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民国二年腊月廿八我母亲出生在运漕镇高姓(店号高义兴)一大户人家,家境殷实,我外祖母生了三个女儿,我母亲最小,家里家外都称她为三小姐或三姑娘,由于外祖母生的都是女孩,在当时社会风气中没有男孩如何延续香火,无奈外祖父不得不又娶了一个“外祖母”我们为区分对两个祖母的称呼即”大家婆”与“小家婆”,一家人和睦生活在一起,我母亲与我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去给小家婆问安,相处的很融合,小家婆来到高家后先后生下五男一女,外祖父子孙满堂遂心如意。我童年时经常去外婆家玩,因为小舅舅小姨娘我们都是小学同学,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跟母亲回娘家总是叫我给外祖父磕头,外祖父端坐在柜台外的高凳子上高兴地笑着说“不要走我打肉去”。我小舅舅与我年龄相仿,白天在一起玩,到了晚上我们都抢着与大家婆睡,大家婆无奈只能睡中间我与小舅睡左右。</b></p><p class="ql-block"><b> 我母亲十七岁嫁给我父亲,也算是门当户对,两家仅相距百米余,母亲每天都可以回娘家给父母请安,母亲出嫁后别人对她的称呼从“三姑娘”改为“二娘子”(我父亲排行老二)在童年时我弄糊涂了为什么到外婆家就是三姑娘,回到家就是“二娘子”。我母亲知书达理,能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能认识所有常用的字,我到现在也不知她是在娘家学的还是在婆家会的。</b></p><p class="ql-block"><b> 我父亲也是做山窑生意只是规模比外祖父家的店小的多,父亲挣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他们只过了十几年比较安逸的日子。母亲一共生了七个儿女,因医疗条件差只留下了三个其他都夭折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b></p><p class="ql-block"><b> 1947年父亲在一次应酬中喝酒过度,回家后一直吐血拉血,经运漕中医刘传喜多次医治无效,(现在看来是胃穿孔)几个月后我父亲就撒手人寰一命乌呼了!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母亲悲痛欲绝哭的死去活来也挽回不了现实发生的事实。从此原来安逸的日子戛然而止,我母亲以“半边人”(老家运漕对寡妇俗称半边人)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一家人的生活而挣扎,当时我才三岁,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中艰难度日养家糊口,陪嫁的嫁妆细软都处理干净了,能变卖的都卖了也只能维持短时间的生活开支,当时我祖父还做些小生意经常接济我母亲,接下来我母亲帮一些单身有钱人洗衣服洗一人一个月能挣两元,哪里需要短工的也抢着去干每天能挣几毛钱,我记得我童年时饭能吃饱就很快活了,哪讲究什么菜,后来摆个小摊子基本能免强度日了,1954年国家进行公私合营,将这些小商小贩组织起来按行业成立合作商店为集体所有制,我母亲在合作商店编制内每月工资定为28元,从此生活基本有保障,但后来哥哥到外地求学所需费用这点工资日子过得还是很结据的。</b></p><p class="ql-block"><b> 我母亲在合作商店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与我生活在一起,帮我带孩子、做家务,也辛苦了一辈子,母亲83岁高龄时有些糊涂了,一次出行中摔了一跤,腿跌断了,我们请了骨科医院院长来家医治虽骨头接好了但无力康复训练,在床上躺着大半年就安然去逝了。我与亲朋好友们为我母亲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表达对母亲的怀念。</b></p><p class="ql-block"><b> 从此我就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b></p><p class="ql-block"><b> 母亲一生,贤惠善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深明大义。母亲用坦荡的胸怀包容着整个家庭,把仁慈和善的博大爱心献给后辈儿孙,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总是用言行启迪后人,话如春风,把我们心中的愁绪抚平。教诲我们与人为善,处事中庸,还要尊老爱幼,睦邻和好。遇事果断,是非分明。仁爱宽厚,诚恳待人,后私先公。言而有信,能分轻重。与邻居亲戚关系相处情浓。这些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成为家族的骄傲,后辈的光荣,您的一生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b><b style="font-size:18px;">儿孙们将永世继承。</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您轻轻地走了, 愿您化作天空的云朵,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天堂安息吧!永享安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表弟高宗安为了理清运漕高氏家族族谱动用各方面亲朋好友与人脉关系搜集资料准备整理成书,此文受我表弟所约算是交差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