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4日,国庆长假的第4天,拼车自驾的四人出发了,导航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南岭村加湖,今天主要是冲着太坑山上的猛犸岩去的。猛犸岩,顾名思义,因山顶上的凸出巨岩像猛犸而被户外人称猛犸岩的吧?另一座叫太兰坑的山,山顶上亦有一块凸起奇岩,我称它背鳍岩的,且听细述。</p> <p class="ql-block">☝车子停在一座漂亮的连排别墅前且特意向别墅主人打了招呼。这家人可好了,一个劲说:好!好!好!车就停我家门口没事。还一直招呼我们到家里坐坐,喝点水。停留间老乡好奇问我们打哪来?答从福州来,专门到此来登山。</p> <p class="ql-block">☝从美墅西侧小径往山上走的,走到山坡废梯田处没路了,废梯田里就坡上去,一会对接上了山中小径。这就对了,不可能一开始上山,就没有上山的小径吧?路上有好看的野菊花,有老树虬枝上长着的朵朵诱人的树灵芝(树舌),还有散落在小山径上的酸枣,指不定往前走着,小山径上还会让我们见到山里的什么稀奇野玩意儿的!</p> ☝小山径边有一段没一段得见石砌水沟,还有镀锌水管子沿小径边布设。走到小径分岔处听到有溪流声,右转而上。路上捡到的这野果子不知是啥?有懂的小伙伴们评论区可告知我一下。到了过溪点,过栅栏切过小溪床到溪左。小美溪溪水浅薄,溪水还算清澈。 ☝过溪后,似有路又无路的样子,往前探走,见一段干溪床好走,从干溪床中的石洞钻过去。 ☝有同伴“阿莲”寻到干溪床左上有路,叁人会合过去。山谷中见一石凸奇,我一看记录的轨迹,巧了,正好显示走了一公里,就当这块有许多斜纹的岩石是1km里程碑吧。 <p class="ql-block">☝傍着小溪走,又到了从溪左切过小溪的指引,循径而上,走入一片绿绿的草坪,前视山顶巨岩清楚可见。</p> ☝草地上牛屎一坨一坨的,稍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的,就这样来到山中一处养牛场。立定养牛场这里看前方11点钟位置,看那山顶雄立的巨岩,应该就是太坑山猛犸岩吧?一定是的。养牛场这里遇见放牛人,听他说牛场这里右上老鹞尖,但道路极其荒野,力劝我们放弃去老鹞尖打卡,同伴几个听后都说要放弃老鹞尖之登,只好服从大家意见,决定专注于正前方垭口再左上的猛犸岩打卡。 ☝目标前方垭口,于是往前,还先跟着牛儿向上走了一段。<br> <p class="ql-block">☝废梯田一层层就坎往上攀登,梯田上多是茶仔树生长,也生长着许多山苍子树 。再往上是芦苇丛。从钻芦苇丛开始,前路难不难走?是否意味着找虐的猛犸岩打卡之行就此开启了吗?呵呵!</p> ☝向右走偏了些后向左修正方向,钻入一片细管竹的竹丛。 <p class="ql-block">☝出竹丛后发现眼前是险崖绝壁,绝壁陡峭,攀爬不上。回头俯看刚才立定的养牛场,像绿绿的山谷中的一小块“伤疤”似的。正视前方的那座尖尖山头,也不知是不是老鹞尖来着?</p> ☝险崖是上不去喽,只好回撤又钻入竹丛,决定从险崖底部左绕向上。经过的一块岩石上有一洞眼,看着像大大的牛眼或马眼,就称它牛眼岩或马眼岩吧。 <p class="ql-block">☝牛眼岩虽也陡峭,本事大的“st”独自攀岩上去了,但两位女生看着陡峭的山岩不敢贸然攀爬上去,只好再向左绕一些距离,到达大山的沟脉处往上攀爬,如此绕崖成功登高了!</p> ☝登高上来是山脊背,这便是太坑山的山脊背了,脊背岩延伸到前头的是雄立的猛犸岩,我们从这个方向登高上来,所见是猛犸岩的南立面,细观之下,巨岩像一只静卧的猛犸微微回首。<b>猛犸的头上还有个纠纠,看来是只调皮武勇的猛犸。</b>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点,到了路餐时间,风大,也就简单应付吃了些干粮充饥。</p> ☝立定太坑山南山脊背上,自右向左转拍一下,<b>看雾走匆匆越过连绵山脉,抟雾走着走着就化入大山或天空中了。</b>视线转到峡谷中间,以峡为界,峡左首见的尖尖山头是否老鹞尖山顶?视线继续左移,眼前的馒头山连着秀美的弧线山脊背,山脊背呈鲜明的金绿色。<b>好看的山脊背看着像龙脊,看着又像是牛、虎之背。</b> ☝猛犸岩西侧直壁的底部,有一块小岩石悬挂在直壁上,神奇呀,它是怎么吸附在直壁上不掉落的?这块小岩石像极了衣服扣子。我试探着从猛犸岩的南立面有无可能攀上去到猛犸岩顶,到直壁下仰头一看,以我的能力根本无法徒手攀爬上去,看看左边,很陡很深,又看看右边,右边看似可以绕行。 ☝于是循不明路迹右绕而下,判断正确,有路。 ☝下探发现崖壁上有个岩穴。 <p class="ql-block">☝陡岩斜壁上手脚并用地侧切向北,之后是密密的芦苇丛,没有路只能由我来开路了,芦苇丛太高,钻在芦苇丛中的我只能用后退倒走的办法,像推土机那样推出一条芦苇丛里的路来。</p> ☝钻出高密的芦苇丛,到了猛犸岩北坡这边的脊背岩上,这里正视猛犸岩的北立面。 ☝再钻芦苇丛,终于对接上了像样的山径,转身回看,摄取一张照片,所谓猛犸岩,应该就是这个方向取景吧?想象着走过来的山脊像猛犸伸出的长长鼻子。<br> ☝观赏过猛犸岩,接下来是一段圣蕨草丛中路迹明显的路,一路向北。<br> ☝草中路又对接了机耕道,于三叉路口折转九十度向西。山上都是结果累累的茶仔树。 ☝向西的路先是一段片石路。片石路又接上碎石路。这条路回头向东走到刚才九十度折转处然后向北,可一直通向鹅湖茶场、大窝顶、福清一都的慢城彩虹步道。 ☝好走的碎石路正走得起劲时,差一点错过左转切入的小径。 ☝山顶小径走着,视野虽广阔,只是此时起雾,雾水像是在身后追赶着我们,抟雾弥漫包抄而来。 ☝雾开瞬间想摄取一张东南方位的猛犸岩的美照,可是等拿出手机准备拍摄时,像面纱的抟雾又弥蒙住了猛犸岩,这山中雾气的变化可是非常快的,“芝麻开门”仅一瞬间就又闭合上了,远端猛犸岩的雄姿方显又隐了。 ☝行进到海拔777m的高点,目标应该是南向有岩石裸现的山头,要先坡降后再爬升到达那儿,这就是摆在眼前的行进路线与参照目标。于下降中左看时总算行摄到了雾开一瞬显明的猛犸岩,雄立东方的猛犸岩看着酷似万里长城上的“敌楼”有吗? ☝踏降中到达一块裸岩坡,垭口两边坡面上全披着密密的芦苇丛,根本看不到路迹,有一阵没一阵地下着雨,风呼呼吹个不停,吹得芦苇丛如波浪般起伏。顺“阿莲”手指方向,终极目标是太兰坑。<b>好一个山外青山坑外坑呀!</b> ☝开始下切,准备钻入芦苇丛。 ☝没有路的芦苇丛只能靠自己开出一条路来,先是背推式手拉芦苇杆下坡而行,目标是前方看到的岩石顶,我在前面开路,同伴“阿莲”跟在我后面修正方向。此行最艰难的一段里程开启了。 ☝山坡对面的猛犸岩时不时又显真容,偷闲又摄取了一张它的英姿美照,此时看猛犸岩,像一位长者身披绿袍安坐在那,他像是在对我们四人说:<b>前进,没有退路可言。</b>哈哈! ☝如此于芦苇丛里钻行,先降后升,<b>下降采用背推式有贯性还算容易些,而爬升向上就不好采用背推式了,没办法,我只好采用躺平式的开路办法,于芦苇丛中躺下去,用身体压出一条草路来,芦苇太过茂密,有时躺平压出的地方踩上去,还会有弹性的。</b>行进至此真的是欲罢不能呀,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呀爬。芦苇叶真是锋利非常,我用魔术巾包住脸面以防芦苇叶割脸破相,手上戴的是露指手套,露出的手指一不小心就被锋利的芦苇叶子划拉出了好多血口子,生疼生疼。 ☝别看美女爬出草从时笑得如此灿烂,行进中可是苦到想哭,但没办法,哭给谁看呢?此时只有坚强这一选项,骂鬼才也不管用的,因为骂我也骂不出一条好走的路来呀,嘿嘿。 ☝终于爬出芦苇丛到达了目标岩顶。其实这个目标岩顶距离太兰坑还远着,而且不是想当然的到岩顶后接着是下降,不,这个岩顶其实只相当于一个平台微凸,接着还是爬升,前路还要再钻芦苇丛。<br> ☝站在目标岩顶上,拍一段风雨交加的视频。前路还有芦苇丛、还要爬升、还要下降多少距离才能到达太兰坑呀?回头吧不甘心也不可能了,抱怨有用吗?抱怨也抱怨不出好走的路来的呀!只能阿弥托福了! <p class="ql-block">☝翻过目标岩顶是较矮的芒草丛,过了芒草丛要再爬升向上。山风大作,我们四人也是难得的风行一时。</p> ☝爬稍高处眼前出现了太兰坑的目标山脊线,太兰坑终于是眼见为实地位在前面了,需钻芦苇丛再向下向它靠拢。 ☝一路虐行大多由我在前开路,还好有女神“阿莲”在我开路时在我身后帮着修正方向才不至于偏离了目标,因为一边开路的我是无法顾及到开路的方向的。<br><br>感谢方向感极好的“阿莲”女神,感谢她一路鼓励同伴加油赶路、劝诫无用的抱怨。可以说女神“阿莲”的优秀表现是今日虐行中支撑我的精神支柱了。衣服脏兮兮的她在我心中也不失女神风采! ☝又一次钻出难走的芦苇丛后总算有一段山脊顶上好走的路了。 ☝目标近了。 ☝<b>眼前这块凸起岩石像大海中巨大的鲸鱼露出海面的背鳍,我就简称它作“背鳍岩”吧。</b>背鳍岩就是轨迹地图标注太兰坑的所在之处。<b>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想象为“点赞”的大拇指或某位神仙的巨腿巨脚,还可以把自己当作小人国里的小人,就当是在巨人格里佛的小腿上爬来爬去。</b> ☝从太兰坑“背鳍岩”处给两位美女拍的视频中可见,风雨交加中美女的裤子都湿了。风好大,护好头上戴的帽子,别学“骚特”似的,山风猛吹之后把头上帽子送给了大山。<br> ☝风大雨密使得我们不敢在此久留,经判断,还是从背鳍岩的右边绕过去。 ☝绕过背鳍岩后往前是险崖,风大雨大,美女还恐高,也就不冒险从险崖下降了,折回,去选择一个合适位置再切下太兰坑东坡,如此可以对接到上午上山的溪边小径完成全程圈越。 ☝最后一次钻行芦苇丛是单纯的坡降,斜山坡一降到底不起伏。钻出芦苇丛后又钻入林坡,可以听到哗啦啦小溪流水声了。在林坡陡降时出了一点小状况,同行者中的美女“xy”有些心里崩溃了,不大敢走陡降的林坡,还好有大神“st”相助于她,连哄带"骗"地把她“骗”下坡来。钻出芦苇丛后的这段林坡下降,在我和“阿莲”看来是很容易的扶树弓步下行,可到了“xy”这就不行了,用的屁降的办法慢速下降,也就用时很多了,好在有“骚特”相助,最终助她安全从林坡降了下来,“st ”又立一功呀!立功的还有我用的那一根上山时剪的竹竿子,作登山杖用。 ☝成功下切到溪峡后,余下的一段路是早上上山路的重叠,这下放心了!安全了!<br> ☝今日之行有点像这片竹林般错综复杂,强度虽不算大,指的难度较大,一路芦苇丛里开路上上下下,体力消耗较大。回到起终点时已接近18点了,短短不到6km的圈越线走了7个多小时,平均速度才0.78Km/h,足见今日之行野虐程度了。<div><br>老乡家的门突然打开了,回家探父的这家女儿(后来知道她叫“玉莺”)热情地把我们往她家里让。看着如落汤鸡似的我们4人,玉莺说:我以为你们在山上迷路了呢!好担心你们呀!她客气地提出要为我们4人煮面条充饥,我们客气地谢绝了她的好意。好客的玉莺还请出了她92岁老父亲来给我们讲石轿山的传说故事:从前我们大洋这边要出一个太子,后来太子被人害了没出成,所以那个太子轿就停放在山上了,久而久之,乡里人就称有太子轿的这座山为石轿山了……。原来太坑山当地人是称石轿山的。我们在这户好心人家补足了水,充分休息后才打道回府的。临走时,玉莺还送了她家树上摘的好大一袋柿子给我们。真心感谢热心纯朴的乡里好人。<br><br>好一个令人难忘的猛犸岩之行啊!够野!够虐!</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文完)</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