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之旅(一)‍河北沧州-石家庄-定州 ‍(10/12~10/13)

红美人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1日晚,由上海市收藏协会旅游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松江区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郭效文老师组织带队的,32名游客从上海火车站坐晚上的动车D6车次,上海—天津西站(21:15-08:08+1)去往天津。其中有两名是提前到达的。</p><p class="ql-block">‍天津市,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市,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截至 2023年末,天津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1966.45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1364万人。</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河北四宝之一)</p><p class="ql-block">‍又称镇海吼,位于河北沧州,始建于后周广顺三年(953 年) 。铁狮子身高 5.78 米,长5.34 米,宽3.17 米,重约40 吨。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但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右项及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精造”字样,右肋有“山东李云造”5 个字。背负巨盆,面南尾北,昂首挺胸,巨口大张,四肢呈行走态 。</p><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采用泥范明浇法铸造,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61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河北赵县赵州桥</p><p class="ql-block">‍河北四宝之一,AAAA 级景区。始建于隋朝(595年- 605 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 余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p><p class="ql-block">‍赵州桥因其建筑结构独特,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桥体雄伟壮观,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桥”。唐代中书令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p><p class="ql-block">‍赵州桥全长 64.4 米,拱顶宽9 米,拱脚宽 9.6 米,跨径37.02 米,拱矢7.23 米。从整体看它是一座单孔弧形石桥,由 28 道石拱圈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是中国造桥史上的杰作,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p> <p class="ql-block">陀罗尼经幢</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成立于 1953 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包括主院区、建华院区、育才院区三部分。主院区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建于 1968 年,南区为新扩建区,两区建筑和谐统一,巍峨壮丽,是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建华院区和育才院区为文物库房,藏品总数 21万件,撷取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推出 10 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 , 《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曲阳石雕》,《北朝壁画》,《名窑名瓷》,《抗日烽火-英雄河北》,《“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p><p class="ql-block">‍通过5000 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 200万年来连绵延续的人类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镇院之宝</p><p class="ql-block">‍刘胜金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北朝壁画</p><p class="ql-block">‍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自古及今,盛衰有时,不绝如缕。今人谈壁画,言者必称汉唐。殊不知北朝壁画的艺术水平共实不在汉唐之下,只不过被历史长久地湮没了。</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省境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北朝墓葬,其中东魏茹茹公主墓、元祜蓉,北齐高洋墓、高润墓、高孝绪墓,均有壁画出土。这些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p><p class="ql-block">丽,惊世孩俗,独具异彩,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用线自由飞动,挥洒自如,有满壁风动之感,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瓷器</p><p class="ql-block">‍位于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始烧于北朝,宋、金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密瓷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胎质较粗,格调粗犷。产品以白地黑褐彩及剔、划花瓷器薯称,并有绿釉黑彩、白种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制品。纹饰洒脱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水风景、动物花鸟、人物故事、诗词歌赋、民谣俗曲皆可入画。磁州窑是当时北方影响最大的民间窑场,影响遍及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西、安徽和广东等地,形成庞大的磁州窑系。</p> <p class="ql-block">毗卢寺</p><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临济宗的一座古老庙宇,以保存有</p><p class="ql-block">精美的古代壁画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p><p class="ql-block">‍按该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澄灵塔</p><p class="ql-block">澄灵搭,全称《唐临济惠照澄灵搭》,唐代高僧义玄禅师衣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至今有记载的修缮共有七次。(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元至正三年1343年、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道光十年1830年、1985年)此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实心砖搭,高30.47米,“机锋四出,八面玲珑。 ”</p><p class="ql-block">‍1933年古建专家梁思成到正定考察古建筑,在《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记述澄灵塔时写到:“这青塔在正定四塔中为最小一个,但清晰秀丽,可算搭中上品。”</p><p class="ql-block">‍澄灵塔上嵌有三块刻石,从上往下分别是《唐临济惠照澄灵塔》刻石,《清代雍正皇帝加封义玄等二十名高僧圣旨》刻石,《明代际崑和尚修寺》刻石。</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正定天宁寺凌霄塔</p><p class="ql-block">‍坐落在正定城内天宁寺,也称木塔。始建于</p><p class="ql-block">唐,因建塔材料多为木质,故俗称木塔。九层,高约40米,仍保留金代风格。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内有阶梯可攀登 1、2、3层,4层以上有中心柱,用放射状角梁与塔身连接。从外部看,塔身下 3层为砖磨斗拱。第</p><p class="ql-block">4 层以上斗拱和飞檐均为木构,各角悬挂风铎,四面有门,顶部原有铁铸枣核状的塔刹,塔身往上,每层高度递减,每层收分递加。这种下砖上木并有直贯 5 层的塔心柱的高层古塔结构,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p><p class="ql-block">‍1966年邢台地震时,塔刹和顶部被震掉,古老的塔身也遭损坏。木塔是其后重建,结构也不尽同于原塔,但仍是一座宏伟的高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