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名石刻博物馆博为仿宋式建筑,由中区“五礼记碑”亭、弘敬阁,西区长乐园、风雅院、望京阁,东区学术交流中心等组成。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9536平方米,是国家3A级景区。馆内珍藏碑刻、墓志及建筑构件等300余方,时间跨度1000余年。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礼记碑”、国家一级馆藏文物“何弘敬墓志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等。</p> <p class="ql-block"> “何弘敬墓志铭”已有专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3aulnt3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天下第一墓志—大名何弘敬墓志铭</a>,本篇仅介绍天下第一古碑——五礼记碑,该是目前发现唐宋碑刻最大一块石碑,称为“天下第一碑”。</p> <p class="ql-block"> 五礼记碑素有“天下第一古碑”之美誉,碑体通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石灰石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碑座、碑身、碑额四部分垒叠而成,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碑原是唐碑,</span>创立于唐开成五年(840),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奉唐文宗之命</span>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撰写的德政碑,由工部侍郎柳公权撰文并书丹,诏梁王司马、篆书大家唐玄度篆额。</p> <p class="ql-block"> 四层楼高的巨碑让人不得不仰视,让人叹为观止,连碑刻如林的孔府孔庙孔林甚至岱庙的碑刻在它面前都得称小弟弟。该碑属青石质,取自浚县山。</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没有起重设备的情况下,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运到100多公里的大名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正如碑亭楹联所示:唐碑巍巍观者慨叹人民智慧;宋字宕宕识者以为千古垂鉴。</p> <p class="ql-block"> 宋大观元年(1107,一说1108),宋徽宗下诏修编《五礼新仪》,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作为一代之制颁布天下。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诏谕北京留守<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名府尹</span>梁子美在北京大名府立碑,梁子美寻不到碑材,便抹掉何进滔德政碑文,改刻《五礼新仪》。碑额阳面题篆“御制大观 五礼之记”,为宋徽宗亲笔所题。</p> <p class="ql-block">2011年未建石刻博物馆时的五礼记碑</p> <p class="ql-block"> 南宋诗人陆游曾对梁子美此行为有批评,他在《老学庵笔记》卷九写道:"北都有魏博节度使田绪遗爱碑,张弘靖书;何进滔德政碑,柳公权书,皆石刻之杰也。政和中,梁左丞子美为尹,皆毁之,以其石刻新颁五礼新仪"。</p> <p class="ql-block"> 龟趺是整石雕刻而成,为龙九子赑屃,赑屃头部不知何时遗失,根据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当时大名知府顾玉柱探得五礼记碑下落,发掘出来时碑已断裂为三截,碑座龟头已丢失(图中头部为后补)。龟趺高2.18米、长3.75米、宽3.35米。</p> <p class="ql-block"> 碑身高6.57米,宽3.04米,厚1.08米。碑阳刻字为大名府尹梁子美(即《水浒传》中给老丈人蔡京送生辰纲的北京梁中书)镌刻宋徽宗的《五礼新仪》,刻字大部分已无法辨识,明代大名府知府顾玉柱将其发掘已断裂为三截。</p> <p class="ql-block">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黄河决口引发大名府地区洪灾,五礼记碑随之倾倒,沉埋地下一百四十七年。至道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大名府知府顾玉柱探得五礼记碑下落,将其发掘出来,该碑又在大名县双台村地面上躺了四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将断了三节的巨碑粘合并用三道宽约20厘米的钢板固定,为防闪失用工字钢梁牢牢固定在地面。</p> <p class="ql-block"> 碑额高3.30米,宽3.21米,厚1.15米。正面透雕盘龙,两侧龙头朝下,龙嘴尖长,形象生动逼真,标准唐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源远流长,基本结构为“五礼”,即吉礼、宾礼、军礼、凶礼、嘉礼。“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p> <p class="ql-block"> 碑额篆书“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八字,为政和七年改刻碑文时所书,是当时的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蔡京(后为宰相)所题。</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像</p> <p class="ql-block"> 宋徽宗对北宋礼制进行大规模建设,主持编纂《政和五礼新仪》,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激发了民众遵循礼典的文化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 五礼记碑历经唐宋两个王朝的打造,形成了非常罕见的独特现象——唐碑宋承。五礼记碑不仅是唐宋政治、经济、文化的见证,更是大名作为“河朔重镇”“北门锁钥”军事战略位置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