较为完整的敌楼,蜿蜒的山脊上还有长600多米、高3米、宽2.5米的城墙。南山顶上也有两米多高的城墙隐蔽在树丛和荆棘之中。</p> <p class="ql-block">白羊城村具有鲜明的清文化。由于白羊新城背靠五峰山,前面还有两座小山,左侧有白羊沟,右侧有柏峪口沟,两沟都有沟水常年流淌,小城被二水环抱,属于堪舆术中的“前照后靠”的风水佳地。清乾隆皇帝第十七子庆禧亲王永璘生前寻找身后福地,来到昌平西白羊城,看到五峰山有五峰并立,中间一峰独耸,左右四山朝拱,绝似一顶王冠。山坐西朝东,山脚下沃土良田上有茂盛果园,山前平原三里处,突起大小两座孤山,左似旗,右似鼓,向西朝拱,为五峰山天造地设的照壁,确是王侯之地,堪舆家称它是一处“头枕五峰,脚蹬平川”的风水宝地,永璘遂选中圈占为自己的寿地。自1820年至1917年97年间,此地先后埋葬了庆禧亲王永璘、庆良亲王绵愍、庆密亲王奕劻家族等四世共22座坟墓。到1922年,庆王坟先后建成陵园8处,有大小宝顶22座,埋葬着四代共27人。</p><p class="ql-block">永璘和奕劻为这一家族墓地中最有名气的两个人。</p><p class="ql-block">庆禧亲王永璘园寝是祖园,建在五峰山中峰(三道梁)之下,俗称老圈儿 。永璘陵园坐西面东,居高临下,东北平原一览无余。墓前建有月河,上架神桥,桥的栏板上有玉带宝瓶浮雕,柱头雕刻着狮子花纹。桥西原有歇山重檐式碑亭一座,汉白玉石龟趺碑上刻着嘉庆皇帝御赐的碑文。碑亭以西甬路旁有前廊后厦覆瓦的南、北朝房各三间。朝房西是红色罗汉墙,墙顶覆盖绿琉璃瓦。永璘的地宫于1937年被盗,庆王坟群遭毁。地面建筑在“文革”初期被拆毁,仅存豁口的地宫、汉白玉石门和铸铁门梁,一级古柏树106棵。过去原有龟趺汉白玉石碑,后来被毁。现在宝顶前方两侧,其后人给重新立了石碑。</p><p class="ql-block">在永璘墓西为庆良、庆密二王墓。庆良亲王绵愍为永璘第三子,庆密亲王奕劻为永璘嫡孙。</p><p class="ql-block">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庆密亲王奕劻园寝位于祖坟永璘园寝东北,俗称“东宫”,即后来的东宫村,规模与其祖园基本相同,今碑楼修葺,南北朝房成为抗日红色展览室。</p><p class="ql-block">庆王坟于1959年1月23日和1980年11月21日两次公布为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白羊城村将村内闲置多年的朝房修葺一新,作为村史博物馆的分馆,展示村内清代园寝文化和红色历史。形成具有一定文化价值和影响的历史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近代军阀混战时期,北方各路军阀曾多次进攻白羊沟占领白羊城,为保护群众利益,村民自发成立保卫团,抗击土匪。汤万宁担任白羊城村保卫团团总。</p><p class="ql-block">1937年初,流亡在北平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成员赵侗、高鹏、纪亭谢等人,受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影响,商议组织队伍,到北平郊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他们一方面用张学良通过东北救亡总会给的4000元钱购买枪支,另一方面进行广泛联络,到四五月份,已经购买了17支手枪,联络了20多人。</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他们辗转认识了白羊城村保卫团团总汤万宁和他的儿子汤玉瑗,并晓以抗日救国大义,动员汤氏父子共同组织抗日队伍。汤万宁表示:“我倾家荡产,跟着你们抗日了!”汤氏父子回到村中,说服本村保卫团团丁集中枪支藏在家中,等待举事时机。</p> <p class="ql-block">汤万宁,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白羊城村人。国民抗日军发起者之一。曾任白羊城村保卫团团总、国民抗日军高参、八路军五支队高级参议,平西第一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昌宛县(今属昌平区和门头沟区的部分地区)公署第一任县佐、专署特派员,彭城县(今属江苏省徐州市)县长。抗战胜利后,回乡为民。1956年,因病在白羊城村逝世。</p> <p class="ql-block">国民抗日军诞生地--白羊城村。</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后,在中共东北工作特别委员会军事部支持下,起义领导小组很快就成立了,起义地点定在白羊城村。高鹏、纪亭榭等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他们将枪支偷运到清华大学校园,藏在共产党员沈海清(即林一民)的宿舍内。</p><p class="ql-block"> 7月20日,赵侗与其母赵洪文国(即双枪老太婆)及战友等24人在北平临时寓所焚香发誓,而后分两路于深夜出城,联络好的20多人分成两组,一组由高鹏带领混出西直门,到清华大学取出枪支,徒步奔向昌平白羊城村;另一组由东北大学学生宋鸣皋带领,乘坐火车至昌平南口下车,再徒步转向白羊城村。当晚,两路人马在白羊城汤万宁家会齐。汤万宁、汤玉瑗、王士俊等取出当地保卫团的十多支步枪,连同从城里带出来的17支手枪,将全体人员武装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在白羊城东门内,由白羊城守备官张泾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创建,得到了白羊城乡绅王得水、申稳、李明、张万等协助建造。关帝庙有3间正殿,左右配殿各2间,正殿内塑关公座像,两边侍立着持刀的周仓与持印的关平塑像,墙壁绘画关公行迹图。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关帝庙建成已有二百多年,年久失修,濒于倒塌,白羊城百姓募捐又重新将关帝庙修复。就在这座关帝庙前,曾经诞生了京郊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国民抗日军。</p><p class="ql-block">在中共东北工作特别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7月22日,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仅半个月,赵侗、高鹏、汤万宁等人在白羊城村共同发起组织人民抗日队伍。这20多人齐集白羊城村关帝庙前的空场上宣布成立抗日军,举行武装起义。诞生了平郊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为建立平西昌宛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8日,白羊城起义后不久,日军重兵扑向昌平北部南口重镇欲从此地打通平绥线铁路,进而占领山西,控制整个华北。6万余中国军队集结在南口及长城一线,与7万日寇展开鏖战。这就是与同时期“淞沪会战”齐名的南口战役。至8月26日,浴血奋战18天,中国军队最终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敌1.5万人后撤出南口,南口战役虽败犹荣,它阻滞了日军西进南下的计划,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3个月亡华的妄想。</p><p class="ql-block">南口战役战场纵横3000平方公里,目前勘察到的战斗阵地就有近百个。8月18日,日军进攻南口受阻,分兵一部侵扰昌平西部山区,包括白羊城在内的流村镇一带长城一线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上个世纪“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时,白羊城村民曾在城墙根下挖出了锈迹斑斑的三八大盖枪、大刀片和手榴弹等长城抗战的战场遗物。</p><p class="ql-block"> 抗日军成立后,由汤万宁带路,到僻静的永安庄开会,准备进一步研究行动计划。但因柏峪口村地主向驻南口的国民党军队告密,国民党一个排的士兵偷偷包围了永安庄。7月25日拂晓,国民党军队向抗日军发动突然攻击,激战中双方均有伤亡,抗日军撤出永安庄。当天下午,王士俊被国民党军队抓到南口杀害。永安庄突围后,汤万宁、汤玉瑗父子也随队伍到北平西郊一带活动。</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活跃在北平城郊的国民抗日军已发展到70多人。由于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不久,还没有接管德胜门外不远的河北第二监狱,监狱仍由少量伪警察看守。22日傍晚,国民抗日军20余人奇袭了第二监狱,汤万宁、汤玉瑗父子也直接参加了这次奇袭行动。这次奇袭缴获了监狱里的全部枪支弹药(捷克式轻机枪3挺、步枪40多支、大刀100多把和一批弹药)。解救出包括70余名政治犯在内的587人(其中有30多名中共党员,包括李大钊的侄子李海涛、河北省磁县农民暴动领导人唐洛寿等),在解救的这些同胞中,除一些老弱病残外,近300人积极主动参加了国民抗日军。此举震惊了日本侵略军,大长了北平人民抗日的士气。奇袭第二监狱后,队伍转移到西山北部山脚下,于9月5日,在今海淀区三星庄进行了整编,正式命名为国民抗日军。</p> <p class="ql-block">国民抗日军部分领导人合影。</p><p class="ql-block">奇袭第二监狱胜到后,国民抗日军队伍迅速壮大到1000多人,军威大震。但队伍人员成分复杂,思想作风各异,军纪涣散。作为国民抗日军主要负责人的赵桐也有许多思想和品德上的问题。为了解决抗日军的给养问题,赵侗于1937年7月,率部到白羊城,直接用炸药将庆王坟的墓地一座座炸开。事后统计,庆王坟四世陵墓中,共有22座被盗,里面的随葬珍宝全部被掠走了。此外,赵侗听闻日寇扬言要在七王坟挖坟取宝,就抢先以抗日为名把阳台山附近的七王坟(即醇亲王奕譞的陵墓)绐盗了。赵侗带队伍炸开了七王坟,盗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有几大麻袋,收获颇丰。他的土匪行径遭到了队伍中的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强烈反对。即便如此,赵桐还是改不了盗墓的习惯,依然带着少数亲信,以搞军饷的名义满昌平乱转找坟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广大官兵意见很大。于是就在三星庄进行了第一次整军。全军约法,肃整军纪。部队还确定了军旗:红色旗帜,白色旗裤,上书“国民抗日军”五个大字。全军将士佩戴红、蓝两色袖标,红色在上表示战斗,蓝色在下表示祖国山河,意思是:用战斗精神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祖国大好河山。当地百姓昵称这只队伍为“红蓝箍”,佩戴“红蓝箍”的国民抗日军在平郊群众中遐迩驰名。国民抗日军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所以又被称为“学生军”。党内则称“国民抗日军”为平西抗日游击队。</p><p class="ql-block">这次整军确定成立军政委员会,推举司令、政治部长、军政委员和各级领导。汤万宁担任了高级参议。</p> <p class="ql-block">国民抗日军三星庄整军后,于1937年9月8日,在黑山扈第一次与日军正面激战取得胜利,名声大振。</p><p class="ql-block">黑山扈战斗,在北平近郊歼灭日军60余人,缴获部分枪支弹药及马匹等,创造了首次用轻武器击落敌机的历史。在全国抗战之初,一支游击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猖狂气焰,大大鼓舞了当时北平人民和抗战军民的胜利信心。在国内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共在巴黎出版,由吴玉章主办的《救国时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国民抗日军的事迹。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司令彭德怀也曾对国民抗日军的英勇抗敌给予过表扬。</p><p class="ql-block"> 黑山扈战斗以后,国民抗日军主力转移到大觉寺、北安河、七王坟一带后,与日军在阳台山一带再度交火,后分成几路向妙峰山山顶撤退,以妙峰山为依托,部队向南到门头沟、长辛店活动,向东过清河,开展群众工作、扩军、筹款。当地村民听说这就是打下日本飞机的队伍,奔走相告,又新奇,又兴奋。日军侵占北平前后,民间流散的武器弹药不少,在北平郊区拉起不少游击队,大大小小有几十支,但其中成份很复杂。黑山扈战斗后,不少武装团伙纷纷靠拢国民抗日军,国民抗日军也派人到北平郊区各地争取、收编各类小股武装,部队迅速发展扩大到3000余人,其中仅白羊城周边的村庄就有45人参加了抗日队伍。令人感动的是,白羊城附近一座寺庙里,一位名叫“郑福子”的和尚也主动报名参加了国民抗日军,脱下袈裟,戴上了“红蓝箍”的臂章,作战十分勇敢。不久,郑福子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9月末,日军对国民抗日军发动了围攻与扫荡,10月3日,日军出动一个师团的兵力,配备20架飞机、20辆坦克以及骑兵部队、特种部队,总计近万兵力,从温泉、门头沟分几路合围妙峰山,开始全面扫荡国民抗日军。国民抗日军面对强敌,经过艰苦斗争,于当晚7时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部队根据北平地下党送出的情报,立即转移到昌平、宛平交界处的西山大村、镇边城地区。</p><p class="ql-block">在与日军交战过程中,国民抗日军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不稳定分子纷纷脱离部队,先是副司令郑子风、参谋长包旭堂带人脱离了队伍,之后赵侗的舅舅一总队长任福祥阴谋杀害我党骨干分子并拉走部队,被挫败。赵侗在不得已情况下,驱逐了任氏一家出部队。</p><p class="ql-block"> 10月中旬,国民抗日军离开昌平西山地区,开至宛平县七区、八区,即青白口、斋堂、清水一带。在斋堂国民抗日军继三星庄整军之后,进行了第二次整军,召开第二次全军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开除副司令郑子风、参谋长包旭堂、一总队长任福祥等的军籍并免除各种职务,再度宣布严整军纪。</p> <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 杨成武、邓华与部分国民抗日军领导合影,左起:熊伯涛、高鹏、杨成武、赵侗、邓华、汪之力。</p><p class="ql-block">12月11日,根据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命令,国民抗日军开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心河北省阜平县整训(第三次整军)。20日,聂荣臻司令员接见了国民抗日军的主要领导。25日,经八路军总部正式批准,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下辖3个总队9个大队。司令员赵侗、副司令员高鹏、参谋长常戟武、政治部主任汪之力。第一总队总队长纪亭谢、政治主任陈大凡;第二总队总队长宋明皋、政治主任杜伯华;第三总总队长刘风梧、政治主任林一民(即沈海清)。汤万宁任司令部参议员。</p><p class="ql-block">自1937年7月白羊城起义,组建国民抗日军,至整编为第五支队的一年多时间里,这支部队转战晋察冀边区30余县,历经大小战斗60余次,歼敌1000余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轻重机枪50多挺,子弹数十万发,迫击炮、掷弹筒10余个,战绩卓著。同时,平西抗日根据地稳固发展,建立了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和几个联合县的抗日政权,为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绩。</p> <p class="ql-block">驱车驶过白羊城,沿着新修的柏油路一路上行,拐了几个弯很轻松地就到了王家园水库大坝。这和20年前(2004年)到白羊沟感觉大不一样。那时还没有这么好的路,过了庆王坟向西到了山沟处,我们从水库南边上的大坝。那段路非常险峻,不仅路窄坡度大,而且转弯又急,当时又是石子路。我们坐车的心里打鼓,七上八下很是忐忑。好在孩子开车技术好心态过硬,有惊无险地开了上去。从大坝上穿过,所见水库周边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美不胜收,顿觉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这次驱车从大坝北边开上去,本想下车到大坝上再赏美景,但时过境迁,整修一新的大坝被安上了铁栅栏门并上了锁,看到“谢绝参观 游人止步”的标牌,也只能是望而却步了。</p> <p class="ql-block">王家园水库位于昌平的母亲河-温榆河的支流北沙河白羊城西门外沟口,也就是在白羊沟景区的出入口处。坝址在王家园村。1958年,为了彻底解决白羊沟水造成的下游水患,在白羊沟始建王家园水库。由于共青团员和青年在水库修建中奋勇当先,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题字为“共青团号水库”,在公路与大坝之间矗立着“共青团号水库”的铭石。水库于1960年开始拦洪蓄水。在水库修建过程中,民工们拆下白羊城遗址上的城墙条石,垒砌起水库大坝。共完成土石方51.9万立方米。水库总面积42万平方米。总库容526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建有1座主坝、1座溢洪道、1个输水管(包括进水塔1座)和1座发电站。主坝高37米,坝顶长164米。年供水300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1960年,当时的水利部长傅作义视察水库时,怕水患冲毁白羊城内外住户,下令把古城内外居民搬迁至现白羊沟新村西侧。王家园村的村民也在白羊沟的水源地搬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大坝上不去,我们便沿柏油路行驶进沟,试图寻找下主路到水库边去玩。隔离板妥妥地把公路保护起来,沿水库的一侧还加装了一道铁栅栏。水库不大,我们很快发观了一个与土路的交叉路口,下公路在土路路口停了车,徒步向久已响往的20年前的亲水区走去。</p> <p class="ql-block">土路靠山的一侧,山峰连绵起伏,峭壁之下的茅草亭子犹在,景色很美,但一看便知这里的旅游设施已经荒废,显然久已无人打理了。</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发现整个水库周边都被铁栅栏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原先想到水库边玩玩,再次体验一把20年前的亲水乐趣泡汤了。令人欣慰的是圈起来的水库西头,白羊雕像还在。白羊雕像由汉白玉雕成,高5米,全身洁白,是白羊沟风景区的形象标志。昂首挺立的白羊站在沟口,似乎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宾朋。照片是把手机伸到栅栏内拍下来的。至于水库边、栅栏内的美景实在是无法看拍到,更没办法进去玩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04年9月,在水库旁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在水库栅栏外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20年间,白羊沟发生了许多变化。20年前,这里是完美的纯天然原生态自然景观状态,这里资源丰富,植被茂盛,环境优美,风景独特,整个白羊沟遍布奇花异草、俊峰怪石,保持着众多的自然景观,有着浓郁的野趣。而且去的人少也没人收费。</p><p class="ql-block">后来当地人发现了它的商机,对白羊沟进行了相应的开发,添加了一些旅游设施,也就开始收费了。当时的门票是15元,学生和老人半票。经过规划的白羊沟"根据沟内地形和功能分布,划分为八个区域二十七景,即"羊城古迹园林区”、"摆游垂钓迎宾区"、"黄土峻岭登山区"、"诗歌水曲抒情区"、"黄楼长城游览区”、"鱼林寨种植基地"、"黄场特种养殖基地"和"小天山牧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景观有窜水峡、水帘洞、聚仙棚、龙宫、小华山、青龙潭、雄师峰、罗汉峰、烈女崖、龟龙窥月、峪仙台瀑布等。在狭长幽谷之中,两旁大山干姿百态,细看仿佛每块石头、每道悬崖都具有生命,它们均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着大山的使命。最著名的巨石景观有将军椅、马鞍石、骆驼石、听琴石、试身石、乌龟石、泉穴和石盅等。据说,景区内还设有聚翠餐厅、白羊山庄蒙古包度假区、白羊寨度假营、白羊沟餐厅、香椿园别墅、知青度假村等场所。夜晚有燃放烟花爆竹、唱卡拉OK及篝火晚会等各种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沟内柏油路(从北流村到禾子涧的北禾路,贯穿整个白羊沟)的修建,不宽的白羊沟大部分自然景观遭到了破坏,相应的旅游设施亦被废弃,景区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收费了。</p><p class="ql-block">此次到白羊沟,依然看到看起来还很新的白羊水湾的石牌坊,孤零零的屹立在水库和群山之间,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随着王家园水库的建设,为了保护水源地,村民陆续搬出。但匪夷所思的是在之后的15年间,这里慢慢地建起了一大片依山傍水的徽派建筑。这片建筑占地约120亩,一池碧水白墙灰瓦,美若水墨江南,是当年白羊沟的一道亮丽风景,格外惹眼。据说园主是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为了实现背山望水的美景,用了15年的时间,修建了这个私属秘密花园。名曰“印象徽庄”,又叫“白羊水湾人文山庄”。</p><p class="ql-block">【百度摘要】印象徽庄,别名徽庄,徽庄因整个村庄以徽派建筑为特色而得名,来自对江南古徽州的印象,故而美名曰印象徽庄。印象徽庄,“移自江南山水间,藏在北国风光里”。移自江南山水间指印象徽庄的建筑本身来源于古徽州一府六县,藏在北国风光里指现在印象徽庄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白羊沟风景区内。徽庄整体面积1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而建,后有绿山为依靠,地势高爽,可挡西北方向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能观山色听泉声之美。印象徽庄传承徽州民居的布局和结构,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所以,印象徽庄有了水一样的灵性,在北国风光里绽放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只是这一独具特色,最适合居住的徽川建筑群竞然是一处违章建筑,因此也就被坚决取缔拆除了。所以此行我们只能观览一下没有拆掉的“白羊水湾”牌坊了。</p> <p class="ql-block">从水库旁的土路返回,驱车驶上柏油主路。沿途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行车中我们特别留意路旁的出口,意在驶出主路找地停车,好步行进入白羊沟画中游玩。然而却大失所望,公路被隔离栏妥妥地保护着,无法驶出,也没地停车。</p> <p class="ql-block">昔日游览白羊沟,虽然路窄坡陡穹急行车不便,但随时随地可以择地停车。循着潺潺溪流,在山野林间穿行进入沟内。.</p><p class="ql-block">白羊沟,是经年累月的流水切割出的天然沟谷,宽度在五十米左右,两侧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相对高差大于400米;上游主沟沿山体断层发育,西侧有五条泉沟汇入,呈羽状水系。白羊沟自然风景区地处太行山浅山地带,资源丰富,植被茂盛,环境优美,风景独特;沟内遍布奇花异草、峻峰怪石。沟底狭长,蜿蜒曲折,时宽时窄,断崖峥嵘,泉水淙淙清澈见底,多处瀑布哗哗作响。沟的深处还有一股五彩斑斓的“五彩溪流”,据说是不同的矿石使溪水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这里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在这里玩确实充满着浓郁的野趣。</p><p class="ql-block">白羊沟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峭岩奇石和飞泻的瀑布。顺着潺潺流水溯溪而上,两边布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奇石,有的石头重达数十吨。而溪水就是顺着这些石头的缝隙或绕过这些石头或急或缓地流下去。由于经年的山洪冲刷,这些巨大的石头表面十分光滑,象用砂纸细细打磨过。要爬过这些石头,每一步都十分艰难,有时需要全身趴在石头上慢慢爬行,有时则需要奋力一跃,还有时需要相互拉着拽着才能过去。还在一些地方,是完全不可能通过的。好在当地的有心人在险要难过之处搭上了铁梯子,修建了小铁桥。20年前游览白羊沟亲历的这些地方,如今都已成为美好的记忆,没有能夠再见到,遗憾之至。</p> <p class="ql-block">此行白羊沟,感到最大的亮点是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取代了20年前窄小坑洼的石子路。特别是2023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近年来新修的北禾路多处损毁,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于2024年5月完工。我们听说白羊沟路段已恢复通车,于是利用中秋节假期驱车重游白羊沟。修复后的北禾路路况非常好,加之往来车辆出奇的少,沿着蜿蜒曲折景色超美的沟内公路行驶,<span>宛如</span>仙境。</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5日,京礼高速公路(北京昌平至张家口崇礼)北京段全线建成。其中白羊城沟高架桥上跨白羊沟景区。京礼高速白沟段将工程绿化与环境相融合,建造了白羊沟隧道,架设了白羊沟高架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今游览白羊沟,相伴而行穿桥而过的高架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从完全封闭起来的王家园--共青团号水库旁出发,驱车行进到著名的白羊沟六道弯下。小桥两侧栏杆与公路两边防护栏衔接处,人为形成了不大的缺口。缺口当然不是公路管理部门为游客预留的下到白羊沟的通道,也没有无人管理的景区遗留下来的道路。但却为迷恋白羊沟绚丽风光的游客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见到有车在路边停了下来,有人在公路护栏外观景拍照,我们也就把车停了下来,准备也从缺口处看一看久违了的白羊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公路护坡上,看到几个游客在沟底玩耍拍照,顿时心动,也想下到沟底去玩。只是从路边下到沟底,有一个布满碎石,坡度极大的陡坡,年轻人上下都得小心翼翼。我试图拄着登山杖下去,被孩子们劝阻,旁边的游客也说年纪大了不能涉险。这条沟是白羊沟的精华所在,20年前我们都是从下游朔溪而上,非常好玩。20年后重游白羊沟,发现因为修路影响,这一段自然景观似乎被废掉了,非常遗憾!</p> <p class="ql-block">俯瞰沟底景色。</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也没下到沟底,只是在路旁小桥下不远的地方玩了会儿。</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色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巨石上赏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上去容易下来难。</p> <p class="ql-block">小桥的另一侧,峭壁千仞之下也仍保留有一段自然景观,汩汩溪流清澈见底,引人入胜,只是溪边的碎石有些难走。</p> <p class="ql-block">在小桥上仰望六道弯雄奇险峻。</p> <p class="ql-block">六道弯俗称六道拐,亦称六连发卡弯,是白羊沟中最为险峻的路段。犹如胳膊肘拐弯似的这段之字形弯路全长不过六百多米,但海拔却上升了百余米,坡度大拐弯急,对驾驶者是个极大的考验。20多年前,这里还是很窄的破旧石子路,安全起见我们在游完了白羊沟这最经典的这一段后就往回返了。现在路修好了,我们自然要驶过六道弯继续前行了。</p> <p class="ql-block">白羊沟山景最美处当数白羊沟六道弯。六道弯两侧悬崖峭壁,高耸入云,谷怪石峋林深叶茂,河水穿石,忽隐忽现,几处水潭,几处瀑布,错落有致。由于道路护栏拦阻,无法身临其境,而六道弯拐弯处,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恰是观赏白羊沟美景的最佳位置,行车之中可见有游客在赏景拍照。</p><p class="ql-block">在弯曲如蛇的六道弯第三道弯处,有网友面南,向右侧山崖顶观望,发现有两个神奇的千年人面龟和白羊乐佛。说起这两处神奇的景观,还有一个千古传颂,十分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道弯处看到的千年人面龟与白羊乐佛崖。</p><p class="ql-block">传说大禹治水的年代,白羊沟被称为薄杨沟,原由是薄、杨两亲家因黄河泛滥,从河南逃荒到这里。两家人在这里垦荒开地,繁衍生息,成为这里的创始人,人们记住了这两家人的姓氏,也就将这条沟叫做了“薄杨沟”。</p><p class="ql-block">公元2987年7月19日,薄杨沟连降暴雨,引发山洪爆发。当水头涌到石门口时,树木杂物堆积成了水坝,眼看着村子即将被洪水淹没。情急之下,忠厚善良、乐于助人的杨为民挺身而出,与领头的白羊共同去疏通水坝。此事感动了山神,杨为民在山神点化下,变成了一只硕大的乌龟。乌龟驮着白羊到了石门水坝,踩着乌龟的背膀,用犄角挑,用前蹄刨,奋不顾身清除杂物,前额和双蹄受伤了也全然不顾。经过半个时辰的奋力拼搏,终于流通了水坝,洪水喷涌急泄,白羊躲闪不及,被洪水冲走不见了踪影。村子保住了,村民得救了,人们感谢白羊,遂将整个山沟定名为白羊沟。</p><p class="ql-block">此事感动了山神,山神就在石门口处的峭壁上为白羊雕刻了影像。雕好的第二天,影像呈现出满臉堆笑。人们说,白羊是佛,它看到村民平安才露出笑容。从此,这个影像就叫作“白羊乐佛”。</p> <p class="ql-block">白羊沟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p><p class="ql-block">杨为民也为自己有这样一头领头羊感到骄傲,又为白羊的英勇行为感慨万千。他思念自己的领头羊,遂百年之后化做了人面龟,守候于高山之巅,终日远望,盼望白羊归来。他相信白羊没有死,总有一天它还会回到白羊沟。</p><p class="ql-block">至此,白羊沟的人们每年七月十九都自发的来到石门,焚香礼拜,感谢白羊的救命之恩。</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白羊沟几处山上、沟壑里白石遍布,在绿色的掩盖下若隐若现,像白羊群在山上觅食,那就是白羊乐佛点化的,它给了杨为民的盼望以慰籍,也为白羊沟的兴旺富裕增添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白羊沟六道弯盘旋而上的这段山路名声在外,是骑行爱好者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路段,北京白羊沟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绿野骑行白羊沟段挑战赛、“长城美景 边关骑迹”骑行活动等都曾在此举办,环京公路自行车赛也多次经过此路段。这里海拔高空气清新,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深受京郊骑友的喜爱。很多骑行爱好者都慕名而来。但由于这里坡陡、弯急更适合有经验的骑行者。在六道弯这段山路上,隔不远就会看到“一个人骑车可以骑得更快,一群人骑车可以骑得更远”、“骑行不在乎目的,在乎沿途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等醒目告示。</p> <p class="ql-block">此次重游白羊沟驱车行进中,我们就看到了几拨骑行爱好者,他(她)们或三五成组,或单人独骑,个个都英姿潇洒,令人敬佩羡慕。</p> <p class="ql-block">骑行爱好者到白羊沟,大多都是要挑战一下六道弯这一经典的爬坡路段,看到他(她)们奋力蹬踏爬坡的靓影,想像他(她)放坡下山时的谨慎艰辛,不由得为他(她)们点个大大的赞。</p><p class="ql-block">除了骑行者,我们还看到有徒步穿越白羊沟的独行者,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旁,一个年轻的姑娘在独自行走,看上去非常愜意。当然也偶有骑越野摩托穿越白羊沟的从我们的车旁呼啸而过。总之,自驾、骑行、徒步和摩旅白羊沟,都会得到各自不同的收获和乐趣。</p> <p class="ql-block">驱车驶过六道弯,进入白羊沟禾子涧路。</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溪流吸引了许多游客在此游玩。</p> <p class="ql-block">在禾子涧村口我们稍事休息,拍了张兴禾门的照片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车行顺畅,很快我们抵达了北京边关三城之一的长峪城。明正德年间在长峪峡谷口筑关城,从而得名长峪城。该城北依长城,南望镇边城,东临白羊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万历年间又增筑新城,后发展成村,村以城名。长峪城村是因自古为边关要塞、军事重地而形成的典型的“戍边村落”。村中自然风光秀丽,历史底蕴深厚,村中保存着明代长城、瓮城、永兴寺、关帝庙、䓊萨庙等文物古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遗迹,是当年战火纷飞、忠骨留山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村西高台上的永兴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庙里有一口大钟,在抗战时期,只要听见大钟连续敲击的声音,就是日本鬼子来了,人们就会立刻躲进深山。当初这里是个香火旺盛之地,现在却大门紧锁,门前杂草丛生,只有那棵百年古树依旧枝繁叶茂,散发着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长峪城是当年南口战役的主战场。据报导,1937年8月17日,位于南口战役最高战斗阵地的海拔1039高地(正式名称是高台),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如今在高楼烽火台残壁上,发现的108处的子弹和炮弹的痕迹和峰火台周遭采集到的子弹头、手榴弹、军用水壶、马蹄铁头、士兵遗骨等上百件战争遗留物都见证了87年前南口战役的残烈。此外,在黄楼院西岔口陆地(又名西大岭碉堡阵地),的残烈战斗中,国民革命军21师122团团长刘芳贵身受重伤,下山后抢救无效牺牲。倒在阵地上的,还有更多的无名士兵。在流村一带的北齐岭阵地一个疑似中国军队的小型指挥部里发现的防毒面具和仅剩三分之一残片却有两处子弹穿孔痕迹的钢盔等战场遗物,推断是受到日军炮火或者毒气的猛烈攻击,官兵全部阵亡。为了缅怀这些烈士的英灵,人们自发地在南口及长城沿线的战场遗址上,竖立了5处纪念碑。其中一处,就立在离1039高地不远的小山头上,碑体面朝南方--当年敌人进攻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2012年,长峪城村在村北设立了抗战文化广场。立有抗战圣地长峪城的大幅宣传画和南口战役介绍碑,和抗日英魂碑及抗日英雄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魂碑背面刻有“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很多游客在此凭吊抗日英烈。抗日英雄的四个塑像,形态各异,展现了抗战时期士兵的状态。整个长峪城抗战文化广场不大,往山上走就是长峪城长城,还有一条登山步道沿耸立的石山和长峪城水库顺势而建,斗折蛇行,曲径通幽,既与长峪城的山水美景和谐共生,自身又是一道亮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风光秀美的长峪城水库。</p><p class="ql-block">长峪城登山步道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它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经长峪城水库)在长峪城村。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力选择合适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路线是绕着修建好的栈道,环形穿越长峪城村,爬升350米,全长约7-8公里,老幼皆宜,只当是休闲溜腿。沿途可以欣赏长峪城村的全貌,残败的古城墙、垛口和瓮城上的旧迹等,当然更可以全方位地欣赏水库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难走的路线环穿长峪城村,从长峪城村始经长峪城水库--黄花坡景区--残长城折返,再经长峪城水库回到长峪城村。其中黄花坡顶峰为昌平境内最高的山峰,素有“小西藏”之称,春夏秋三季黄花坡上遍地野生黄花风景极好。该环线全程13公里。累计上升:726米,累计下降:701米。长峪城村的最低海拔是852米,长峪城最高的峰火台(当地人称之为“高楼”)的海拔是1439.36米。当站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长峪城除游山玩水和经受抗日峰火的熏陶外,还可以品尝长峪城村远近闻名的猪蹄宴。猪蹄全部选用肉质好的前蹄,经过8小时的炖煮,胶原蛋白味道深入骨髓,拉扯着的肉皮带有一点脂肪的香味,入口软嫩,老少皆宜。只是我们没有提前预定,所以遗憾作罢,只能再游长峪城时再品尝这一美味的猪蹄了。</p> <p class="ql-block">正值饭点,我们从长峪城原路经白羊城返回,经阳坊镇在阳坊胜利涮羊肉(胜利老店)饱餐一顿后“打道回府”,完成了20年后重游白羊沟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