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安

增广贤文

<p class="ql-block">珠海博物馆是珠海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原馆设在珠海吉大的九洲城,2020年迁入珠海博物馆新馆。</p> <p class="ql-block">新馆位于珠海香洲区海虹路,面朝大海,与珠海地标日月贝(珠海大剧院)互为对应,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藏品总数163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75件,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今年十一,珠海博物馆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了“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精选了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包括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从多个视角再现大唐盛世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前往参观,两个孙子兴致勃勃地盖章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陶俑。</p><p class="ql-block">这件彩绘女立俑体态丰腴,脸庞圆润,整体略显丰硕厚重但却不显得臃肿,是唐代标准的美女形象。唐代妇女以肥为美,认为肥腴是真实且健康的美,这体现了唐代妇女的自信气质。</p> <p class="ql-block">据传唐杨贵妃就是一个丰满肥腴的美女。杨贵妃没有留下画像,史书也没有关于她体形体重的记载,不过有野史记载说她身高164厘米,体重70公斤,按照现代的标准这属于比较胖了。</p><p class="ql-block">这是1987年我在西安华清池拍照的杨贵妃塑像,看得出新浴后的杨贵妃确实丰满肥腴,珠圆玉润。“环肥燕瘦”,不同时代的人审美观念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在审美观念上,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我2017年在法国卢浮宫拍照的维纳斯塑像,是西方人体美观念的典型代表。西方雕塑以裸体为美,注重的是细节刻画,追求形似,崇尚逼真。中国雕塑和中国画一样,以含蓄为美,讲究“塑其容而绘其质”,重在写意与传神,对人物造型的处理十分简练概括<span style="font-size:18px;">,强调雕塑的整体美</span>和韵律美。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不能简单类比,难分孰优孰劣。</p> <p class="ql-block">这个彩绘女立俑 面容丰满,神情恬静。内着半臂,外罩绿色交领糯衫,下系红色高腰曳地长裙,裙下露出左足尖头履,双臂曲于胸前,双手外露,手指修长,姿态柔美。</p><p class="ql-block">这个女俑的发式叫双鬟髻。唐代女子把头发做成各种造型,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发髻束得越高越显示地位尊贵。为了把发髻束得高,一些妇女往往在真发里掺杂假发,假发束成的发髻叫作义髻。</p> <p class="ql-block">彩绘抛家髻女俑</p><p class="ql-block">女俑面庞丰润,长眉细眼,体态丰满,姿态生动,两鬓抱面,发式蓬松轻垂,这种发式叫抛家髻。还有上层社会妇女喜欢将发朝两边展开,形如蒲扇,称之为“缓鬓”。此俑发式应是两者的结合,更显女性的妩媚与雍容。</p> <p class="ql-block">唐朝妇女的发式多种多样,唐代文学家段成式《髻鬟品》中就记载了不下百余种,如高髻、反绾髻、乐游髻、百合髻、云髻、花髻、凤髻、飞仙髻、椎髻、朝天髻等等。有的发型流传到宋代乃至清代仍然长兴不衰,舞蹈《只此青绿》中演员的发式就是朝天髻。</p> <p class="ql-block">彩绘釉陶文官俑</p><p class="ql-block">文官俑头戴黑色幞头,身着绯红色宽袖官服,内穿蓝色圆领窄袖袍,腰系黑色腰带,下着乳白色裳,足蹬黑色高头履,双手交握胸前,面目严肃,仪态端正。</p><p class="ql-block">唐朝对品官服饰有严格规定,一二三品为紫色,四品为深绯,五品为浅绯,六七品为深绿浅绿,八九品为深青浅青,流外官为黄色。这个文官俑的服色为浅绯,应当是五品官员。</p> <p class="ql-block">彩绘武官俑 </p><p class="ql-block">武官俑头戴兜鍪,眉头紧蹙,双目圆瞪,神态威武,神情严肃。身着明光铠,兽首吞肩,腰系黑色革带,足蹬黑靴。右臂下垂,右手握空拳,似持长柄武器。</p><p class="ql-block">唐俑的形体都不是很大,这件武官俑高74厘米,是唐俑中比较大的了。但比起秦俑小很多,秦俑是按照真人比例制做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1987年我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拍照的秦兵马俑,比我还高。</p> <p class="ql-block">白陶舞马</p><p class="ql-block">这匹舞马形体矫健,姿态优美,胎质细腻如象牙一般。</p><p class="ql-block">舞马是唐代宫廷的御用娱乐马匹。唐玄宗天宝年间,每逢皇帝生日“千秋节”都会举行盛大宴会,并以舞马助兴。其时,上百匹形体矫健、装饰华丽的舞马伴随着乐曲的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旋转如飞,领头之马还会衔起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舞马在当时被视为盛世祥瑞之物,深受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曾见过这匹舞马,今天在珠海再次相见,感到分外亲切。这是我当年拍照的白陶舞马,三十七年过去了,它还是那样风采依旧,而我已桑榆暮矣!参观文物其实不是我们看它们,而是文物隔着玻璃柜在看我们,看一代又一代人匆匆而来,杳然而去。</p> <p class="ql-block">彩绘高冠骑马俑 陕西省蒲城县惠庄太子李撝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骑者头戴高冠,粉面朱唇,身穿交领宽袖红色长袍,胸前束带,双手作握缰姿势,骑于马背之上。墓主李撝,是唐睿宗李旦次子,唐玄宗李隆基二兄,死后被李隆基追谥为惠庄太子。</p> <p class="ql-block">彩绘贴金甲骑具装俑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甲骑具装即人和战马都身披重甲,是我国古代兵种中的重装骑兵,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墓葬多有出土,反映了当时重装骑兵在军队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三彩马</p><p class="ql-block">这匹三彩马身躯健硕,剪鬃缚尾,头戴精致的络头,身穿攀胸缀杏叶,背上戴着准备好的鞍鞯,仿佛正在等待主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并不是只有三种釉色,而是以黄、绿、白三种釉色为主,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褐、蓝等其他釉色</span>。在中国古代,“三”是多的意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唐三彩”。唐三彩主要作为陪葬的明器使用,包括人俑、动物俑、器皿容器、玩具、建筑构件等,以三彩马最为出名。</p> <p class="ql-block">三彩蓝衫女立俑 </p><p class="ql-block">女俑头梳单螺髻,面庞丰满,柳眉细目,体态端庄,身穿高领宽袖长袍,袍面为蓝釉,有黄白相间的小花饰。</p><p class="ql-block">这件女立俑虽然形体很小,只有23厘米高, 但价值不菲。唐三彩中的蓝色釉非常少见,其需要的钻蓝极为稀缺,需要进口费用非常昂贵,文物考古界有“三彩带蓝,身价不凡”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三彩女俑</p><p class="ql-block">这件三彩女俑面容姣好,与杨贵妃塑像的容颜有几分神似。</p> <p class="ql-block">近观二人,脸型面容、眼角眉梢、鼻子嘴巴都很相像,也许杨贵妃塑像就是参照这个女俑雕塑的吧?</p> <p class="ql-block">三彩三足罐</p><p class="ql-block">色彩繁丽浓艳,多彩的釉色如织锦般绚丽,又如孔雀开屏般绚烂,色彩间交织流动却毫无凌乱之感。</p> <p class="ql-block">三彩盒 豹斑玉粉盒</p><p class="ql-block">唐代的盒子材质多样,造型精美,多用于置放小型的生活用品、药材或者化妆品。豹斑玉粉盒出土时盒内还存有脂粉。</p> <p class="ql-block">三彩碗</p><p class="ql-block">色泽艳丽,轮制而成,造型规整而别致。其腹部有凸棱一周,这类折腹器皿是唐代工匠仿照波斯萨珊朝金银器制作而成,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p> <p class="ql-block">三彩熨斗</p><p class="ql-block">熨斗头部呈圆盘形,一侧有长直柄,通体施月白色底釉。唐代丝织业非常发达,用熨斗熨衣已相当普遍。唐代张萱《捣练图》的熨烫场景中,就有用熨斗熨烫织物的场景,熨练者手持的金属熨斗,与此件熨斗极为相似,是唐代熨斗的常见造型。</p> <p class="ql-block">三彩带盖罐</p><p class="ql-block">俗称“万年罐”,器型饱满圆润,釉彩鲜明亮丽,是唐三彩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绿釉罐</p><p class="ql-block">器型饱满,釉色翠绿,纯净润泽,是当时的精品之作。绿釉陶器早在汉代就作为随葬的明器大量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白瓷辟雍砚 青瓷八棱瓶</p><p class="ql-block">白瓷辟雍砚砚面高凸,周边有贮水凹槽一周。下部由21个兽蹄状足,连接一环形底。所谓辟雍,原是指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因四周环水,形如玉璧而得名。辟雍砚是砚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品类。</p><p class="ql-block">青瓷八棱瓶釉面明亮,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此瓶在装饰上颇具匠心,瓶类多为圆形,此瓶则呈八棱形,且颈、肩相接处有三条凸棱,可谓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镶金兽首玛瑙杯 (1987年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馆藏珍品无数。1987年我参观该馆时,对两件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和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印象极为深刻。这次参观以为能再睹风采,可惜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它的外壳是用金箔镶嵌在玛瑙上的,杯子的底部是镶嵌有金片的白玉,使得整个杯子看起来华丽而尊贵。兽首玛瑙杯是迄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因为过于珍贵,轻易不带出馆外展出。</p> <p class="ql-block">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1987年拍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此壶的制作工艺极其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用一整块银板捶打出来的,呈扁圆形,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大唐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东方国际大都市。当时的罗马、巴黎、伦敦与它相比,只能算得上小县城,纽约当时连影子都没有。</p><p class="ql-block">这次的《永远的长安》展览,以长安文明为主题,通过饮食起居、服饰之华、文娱之盛和唐韵胡风四个单元,多视角、多维度再现大唐盛世的图卷,让观者徜徉于琳琅满目的“大唐珍宝”之中,领略名都长安的繁盛气象。</p> <p class="ql-block">一 饮食起居</p><p class="ql-block">“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的诗篇印证了唐人在饮食起居中所倾注的热情。经济的发达、富庶的生活,让唐人对于手工制品的精美追求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瓷器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大量精美的瓷器被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道教兴盛,皇室贵胄流行使用金银器饮食服药以求长生非老,金银器皿的使用十分盛行。沿着丝路,传来了许多异域的饮食器、食材和饮食习俗,也为唐人的生活注入了新风。</p> <p class="ql-block">壁画《宴饮图》</p><p class="ql-block">1987年7月在唐代韦氏墓室发现。画幅高200厘米、宽250厘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唐代,宴会是饮食的重要形式,种类繁多的宴会也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交际方式。这幅壁画</span>描绘了当时盛行的游玩宴饮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画面正中有一长案,案上陈设杯盘碗筷和数盘丰盛的瓜果菜肴。九名男子三面围坐宴饮,有的大口咀嚼,有的举杯畅饮,有的细细品味,有的击掌称快。两侧各立一位正端盘上酒的侍童。稍远的两旁各站立五位凑兴观看的男女,为热闹丰盛的宴席所吸引,露出各种表情和动作。场面热烈,随意生动。</p> <p class="ql-block">壁画《持果盘侍女图》 房陵大长公主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画中侍女梳回鹃髻,身穿黄色窄袖襦,着红色长裙,肩披红白色帔帛,脚穿云头履,手持五足盘,盘上的水果有火晶柿子和甜瓜。火晶柿子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特产,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称为“火晶柿子”</p> <p class="ql-block">壁画《执胡瓶托多曲长杯侍女图》 房陵大长公主墓出土。</p><p class="ql-block">侍女梳回鹃髻,身着男式翻领胡服,左手托着多曲长杯,右手执胡瓶,仿佛在向前劝酒。多曲长杯是萨珊银器中常见的酒具,杯面呈多曲椭圆形。胡瓶多见于中亚粟特银器,瓶口如鸭嘴,长颈深腹。</p> <p class="ql-block">茶铛</p><p class="ql-block">唐朝人好饮茶,“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民间无贵贱,不可一晌不啜茶”。茶铛作为专用的煎茶器具,成为唐人雅趣生活的重要符号之一。</p><p class="ql-block">这件茶铛的主人,韦氏家族韦美美葬于开元二十一年(732),这件茶铛是目前考古发现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茶铛。茶铛外施黑褐色釉,内施白釉,外侈的口沿部有一龟首形小把手,底部有三个小蹄足。</p> <p class="ql-block">白瓷执壶</p><p class="ql-block">执壶是一种酒器,又名“注子”或“偏提”,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唐代的酒主要是低度的米酒,分浊酒和清酒,浊酒多有酒糟,也叫做醅。白居易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绿蚁新醅酒”,就是新酿造的浊酒,上面漂浮一层没有过滤的绿色泡沫。浊酒饮用前进行压榨或过滤便是清酒。</p> <p class="ql-block">铜手炉</p><p class="ql-block">手炉,亦称袖炉、捧炉或火笼,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p><p class="ql-block">这件铜手炉平沿外折,侈口,束腰,圈足。圆形底座周边饰一圈连珠纹,炉边沿铆接一长手柄,下端与炉底固定,弯曲处与炉口沿铆接。手柄上一兽首形装饰片紧扣炉口沿,手柄未端成曲尺状,蹲一雄狮,长尾上翘,雄狮底座与手炉末端铆接,造型精致美观,铆接技术高超。</p> <p class="ql-block">鎏金莲花形银器</p><p class="ql-block">该银器造型独特,花形口,器身呈华宝形,底心有孔,外接焊一弯管。其独特的造型,有可能是吸杯或者是盛香器具的盖子,里面正中有孔接着一根细管,可以吸香闻香或吸吮酒水等液体。</p> <p class="ql-block">“十四两三分”墨书银碗</p><p class="ql-block">唐代对官员的饮食器具也有明确的规定,一品之上可以使用金玉食器,六品以下不能使用银食器,所以金银食器在唐代是仅限于皇室及高等级贵族使用的,这也让金银食器成为当时人们身份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墨书是银碗的标重。唐代金银器的计量词共有五个,即“斤”“两”“分”“钱”“字”。以安史之乱为界,初、盛唐时一两约合今42克左右,中晚唐时期一两约合今40克多。</p> <p class="ql-block">素面银盆</p><p class="ql-block">银盆属于生活器皿中的盥洗器具。古代人洗手不仅为清洁去污,还是典礼仪式中的必要环节,称为沃盥之礼。“沃”有自上浇下之意,“盥”指洗手。沃盥之礼自商周时期就已经兴起,王公贵族在祭祀宴飨时要行沃盥之礼,“长者奉匜,少者奉盘”,在日常生活中,宴饮、侍奉师长、举行婚礼等,沃盥也是不可缺少的礼节。</p> <p class="ql-block">四曲葵口银勺</p><p class="ql-block">舀酒或汤羹的长柄大银勺,通常与银盆配套使用。在前面的壁画《宴饮图》中,可以看到长桌旁放有花口盆,盆内就有一长柄勺。</p> <p class="ql-block">银箸</p><p class="ql-block">箸,即筷子,在先秦时期被称为“灰(jia)”,汉称“箸(zhù)”,明代开始称“筷”,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古人认为银可测毒,使用银也是贵族奢华生活的体现。同时,受道教等宗教影响,唐代皇室贵族中普遍流行使用金银为器可以益寿的观念,认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p> <p class="ql-block">鎏金菱纹银锁</p><p class="ql-block">小巧精美的银锁应是皇室贵族用来锁合盛放贵重物品的匣函。唐诗中有“银匙开香阁,金台照夜灯”的诗句。银锁分锁体和钥匙两部分,制作精美,纹饰考究,至今仍能使用,开闭自如。</p> <p class="ql-block">飞仙纹菱花镜</p><p class="ql-block">唐以前铜镜的形制多为圆形,自唐代开始流行各种花式镜。其中最能体现唐代美学特征的是菱花镜,即外轮廓为菱花瓣形的铜镜。因此,唐诗中经常以“菱镜”或“菱花”来指代铜镜,如韦应物《感镜》:“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p> <p class="ql-block">四神十二生肖镜</p><p class="ql-block">镜背面以一周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区。内区饰四只奔跑的瑞兽;外区分为十二格,每格内置一生肖。四神十二生肖镜流行于初唐时期,它不仅仅是用于整理仪容,还有驱邪避害、祈求吉祥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绞胎釉枕</p><p class="ql-block">绞胎瓷产生于唐代,是指用白、褐两色陶土绞揉制坯、使胎体呈现出木纹、大理石纹、野鸡羽纹等自然纹理,是唐代始创的陶瓷装饰工艺。绞胎器与唐三彩同属低温釉陶,其别具一格的纹理,充分展现了我国陶瓷艺术之美。由于绞胎器的制作费工费时,操作难度大,且成品率低,故其产量和品类稀少,极为珍责。</p> <p class="ql-block">西市贸易图</p><p class="ql-block">唐代商业繁荣兴盛,长安城中的东市和西市聚集了四方财物和各地商人,是国际性的商品交易中心,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种和奇珍异宝。东市靠近皇室贵族及官员的居住区,主要服务于达官显贵,市中“四方奇珍,皆所积集”。西市周围多为平民百姓住宅,市场售卖的商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当时唐人在长安的东、西两市购物称为“买东西”,沿用至今。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中歇”,可以推断出卖炭翁是去“卖西”不是“卖东”,因为唐朝长安城南门外的“南市”指的是西市。</p> <p class="ql-block">“开元通宝”铜钱</p><p class="ql-block">唐代经济繁荣,商品交易不断扩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铸造也成为了经济社会的核心。唐代铸造的钱币主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会昌开元等,其中以开元通宝最为重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一般的开元通宝质量约4克,唐玄宗开元盛世之时,开元通宝的铜料增加了一到二成,这时的开元通宝质量约为4.5克至5克。开元通宝经过三百余年铸造,版别复杂,唐以后仍有冶铸,其形制沿袭千年之久,并对粟特、朝鲜半岛和日本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通宝”银钱</p><p class="ql-block">“开元通宝”银钱,虽然是按照“开元通宝”铜钱的形制制作的,却不属于唐代的流通货币,是用于赏赐、赠送的贵重物品。西安何家村窖藏中出土了四百多枚“开元通宝”银钱,均制作规整、字迹清晰,少有人工使用的痕迹,应是在制作完成后就被妥善保存。</p> <p class="ql-block">波斯银币</p><p class="ql-block">银币正面为国王侧面头像,头戴王冠,冠左右有一对翅翼,冠顶为新月环抱一圆球。唐代的两京——长安和洛阳都出土有多枚波斯萨珊朝银币,进一步证明了古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之频繁。</p> <p class="ql-block">“五两朝”银板</p><p class="ql-block">唐代银板按其铭文内容,可以分为地方铸造和中央铸造。地方铸造主要来自于各地的土贡、赋税和进奉,送交到中央官府后,常常还要重新铸造,藏于国库或皇室内库。刻有“朝”字的银板,是中央铸造国家库藏之物,用于储藏和大额支付,或作为打造金银器物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鎏金兽面铜铺首</p><p class="ql-block">铺首即门环,由兽首与圆环两部分组成,称为“铺首衔环”。</p><p class="ql-block">这件兽面铺首,整体为圆形片状,通体鎏金。兽面立体生动,面目凶恶狰狞,阔口大张。背后中有一枚分叉的铆钉,正面连接提环,背面插入门扉,尾端横折固定铺首。兽面铺首一方面有驱妖辟邪的作用,另一方面与锁相互配合,紧闭门扉。</p> <p class="ql-block">铜马蹬</p><p class="ql-block">马镫在西方马文化研究界被称为“中国靴子”,是一种木芯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唐代形成稳定的铜铁马镫,使得骑兵和战马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训练变得更容易,更好地发挥甲胄和兵器的效能。骑兵们解放了双手,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射箭,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摆动,完成劈砍动作。马镫传入欧洲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世纪的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p> <p class="ql-block">鎏金龙形车饰</p><p class="ql-block">这件龙头的刻画极为生动,双目炯炯、龙须飞舞、鼻头卷翘、口中含珠,是典型的唐代龙的形象。龙作为一种吉祥图案饰纹,在唐代属于“灵物”“瑞兽”,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被唐人广泛采用,并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鎏金马饰</p><p class="ql-block">鎏金马饰为唐代骏马的装饰品,唐人在马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饰有一枚杏叶,在络头的各条皮带上还满缀有杏叶和金花,这就是杜甫诗“马认金昏匝”、白居易诗“亲王辔闹装”,“闹装”是“合众宝杂缀而成”,可见唐代马匹装饰之繁华。</p> <p class="ql-block">二 服饰之华</p><p class="ql-block">唐代服饰特色鲜明,质地、款式、色彩、图案丰富多样。唐初时期服装崇尚简约,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服饰的样式也逐渐奢侈豪华。男性服饰有官服、常服、戎服之分,其服色、纹样、佩饰的种种规定,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女性服饰则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丰富华丽的盛世气象。</p> <p class="ql-block">壁画《宫女图》 </p><p class="ql-block">《宫女图》集中展现了唐朝上流社会女性服饰的华丽与高雅。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帔帛,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她们是大唐画风中的标准美人,最能体现唐人喜好秀丽丰满、华贵艳媚的风尚,也最真实地展示出了唐代皇室贵族的奢靡生活。</p> <p class="ql-block">敬陵贞顺皇后石穆线刻仕女图(节选)</p><p class="ql-block">贞顺皇后武氏,又称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死后追赐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陵内樟板内壁雕刻的这幅仕女图,身姿丰腴婀娜,服饰飘逸华丽,面容浓艳娇媚,生动地再现了唐代贵族仕女的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游春图》</p><p class="ql-block">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这幅画描绘的是虢国夫人三姐妹春日出游的景象,是反映唐朝女性服饰最精美的一幅,轻骑薄衫,雍容华贵,其服饰之华丽,风姿之绰约,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本名杨玉瑶,妖媚娇娆,才貌不输妹妹杨玉环,深得唐玄宗恩宠。画面中谁是虢国夫人众说不一,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画面左侧居中的那位,既然画名是虢国夫人游春,作为中心人物的她自然应居C位。画面中的虢国夫人骑乘三花马,头束坠马髻,身着淡青色的窄袖上襦,肩搭着白色帔帛,下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露出的绣鞋艳红绚烂,态浓意远,神色自然,肌理细腻,骨肉匀称,天朝贵妇的形象跃然纸上。虢国夫人左侧应为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后面抱小女孩的应为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外表端庄娴静,其实是个狠角儿,飞扬跋扈,嚣张至极。有一次她去长安西市看元宵节灯会,因争抢路权与唐玄宗女儿广平公主发生争执,竟纵容家奴鞭打广平公主及其夫婿,胆大妄为,令人咂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虢国夫人后来的下场很惨烈。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惶西窜,行至马嵬坡时杨贵妃及堂兄杨国忠被哗变士兵所诛。跟在队伍后面的虢国夫人闻讯后,立马携带子女及杨国忠老婆改道逃至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县令薛景仙闻讯后亲自带人追拿,虢国夫人见逃生无望,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子女及杨国忠老婆,然后拔剑自刎,刚烈决绝,非比常人。</span></p> <p class="ql-block">杜甫曾有诗《丽人行》专写三位国夫人游春,诗中不仅描写了虢国夫人一行的丰神、体貌、服色之丽,更辛辣地讽刺了唐朝贵妇们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p> <p class="ql-block">《捣练图》</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唐朝上流社会贵妇们的骄奢淫逸,《捣练图》则反映了唐朝下层社会妇女的辛勤劳作。这幅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张萱所作。张萱一生作画数十幅,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捣练图的“练”是一种生的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煮沸、漂白、捶捣等程序才能变得柔软,方便缝制。画中捣练的宫女虽身份低微,服饰不及国夫人那般华贵,但也比较鲜艳靓丽。这与张萱追求色彩艳丽的画风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妇女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span></p> <p class="ql-block">《捣练图》中这个女子秀发上戴的发饰叫花钿,花钿上面的发饰叫插梳,额间贴的面饰叫翠钿。</p><p class="ql-block">花钿在唐代贵妇中十分盛行,其样式和材质各种各样,有琉璃材质的牡丹花钿片,压印的非常薄的金钿等等。花钿一般情况下戴在发髻正中,右面有钗梁,可以直接固定在发髻上。有的花钿有孔,需要用发簪固定在发髻上。佩戴花钿有的时候并不牢固,出行时常有脱落,以至于在古代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扫街”,就是专门在大街上捡拾贵妇们掉落的花钿等珠翠。</p><p class="ql-block">翠钿是面饰花黄的一种,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的“贴花黄”就是一种妆容,将金箔、翠鸟或昆虫羽毛等贴在额间。就颜色来讲,花黄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绿色的就叫翠钿,多用各种翠鸟的羽毛制成。</p><p class="ql-block">插梳,即把梳子或梳篦插在头上。唐代温庭筠的诗词里写“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里小山指的就是女子头上插梳的梳背。当时用作头饰的梳子有些是不开齿的,插在头上仅露出梳背,状似小山。</p> <p class="ql-block">三彩披帛女俑</p><p class="ql-block">唐朝女性的服饰风格在这件女俑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女俑头梳惊鹄髻,身穿翻领长裙,肩披帔帛,脚穿鸳鸯履,一身装束清新脱俗,美观大方。</p><p class="ql-block">帔帛也就是现在的披肩,是唐代女性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肩披帔帛的风俗源自波斯地区。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壁画、线刻画和陶俑中的女性,几乎人人都披着长短宽窄和质地不同的各色帔帛,与裙襦搭配,真实再现了盛唐女性的时代风采。</p> <p class="ql-block">鸿雁毽露纹鎏金银簪</p><p class="ql-block">除了衣着,花样翻新的各种发饰也是唐朝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件金银簪<span style="font-size:18px;">簪柄为单股,钗柄为双股,</span>簪头形似一对蝶翅,主体花纹为一对展翅欲飞的鸿雁,底纹以鸿雁为中心,周围錾有若干相连的花型毯露纹。两只簪柄纏绕在一起,形似“8”字。</p> <p class="ql-block">鹦鹉衔枝鎏金银钗</p><p class="ql-block">钗头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鎏金雀鸟,底衬缠绕蔓卷的花结,一片镂空的树叶挑出钗头,钗托为花萼形。</p> <p class="ql-block">鎏金刻花蛇形银项圈</p><p class="ql-block">项圈最初是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装饰物,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而成,梵文称为璎珞,唐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汉地,改进后变成了项圈。</p><p class="ql-block">这件银项圈通体刻花鎏金,项圈一头为蛇头,一头为蛇尾,项圈上的纹饰也宛如弯弯曲曲的蛇身,极其生动,富有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组玉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佩是唐代朝服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男女均可佩戴,</span>一品以下至五品以上的官员出席祭祀、朝飨、拜表等重要活动必须要佩戴玉佩。唐代的组玉佩基本配置有两珩、两璜、一冲牙、两坠及串珠若干。佩戴后随人体活动而摆动,前后冲牙碰触,发出悦耳清脆的响声。苏轼有诗: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p> <p class="ql-block">三 文娱之盛</p><p class="ql-block">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唐人的娱乐活动十分丰富,音乐、舞蹈、围棋、杂技、马球、狩猎等各项活动异彩纷呈。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来自域外的各类乐舞竟技也随之传入中原,为唐人的休闲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曲调优雅的宫廷乐舞,矫健刚劲的胡腾舞,勇猛激烈的打马球、狩猎等体育活动,无不反映出唐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西安南郊唐韩休墓出土的壁画《乐舞图》</p><p class="ql-block">唐朝的灿烂文化除了唐诗之外,最为繁盛的便是乐舞。乐舞是具有唐朝艺术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无论是规模之庞大、形式之丰繁,还是结构之完整、艺术水平之高超,在中国音乐舞蹈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西安东郊唐苏思勗墓出土的壁画《乐舞图》</p><p class="ql-block">唐代乐舞在前代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周边各民族和外域乐舞的优秀成果,从而创造出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大唐乐舞文化。广为流传的西域“胡腾”“胡旋”舞,都是因达官显贵及文人墨客的共同推崇而风靡一时。</p> <p class="ql-block">唐人好音乐,统治者对音乐舞蹈非常重视。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在皇宫内院设立教坊,专门用来培养音乐方面的人才以及表演戏剧的演员,这一教坊被称为“梨园”。唐玄宗本人就通晓音律,经常自己作曲,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就是他的传世佳作。此外他还曾创作了《春光好》、《秋风高》、《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同样都是乐曲中的精品。所以后世常常把艺人称作梨园子弟,把唐明皇认作梨园行的祖师爷。</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不仅自己作曲,还把大诗人李白招入宫中,封了一个“翰林待诏”,让他给杨贵妃写诗,谱成曲子在宫中传唱。李白出手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个环儿喜得花枝乱颤。</p><p class="ql-block">李白自比谢安管仲,自以为有匡世之才,本指望唐玄宗给他个宰相当当,没想到皇帝老儿并无此意,只是让他作诗填词供其取乐。那李白是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主,岂肯跟在杨贵妃屁股后面只当个御用诗人,日子久了便渐渐生出不满,每日喝得烂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结果被唐玄宗一脚踢出宫外。</p> <p class="ql-block">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p><p class="ql-block">唐代乐舞的盛行,使得舞俑成为陶器制作的热门主题。这件舞俑头梳双鬟望仙髻,身材颀长,削肩蜂腰,柳眉凤目,高鼻朱唇,颈戴项链,臂饰钏镯,亭亭玉立,舞姿优雅,是唐代舞俑的传神之作。</p> <p class="ql-block">彩绘釉陶击鼓女坐俑</p><p class="ql-block">女俑俑头梳双螺髻,柳眉细眼,面部俊秀,身穿窄袖襦袒胸,披长巾绕臂下垂,系红、白相间长条纹裙,双手抱一细腰鼓,跪坐姿势,做击鼓状。</p> <p class="ql-block">彩绘骑马乐舞俑</p><p class="ql-block">乐舞俑眉目清秀,口涂朱彩,头戴红色花帷帽,身著红色交领广袖花长衫,下著白色宽腿带花裤,红鞋踩镫;上身向左侧,右手半举,左臂半曲作舞蹈状。其帷帽、衣服色彩鲜艳,纹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三彩骑马击鼓俑</p><p class="ql-block">头戴风帽,身穿宽袖长袍,身前置一小鼓,双手微抬做击鼓状,造型逼真生动。</p> <p class="ql-block">彩绘骑马吹奏俑</p><p class="ql-block">头戴笼冠,身穿宽袖长袍,似在吹筚藥。</p> <p class="ql-block">打马球</p><p class="ql-block">打马球亦称击球,在唐朝皇室贵胄中十分盛行,长安城的贵族家中多建有球场。乾县乾陵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室壁画《马球图》绘有数位马球手,或逐击或助战,画面逼真,生动形象。</p><p class="ql-block">马球是用质量较轻、韧性较好的木料制成,外层涂红漆并有彩绘。球杖也是木质,长达数尺,一端呈月牙形,也有彩绘。打马球不仅要训练球技,还要学习马术,一般百姓玩不起。</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在讲解唐朝时的打马球活动</p> <p class="ql-block">不过马球活动过于贵族化了,随着唐朝由盛转衰,<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了宋朝</span>便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平民化的“蹴踘”,也就是今天的足球。</p> <p class="ql-block">蹴踘因其平民化,在宋朝百姓中十分普及,由此产生了一个名留史册的足球明星高俅。这厮球技十分了得,盘带传射,转辗腾挪,无一不精。一日他去端王府上送剃刀,正逢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在自家球场踢球,一不小心将球踢出场外,滚到高俅身边。他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几十米开外将球准确踢回宋徽宗脚下,让宋徽宗惊讶不已,便让他下场踢两脚。高俅知道机会来了,抖擞精神,将球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从此得到宋徽宗的青睐,后来平步青云官至太尉,成为直接负责宋徽宗人身安全的“武警部队司令。”</p><p class="ql-block">中国足球自高俅以后便一蹶不振,近些年又添了贵族化的毛病。国脚们年薪动辄几百上千万,吃海参像吃咸菜,养得细皮嫩肉白斩鸡似的,八块腹肌一块没有。参加比赛成绩比谁都差派头比谁都大,住的是豪华宾馆,坐的是包机,偶尔坐一次普通航班,也因为有小孩子吵闹而不胜其烦,叫苦连天。</p> <p class="ql-block">贞顺皇后石椁线刻《胡人瑞兽图》</p><p class="ql-block">百戏</p><p class="ql-block">唐代的百戏发展空前,有歌舞戏、俳优杂戏、杂戏、球戏、动物戏、幻术六个大类,形式空前多样,且技艺高超,人间百艺,应有尽有。百戏艺人不但在宫廷中表演,还到街市闾巷乃至庙会集市等民间场所中表演。动物戏包含舞马、舞象、舞犀,还有驯豹、驯狮等。凶猛的狮子、野性的马匹也会被专人驯服表演,进贡皇帝,以显示皇室的威严和四夷归附。</p> <p class="ql-block">三彩胡人骑马带犬狩猎俑</p><p class="ql-block">狩猎是唐人最钟爱的活动之一,据《新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中记载,齐王李元吉曾曰:“我宁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猎。”由此可见唐朝统治阶层对狩猎的热爱,也正是在这种狩猎活动中,蕴含了唐人雄强的精神,让我们也仿佛能看到一千多年前畋猎时鹰飞兔跃、纵马猎场的盛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三彩骑马狩猎俑</p><p class="ql-block">唐代贵族外出,时常携带鹰、犬、猎豹、猞猁等动物作为狩猎助手。这件骑马狩猎俑的马臀上方,原有被狩猎的动物或者助猎的动物,现已遗失。</p> <p class="ql-block">四 唐韵胡风</p><p class="ql-block">开明宽容、自强自信的大唐朝,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众多文化、人种、背景迥异的域外来客。丝路的繁荣对唐代生活习俗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日常用具、饮食器皿,服饰等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量分属栗特系统、萨珊系统以及罗马—拜占庭系统的西方器皿流入中国,在器型、纹饰方面对本土金银器及陶瓷器的制造产生了极大影响;来自西方的玻璃器皿因珍稀和雅致被大量引进,备受唐朝上流社会的追捧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彩绘胡人俑</p><p class="ql-block">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到处都能看到身着异域服饰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他们被当时的唐人统称为胡人。这其中有来自突厥、回鹘、栗特、波斯、天竺、吐火罗等地方的人,也有波斯人、大食人,甚至还有来自非洲大陆的人。他们在唐朝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为奴为使、经商求学、做官传教。有的还娶妻生子,终身留居唐朝。据记载,贞观初年,入居长安的突厥人有万家之多。德宗时期,中亚胡客有4000余人久居长安多达40多年。他们为大唐的多元文化和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彩绘胡人俑</p><p class="ql-block">胡人俑深目高鼻,两腮蓄有浓密的络腮胡须,像汉人一样把头发扎起来,戴上幞头,穿着服装是唐朝官员日常的常服。</p> <p class="ql-block">彩绘牵马胡俑</p><p class="ql-block">胡人头戴尖顶帽,鼻子高大,内着圆领窄袖衫、外套翻领长袍,袒臂,双手抬肘握拳,仰着脸,似乎是正在拉紧缰绳。</p> <p class="ql-block">彩绘胡人骑马俑(咸阳市礼泉县段简璧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墓主段简壁是唐高祖李渊的外孙女,这件胡俑很可能是代表了当时在唐长安城宫廷内外充任侍卫的胡人。</p> <p class="ql-block">彩绘骆驼及牵驼俑</p><p class="ql-block">胡人外穿黄褐色翻大花领窄袖长袍,身着红衫绿裤,脚踏枣红色长靴,右手前曲,做牵引骆驼状。胡俑及骆驼均面目清晰,衣着纹饰鲜艳,极具异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白石立佛</p><p class="ql-block">佛像为圆雕立佛,面相丰满圆润,双眼微睁,面带微笑,神态慈祥。身著圆领袈裟外衣,内著僧祇支。右臂向前平举,手托宝珠,左臂向上屈,手执架裟衣角,跌足立于莲座上。袈裟衣上原有白红彩色方格,并贴金装饰,现大部分已脱落。佛像雕刻刀法漫圆娴熟,石质玉润,体现出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铜观音像</p><p class="ql-block">观音面部丰润,神态安详,体态丰盈,腰肢微扭,极具女性的柔美气质。唐代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菩萨造像,呈现世俗化与女性化的特征,即所谓“菩萨如宫娃”,是唐代佛教艺术走向本土化与人性化,且日臻成熟而形成的造像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鎏金老君像</p><p class="ql-block">老君头束小冠,眉细目长,双耳极长,留着长须,右手上指,左手向下,背后有火焰形背光,立于莲台之上,莲台座被放置在八角形底座上。老君像应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形象,但在装饰方面包含了很多的佛教要素,展现出了佛教道教相互影响并肩发展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青石菩萨头</p><p class="ql-block">菩萨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的唐醴泉寺遗址,出土时只有头而无身。</p><p class="ql-block">随着佛教在唐代的过度发展,寺院经济出现恶性膨胀,直接威胁到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寺院到处占农田,又不纳税,通过经营工商业、放高利贷等多种方式牟利。于是唐武宗在会昌年间敕令发动毁佛,长安城内除慈恩寺、荐福寺、西明寺、庄严寺等,其余全毁,醴泉寺也在被毁之列。</p> <p class="ql-block">黄釉兽面镇墓兽</p> <p class="ql-block">一佛二菩萨塔铭</p><p class="ql-block">又名阿弥陀石像塔铭。塔铭正面为壁龛式高浮雕,刻一佛二菩萨、二飞天、二供养人造像,佛为阿弥陀佛,右侧为观世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两尊供养人与一佛二菩萨、二飞天形成鲜明对照,把天神的飘逸、佛和菩萨的宁静、坦然和人的平凡、烦恼刻画得形神兼备。塔铭背面阴刻“大唐阿弥陀石像塔铭并序”铭文,根据铭文,塔铭雕凿于景龙三年(709年)。</p> <p class="ql-block">飞天造像门楣</p><p class="ql-block">半圆形的门楣通常用于塔或者墓室的通道入口处。此门楣左右对称,雕刻着两位飞天,置身祥云之间,一同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飞天颈饰璎珞,手戴环镯,上身赤裸,高束发髻,腰系长裙,身披飘带,飘带随风舒展,身姿曼妙,灵动有力。</p><p class="ql-block">飞天原是古印度佛教中的音乐舞蹈之神,多为男性的羽人形象,传入我国之后逐渐演化成女性化的、柔美灵动的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