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ofdqg6" target="_blank">稻花香古村落之旅(1)</a></p> 9.8-14日我们随贵州民俗影像组织的“稻花香古村落之旅”,走进了黔东南一些鲜为人知的寨子村落,体验和记录了他们平凡而又精彩的生活,感受到了山外少有的纯朴和真挚、纯粹与简单,更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与碰撞所绽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与他们的纠结和困惑。<br>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D2 “吃新”中的增盈村侗寨</b></p> 还记得陶渊明心之所梦的那个村子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div>走进“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增盈村,我们似乎找到了那个桃花源村。<br></div> 将近十一点,我们到了增盈村,此时的寨子一片忙碌热闹,家家户户,正忙着切牛肉的,熬“牛瘪汤”(?),还有提着礼盒(加多宝之类的饮料)牵着娃上门的客人,人来人往,他们正在过一年一度隆重的“吃新节”(亦称“新米节”)。 增盈村是往洞镇最大的一个村,有2300多人,90%是侗族。我们从上寨走到下寨,路过的每家每户都邀我们留下来一起吃饭,以至于后来我们不敢逛了,因为实在难以拒绝他们热情的邀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不少少数民族寨子,日渐商业化,可这里依旧质朴得近乎原始,随便走进一户侗族人家里,依然能感受他们夹着方言话语里的淳朴善良。这种久违了的纯朴和真挚,热情而简单,让我们备受感动。<br> 吃新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祈福秋天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他们会杀羊宰牛,开田捕鱼,准备烟酒糖等节日所需的东西,主动去请客人来自家做客,这个活动一般要持续三天。<br> 活动的高潮就是鼓楼里或者风雨桥上的“侗族大歌”。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唱大歌看成和吃饭一样重要的事儿,歌就是精神食粮,歌就是知识,歌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最有知识的人,最懂道理的人,最受尊重的人,所以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br> 在增盈,你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会唱歌。他们一唱就是三五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他们用歌来传情,用歌来交流,用歌来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 “侗族大歌”至少需要三个人以上歌班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个低音,整场大歌无指挥,无伴奏,无歌词,多声部完美融合,似天籁之音,无比神奇。<br>我听不懂,只能从高高低低的旋律中猜测出一曲一曲大概在叙说某事,大概在抒发某情感,大概在模仿鸟兽虫鸣等等之意。 活动结束,客人准备返程时,主寨的人们会用糯米草包起糯米饭,煮红蛋赠送给客人。同时,还会赠送各种纪念品,如锦旗、彩匾、手工艺品等。这些纪念品都挂在竹竿上,一边让路人欣赏,一边送客到到风雨桥。 说起风雨桥,就得说侗族同胞引以为傲的三样东西:风雨桥、鼓楼和大歌。 <br>风雨桥,也叫花桥,是侗族寨子的标志,也是门户。侗族的村寨,一般都依水而建,所以风雨桥也是村中的必备,木结构小青瓦盖顶,大概是有些桥装饰比较花俏,所以又叫“花桥。”侗人常在这儿休息聊天唱歌;<br>鼓楼是寨子的核心区,侗寨的CBD,是侗族人祭祀、庆典、集会等活动的地方,寨子中往往一个姓就建一个鼓楼,所以一个寨子可能不止一个鼓楼。<br>鼓楼和风雨桥就是大歌最主要的表演的场所,所以风雨桥、鼓楼、大歌三者紧密联系着。<br> <p class="ql-block">当你在鼓楼抑或风雨桥上听过了侗寨大歌,如果还没吃上一碗“牛瘪汤”,你的侗寨吃新之行是不够完美的,你吃过了吗?</p> 2024.9.8-14(4980)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sfufo6" target="_blank">稻花香古村落之旅(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