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的夕阳时光(一)

徐祖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夕阳时光》概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自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凡鸟"飞歌之四一一随性的夕阳时光》是早就计划要写的,甚至已草写了部分篇章,正常情况下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出笼。只因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胎儿"尚未等足月便想"早产"面世了。原因一,我之前的《凡一》《凡二》《凡三》都是回忆人生的过往,想通过"微史实的再现,小命运的诉说"这"一滴水",让读者慢慢去透视时代的光影。为了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消化进而认可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只好通过夹叙夹议的形式,适当地作些"真性情的流露"和"纯草根的思考"。但从实际情形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好,因为宥于写作"生态环境",我想"折射的时代光影和社会意义"只能点到为止,一般读者咂巴不出什么味道来,甚至有可能跳行直接"追剧"去了。而这《凡四》我可能会对前三书的性情、思考之类的东西再作些解读。原因二,因本部分是写《随性的夕阳时光》,不像前三部份,总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能"随性",而这部分基本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从人物来讲,我可以写底层百姓,也可以写髙层领导(指感觉和看法之类),从地点来讲,我可以写本省本市,也可以写异域风情,从内容上看我可以写家庭琐事,也可以写国家大事等等,只要是反映"夕阳时光"的都可写。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不顾及故事情节,不顾及人物的延续性,甚至连时间顺序都可不顾及,总之,一切都可呈跳跃式状态,相对于前三部来讲写作的范围、空间都很大,"随性"给了它比较充分的自由,它自然也想早点出来"表演"。原因三,近二十年来(我是2005年8月内退的),尤其最近十余年来,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一直关心时事政治的人来讲,思想的倾诉欲、表达欲不仅很强,也很广,而我又身患重疾(慢阻肺晚期),自感时日不多,思想内的东西总想尽可能较全面地表达出来,或许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有点作用,不说别的,经过这么七、八年的积累(我是从2017年开始重操旧业,写、发长篇,尤其从2022年开始,进入美篇连载),到目前为止,基本读者群已达五千左右,多时过万甚至逼近两万。如我的文章能得到这批读者的认可甚至在一定程度引发共鸣的话,从宣传的角度看,我是比较知足的,毕竟我只是个不入流的作者,有人称我是景德镇的知青作家那完全是鼓励我抬举我,我并不敢愧领。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宣传群众的决心和信心。我能尽力把我这"一亩三分地"耕种好,经营好,也是一种价值至少是残存价值的体现。"早产"的最后一个原因则是自己对即将面临的形势分析判断。近十余年来,尤其最近几年来,出于政治需要,整个社会对思想、言论的管控还是比较严的,但世事往往物极必反,何况历史早已证明,创作自由,言论自由对社会发展进步绝对有好处。我预估近段时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这方面将会有所放活宽松,作为"有话想说"的人来讲,只要实事求是且目的积极向上,完全可以也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并且可畅所欲言说深说细说透,哪怕预估有误,最后可能要担风险我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上可知,本部分将涉及的题材内容很广,甚至已到了无法事先列出提纲目录的程度,只有等出书时再来考虑。这除了已基本草就的篇章并未归之一处外,关键还有很多篇章尚在脑海里散藏着,只能随机蹦出时随机再写。但即便如此"形散",心里还是有点谱(力争"神不散"),要写的大致是晚年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之类,故前面所提炼的《"凡鸟"飞歌》作者题记四句话还是适用,只不过这《凡四》可能更侧重后两句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 打工也想着"改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琐事记忆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辈子经常异想天开,褒义的说法则是总有理想并总会去追求,但成功者却廖廖。别人说我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我也并不否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不,内退后我到一家民营企业去打工,就想如若有可能就尽力帮助企业打造成一家优质企业,号称百年老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造百年老店 ,还在中行上班时便有此想法。但自与杨行长一番长谈后便认为基本无此可能能,因为体制内单位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像杨行长这么优秀的领导都很难脱俗,其他不具备相应德才的"大路货"就更不可能了。况且我自己按中行整体上市的部署也要内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实话,我对所谓内退(实质就是变相下岗)是很有看法的。内退后仍感觉自己浑身是劲、思想滿滿,总想找点合适的事做。恰好老友吳志刚到新昌江大酒店做消杀(注: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与该店新上任的老总(老板)相谈甚欢。又从交谈中得知该老总正缺得力帮手,便马上推荐了我,说我如何如何行,尤其突出我在中行有办公室、工会成功供职的经历,惹得该老板吕总恨不能马上就见到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昌江大酒店处在瓷都南大门三岔路口,附近都是好单位,店内硬件设施也不错。中行与它也只是隔路相望,我过去经常在此接待来人来客,应该不陌生,只是这个新任吕总尚未接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吕总看上去一副青年才俊模样,谈吐也不俗,还写得一手好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儒商。我当时不免心生爱意,觉得是我帮忙的理想之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次见面自然先是寒喧、客套了一番,然后又各自作了一点自我介绍、并互问了一些基本情况。他说他第一桶金是做建工队,而后做房地产,前不久看见新昌江大酒店经营权招标转让,出于好奇,更出于对未来酒店业前景的看好便接盘了。我说,你是大老板,我是老打工仔,但还是希望合作愉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哎一一,您这是什么话!您是前辈,又是大央企出来的,我应尊您为老师。再说,您肯定不缺钱,看得出,您依然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高兴地一拍掌:"算你说对了!我就是要找一个理想的民企老板,帮着打造一家百年老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瞪着眼睛,愣了一会儿,但马上滿脸笑容地说:"百年老店?好!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酒店上班后,他果然任我为办公室主任,试用期3个月,月薪1500。我之前虽然默认了"不差钱”的说法,但就当时来讲1500月薪确实不算低,而且我实际也很需要(内退后收入骤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冲着对吕总的欣赏和1500的月薪,上班伊始,我情绪自然很高,干劲也很足,况且我一贯就是做事认真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民企不同于国企,办公室就是个"百管部",但人员只有3个,除我之外还有一个副主任和一个年轻的女文员。吕总说:"人是少了一点,以后你看着有合适的再招聘一个主管帮你,反正人事也归你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副主任,名义上是分管事务,但实际上他就只执行吕总的指令,忙一些很神秘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老板的嫡系吊刀。小女孩文员倒是听我指挥调度,但毕竟少不更事,不可能独挡一面,所以,办公室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我一人承担。尽管如此,我还是一边忙着应付日常工作,一边还腾出时间精力去学习(酒店业务)、调查、观察、思考,一个月后终于渐渐形成了一些本酒店创新发展的思路,最后利用一个星期天将它汇总成篇,并征求了部分优秀中层的意见。这些中层大概到酒店以来还从未接触这么有深度有广度的的东西,他们看后除了惊讶便是欣喜,当然也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毕竟他们也希望本酒店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我据此略作修改后便呈交给了吕总,然后长长嘘了一口气一一拿人钱财,总要替人"消灾"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思路我取名叫《关于新昌江大酒店打造品牌、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后改为《……实施意见》)。《意见》共分四个部分,即清晰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经营机制,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外部关系。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了景市中行的,因从服务的角度看,两单位有很多相同之处,完全可以"拿来"。而不同的地方我就老老实实作了很多分析、比较、思考,比如,我所提出的"一、二、三战略",即一流的服务、二流的门槛、三流的消费水平,就是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大众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比较当地竟争对手情况以及本酒店相对竟争优势后才概括提炼出来的,并大胆估计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经营特色(如集各种风味小吃于一家等),新昌江酒店一定能逐步做旺人气、薄利多销、在赢利的同时不断打响品牌,最后做成一个老字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意见》交上去后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没想到第二天吕总便欣喜若狂地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指着桌上的那份文稿说:"凡老啊凡老,您真不愧是大央企出来的,意见都说到点子上了,以后就按您设计的思路去实施、运作!"然后又在店务会上隆重推介、公开宣布:"……总体思路上,今后大家都听凡主任的安排,如果遇阻或扯蛋,我拿你们是问!"……事后,有人悄悄地与我说:"看这阵势,过不了多久你肯定是副总或特别助理。”我自然很高兴一一没想到初来乍到,才小试牛刀便有价值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过两天,我便提前转正并加了薪。我愈发起劲,愈发认真地按自己的思路运作起来。其间,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认真帮办了一期以《……实施意见》为蓝本的骨干培训班。凭着我在中行的见识、功底,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培训班办得既内容丰富厚实,又形式活泼多彩,既给员工灌输了新思想、新理念,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质,调动了积极性,又为酒店的后续良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的员工说:"来新昌江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新颖别致且深受教益的培训……"其间吕总也抽空来听过两次课,并肯定也听到员工的评价、反映。二是按照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全面部暑了2005年国际陶瓷节的服务接待工作。应该说,有我的奋力分担,吕总确实轻松了许多,在布置、落实有关工作的会议上,他只要特别强调一些重点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员工们觉得在新昌江干得挺有意思,同时与我接触、交谈的也渐渐多了起来,整个工作也自然有了一些起色,应该说我在此帮忙"打造"的理想初有成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接下来的几件事却让我滚烫的心渐渐冷却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是员工食堂的伙食问题。这事其实我早就听到反映,况且我自己有时也在食堂吃饭。但碍于初来乍到,同时也未找到合适机会,故一直未多言语。直到有一天,有几个员工到办公室找我,说食堂连菜都没有了,光给饭吃。我也不知何故,腾地一下火气就上来了,马上找到厨师长责问。厨师长一脸的无奈:"没办法,吕总一直让我们把员工伙食标准压低一点,今天恰好多了几个人值中班,所以才一一"我终于知道问题的根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正好吕总找我商量工作,谈到有个别员工上班吃零食等问题,要我想办法抓一抓、管一管。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便说:"吕总,我听好些个员工说,食堂的油水太少,他们老觉得肚子饿,所以才买点零食中途垫补一下。上班吃零食,这事我肯定要抓要管,但最好能先把员工的借口堵上才好严管。"当时,我感觉吕总脸上有些不快,便暂时打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吕总亲自到食堂吃中饭,并特意坐到我对面说:"老凡,你应该下放过吧?下放时有这一荤一素的伙食吃吗?"我知道他的用意,心里也有些不快,竟忍不住顶了他一句:"此一时彼一时,那60年连饭也没得吃哩!"他大概没料到我竟然会顶撞他(印象中那确实是第一次),顿时脸上毫无表情,端起饭碗便气呼呼地走了。有员工见状凑过来说:"凡主任,您肯定与他说了伙食问题吧,不然他怎么会突然到食堂来吃饭?"我自然不能火上浇油,便说:"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再说,人家毕竟是私人老板,总想尽量开源节流,他能吃,我们怎么就不能吃?"员工显然不服:"还一荤一素呢!你看,这辣椒里面有几片肉?还净是一些肥肉!私人老板就是心黑!”我有些无语,又不希望劳资双方矛盾加深,便开导道:"你也别那么说,吕总还是不错的,他也想团结带领大家把新昌江办好,有些事情相互多一些理解吧。”员工自然不便再说什么,悻悻而去。我独自坐在饭厅里,心想:难道吕总不懂得小利益、眼前利益与大利益、长远利益的辨证关系吗?打造良企首先可是要打造一支热爱本企业、思想情绪稳定的员工队伍啊!这些道理还需要我去阐明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那以后,我明显感到吕总与我的关系僵硬了一些。但为长远计,我仍一如继往地尊敬他、靠拢他,尽量不让他感觉我有何异样。同时,在工作上也一如继往地按既定目标去做。但这些努力,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弥补我们之间的鸿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很快就到年底了。市社保局适时召开会议,要求各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对员工做到应保尽保(主要是养老保险)。我自然是"会议代表”参加了此会,回来后便将会议精神向吕总作了汇报。吕总说:"好的,这事你去操办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简单宣传,大多数职工都按要求填表参保,但也有小拨人思想不开化,舍不得每月扣8%的工资。我难免有些替他们感到婉惜,有一次就借机会与他们多说了几句。谁知其中有一人竟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跑到吕总那里告我一状,说"凡主任硬逼着我们买社保”。更没想到的是,吕总竟借题发挥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通:"文件上说得很清楚,参加社保要职工自愿,你凭什么强迫别人买?……请你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别把我这儿当什么国企央企!"我当时感到很委屈,事后便将此事与办公室主管说了。她是我从人才市场招聘来的,因当时听我介绍新昌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她很感兴趣,加上又正好符合她的专业便欣然应聘了。来后在我手底下做事也觉得心情很舒畅,我对她自然也很信任。谁知听我说完后她竟长叹一气说:"凡老师,您大概是第一次到私人老板手下做事吧。其实,我来后没多久就看出来了,吕总并不像您说的是个儒商,只是我看您滿腔热情、满怀理想的样子不忍心泼您的冷水。您想想看,酒店每增加一个员工社保,他每月就要多花至少上百块钱,他能不心疼吗?"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虽比我年轻很多,但社会上的事却比我看得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此以后,我想了很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百年老店为什么少之又少?民营企业为什么大多很难做大做强?关键这些老板们理论上都很赞同要有战略眼光和广阔胸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可一涉及到具体利益时,骨子里的东西便无形中强烈地渗透出来,最终形成自身无法解脱的矛盾,时间一长便让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渐渐消没在复杂的矛盾漩涡当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情想明白了,我自然开始萌生退意。正好2006年春节将至,家里有些事要忙,加上老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骨折,我也没情绪没心思再做下去,便一纸辞呈把老板给"炒"了,结束了短短4个多月的在民营企业惨淡"试水"生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