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 华人自称]</p><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炎黄苗裔”、“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p><p class="ql-block">炎,炎帝神农氏;黄,黄帝轩辕氏,又称黄帝有熊氏。炎黄二帝,中华远古时期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立市廛,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首创农耕、医药,把中华民族由野蛮状态引入了原始文明状态,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氏广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鞋帽,建舟车,制音律,设官理事,区划治理,初创中华古国形态,把中华民族由氏族公社状态引入了原始国家文明状态。炎黄帝结盟,形成了华夏族;二帝居功至伟,是中华民族始祖的优优秀代表。</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p><p class="ql-block">[来 源]</p><p class="ql-block">炎帝与黄帝的后辈,取其简称</p><p class="ql-block">[意 义]</p><p class="ql-block">代指华人,意指中华民族的后代</p><p class="ql-block">[由来]</p><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炎黄并称,见于《国语》。《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这里黄帝、炎帝并列而出,二者是两个具体的人还是指两个部落,学界存在争论,但足见古人已将二炎黄并列。《国语·周语下》说到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如申、吕、齐、许、杞、鄫等,概括为“皆黄、炎之后也。”</p><p class="ql-block">炎黄既为共祖,炎黄合祀,始自秦灵公。《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灵公认为黄帝、炎帝都是先祖。</p><p class="ql-block">炎黄始祖,也得到一些少数民族的认同,如匈奴、鲜卑等民族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也纷纷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炎帝、黄帝,希望巩固统治权合法性,据《晋书》记载,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黄帝之后)之苗裔”;前燕政权的开创者、鲜卑人慕容氏“其先有熊氏(黄帝)之苗裔”;后秦政权的开创者、羌人姚弋仲“其先有虞氏(黄帝之后)之苗裔”;《北史·魏本纪》说:“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称,“辽本炎帝之后,按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据《元史·祭祀志》记载:元朝皇室多次祭祀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清帝尊崇黄帝,自顺治以下十帝(宣统帝溥仪未及),皆遣官致祭黄帝陵,致祭次数达36次。</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国以来,“炎黄子孙”称谓好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频频见诸于书刊报纸,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诗云:“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炎黄子孙”的提法超越历史,成为凝聚中华的旗帜。在面对外国强敌侵略而处于亡国亡种的危机下,“炎黄子孙”的概念,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符号。抗日战争时期,“炎黄子孙”的称谓在抗敌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1938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蒋介石亲题“黄帝陵”三字,他们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学者们纷纷以笔代枪,弘扬炎黄二帝伟绩,激励军民抗战士气。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黄帝》一书中认为,“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发展史]</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诸子争鸣,“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孔子称赞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庄子认为“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祭黄帝;作下?,祭炎帝。”大约半个世纪以后,齐威王铸敦铭记“高祖黄帝”,自认为黄帝子孙。《国语・鲁语》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说明舜、禹皆为黄帝之后。《国语・周语》说:“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淫之心间之,故亡其姓氏。……夫亡者岂系无宠,皆黄炎之后也。”</p><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p><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是“黄帝子孙”等称谓出现并得到认同的时期。汉高祖刘邦编造了赤帝(炎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为以汉代秦制造舆论。汉初黄老学盛行,“百家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10余万大军北巡朔方,归途中“祭黄冢桥山”,开创了黄帝陵祭。王莽代汉时自称黄帝之后,声称“姚、妫、陈、田、王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真正把黄帝华夏始祖之地位确立下来的是司马迁。翻开《史记》,第一位进入我们视线的人物就是黄帝。在司马迁的笔下,不仅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圣贤明君是黄帝子孙,而且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们也是黄帝之后,甚至连匈奴、闽越之类的蛮夷原来亦为黄帝苗裔。如此一来,便把各族统统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族谱系中去了。司马迁坚持大一统历史观和民族观,将黄帝民族共祖的地位典籍化,上承“百家杂语”,下启二十四史,对于国人自称“黄帝子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时称“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王充在《论衡・案书篇》中亦云“《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这说明“黄帝子孙”一词在汉代主要是指圣贤明君,并未泛指平民百姓。</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称炎黄之后者不乏其人。贵族墓志中祖述炎黄者不胜枚举。这么多人竞相自称炎黄之后,未必合乎历史事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时人对以黄帝为核心的民族先祖谱系的认同。</p><p class="ql-block">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姓氏之学最盛于唐”。唐人林宝的姓氏名著《元和姓纂》“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而《世本》简直就是一部黄帝和炎帝的族谱。唐代族谱已不可见,宋明以后的族谱大都攀附历史上的同姓名人,甚至远祖炎黄二帝,故而梁启超感叹“寻常百姓家谱,无一不祖黄帝”。宋王朝尊奉炎帝为感生帝,宋真宗尊黄帝崇道教。与宋对峙的辽统治者自称炎帝后裔。《辽史・世表》曰:“庖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契丹人究竟是不是炎黄之后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这正是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p><p class="ql-block">魏晋以降至清末以前,虽然炎黄二帝备受尊崇,但“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等词语却隐而不显,很少使用。究其原因,大概与古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较淡,对炎黄二帝的尊崇文化性大于血缘性,“炎黄子孙”一词的指代范围较小等因素有关。古代中国是“王朝国家”,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王朝国家更需要的是本朝本宗之祖,正如杜佑在《通典》中所说:“远祖非一,不可遍追,故亲尽而止。”窃以为“炎黄子孙”一词的含义与使用,可能经历了一个由直系到旁系,由贵族到平民,由血缘到文化,由实指到泛指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尽管炎黄二帝在古代备受尊崇,但其“文明初祖”和“帝王鼻祖”的形象较之“民族始祖”的形象更为突出,故而“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等词语无法成为普遍使用的称谓。</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后”</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侵华加剧,清廷治国无方,中华民族危机,民族主义传入,长期蛰伏不显的“炎黄子孙”等称谓好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频频见诸于书刊报纸,成为广泛使用的流行词语。改良派是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而革命派则是真正的主导者。二者虽然同样使用“炎黄子孙”,但含义却明显不同,改良派认为“我国皆黄帝子孙”,革命派却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己任的国粹学派,视黄帝为国粹、国魂。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诗云:“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满族贵族盛昱大声疾呼:“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清末“炎黄子孙”称谓的勃兴一方面促进了反清革命的兴起与胜利,另一方面在促使“炎黄子孙”真正成为国人广泛使用的自我称谓的同时,又缩小了“炎黄子孙”一词的指代范围,不利于民族国家的构建。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取代了“驱除鞑虏”,“炎黄子孙”亦由汉人的同义语转变为中国人的代名词。经过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洗礼,国人进一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的共识。</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浴火重生的时候。“炎黄子孙”称谓终于在抗战的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中共中央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蒋介石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国共两党同祭陕西黄帝陵,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蒋介石亲题“黄帝陵”三字,他们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学者们纷纷以笔代枪,弘扬炎黄二帝伟绩,激励军民抗战士气。陈子怡先生在《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一耶?二耶?》一文中指出:“非黄帝子孙者,皆纳入黄帝子孙之中,而无论何姓,皆黄帝子孙矣”;“所以后世之人,咸谓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也”。钱穆先生在《黄帝》一书中认为,“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表达了对“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称谓的认同。</p><p class="ql-block">[血脉溯源]</p><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称谓,曾经以为它更象是一个文化概念;细究历史,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一个血缘概念,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实际上是对中华的文化认同,也是“祖源寻根”的血脉认同。据姓氏研究专家称,中国的绝大多数姓氏起姓的祖先都能追溯到黄帝炎帝及其后裔。</p><p class="ql-block">黄帝及其后裔产生的姓氏,姓氏研究专家认为多于炎帝系,据说大约有300多个。《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意思是,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到各地,因地得姓。史载,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这十二个姓是源姓,后来不断分支,又衍生出数百个姓,如祁姓分枝产生了唐姓、刘姓、范姓、士姓。其余十一个儿子,不是没有“得姓”,而是得新的姓,随父亲黄帝姬姓。姬姓后来分枝,又产生数百姓氏。</p><p class="ql-block">黄帝在位时间长,接位的颛顼是他的孙子(二儿子昌意的儿子):颛顼帝继位者帝喾,是黄帝大儿子玄嚣的孙子;帝喾逝,其子挚、尧先后继位;帝尧禅位帝舜,帝舜是昌意的七世孙、黄帝的八世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夏朝开国之君大禹、商朝开国之君商汤和周朝开国之君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都是黄帝的后裔。</p><p class="ql-block">颛顼、帝喾、唐尧、帝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成年后脱离黄帝母族,组建了大批新的氏族部落或方国,因地因国有了独立的、新的姓和氏。以周武王姬发为例,他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形成了新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祖姓。祖姓发怜衍生以后,黄帝族姓氏古代已达到300多个。</p> <p class="ql-block">研究姓氏来源的一些专家认为,炎黄祖姓有许多是当今的大姓、常见姓,中国当今人数靠前的120个姓氏,据研究,其中属于炎帝族的有许、姜、崔、雷、易、章、高、谢、吕、卢、丁、方、邱、贺、龚、文、洪等姓氏,约占120姓的15%,;属于黄帝族的有86个姓氏,占120个姓氏的72%,即:王、张、刘、陈、杨、周、吴、孙、胡、朱、林、何、郭、罗、宋、郑、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傅、曾、彭、苏、蒋、蔡、贾、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范、石、姚、邹、熊、陆、孔、康、毛、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钱、汤、黎、常、武、乔、赖、庞、樊、兰、殷、施、陶、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鲁;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即:李、赵、黄、徐、马、谭、郝、江;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120姓的7%,即: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其实,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东黎、三苗在三皇五帝时期已经实行民族大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后世又不断有一些族群融合进来,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华民族。所以,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以“炎黄子孙”而自豪是有来历的。“炎黄子孙”是血脉符号,也是文化旗帜。</p> <p class="ql-block">[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亲笔书写《祭黄帝陵文》</p><p class="ql-block">佚名</p><p class="ql-block">2019-04-11 17:43</p><p class="ql-block">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同派代表齐聚陕西桥山,举行了当时最为隆重的共同祭祖仪式。国民党代表中央监委委员张继,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中共方面代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祖涵)等在黄陵桥山黄帝陵前共祭轩辕黄帝。</p> <p class="ql-block">(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图为两党代表在黄帝陵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被史学家认定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亲笔书写了祭黄帝陵文,这篇祭文除在公祭黄帝陵仪式上由林伯渠(林祖涵)庄重宣读外,还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任弼时说这篇祭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后附祭文全文)</p><p class="ql-block">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黄帝陵显示出最强健的中华心律和最强劲的民族凝聚力,全国4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在黄帝的旗帜下,做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祭文手稿)</p> <p class="ql-block">这篇祭文是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窑洞中用铅笔一气呵成的。为了保持原稿的真实性,碑刻保留了原文中两处画圈的地方。古文言体中书写祭文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遇到“祖”字和“父”之类的词时要放在行首,以显示对祖先的尊重。毛泽东书写的祭黄帝陵文中国家的“国”,多写了一个字。我们看圈起来的两个字分别为“祖”“国”,也体现了毛泽东“祖国在我心中”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还将这篇祭文寄往《新华日报》社长范长江先生处,以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长江先生:</p><p class="ql-block">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p><p class="ql-block">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藉供参考,可能时祁为发布!甚盼时赐教言,匡我不逮。敬颂撰祺!</p><p class="ql-block">弟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三月廿九日廿四时”</p><p class="ql-block">这篇祭文感情真挚自然,情绪慷慨激昂,文笔流畅,语句精练,堪称传世祭文之佳作,也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生写了不少鸿篇巨著,也为已故的亲人和无数英烈写过不少悼念的诗词,但所写的正规祭文只有两篇,一篇是为他的母亲所写,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不幸病逝,毛泽东闻讯立即从长沙赶回韶山。10月8日中秋节,毛泽东在母亲灵位前,以泪和墨写了《祭母文》,以寄托哀思;另外一篇就是为始祖轩辕黄帝所写、在陕西黄帝陵诵读的这篇祭文。</p> <p class="ql-block">《祭黄帝陵文》全文: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临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为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倍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黄天厚土。尚飨!”</p> <p class="ql-block">这篇《祭黄帝陵文》,采用汉语四言古体,共56句。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轩辕黄帝的伟业;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第三部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如今,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已勒石立碑,耸立在黄帝陵轩辕庙碑亭。此后,邓小平、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为黄帝陵题词的石碑也矗立在碑亭和碑廊之中。</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题写“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习仲勋题写“爱国团结、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黄帝陵就是炎黄子孙的朝圣地,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抵御外族侵略的动荡之时,还是四海安康的和平年代,黄帝陵展现出凝聚华夏亿万儿女的强大号召力、向心力,成为引领中华儿女不屈奋斗的精神旗帜。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各民族的精神纽带,维系着海峡两岸共同的民族情感。</p><p class="ql-block">黄帝陵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民族意义都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轩辕</p><p class="ql-block">轩辕黄帝,(前2717年-前2599年),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市)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以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姬轩辕</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姬帝鸿、黄帝、三皇之人皇(泰皇)</p><p class="ql-block">国籍</p><p class="ql-block">太古华夏</p><p class="ql-block">民族</p><p class="ql-block">华夏族(现在的汉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p><p class="ql-block">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p><p class="ql-block">[黄帝]</p><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p><p class="ql-block">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甘肃清水人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p><p class="ql-block">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p><p class="ql-block">史载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大都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都已独立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和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后来,周武王(姬发)从岐山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后来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就自称为"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犬戎、西方的北狄、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p> <p class="ql-block">[轩辕黄帝陵]</p><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第一陵,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人的朝圣旅游胜地。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1993年开始大规模整修,庙前广场等一期工程年上半年完成。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桥山。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 天下第一陵:国务院古墓葬编号第一号》</p><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p><p class="ql-block">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p><p class="ql-block">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1997年7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1月,陕西省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黄帝陵</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Huangdi Mausoleum</p><p class="ql-block">别称</p><p class="ql-block">桥陵</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p><p class="ql-block">文保级别</p><p class="ql-block">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是子午岭向东延伸的部分。子午岭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桥山总面积566.7公顷,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计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p><p class="ql-block">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载:"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载:"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p><p class="ql-block">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p><p class="ql-block">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黄帝陵风水轴线"一文,文章说:"黄帝陵风水轴线就是桥山主脊至黄帝墓冢,并与印台山山峰之间构成一条连线,黄帝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是以此为轴线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这条线上"。这条连线是西北至东南走向,也就是说,黄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于后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东(坐西朝东),而是依据地理,背向西北,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脉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p><p class="ql-block">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jiǎo)氏居地,称作蟜山;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p><p class="ql-block">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建立伊始,汉高祖刘邦便颁诏于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 。其后汉武帝亲自祭祀黄帝陵,《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之冢。这是正史中第一次记载黄帝</p> <p class="ql-block">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p><p class="ql-block">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奏:"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桥陵大兴土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修缮活动,修建黄帝庙,并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大典,桥陵也成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黄场所。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祀典,更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政治统治和文化认同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宋嘉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包括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帝王陵寝已经出现了"樵采不禁"的情况。而祭祀的建筑"隳毁",则让正常的祭祀活动无法进行。为此,宋太祖赵匡胤一即位,就于建隆元年和乾德初两次下诏,规定黄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诸陵"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即今址。</p> <p class="ql-block">宋嘉佑六年(1061年),宋仁宗赵祯下圣旨,责成坊州(今黄陵县)地方官员,发动黎民百姓,当年种植柏树1400多棵,同时抽调三户人家,免除一切摇役斌税,专门在桥山看护和种植柏树。并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前,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保护黄帝陵的官方文件。</p> <p class="ql-block">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泰定帝颁布保护黄帝陵庙敕令,并刻立《禁伐黄陵树木圣旨碑》,记载元泰定帝颁发保护轩辕庙建筑、禁伐桥陵树木,并免除宫观、寺院所属地税、商税,对破坏桥陵之人,官府加重处罚的圣旨。此碑亦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关于黄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时期黄帝陵的珍贵实物资料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轩辕庙西侧被大火焚毁的保生宫。</p> <p class="ql-block">明代将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家祭典,祭祀从未中断。</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黄帝,修缮黄帝陵庙,同时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县令兼任。这一做法为后世沿用,县令兼护陵官成为制度。朱元璋不仅安排大臣代表自己前来祭祀黄帝,还拔高了当地的行政级别--明代县令多为七品,由于中部县县令要兼任黄陵护陵官,所以按照五品对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轩辕黄帝坐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朱厚熜修葺轩辕庙;明天启元年(1621年)秋,明熹宗朱由校整修黄帝陵庙;明崇祯九年(1636年),中部县知事重修黄帝陵庙。有明一代,共存留御制祝文碑21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顺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顺治命使祭祀黄帝陵,并对黄帝陵庙进行了清代第一次维修。此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派员赴桥山黄帝陵,进行了三十多次祭祀活动,大修九次。其中,康熙年间维修三次,雍正年间维修两次,乾隆年间维修一次,嘉庆年间维修一次,道光年间维修两次。清代沿袭明代制度,对黄帝陵的祭祀一般为三年一大祭,多是皇帝派专员致祭,仪式更为隆重,规模更为宏大。常祀之外,又于皇帝登基、太后寿辰、水旱灾害、五谷丰登、弭除边患之际,更增特祭。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颂扬"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发动侵华战争。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一致对外,各地爱国志士倡议民族扫墓之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祭于黄帝陵,并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同年,谒陵道重修并通车。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宣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成为昭告列祖列宗、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铮铮誓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陕西省政府急令设黄帝陵庙管理所,主任由中部县长兼任;同年秋天开工维修黄帝陵庙,""凡大门、享殿、围墙及聩缺者",均在这次维修之列,而"崇闳之制,尚有所待";次年三月,整修完毕。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整修黄帝陵庙,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扩建黄帝庙大殿等。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易名为黄陵县,更突显了黄帝陵的独尊地位。</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同志题写"黄帝陵"碑。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黄帝庙大殿;1962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1964年,重修碑亭和大门;1976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拨款修缮山顶祭厅、黄帝庙大殿和围墙。1978年以后,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重点维护整修单位,先后于1984年、1987年进行过两期工程建设。</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远万里,奔赴桥山,共祭黄帝陵。1988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1992年以来,陕西省对黄帝陵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1993年清明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陕西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p> <p class="ql-block">1998年和2000年,分别由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何厚铧亲笔题写的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相继在黄帝陵落成,是追本溯源的文化认同的诠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向心力量。</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轩辕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p><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走进黄帝陵先游历了轩辕黄帝庙,庙宇高大宏伟,大殿上顶設计了一个很大的孔,人在殿里双手可以捧日月,殿的中央树着一尊轩辕黄帝石像,这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朝拜的始祖轩辕黄...</p> <p class="ql-block">轩辕黄帝庙人气香火好旺。自古帝王将相和名人都爱到庙里撰文祭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河南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的轩辕黄帝石像</p> <p class="ql-block">[黄帝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内容介绍”</p><p class="ql-block">黄帝的传说故事在黄陵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称得上是陕西文化中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关于赞颂黄帝功德,弘扬黄帝精神的传说故事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影响着民众的思想情操,激发着民众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热情,而黄帝的传说故事是黄帝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传说故事,更加会激起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p><p class="ql-block">按照现对民间文学的分类,黄帝的传说故事,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p><p class="ql-block"> “黄帝神话”</p><p class="ql-block">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种种力量人格化,以人拟神,在古代神话中,黄帝为中央天帝,是神国中一位最伟大的天神,他长着四张脸,可以全面地照看着四面八方。在上古历史传说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他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英明无比的部落联盟领袖,是华夏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在道教中,黄帝又成为一位炼丹修道的仙界教主。在民间俗信中,黄帝与炎帝并列,是中国人民群众几千年来共同崇信的始祖神。可见关于黄帝的传说是集神话、传说、仙话、民间俗信为一体的故事群。它们经长期流传演变,有些已经溶为一体,很难把它区别开来。</p><p class="ql-block">有关黄陵的神话有:天帝下凡,黄帝降生长寿山,黄帝战蚩尤,黄帝升天的传说等等。</p><p class="ql-block">“黄帝传说”</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所叙述的是人,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在历史传说中,黄帝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们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的粮官杜康发明了造酒,黄帝的陶正宁封子发明了烧陶,黄帝的医官雷公、岐伯发明了医术。此外黄帝本人还发明了造车、修建宫室、算术、音律等。这些传说多不胜举,黄帝几乎成了上古创造发明的万能博士。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发扬黄帝和他的臣子们的这种不断创新精神,看来是大有必要的。其实这些发明创造绝非一人一时之功,中国向有'功归圣人"的传统,黄帝既是华夏之祖神,自然也将一切远古的发明成果都归于他和他的臣子了。这些传说在民间影响甚大,他们许多先贤又成了各行各业的祖师神。</p><p class="ql-block">“黄帝故事”</p><p class="ql-block">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这是史学界带有权威性的结论。因此,华夏儿女一年一度总是集聚黄陵扫墓祭祖。如今桥山黄帝陵不断得到扩展修整,正以崭新容貌,接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祭拜。桥山黄帝陵世称"天下第一陵"。这里不仅流传着黄帝驭龙升天--"桥山龙驭"的古老神话,就地理形势看,人们也把桥山看作龙脉龙岗。围绕着黄帝陵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与陵墓环境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群。如关于黄帝黄城的传说,金鸡的传说,凤凰的传说,聚宝盆的传说,屈轶草的传说,麻花柏的传说等等。其中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话的因子,还有民间祖灵俗信以及风水宝地的浓郁成分,成为陕西黄帝传说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黄帝的传说故事是主要围绕黄帝的精神品格和卓著功德所拓展的故事群,有描述黄帝本人盖世奇功的,有描述生产生活的,有描述风土人情的,有描述地理地貌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黄陵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如下特征:</p><p class="ql-block">1、黄帝的传说故事在黄陵及相邻县域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受众面,可谓家喻户晓,妇儒皆知,所以具有普遍性特征。</p><p class="ql-block">2、黄帝的传说故事,主要是引导人们战胜自然,发展生产,传颂崇高精神品德,具有教育性特征。</p><p class="ql-block">3、黄帝的传说故事是后世子孙为纪念黄帝,缅怀黄帝功德而产生的,所以具有追思性特征。</p><p class="ql-block">4、黄帝的传说故事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故事性强,具有艺术性特征。</p><p class="ql-block">5、黄帝的传说故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传承至今,具有久远性特征。</p><p class="ql-block">6、黄帝在一代一代的传颂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注入了其它新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具有演绎性特征。</p><p class="ql-block">7、黄帝的传说故事,听起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所以具有趣味性特征。</p><p class="ql-block">8、黄帝的传说故事主要是靠一代一代口传心授的方法流传传承至今,所以具有传承性特征。</p><p class="ql-block">9、黄帝的传说故事在描述黄帝统一各民族部落的战争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曲折离奇,所以具有传奇性特征。</p><p class="ql-block">10、黄帝的传说故事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陵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风土人情,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是黄陵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具有地域性特征。</p><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黄帝的传说故事寄寓着民众对黄帝无比敬仰之情,以及对黄帝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黄陵人追远敬祖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又一次升华和诠释,人们在不断的口头讲述和传颂中,注入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是黄陵人超越时空,追求美好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先祖精神,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历史延续。挖掘、抢救、保护黄帝的传说故事,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黄陵民俗文化以及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实用价值”:黄帝的传说故事不仅过去曾激发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旅游业的发展,围绕黄帝的传说故事更能拉近人们的思想感情,使逝去的伟大人物依然倘徉在人们的思维之中,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黄帝的传说故事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黄陵当地乡土文化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黄帝的传说故事是普遍流传于黄陵的民间口头文学,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当时一位英明无比的部落联盟领袖,他战败榆罔,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战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他率领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计亩设井,划野分州,营造宫室,制作舟车弓矢,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黄帝令伶伦定音律,仓颉造文字,并与歧伯置《黄帝内经》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时代,在传说中,黄帝勤劳智慧,正义仁爱,具有许多优秀品德。因此在历史长河中,黄帝得到了子子孙孙的一致尊敬,被奉为"人文初祖",黄帝的精神品质以及黄帝所开创的灿烂文化已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中,正是黄帝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在他"驭龙升天"后,围绕黄帝功德所衍生出的种种传说故事,便成为人们敬宗祭祖,缅怀先贤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致于流传至今,弥见不衰。</p><p class="ql-block">“相关作品”</p><p class="ql-block">相关作品有:《黄帝与黄陵文化》、《轩辕黄帝的传说故事》、《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历代名人祭黄陵》、《历代祭黄帝诗词选》等。</p> <p class="ql-block">黄帝二世:[昌意]简介</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娶妻昌仆</p><p class="ql-block">昌意 上古传说人物、黄帝和嫘祖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昌意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颛顼的父亲。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昌意</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p><p class="ql-block">上古</p><p class="ql-block">民族族群</p><p class="ql-block">华夏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p><p class="ql-block">帝丘(今河南濮阳)</p><p class="ql-block">父亲</p><p class="ql-block">黄帝</p><p class="ql-block">昌意,上古时代的人物,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颛顼的父亲。黄帝打败炎帝后他被封于西戎。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嫘祖于若水生昌意。 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p><p class="ql-block">《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p><p class="ql-block">[娶妻昌仆]</p><p class="ql-block">上古时期若水为母系社会,昌仆为第一代雅女,她领导的战士屡立奇功,还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战后,黄帝为了表彰若水的功绩,将昌意降居到若水,又见昌仆和昌意二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于是撮合了二人。</p><p class="ql-block">[精通园艺]</p><p class="ql-block">昌意、昌仆回到若水,在今四川荣经六合乡,即史称严道古城坪的地方。昌意精通园艺农林之事,他用若木树做粘,将其它树苗嫁接,成了《史记》载的扶桑、若木马桑、桃都等树。当他们的后代颛顼长到十二岁时,昌意亲手将若木树苗封装,由颛顼送到中原轩辕的故乡,遍分到天下各地栽种,颛顼就随黄帝一起学习领导和管理国家大事的本领,成为五帝之一的中华人文始祖。</p><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新郑县城南关外,有条清澈见底,滚滚东去的河流,人们称它“双洎河”。相传,黄帝活到一百岁那年,想到自己年纪已迈,要选一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这一天,他把风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叫到一块说:“咱们都是土埋住脖子的人了,体力、精力都不行了,得选拔接替的人哪!”岐伯说:“你身边有二十五个儿子,挑选一个好的就行了。”</p><p class="ql-block">黄帝说:“老子有了功业,不等于儿子有功业。为了保住这千秋功业,咱们就得把这天下交给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有本事的人,就得测试,就要挑选。”</p><p class="ql-block">于是,黄帝下令,公开张榜,天下有贤能的人都可以应试。测试分文、武、德三科。测试的日期一到,从四面八方来的人成千上万。黄帝、风后、歧伯等亲自监试。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玄嚣和昌意。</p><p class="ql-block">黄帝把玄嚣和昌意叫来,每人交给他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葫芦,说:“这是两个宝葫芦,只要一打开,就能流出三丈宽、一丈深的一股水来,一直流二百里才能流干。从嵩山南坡到东边的颍水是三百里远,你们每人拿一个葫芦,从嵩山脚下放出水来,水量不准减少,看谁能让这二百里的水量流三百里那么远,谁就接替王位。”</p><p class="ql-block">玄嚣和昌意都是很有心计的人,谁也不肯示弱,都暗下决心,非让这葫芦里的水流到颍水不可。他们二人都带着葫芦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站在山崖南边,一个站在北边,各自把葫芦打开,放出水来,只见那清凌凌的水从山坡上飞流直下,就像两条大河,滚滚往东流去。</p><p class="ql-block">这两股水穿峡谷,越平地,只流了二百里就干涸了。他俩都焦急地抱着葫芦摇了几摇,还是不见一滴水。没办法,只得按照黄帝交代的秘诀,又把水收到葫芦里,再次试验。一次、两次、三次……</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清早,玄嚣高高兴兴地来找昌意,他说:“弟弟,我想出一个妙法,一试准成。”昌意想,既然你一试准成,怎么还会对我说呢?就问:“哥哥,你有什么办法?”</p><p class="ql-block">玄嚣说:“你可记得,父亲曾说过,只要掌握要领,这两个能容下二百里水量的葫芦能流三百里远。这要领还在两个葫芦上。你想一个葫芦单独能流二百里,要是两个葫芦合到一块儿,就是四百里。既然能流四百里,从嵩山脚下到颍水才三百里,何愁流不到呢?”</p><p class="ql-block">昌意一听,恍然大悟,伸手抱住哥哥连声说:“妙!真妙!”</p><p class="ql-block">当即,兄弟二人便一齐上山,同时打开葫芦,水流有百十里路,两股便汇流在一起,直入颍河,颍河水量骤时增大,向东流去,从此后永不枯竭。</p><p class="ql-block">玄嚣、昌意兄弟二人,这才把黄帝和众前辈请来。黄帝和臣僚们一看,都高兴地连声称赞:“好!好!真是后生有为。”</p><p class="ql-block">黄帝又把他俩叫到一块儿说:“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两股水汇流一处,水量就越来越大,永不枯竭;两股水一分开,就没多大劲了。百条江河能汇成大海。这和治国一样,人心不齐,百事无成;万众一心,上下一致,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你们弟兄二人,无论谁接替王位都要带领百姓,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p><p class="ql-block">玄嚣和昌意听了父亲的教诲,互相谦让。黄帝看他们都有诚意,就说让玄嚣接王位,昌意辅佐,共商国家大事。</p><p class="ql-block">传说,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洧水,两河汇流后流经新郑南关的那一段叫“双洎河”。</p><p class="ql-block">家谱世系</p><p class="ql-block">高祖:燧人氏</p><p class="ql-block">曾祖:伏羲</p><p class="ql-block">爷爷:少典</p><p class="ql-block">父亲:黄帝</p><p class="ql-block">叔伯:谢淳中国上古部落首领</p><p class="ql-block">儿子:颛顼</p><p class="ql-block">孙子:穷蝉</p><p class="ql-block">曾孙:敬康</p><p class="ql-block">玄孙:句望、鲧曾</p><p class="ql-block">兄弟:少昊玄嚣、少昊</p><p class="ql-block">侄子:张挥、蟜极</p><p class="ql-block">侄孙:帝喾</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三世[颛顼帝]</p><p class="ql-block">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为高阳氏,尧之三代祖,舜之七代祖,继黄帝后主持国政,列为五帝之一。</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濮阳,在上古时是颛顼(zhuān xū 专须)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p> <p class="ql-block">[河南颛顼陵]</p><p class="ql-block">“河南颛顼陵”</p><p class="ql-block">,故有"颛顼遗都"之称。有关颛顼的传说史书多有记载。相传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村),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动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内黄县三杨庄西)。</p><p class="ql-block">[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p><p class="ql-block">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真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p><p class="ql-block">《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颛顼部落共传20世,35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说是500年。</p> <p class="ql-block">人物贡献</p><p class="ql-block">《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这说明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p> <p class="ql-block">[颛顼帝雕像]</p><p class="ql-block">颛顼帝雕像</p><p class="ql-block">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因而颛顼时期,生产较前有很大发展。</p><p class="ql-block">颛顼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制已经解体,实行了男娶女嫁,人们有了家室,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时还规定些制度,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下身内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结婚等。这说明母系氏族已让位于父系氏族,"父权制"已经确立,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出现。</p><p class="ql-block">颛顼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兖、豫一带。当时还有个强盛的部族,首领叫共工氏,他活动在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共工氏力大无比,勇猛彪</p> <p class="ql-block">悍,欲霸九州,要与颛顼争夺帝位,於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族进攻的侵略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里哟内个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p><p class="ql-block">其功德为:创九州,定版图,初置行政区划;革巫教,定祭祀,整顿社会秩序;序长功,定婚姻,规矩洪荒子民;洪渊而有谋,疏通而知事,载时以象天。青帝高辛氏帝喾为黄帝之曾孙,颛顼之族侄,尧之父,成汤之十五代祖,周之远祖,15岁佑颛顼而治天下,其功德为:观四时,分节令,指导拓植耕耘;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颛顼帝喾二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p><p class="ql-block">昌意之子,祖自轩辕。</p><p class="ql-block">始诛九黎,水德统天。</p><p class="ql-block">以国为号,风化神宣。</p><p class="ql-block">威鸿八极,靡不祗虔。</p><p class="ql-block">这是东阿王曹植作的《帝颛顼赞》,文中概述了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巨大功绩</p><p class="ql-block">[人物评价]</p><p class="ql-block">颛顼是传说中的神化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辖区非常大。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p><p class="ql-block">颛顼帝有四大功绩:</p><p class="ql-block">一是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天相历法--颛顼历,一直沿用至秦汉,因而被称为历法之宗。《古史考》说,颛顼帝根据进步的天文观察与测算,"裁时以相天",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立春,五星(木、火、土、金、水)会于营室,建正在寅。在二十四节气史第一次明确地把以物侯观测为重点转移到以天象观测为重点,基本上吻合了自然规律,对后来农林牧业的生产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人类进入治历明时新阶段。上古时候,天文历法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头等大事,有历法,天下才能民有所循,互通有无,百姓才能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二是从他开始建立统治机构,大刀阔斧进行天道巫政历法改革,绝地天通①,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发展部落联盟,促使宗教进化,民安其生,完成了华夏文化的统一大业。颛顼族掌握中央政权后实行政治改革,以制定历法、整肃农时耕作制度为导线,加强中央政权的威势,设重、黎(东夷和炎帝二族)二氏为左右监--所谓司天司地,统理天下神职人员和民事人员,开启了以民事纪官的新时代。同时加速了各国族集团间的政治、经济、信仰、历法、习俗、心理上的统一--趋同性、认同性;</p><p class="ql-block">三是创制九州,初定版图。《乾隆御批纲鉴》说,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大帝。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大帝,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大帝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还有颛顼因生后代夏禹而成为夏朝的祖先。后代中也是名人辈出,如越王勾践、大诗人屈原、大史学家司马迁、秦始皇嬴政②等等;</p><p class="ql-block">四是创作了九州中国的第一首乐曲《承云》。《吕氏春秋·古乐》说,风雨雷电,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乐官飞龙作乐,效八方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总之,颛顼由于任用重黎二氏人神分职,设有司天司地左右大监,总理五正,开创了上古史中期繁荣稳定的时代,为民族合和共荣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上古史上最美好的一段史碑。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戴他为玄帝。《诗含神雾》论五精星座称颛顼为"黑帝北方叶光纪之神"。凡祀玄武帝庙堂,必以龟、蛇为其象。颛顼司天官重姓子裔在湖北武当山也尊奉颛顼。当代史学家徐旭生赞"颛顼是一位了不起,有革新能力的大人物"。后人赞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治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四世[穷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穷蝉:别名"虞幕",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姑幕国领袖。汉朝时写的《大戴礼记》中才出现穷蝉之名 。当为后人所起。</p><p class="ql-block">他是少典的玄孙、黄帝的曾孙、昌意的孙子、玄帝颛顼的儿子、敬康的父亲、帝舜的五世祖、商均的六世祖。</p><p class="ql-block">《泗志钩沉》记"颛顼封其庶子穷蝉于姑幕"。</p><p class="ql-block">本名</p><p class="ql-block">迵</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p><p class="ql-block">上古</p><p class="ql-block">民族族群</p><p class="ql-block">汉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p><p class="ql-block">姑幕国</p><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p><p class="ql-block">穷蝉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穷蝉是颛顼之子,魍魉之兄。《大戴礼记·帝系篇》:"颛顼产穷蝉。"《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颛顼生子曰穷蝉"。穷蝉为了争夺帝位,密谋杀害魍魉,魍魉逃到雷泽。穷蝉有子敬康,女:女修;穷蝉也是舜的五代祖先。</p><p class="ql-block">家族世系</p><p class="ql-block">有巢(姬巢,配缁衣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 炎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昌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颛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敬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句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桥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瞽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舜</p> <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穷蝉:别名"虞幕",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姑幕国领袖。汉朝时写的《大戴礼记》中才出现穷蝉之名 。当为后人所起。</p><p class="ql-block">他是少典的玄孙、黄帝的曾孙、昌意的孙子、玄帝颛顼的儿子、敬康的父亲、帝舜的五世祖、商均的六世祖。</p><p class="ql-block">《泗志钩沉》记"颛顼封其庶子穷蝉于姑幕"。</p><p class="ql-block">本名</p><p class="ql-block">迵</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p><p class="ql-block">上古</p><p class="ql-block">民族族群</p><p class="ql-block">汉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p><p class="ql-block">姑幕国</p><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p><p class="ql-block">穷蝉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穷蝉是颛顼之子,魍魉之兄。《大戴礼记·帝系篇》:"颛顼产穷蝉。"《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颛顼生子曰穷蝉"。穷蝉为了争夺帝位,密谋杀害魍魉,魍魉逃到雷泽。穷蝉有子敬康,女:女修;穷蝉也是舜的五代祖先。</p><p class="ql-block">家族世系</p><p class="ql-block">有巢(姬巢,配缁衣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 炎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昌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颛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穷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敬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句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桥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瞽叟</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五世“敬康 ”</p><p class="ql-block">敬康是上古时代汉族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后裔,颛顼的孙子,穷蝉的儿子,舜的四世祖(即重祖父)。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就是...</p> <p class="ql-block">[民间信奉的“康王”(又称康皇或康公),到底是哪位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说起“康王”或是“康公”“康皇”,不仅湛江、粤西的朋友熟悉,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湖南、江西、山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有康王庙。广州还有康王路,湖南岳阳有康王乡,山东济宁有东康王村、西康王村、康王岭。</p><p class="ql-block">我从小长在湛江遂溪的一条渔村,村里也有康皇庙,小时候问长辈,这位神仙是谁?长辈们总是生气地说:“叫你拜就拜,不能问,问了神仙要怪罪的!”现在我走了湛江很多农村,几乎每个县市区都供奉着康王,人气仅低于妈祖。而我村是康皇庙和妈祖庙都有,再加上一个武帝庙(关公)。</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我曾以为信奉康王是福建移民从中原带来的,然而后来我发现,在珠三角信奉康公的也很多。康王的叫法很多,有康皇、康公、康元帅、康真君等,封号也有多种,如“仁圣元帅”、“仁恩大帝”、“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地祇急报无佞灵佑灭醖忠烈康元帅”、“皇封道果无流康公真君”、“雷渊广福普化真人”……</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六世[句望]</p><p class="ql-block"> 句望:中国上古时期人物,汉族,姬姓,他是黄帝的五世孙、昌意的玄孙、颛顼的曾孙、穷蝉之孙、敬康之子、桥牛之父、瞽叟之祖父、帝舜之曾祖父。</p><p class="ql-block">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七世“桥牛 ”新郑市上古人物专题</p><p class="ql-block">桥牛:中国上古人物,汉族,姬姓,他是玄帝颛顼之玄孙、穷蝉之曾孙、敬康之孙、句望之子、瞽叟之父、帝舜的祖父 。</p><p class="ql-block">博雅人物词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帝第八世“</span>瞽叟”,舜与象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黄帝八世叫瞽叟,读作gǔ sǒu。</p><p class="ql-block">瞽叟,舜与象的父亲、黄帝的七世孙。他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p><p class="ql-block">他本性顽劣,对其子舜不满,经常与后妻以及后妻所生之子——象想要寻机杀死舜。但舜却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不敢有半点不敬。后来瞽叟、后妻、象陷害舜的计划暴露,舜没生三人的气,反而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三人感动,从此再也不怀陷害舜之心了。</p><p class="ql-block">故事:</p><p class="ql-block">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p> <p class="ql-block">黄帝第九世叫重华(舜)</p> <p class="ql-block">九嶷山舜帝陵</p><p class="ql-block">舜帝陵,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p><p class="ql-block">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玉管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0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02年经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试掘,确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叠压文化层最深处约3米。遗址南北狭长,五进,九开间,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体制,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舜帝庙是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由玉管岩搬迁而来,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p> <p class="ql-block">民间故事传说:[孝感动天的帝舜!]</p><p class="ql-block">2018-04-08 15:27:12 </p><p class="ql-block">帝舜幼而识礼,以孝出名,也可谓神童了。</p><p class="ql-block">舜,冀州人,出生于有虞氏,故又称虞舜,是黄帝的第八世孙。他的父亲叫瞽(gǔ)叟,是个盲人,母亲叫握登。</p><p class="ql-block">舜的出生很有神话色彩。据说,有天晚上,舜的父亲梦见一只凤凰,会说话,嘴里衔着米来喂他,并对他说:“我是来给你做儿子的。”他的妻子也觉腹中一动,自此有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叫舜。</p><p class="ql-block">帝舜画像</p><p class="ql-block">舜至三岁,母亲去世,瞽叟为他娶了个继母。一年后,继母生了个儿子,起名叫象;两年后,又生了个女儿,起名叫果攵(pū)手。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女,便把舜看做眼中钉、肉中刺,非打即骂,常行虐待。</p><p class="ql-block">大概在舜九岁那年,象要舜趴在地上给他当马骑。舜爬得慢了一点,象不高兴,去向母亲告了一状,舜便遭到一顿毒打,遍体伤痕。</p><p class="ql-block">邻人见了,便对瞽叟说:“你的妻子如此对待前妻的儿子,太狠毒了,你怎么看得下去呢?”</p><p class="ql-block">瞽叟听了,不但不去责备妻子,还以为是舜将挨打的事对邻人说了,又将儿子毒打一顿,并问舜道:“你还敢去对别人说挨打的事吗?”</p><p class="ql-block">舜流着泪说:“做儿子的应该上敬父母,下带好弟妹,是我没哄好弟弟,挨打是应该的;如果因此觉得委屈,去向外人诉说,就是错上加错了!”</p><p class="ql-block">从此,舜便时时小心,生怕惹父母生气,他的弟弟象也从此变得更加粗野,对舜处处找茬欺辱。</p><p class="ql-block">后来,舜实在忍受不了父母和弟弟的欺凌,便跑了出去,来到渭水附近的一个山脚下。当人们看到他的情况后,都对他深表同情,一致劝他留下来,并帮他盖了两间房子。舜在这里十分勤劳,自行开荒种植。秋天,他收了一批瓜果,挑出好的、大的,给父母送去。</p><p class="ql-block">别人劝他说:“他们既然把你抛弃,你为啥还想着他们呢?”舜说:“做儿子的到什么时候都是父母的儿子,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父母!”</p><p class="ql-block">舜的孝顺美德从此被传开了。</p><p class="ql-block">[舜孝感动天]</p><p class="ql-block">这年,舜只十四岁。瞽叟是个怕老婆的人,见到舜送来的瓜果,不但不受感动,反而和后妻与象一起妒忌儿子的作为,想伺机把舜杀掉,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p><p class="ql-block">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尧帝年已八十岁,感到力不从心,准备让位。有人建议让其长子丹朱继位,尧帝听了很生气,对众人道:“君王须以德布天下,丹朱不仅生性暴虐,且游手好闲,决不可为君!”</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人提出,民间有个叫虞舜的,很有孝德。尧帝说:“我也久闻此人有德。”遂派使者前去考察。使者回来报告说:“虞舜不仅孝德高尚,而且教人耕作捕捞,谦和待人,已被当地人推选为首领。”</p><p class="ql-block">尧听了,十分高兴,便将其召进宫中,并将两个女儿许他为妻。当尧和他谈到让位一事时,虞舜坚辞不从,尧只好令他协助治理部落。</p><p class="ql-block">虞舜在协助理政过程中,关心民众,发展生产,注重教化,赏罚分明,深受百姓拥护。二十八年后,尧对舜经过多方考察,认为他的确是个道德高尚、才华卓著的人,诸部首领也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便在临死前让他做了自己的继承人。</p> <p class="ql-block">舜帝名重华,号有虞氏,故也称虞帝,相传他是黄帝的九世孙,为五帝之一。据《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一说在娥皇峰下,一说在女英峰下,具体地点已无从考究,但有关舜帝的传说和遗迹在九疑山有很多却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世</p><p class="ql-block">舜帝</p><p class="ql-block"> 孔安国:“握登……生舜于姚墟(约公元前2173年。姚墟,《五帝纪》旧注云‘在雷泽县东十三里’,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故姓姚;目重瞳子(即目有双瞳),故曰重华,字都君。”《孟子·离娄下》则言“舜帝生于诸冯(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一说即今山东泗水县诸冯),卒于鸣条。”舜,谥号。《谥法》:“仁圣盛明曰舜。”《史记·五帝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黄帝出生之处,今曲阜县城东北)……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约前2113年)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舜子商均”。国号“虞”、“有虞”,以故又称“虞舜”。</p><p class="ql-block"> 《史记·陈杞世家》:“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即娥皇、女英),居于妫汭(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即是说,舜帝姓姚,后裔姓妫。《史记·集解》皇甫谧曰:“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同出妫汭的所谓“妫汭五姓”,即胡、陈、田、虞、姚。</p><p class="ql-block"> 按新的《夏商周年表》,禹守丧三年之后践天子位于公元前2070年,开始“夏”纪元,则舜帝逝世于公元前2073年,享年一百岁(至少九十九岁)。</p><p class="ql-block"> 舜帝后裔,支系很多。其地理分布,《路史·后纪十一》载:“舜庶子七人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何、有、毋、辕、余姚、上虞、濮阳、餘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p><p class="ql-block">第二世</p><p class="ql-block">商均</p><p class="ql-block"> 《史记·五帝纪》:“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p><p class="ql-block"> 妫姓,名均。《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二十九年(约前2084年),帝命子义均封于商”(按:其后,因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又将商改封于契)。封国于商,故号“商均”。夏禹即位,“以虞封舜之子”(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北),后称“有虞”,后裔又被称为“有虞氏”。子二:夷伯、箕伯。</p><p class="ql-block">第三世</p><p class="ql-block">箕伯</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强余。</p><p class="ql-block">第四世</p><p class="ql-block">强余</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虞颉。</p><p class="ql-block">第五世</p><p class="ql-block">虞颉</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为国君。子二:虞思、梦熊。</p><p class="ql-block">第六世</p><p class="ql-block">虞思</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为商国之君。《左传·哀公元年》载有伍子胥言:夏乱(约公元前1996年),帝相之子(夏禹五代孙)少康为避寒浞追杀,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即二女),而邑诸纶(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有田一成(方圆十里为成),有众一旅(五百人为旅)……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助其复位成为夏代中兴之帝王(约公元前1955至前1934年)。</p><p class="ql-block">生子曰友龙。</p><p class="ql-block">第七世</p><p class="ql-block">友龙</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寿旰。</p><p class="ql-block">第八世</p><p class="ql-block">寿旰</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叔仪。</p><p class="ql-block">第九世</p><p class="ql-block">叔仪</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康仲。子二:康仲、康伯。</p><p class="ql-block">第十世</p><p class="ql-block">康仲</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祖妫。</p><p class="ql-block">十一世</p><p class="ql-block">祖妫</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发、期。</p><p class="ql-block">十二世</p><p class="ql-block">发</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直柄。</p><p class="ql-block">十三世</p><p class="ql-block">直柄</p><p class="ql-block"> 《世本》宋忠注曰:“直柄中衰”。生子曰妫方。</p><p class="ql-block">十四世</p><p class="ql-block">妫方</p><p class="ql-block"> 有虞国失,故复妫姓,名方。生子曰振。</p><p class="ql-block">《史记·陈杞世家》:“夏后之时,或失或续。”</p><p class="ql-block">十五世</p><p class="ql-block">妫振</p><p class="ql-block"> 生子曰维。</p><p class="ql-block">十六世</p><p class="ql-block">妫维</p><p class="ql-block"> 晚年当夏桀(名履癸,又名癸,夏代最后一位帝王)之时。生子曰虞遂。</p><p class="ql-block">十七世</p><p class="ql-block">虞遂</p><p class="ql-block"> 助成汤灭夏桀立商(前1600年),商汤为备三恪而封之于陈(今河南淮阳)。《世本》宋忠注云:“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也。”</p><p class="ql-block"> 《前汉书·古今人表》,在前四等人中,列商代的“圣人”是“帝汤”,“仁人”是帝汤之妃,“智人”是汤左相仲虺,之后的“中上”等人,便是“虞公遂”,足见其贡献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前汉书·世经》:“夏后氏继世十七王。”</p><p class="ql-block">舜帝后裔与夏禹后裔,至此都历十七世。</p><p class="ql-block"> 整个殷商时代,“遂世守之”,舜帝后裔在陈的封国,一直延续。</p><p class="ql-block"> 生子曰寿固。</p><p class="ql-block">十八世</p><p class="ql-block">寿固</p><p class="ql-block"> 继位、袭封。生子曰敖。</p><p class="ql-block">十九世</p><p class="ql-block">敖</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胜。</p><p class="ql-block">二十世</p><p class="ql-block">胜</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元捷。</p><p class="ql-block">廿一世</p><p class="ql-block">元捷</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偃。</p><p class="ql-block">廿二世</p><p class="ql-block">偃</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姑猛。</p><p class="ql-block">廿三世</p><p class="ql-block">姑猛</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公允。</p><p class="ql-block">廿四世</p><p class="ql-block">公允</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蔺。</p><p class="ql-block">廿五世</p><p class="ql-block">蔺</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慎叔。</p><p class="ql-block">廿六世</p><p class="ql-block">慎叔</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野。</p><p class="ql-block">廿七世</p><p class="ql-block">野</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无执。</p><p class="ql-block">廿八世</p><p class="ql-block">无执</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菑(zī)。</p><p class="ql-block">廿九世</p><p class="ql-block">菑</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叔正。</p><p class="ql-block">三十世</p><p class="ql-block">叔正</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献子。</p><p class="ql-block">卅一世</p><p class="ql-block">献子</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亚寿。</p><p class="ql-block">卅二世</p><p class="ql-block">亚寿</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原寿。</p><p class="ql-block">卅三世</p><p class="ql-block">原寿</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梦延。</p><p class="ql-block">卅四世</p><p class="ql-block">梦延</p><p class="ql-block"> 继位。生子曰伯戏、阏父。</p><p class="ql-block">卅五世</p><p class="ql-block">伯戏</p><p class="ql-block"> 继位。因循守旧,不辨商纣王之残虐,纣王被灭,随之失国。</p><p class="ql-block"> 《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年)》齐国大夫晏婴与晋国大夫叔向,议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终将被田氏取代:“齐其为陈氏矣!……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意‘随’)胡公、大姬(即妫满夫妇),已在齐也。”</p><p class="ql-block">《史记·殷纪·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汲冢纪年》曰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前汉书·律历志》:“自伐(夏)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岁。”</p><p class="ql-block"> 而新《夏商周年表》,成汤灭夏于前1600年,商纣被灭于前1046年,历三十一王,554年。考诸《史记·殷纪》,商王中,太丁与外丙、中壬,沃丁与太庚,小甲与雍己、太戊,祖辛与沃甲,阳甲与盘庚、小辛、小乙,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都是兄死弟及,虽有三十一王,实历十七世,平均三十二点六年一世。</p><p class="ql-block">阏父</p><p class="ql-block"> 专心陶艺,不满长兄伯戏依顺纣王,投奔周文王,被封陶正。</p><p class="ql-block"> 子:满。</p><p class="ql-block"> 《前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圣人、仁人、智人直至愚人九等,其中周初的“智人”,“虞阏父”之后紧接着“陈胡公满”,并用“舜后”二字注释。</p><p class="ql-block">卅六世</p><p class="ql-block">妫满</p><p class="ql-block">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郑国大臣子产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p><p class="ql-block"> 《诗·陈风谱》有唐孔颖达疏语云:“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则陈与蓟共为三恪,杞、宋另为二王之后矣。”</p><p class="ql-block"> 《春秋·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载,楚灭陈,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也……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p> <p class="ql-block">[舜帝]</p><p class="ql-block">舜是开创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五帝之一,道德文化的创始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浓墨重彩,重点记述的杰出始祖,被后人誉为“民师帝范”、“人伦楷模”。舜帝创造了以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内容的伦理道德,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人们尊为“人文始祖”。</p><p class="ql-block">(一)孝感天地</p><p class="ql-block">中国国史《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第一》有这样的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p><p class="ql-block">舜帝所生活的五帝时期,是距今4100年左右的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氏族公社末期,他生于一个长满桃树的大土丘(即文献中的“姚圩”),故以姚为姓,出生时为月中旬,所以名仲华(又一说因重瞳名重华),其父瞽叟是管理山林水泽的有虞氏部落首领。舜的生母早死,瞽叟娶后妻生弟象。象傲慢顽劣,舜受歧视常遭父母的毒打,舜常想方设法逃避,有小的过错,则听凭父母责罚。但孝事父母与友悌象弟仍然如故,毫无怨恨之心。二十岁时,四方的部落都称道舜孝顺友悌的美德。并被推举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舜30岁时,尧向四方部落首领询问可以继承他的帝位的人选,四方部落的首领都向他推荐舜,说舜是一个孝子,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尧以自己的二位女儿许配给舜,让其在沩水旁耕种土地,让九个儿子去舜那里学习舜的为人道德。尧的二女娥皇与女英在舜的言行影响下,不敢以位高人贵为娇,都很听舜的话,像舜一样孝顺父母,尊重舜的亲人,成为他们家的好媳妇,好兄嫂。九个儿子在舜的行为影响下,为人敦厚。于是,尧赐给舜葛布,为舜筑仓并给予牛羊。瞽叟及象谋夺舜的财产,设计让舜为其家仓房翻修屋顶,待舜登上屋顶,他们就在下面纵火烧仓,舜身披斗笠,撑杆跳下,才免死于难。后瞽叟又叫舜下井淘井,待舜下去后,瞽叟与象用土把井填埋了。但舜从妹妹裸手那里知道父亲和象弟的毒计以后,从井帝另凿一洞,得以逃脱。虽然,父亲和弟弟一次又一次百般加害他,他却对父母孝事顺适如初,对象弟悌爱有加。相传,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他耕种时,地下的大象和天上的飞鸟都来帮助他,这就是“象耕鸟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二)德播人间</p><p class="ql-block">当时历山的人为耕种土地争斗,舜就到历山去耕种,他以身示范,将肥沃的土地让给体弱力衰的人,自己去耕种贫瘠的土地,在舜的影响下,历山的人互相礼让,再没有为耕种的事发生争斗。当时雷泽地方捕鱼的人,也经常为渔场发生争斗,舜就去雷泽捕鱼,他把最好的渔场让给别人,自己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捕鱼。在舜的身体力行影响下,雷泽的渔民,争相把好的渔场让给别人,再没有了争斗。河滨的人造的陶器十分粗劣,舜就去河滨制陶,他敬业求精,制出的陶器既美观又耐用,陶工们都向他学习,制造出精美又耐用的陶器。舜的这种以诚待人、扶贫助困的美德,让人们都愿与他相处。舜居住的地方,大家都先后搬来与他为邻,一年就成了聚落(村),二年就成了城邑,三年就成为人口众多的都市。</p><p class="ql-block">(三)天下为公</p><p class="ql-block">尧见舜的德行果真不假,就让他协助管理五典及百官事务,舜都能妥善处理。舜举八元,用八恺,使贤能的人得以任用;徒四凶族于边远的四裔,以抵御外族的侵犯;布五教于四方;让天下百姓都形成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和睦家庭,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尧见舜处理事务井井有条,能抑恶扬善。善于用人,便借口自己年纪大了,命舜代自己管理部落联盟的事务,巡视各方部落;这样过了二十八年,尧终因年事已高驾崩,舜为尧举丧三年,让尧的儿子丹朱管理部落,但各部落有事仍向舜请示,有纠纷皆听舜的调解,在四方部落的拥戴下,舜继尧,走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舜登位后,广开言路,立谤木听取百姓治理部落的意见。四裔边远地方的部落都十分服从舜的治理。舜明确了管理部落联盟事务的分工,并制定了考核制度,使人人能尽职尽责。特别是要求司徒契敬敷五教,向百姓推行家庭亲和的伦理道德;命皋陶作土,制定五刑,以夔为典乐制音律,推行道德、法制和提倡高尚的音乐与艺术,成为舜帝被后世称誉的主要功绩。舜帝还不抱成见,任命尧帝时因治水失败而被击杀的鲧之子禹负责治水,在舜帝的管理下,全部落联盟出现了九族亲和的太平盛世。农业、手工业及音乐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舜晚年,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天下为公”精神,拒绝了传位给儿子商均的建议,推举治水有功的禹为管理部落联盟的首领。禹继位后,南方的三苗部落认为鲧的儿子禹,其父鲧是恶人。没有资格继任,于是带头造反,禹招集部落人马准备对三苗用兵,退位后的舜阻止了禹说,是我没有把你为众人治水公而忘家的品德全面的告诉三苗部落,还是我去吧。于是舜带着音乐舞蹈队伍,在五月份到南方各部落去视察。他用典雅的韶乐和优雅的舞蹈艺术语言,向三苗部落介绍了大禹公而忘私治水的高尚道德,终于感化了三苗,臣服了禹的管理。他则在五月份到南方各部落去视察。</p><p class="ql-block">(四)归葬九嶷</p><p class="ql-block">当舜来到九嶷山,听到孽龙兴风作浪,时有水患为害百姓时,与孽龙搏斗了七天七夜,终于斩杀了孽龙,但舜帝也因孽龙喷出的毒雾所伤,中毒身亡,驾崩苍梧之野长眠于九嶷山。东夷族各部落从东海边取来珍贵的珍珠,为舜帝筑起了墓冢,这就是后来古代诗人诗文中所歌颂的“苍梧丘”、“珠丘”。</p><p class="ql-block">为了考证这一上古史,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迁,不畏艰辛,由长安(西安)出发“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在全国实地考察与残缺的史料对照后,写下了“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这一历史定论。至今,在九嶷山方圆数百里村寨间里之间,流传着舜帝许多为民兴利除害脍炙人口的故事。敬老爱幼,举贤谦让,邻里相亲,扶贫助困,夜不闭户的舜德遗风,仍在九嶷山区盛行;崖壁间留下古人题咏舜帝的石刻,地方文献中古代名人、名家歌颂舜帝美德的诗文,琳琅满目,数以百计;舜陵庙里林立的历代祭祀舜帝的碑刻默默地、无可辩驳地为九嶷山留下了历史见证和厚重的舜文化。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与2004年九嶷山古舜陵庙遗址的发掘,再一次证实了史料所记载“舜葬九嶷”的真实性。</p><p class="ql-block">(五)后人景仰</p><p class="ql-block">舜帝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古人称尧舜时期的社会为“舜日尧天”,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则借喻“六亿神州尽尧舜”。自大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祭祀舜帝起,4000多年来,人们对这位杰出的人文始祖祭祀不断,绵延至今。出于对舜帝道德人品及舜文化的崇拜,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人文始祖和继承他的美德,历史上,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相同的与舜生平相关的地名历山、雷泽、河滨、姚圩。有些还被带到了国外华人居住社区。1900年自北美洲组织第一个以舜裔自诩的宗亲社团以来,至今以舜裔自称的民间宗亲社团,已遍布五大洲40余个国家,人数已达三亿多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span></p><p class="ql-block">“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树木失去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是不会有大的作为。它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取得大的成就,立足于世。</p> <p class="ql-block">[中华胡氏始祖陈胡公满]:</p><p class="ql-block">陈胡公满(前1071年-前986年),或称陈胡公,是西周至春秋时代诸侯国陈国的开国君主。妫姓,名满,因封地名为陈氏,在西周所得的谥号胡公。胡公满为舜帝的后代。舜传位给禹之后,其子商均封在虞(今河南省禹县)这个地方,但是后代传承情况不详。直到周武王伐纣以后,寻找舜的后代,因而找到虞阏父的儿子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以祭祀舜帝。在位期间为前1045年-前986年,在位共60年。</p><p class="ql-block">陈胡公满是陈姓和胡姓的始祖,广州陈氏祠堂,据说满公牌位写的就是陈胡公满</p> <p class="ql-block">陈胡公陵园</p> <p class="ql-block">陈胡公祠</p> <p class="ql-block">陈胡公祭所</p> <p class="ql-block">陈胡公之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