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南漫记

一叶扁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都说云贵高原的山形地貌大同小异,如果去游玩,作为贵州人,应该选择去看看大江大海,亦或是去感受红白辉映的东北雪乡。可我觉得“十里不同天”应该是真的,就算云南贵州都是“开门见山”,而这山与那山应该不会完全相同,甚至风格迥异吧。因此,在建国75周年国庆期间,我与朋友一行6人决定来一场自驾游,驱车前往云南,环昆明周边游一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云南滇中南之旅的第一站,来到了以“高原明珠”著称的抚仙湖。抚仙湖地处云南澄江市,资料记载,抚仙湖湖面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最深处为155米,是云南第一断层深水湖泊。湖底地形复杂,传说埋藏着一个古老的国度。</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初识抚仙湖,天空飘洒着毛毛细雨,水下古城堡的传说,为抚仙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站在湖畔,抬头远望,烟雨蒙蒙,仙雾缭绕,湖中小岛若隐若现;低头近看,湖水清澈见底,干净到没有半点泥沙。湖水如海浪不断拍打着湖岸,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来到了北海银滩,看不到不是湖而是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沿着笔架山的山间小路一路攀爬,到山顶,站在山之巅迎风眺望,湖面开阔,心旷神怡,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抚仙湖的“仙”尽收眼底。不远处,有一排排四四方方的小台搭立于湖面,那是专门供垂钓爱好者搭建的钓台。在抚仙湖,整个湖面看不到一丁点漂浮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抚仙湖得到了最好的诠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老的明星鱼洞,时光隧道,都是游览抚仙湖打卡必须之地。所谓鱼洞,其实就是从前特殊的码头。我们去的季节不是盛水期,没能见识到明星鱼洞与湖水相连时鱼儿穿梭来往的景象,但并不觉得遗憾,因为第一次见到了如此奇特的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  红河州建水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怀着对古城夜景的期盼,来不及品尝抚仙湖的石锅鱼和铜锅洋芋饭,我们冲冲赶往建水,去一睹建水古城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  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建水古城。信步走在建水古城临安路上,脚下青色的滑溜溜的石板,街道两边幽静典雅的民宿,错落有致的老屋,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迎面扑来,让你忍不住放慢脚步,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住上十天半月。</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虽说云南建水古城与贵州青岩古镇都以历史悠久著称,但却有差异。建水古城的古街与现代商业街的有明显分界。在建水古城,现代商业气息不及我们贵州的青岩浓厚,但却显得更为古朴。</p> <p class="ql-block">  穿过古街,有着“小天安门”之称的朝阳楼映入眼帘。朝阳楼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建水古城的地标性建筑,还见证了建水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比北京天安门还要早建28年。</p> <p class="ql-block">  朝阳楼门前的广场上,游人如织,国庆欢乐的节日气氛非常之浓厚,一面宽大五星红旗下,游玩闲逛的.打卡拍照的.卖鲜花的.租汉服照相的.跳广场舞的,三五成群,这样的盛世繁华,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灯火斑斓的湖提上,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甚是惬意,我们一行人点了一份的牛肉火锅,举杯共祝我们祖国母亲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贝山陶庄也是建水值得去打卡的地方。这是一个用坛坛罐罐堆砌的艺术世界,在这里,青石与陶罐打造出一片奇特的田园风光。来到贝山陶庄,一步一级,堆满了形态各异的坛坛罐罐。在这里走走逛逛,拿起手机,随便一拍便是绝佳风景。一副“我在贝山等你来吹风”的横幅,更显悠闲自得。贝山陶庄,火与泥的完美融合,独具匠心。在卡尔.马克思“劳动创造世界”的石碑前,怀着对劳动的尊重,对伟人的敬仰,一同出行的友友戴上党徽,在石碑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建水紫陶里,有设备相对齐全的露营基地,收费合理,价格不贵,环境舒适方便,每个车位都有洗菜用的盆池,有洗澡间,老板和管理人员均是残疾人。我们便选择在那里留宿露营,自己弄饭菜吃。对于自驾露营,我和我先生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都不会,好在同行友友既耐心又细心,不计较我们的笨手笨脚,给了我们最大的关心和帮助。由于没经验,衣服带得少,在我感觉冷的时候,友友给我披上从未用过的新披肩;当我不小心跌进路边水池,鞋子完全湿掉时,她们把自己带来的鞋给我穿。其实,披在我肩上的不仅仅是一条披肩,穿在脚上的也不仅仅是一双鞋,它饱含着友爱、关切,还有温暖.……</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山真的大,沿盘山公路一路往上,左拐右拐走了近40公里,我们终于到了元阳哈尼梯田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哀牢山余脉,依山就势分布,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一种中国仅有.世界罕见的农耕文化景观,盛称“五绝”:一绝是历史悠久,有1300余年;二绝是海拔最高,处于海拔2790米的高山上;三绝是面积最大,有一百多亩;四绝是单个级数最多,有3000多阶梯;五绝是地势最陡,坡度从十五度的坡地到七十五度的峭壁上都有梯田。因梯田容田、水、树、村庄为一体,每天从清晨到傍晚随着日出日落天气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迷人色彩。我们到达观景台,因天上下着小雨,梯田被细雨笼罩其中,无法观赏到它的宏伟壮观。于是,我们决定移步镶嵌在百万亩梯田中的哈尼族村寨~秘境阿者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者科,哈尼族最后的秘境之地,位于哀牢山顶梯田云海深处,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资料记载,阿者科始建于1885年,有160多年历史,是保留最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哈尼族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罕见的古树,当地人称为喜树。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散发着植物的清香。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整个阿者科水量充裕,泉水穿寨而过,整过寨子都是水流的叮咚声。沿着湿滑的寨子路走到梯田间,我边走边思考:这里只有弯弯曲曲的羊场小道,哈尼族人到底是怎样把山脚下的稻谷等农作物拿回家里的?除了人抬马驮,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 作为吃货的我们,来到阿者科,品尝当地的红米饭和土鸡是少不了的。我们放慢脚步,选了一户人家坐了下来,杀了只土鸡,一鸡两吃(即清炖与爆炒),把最美味的农家饭留在了记忆里。哈尼族人勤劳善良,又都很漂亮,无论老人孩子,都是高鼻梁大眼睛,在阿者科,俊男靓女随处可见。有资料显示,去阿者科的国内外游客达1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52万元,户均分红超过3万元,在这里,“绿水青山”终成了“幸福靠山”。 阿者科~令我流连忘返的哈尼族古村落,再过10年20年后,你能仍然保持这份原始的神秘么?</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菜市场、路边摊、夜市是一座城市的味道,也是一座城市最鲜活的底色。为去看一眼传说中的“美食绿洲”,顾不上旅途疲劳,我们挥别阿者科,驱车前往蒙自大树寨。</p><p class="ql-block"> 到达大树寨时,恰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路边炊烟四起,香气四溢,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景象。为准备第二天的早餐,我们特意逛了菜市场夜市摊。大树寨夜市人实在太多,本地人、外地人,纷沓而至,摩肩接踵,仅仅是上一个公厕,人群就排成了长龙。听当地人介绍,这里近300个摊位,囊括了绚丽鲜花、山珍、农产品、服装百货,琳琅满目,目不暇给。这里不仅仅是“美食绿洲”,还是全国名小吃集合地。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一群6人悠闲自得,买上几个鸡蛋,称上2两西红柿,购上5斤鲜黄瓜和脆脆的瓜子,一晃就逛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蒙自我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蒙自的碧色寨车站,是一个废弃的古老火车站。火车站红瓦黄墙上的三面钟,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同时存在,无不给你一种时光错位之感。碧色寨火车站地处北回归线上,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1909年由法国人修建,是个碧石铁路和滇越铁路的交汇处,米轨与寸轨在此换装。同行好友在这里,扎了两个小辫,换上蓝上衣黑裙子白袜子黑布鞋,亭亭玉立,宛若上世纪初的温婉贤淑女大学生,文静典雅。看朋友这么美,我也决定凑份热闹,租了一套霸气民族服,神采奕奕,心花怒放的在古老的碧色寨车站闲逛,那一刻,所有烦恼与压力都得到了释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滇中南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p><p class="ql-block">弥勒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到西汉时期,因唐宋时期云南东爨三十七部之一的弥勒部居住于此而得名。弥勒市接轨滇中,是链接两广的重要枢纽,是“出境入海、辐射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p><p class="ql-block">弥勒东风韵的艺术风格名不虚传,它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曾经两度蝉联“云南特色小镇”名录,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p><p class="ql-block">来到弥勒,去东风韵打卡是必须的。万花筒艺术馆、半朵云、音乐农庄、印章房等奇葩造型的丑萌建筑,引人入胜,来到东风韵,仿佛到了一个萌萌的童话世界。在东风韵,我买到了最喜欢的围脖,一同的好友各自买了最适合自风格己的方巾,价格也不贵。</p><p class="ql-block">泡温泉,是到弥勒的必修课。我们选择了弥勒最好的温泉~半山温泉戏水游玩。弥勒半山温泉属于露天温泉,依山而建,每个池子绿树覆盖,在那泡温泉作为女性,少了日嗮的担心,因为每个池子都掩映在绿树从中,树叶遮天蔽日,阳光晒不到脸上,除非你去大池游泳,才能享受到日光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好快,感一晃国庆7天长假就要结束了。在回贵州的当天,我们游览了弥勒市锦屏山。登锦屏山,是一次体力与意志的较量,虽然不是很高,但台阶级数相对较多。沿着石梯,我们攀爬到山顶,来到金色的弥勒佛面前。山间的弥勒佛主手里拿着佛珠,慈眉善目。这里的树上挂满红布条,那是无数信男善女来到锦屏山留下的心之所愿。在下山的路上,看到一尊小的弥勒佛像,我停下脚步,摸了摸弥勒佛大大的肚子,对弥勒佛主为啥都是笑口常开找到了应有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回家路上,在曲靖沾益聚友缘山珍餐馆的那顿野生菌晚餐特别叫人难忘。餐馆的野生菌品种繁多,鸡枞菌、松茸,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让我们味蕾大开。野生菌的清香与老板娘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机会再去曲靖,我一定会做这个餐馆的回头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彩云之旅,收获颇丰。沿途美景尽收眼底不说,更多的是一路上伸手就能促摸到的亲情、友情和历经酸甜苦辣咸仍不褪色的爱情。第一次自驾游,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和感悟。我们3家6人在7天的相处中,相互尊重,讲民主,讲团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斤斤计较,相互之间的关心关爱,亲如一家。特别感谢我的好邻居和他们的哥哥嫂子,出发前,对将要前往的地方做足了功课,路上吃的用的东西准备得特别充分,沿途对我们除了关心还是关心。</p><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好的情谊不过如此:夫妻间相濡以沫;朋友间真诚友善,宽厚以待。这些情谊,值得我永远怀念,永远珍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滇中南之旅精彩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