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连波寒烟翠 坝上(三)

朱彦林

<h3> 深秋的坝上是一个满目火红,风光旖旎的世界,但在苍远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地方卓尔不凡,那就是乌兰布统大草原的核心地带——将军泡子。一潭碧水,一座孤山,沙丘远树,疏离环绕。迷人的风光与动人的故事构成了坝上最喜人的存在。</h3> <h3> 现在这个机位是俯视将军泡子的沙山上,叫敖包吐。敖包之意如同藏区草原的玛尼堆,是草原地区凸起的山包甚或用石块堆积的路标。敖包吐之意就无从得知,大概是当地人习惯口语的音译吧。</h3><h3> 黎明时分我们穿过丛林,踩着柔软的沙路,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沙山,在晨光熹微中等待着太阳跃出地平线的美妙一刻。</h3> <h3>  看过许多日出,红日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由缓而急,喷薄而出,气势如虹,漫天霞光将天宇涂成五光十色。但是,敖包吐上观日出,却颠覆了我的感觉,这种震撼的视觉此前我只经历过一次,那就是在婺源石城,石城的日出万道金光从山头斜照而过,令人惊诧。敖包吐的日出却非如此。</h3><h3> 当霞光在地平线刷出一条彩带,炫目的火红就溢满了整个天幕,太阳捎一露头,辽阔而旷远的大地便如熔炉般燃烧起来。那一刻,风静了,云化了,远山近水,桦林草原,在朦胧水雾的氤氲中融化成一片金色,那种壮观景象如梦似幻,留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h3><h3> 此时,原本嘈杂的沙山寂静下来,只有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个不停。</h3><h3> </h3> <h3> 将军泡子</h3><h3> 将军倚剑忆当年,啸卷狼烟朔风寒。</h3><h3> 万千峰驼残阳血,化作妖娆一声叹。</h3> <h3> “将军泡子”除了风光秀丽外,还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乃是当年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击败漠西叛军的古战场,当然,那时这里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肯定不会叫“将军泡子。</h3><h3> 看过《康熙大帝》电视剧的都知道,康熙皇帝在收复台湾的关键时刻,漠西草原的准葛尔部首领葛尔丹在西部伊犁地区不断兼并扩张,并且得到不怀好意的沙俄人的暗中支持。漠北漠南,狼烟四起,葛尔丹狂妄叫嚣要饮马黄河。康熙皇帝由于抽不出手来,就以和亲缓解压力。但葛尔丹野心极大,最终还是在1685年率部南侵,打到了河北境内的塞罕坝,要知道这里离京都北京已是咫尺之遥了。</h3> <h3>  葛尔丹打错了算盘,康熙皇帝携收复台湾余威,御驾亲征,与葛尔丹在广袤的乌兰布统大草原摆开了战场,决战就在乌兰布统的将军泡子。葛尔丹用几万峰骆驼布了个骆驼阵,以为这就是草原的铜墙铁壁,那知道清朝这时已经有了先进武器——红衣大炮,万炮齐鸣中,骆驼阵血肉横飞,顷刻瓦解,葛尔丹战败,但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被杀,而是落荒而逃。几年之后再与清廷大战,再遭重创,溃退伊犁后发现汗位已被侄子夺去,愤而自尽。</h3><h3> 这场大战,康熙全胜,但惨烈的战争也让清政府付出了沉重代价,康熙皇帝的亲舅舅佟国纲将军战死沙场。从此,此地就称为将军泡子。</h3> <h3>  将军已逝,英名长存,斗转星移,将军泡子已是青山隐隐,水草茂盛,当年的腥风血雨将成为永远的历史与传说。许多人来到将军泡子,为的是一睹乌兰布统秋色迷人的风采,将军泡子没有辜负游人的期望,风采依旧,风格张扬,风韵浓郁,也许这就是自然的力量,美好是自然的永恒。</h3> <h3>  一队骆驼从沙丘后逶迤而来,立刻引起众人一片欢呼。峰驼排成长龙,神态威严,步履稳健地缓缓而过,似乎有一种朝圣的仪式感。画面分成了三部分:远山如黛,中景火红,近处的骆驼在朝霞中,毛色闪着金光,整个画面温馨而生动。</h3> <h3>  马踏水花是将军泡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万马奔腾,水花飞溅,如洪流滚滚,排山倒海,呼啸而来甚是壮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