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杭州西湖

阿婆

<p class="ql-block"> (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湖风景名胜——靈隐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是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由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创建,是杭州最早的名刹之一。灵隐寺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宏伟的殿宇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等,构成了一条中轴线,两边附有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灵隐寺不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经过多次重建和扩建,特别是在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使灵隐寺的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p><p class="ql-block"> 除了主体的佛教建筑外,灵隐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包括石塔、经幢、御碑等,这些都是研究宋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飞来峰</p> <p class="ql-block">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是一处山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内的珊瑚朴树,已有230多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 理公之塔‌</p> <p class="ql-block">  理公之塔‌,位于杭州灵隐寺附近的飞来峰上,是一座石构六面七层楼阁式塔,高约8米。这座塔的第二层正面镌刻有“理公之塔”碑记,是中国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起源于古印度。理公之塔相传是灵隐寺开山祖师印度高僧慧理的瘗骨处,记录了佛教从印度传入杭州的一段历史。这座塔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塔身有浮雕佛、菩萨造像,镌刻佛教经咒及《塔铭》,展现了浓郁的明代风格。理公之塔不仅是杭州灵隐寺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研究佛教文化和杭州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树木葱茏的杭州灵隐飞来峰,呼猿洞口理公岩上耸立着一座石构六面七层楼阁式塔,高约8米,第二层的正面镌刻“理公之塔”碑记一方。塔是中国佛教的标志性建筑,起源于古印度。理公之塔相传是灵隐寺开山祖师印度高僧慧理的瘗骨处,记录了佛教从印度传入杭州的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春淙亭</p> <p class="ql-block">  春淙亭是飞来峰上的一处重要建筑,位于河边桥上,始建于宋代,1933年重建后屹立至今。亭名取自苏轼的《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春淙亭的重建和位置的变化,体现了其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亭子前的楹联集成了李白和苏轼的诗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此外,飞来峰上还有壑雷亭和冷泉亭,这些亭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欣赏飞来峰美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高僧取经故事组雕‌</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飞来峰的高僧取经故事组雕‌是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区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丰富的佛教文化,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价值。这组雕像位于飞来峰上,由三个不同时代、内容各异的“高僧取经”故事组成,全长6.7米,雕凿于宋代(10-13世纪)。每个故事都精心雕刻,生动地再现了古代高僧取经的艰辛历程和虔诚之心。</p> <p class="ql-block">  高僧取经故事组雕的创作背景复杂,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和文化交流。其中,玄奘取经图的创作背景尤为引人关注。有学者认为,这组雕像的内容并非完全是玄奘取经的故事,而是包含了“白马驮经”、“朱士行取经”和“唐玄奘取经”等多个故事元素。这些故事反映了宋代政治气候下的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外文化的交流渴望。</p> <p class="ql-block"> 水月观音‌</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飞来峰的水月观音‌是佛教艺术中的一件珍贵作品,其形象源于唐代,由周昉创作,以其独特的优雅手势和婀娜自然的身形著称。水月观音的座下还雕有一朵姣好的莲花,增添了其艺术美感。这件作品不仅是飞来峰造像中的一部分,而且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佛教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飞来峰的造像始于1100年前的五代,持续到明,存造像390尊,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于一体,非常独特。水月观音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佛教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灵隐寺前,因其奇特的地质结构和丰富的摩崖造像而闻名。飞来峰上的造像主要集中在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包括五代、宋、元时期的佛教题材造像345尊,其中元代藏传佛教造像尤为珍贵。这些造像和洞窟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p> <p class="ql-block"> 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名字来源于其创建者印度僧人慧理的说法,认为此处是仙人隐居之地。灵隐寺在历史上多次被毁坏后重建,尤其是在五代两宋时期,成为天下禅宗圣地。寺庙内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深受人们喜爱,体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 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在灵隐寺的对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而是要学会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种生活哲学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对待自然和艺术的欣赏,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过分追求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享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内的“舍得”理念体现在其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中。‌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一种处世哲学,即人生不可能总是如愿以偿,因此应该学会接受不完美,知足常乐。这种态度不仅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p> <p class="ql-block"> 壑雷亭</p> <p class="ql-block"> 壑雷亭的名称来源于苏东坡的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子最初由赵匡胤的第十世孙担任临安(今杭州)知府时所建,后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建。壑雷亭的设计独特,是一座由二十四根柱子形成的四角单檐歇山顶式长方形木亭,丹柱黛瓦,飞檐翘角,大气磅礴。亭子的匾额落款为楚图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翻译家,曾任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壑雷亭不仅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而且其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每当大雨滂沱时,旁边的冷泉池水大涨,开闸放水时,溪水奔腾的声音如同倾倒万斛珍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苏东坡的诗句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两经幡</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两经幡‌位于天王殿前东、西两侧,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在奉先寺(钱氏家庙)前。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这两座经幡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石灰岩雕凿而成,逐级叠涩而形成多层八面型石幢。经幡的下部采用三层须弥基座,束腰部分雕有佛像,幢身上刻有“大佛顶首楞严咒”和“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咒”经文。西经幡的经文后刻有建幢记,文末署:“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日。”这两座经幡不仅是研究宋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而且具有五代吴越国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大雄宝殿是灵隐寺的核心建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象征着佛教的核心教义和智慧。‌灵隐寺大雄宝殿作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不仅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也是信众们前来朝拜的必到之处。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称为“大雄”,意味着他具有包含万有和慑伏群魔的德行。宝殿中的“宝”则指的是佛法僧三宝,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大雄宝殿不仅在佛教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建筑风格也融合了传统佛教建筑和江南园林的元素,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庄重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还供奉着‌中华第一牌位,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使得这座殿堂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成为了国家繁荣的象征。大雄宝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佛教艺术品,如佛像、‌壁画等,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p><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大雄宝殿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体验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智慧和包容,也成为了‌杭州乃至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最胜觉场</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最胜觉场”是指灵隐寺是一个佛门妙境绝佳之处,是佛教中的专用数量词,指10的448次幂,意味着这是一个极为殊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其中大雄宝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灵隐寺的“最胜觉场”不仅是对其建筑和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到访者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在这一佛门圣地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石塔</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大雄宝殿左右的两座塔分别叫做‌石塔。</p><p class="ql-block"> 这两座石塔位于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是五代、北宋时期的古建筑遗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由石灰岩建造,外观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塔身雕刻有140余尊佛教造像,具有浓厚的唐代遗风,展现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这些石塔不仅是研究宋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而且因其完整、忠实地模仿了木结构塔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药师殿</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药师殿是单层重檐歇山顶式的大殿,正式开光于1993年。‌殿中供奉的是‌药师佛,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象征着光明和清凉。药师佛的形像左手执持药器,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灵隐寺本着“慈悲、包容、感恩”的宗旨,开设“周末讲经”,本周末将由‌门芝法师在药师殿讲解《药师经》。此外,灵隐寺的药师殿是众多信众祈求健康福、消灾延寿的圣地,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参拜,供奉着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消灾延寿药师佛,这里的信仰氛围浓厚,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济公殿‌</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济公殿‌是灵隐寺中的一个重要殿堂,专门供奉道济禅师,也被称为济公。济公,原名李心远,号济公,是浙江台州人,南宋时期出家成为和尚,后在灵隐寺受戒,并取法名济公。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以嬉笑怒骂、游戏神通著称,好打抱不平,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济公殿内的装饰风格与一般殿堂不同,它不像其他殿堂那样气势雄壮、金碧辉煌,而是别有一番淡定雅致、超尘脱俗的氛围,仿佛是佛殿中的一股清流。殿内正中的青铜雕像展现了济公手持破扇、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形象。此外,济公殿还环绕有四壁的十八幅壁画,每一幅都生动地展现了道济禅师的传奇一生,这些壁画不仅色彩淡雅,更如一幅江南山水画卷般徐徐展开,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济公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济公殿不仅是灵隐寺的一个特色景点,也是许多游客前来参拜和游览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参观济公殿,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道济禅师的智慧与慈悲,更能领略到灵隐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这里不仅是一个祈福的圣地,更是一个文化的宝库,等待着人们的探索与发现‌。</p> <p class="ql-block"> 五百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五百罗汉堂是该寺的一大特色,展示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精湛的‌雕刻艺术。</p><p class="ql-block"> 灵隐寺的五百罗汉堂始建于‌明代,但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进行了重建,总面积达到3116平方米,中央高度为25米,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之一。‌</p><p class="ql-block"> 堂内供奉有500尊‌青铜罗汉雕像,平均身高约1.7米,每个罗汉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雕刻工人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罗汉在佛教中位于第三果位,仅次于佛和菩萨,表示已经达到了大成的境界。五百罗汉堂不仅是对佛教弟子的记录,也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曾用名是雲林禅寺。这座寺庙不仅是中国佛教古寺,而且还是中国十大古刹之一。灵隐寺的历史沿革中,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曾赐名“云林禅寺”,这一名称虽然之后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一名称的变更。灵隐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宏伟的建筑,成为了杭州最早的名刹和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吸引了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照片均为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 (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