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志杰</p><p class="ql-block">文字:志杰</p> <p class="ql-block">我对旅行的理解是看世界,是自我与外在景观的互动。每个旅行者的自我是不同的,暂且不谈为什么不同,即使面对同一物,感觉不同是很自然的。所以,一百个人的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旅行过后常会自问,我是谁?去了哪里?看见了什么?有何感想?游记总会回答这些问题,也成了一种套路。那么我是谁?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与人民共和国同生共长的一代人,在父辈眼里的“老三届”,于儿辈面前曾经的“知青”…… 有了这些标签,一个粗略的轮廓就被勾勒出来了。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来到了塞尔维亚,短暂的行走之后自成观感,表达出来,形成书面文字稿,称之为游记,配上图片,被誉为图文并茂。书面东西的好处是方便保存,可以传播。读得人越多,朋友也多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计划前往巴尔干半岛旅行,我多次阅读该地区的地图,那里分布着十几个国家,地形地貌多样,各民族混居,多种宗教信仰交汇,历史悠久,令我眼花缭乱。考虑到自己的情况,每次出行两周为宜,怎么说都要安排数次才能遍及。去年夏天首先去了希腊,十几天,才匆匆环游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外加一个圣托里尼,承载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克里特岛都没时间涉足。此行巴尔干半岛四个国家,我的准备仍然不充分,四本书略看之后便上路了。我们是乘土耳其的航班在伊斯坦布尔转机至贝尔格莱德,首访塞尔维亚。</p> <p class="ql-block">此行巴尔干半岛,我和老赵相约。他长我一岁,当过知青,上过大学。我俩的经历相仿,读的专业都与人有关,我是探究育人之道,他是专攻人的健康。老赵当了几十年的医生,最后的岁月留给了自己,不再坐堂专家门诊,背起包,走天下。我就不用介绍了,三观相符已经是第二次同行,并将继续下去。为了抗衰老,赵医生每天坚持锻炼,跑步、游泳、练书法……。我每天在乐森脚疗仪上半个小时也很见效,腿脚利索不输年轻人。我们一起穿上华东师范大学今年的新款T恤衫合影于多瑙河岸。</p> <p class="ql-block">从伊斯坦布尔飞往贝尔格莱德才1个半小时。贝尔格莱德国际机场的设施和规模与我们上海的浦东机场不可相提并论,与伊斯坦布尔机场也不能比。但是,刚从战争状态中恢复过来已经不容易了。出机场乘上旅行巴士正值当地时间上午9点多,经过漫长的夜航(加上时差的夜更长)我这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又经历了一次考验。我和老赵的精神状态尚可。行程的安排没有直接在贝尔格莱德停留,而是直奔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上述文章的插图都是摄自该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被带到著名的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参观,介绍说,是于1682年开工建筑,百年后才完成。我联想起刚读过的该国简史,当时此地仍然处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这样规模的一座要塞存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战略地位的作用无需赘言。事实上,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在此建了堡垒,历朝历代建了毁,毁了再建不知多少回。步入要塞的坡道不是很陡,用石块铺成的路面有一种沧桑感。正下着小雨,为了防止崴脚和滑倒,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心想,堡垒、要塞建得多且坚固的地方,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是战争易发地。古老的要塞都是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边拍摄,越往高处风景越美。不知其他旅友的感觉如何?我是被眼前的一条闻名遐迩的多瑙河深深地吸引。也许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作曲的圆舞曲之王《蓝色的多瑙河》对我的影响太深,它是我最喜欢的几首经典乐曲之一。望着这条河,耳旁就响起了它那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一切都变得生机盎然,对生命无尽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在彼得罗瓦拉丁要塞的高处,可以清楚地觉察到,要塞位于诺维萨德市的老城区,多瑙河的对岸是新城区。</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瓦拉丁要塞现在是该地区的标志性景点,自2011年起,每年的夏天都在此举办颇具影响力的EXIT音乐节。这里,我所见的两座抽象艺术的雕塑,怎么看都是爱的表达。爱是美好的,追逐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要塞上的钟楼并不起眼,竟然是一座著名的建筑,有点出乎意料。当地人称之为“醉钟”,其长指针表示小时,短指针表示分钟,与常规的钟表相反。凡是与常规背道而驰即可出名,我不禁诧然,不明白设计者的真实用意。</p> <p class="ql-block">在诺维萨德新城的多瑙河畔回看老城别有一番风情。</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参观了伏伊伏丁那博物馆。伏伊伏丁那位于塞尔维亚的北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是该国的粮仓,诺维萨德是首府。因历史上的原因,目前与南方的科索沃都实行自治。据说,西方有些国家曾鼓动他们独立建国,但是,主流民意并非如此,那里居住着70%的塞族人,即使占比15%的匈牙利裔也不主张独立。伏伊伏丁那的经济、文化与塞尔维亚的依存度比较高,他们是同宗、同源、同文化,这家博物馆的存在绝非偶然,虽然属于私人的,但是建馆已有200年,陈列的文物起自石器时代,时间跨度大。由于参观的时间紧,展出文物的文字介绍看不懂,只能匆匆地走一遍,凭感觉拍了一些文物的照片。回看时发现主要是远古时期的陶器,可见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我所拍摄的一鳞半爪,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不反映博物馆的概貌。石器时代的陶器表明早期人类已经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从中挑选了几帧照片后期作了抠图与重置背景处理,效果有所改观。</p> <p class="ql-block">这件远古陶塑很夸张地表现了女性的臀部,传达了早期人类对生殖文化的崇尚。陶塑本身具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即去诺维萨德的城市中心区。我们沿着一条商业街向自由广场走去。我左看右看,直觉,无论是西欧还是中东欧,街区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好比欧洲人来到我国的江南水乡观光,能区分出水乡乌镇与周庄、同里古镇的不同之处可以称其为“中国通”了。我按照拍摄的顺序在此展示照片,传递我的聚焦点,朋友们一目便了然矣!</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欧洲城市往往于城中心建广场,然后向周边建辐射状的街道。诺维萨德的老城也是这样的格局。城中心的自由广场,历史上几经更名。奥匈帝国统治时期,是以茜茜公主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的名字命名;一战后更名为革命广场;现名是二战后改称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自由广场的一隅,以诺维萨德的文法学院为背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赵则以自由广场上诺维萨德的市政厅大楼为背景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诺维萨德摄影时发现那里屋顶的避雷装置是比较特别的。</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是天主教玛丽教堂。这是在塞尔维亚难得一见的新哥特式建筑。于此见识了诺维萨德文化的多元性。</p> <p class="ql-block">能进入天主教玛丽教堂内拍照是个意外。该教堂始建于1714年,重建于1742年,1848年大革命年代受损,1894年完成现在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诺维萨德的行程,于返回贝尔格莱德的途中,参观了一个葡萄酒庄园。因下雨,我没有多拍照,但是印象深刻。酒庄不仅酿制葡萄酒的历史悠久,而且自产的蜂蜜也是远近闻名。于是特制的蜂蜜葡萄酒尤其受欢迎。主人介绍了他们的祖辈酿制的葡萄酒曾经是泰坦尼克号上的特供酒,因此,酒庄屋内的墙上挂了不少英国王室成员以及前首相造访的图片。在那里品尝了酒庄自产的7种不同口味的葡萄酒,我还买了两瓶酒庄特制的蜂蜜红葡萄酒带回家,酒味独特。</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0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