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

许先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北大红楼</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许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郁达夫《故都的秋》满是缠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老舍笔下《北平之秋》情有独钟,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许先生眼里,十月的京城,已然秋色,绿色、黄色、橙色、金色、红色交织在一起,斑驳夺目,把三山五园、窄街胡同打扮得美不胜收,而作为北大家长,窃以为五四大街最美,因为北大红楼正好处在五四大街最核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先生驻足流连,驻足打卡,举着手机横拍竖拍,没想到带动四周的路人,纷纷停下来举起手机,不管不顾抢先N步,闯入先生的镜头。先生赶紧收起手机,刷了一下证件,潜入北大红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其实,秋天,不张扬,不浮躁,只是静静地发挥着独特的秀美,任凭秋风秋雨,依然唯我独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红楼(Red Building of Peking University),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因该楼墙体主要部分均用红砖砌筑,这种砖瓦在当时极为昂贵,象征着建筑的高贵和富丽,故俗称北大红楼。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红楼是北京大学的旧址,五四运动纪念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北大红楼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民国七年(1918年)落成。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楼体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一百米,主楼南北进深十四米,东西翼楼南北各长34.34米,总面积一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北大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等。北大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陈独秀、李大钊最早传播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北京大学红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对话北大红楼,本色新青年角色,春秋百年的情怀,感受年代的光辉,感受岁月的色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踏入北大红楼,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作为永远的新青年,先生站在这片孕育了无数梦想与激情的土地上,内心涌动着朴素的情怀和强烈的共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红楼不仅是历史的殿堂,更是思想的摇篮,它见证了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见证了无数青年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挺身而出的英勇壮举。在这里,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开始筹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12月正式开办,最初以和嘉公主府为临时校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大学红楼始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18年8月,红接在沙滩建成,整体建筑风格朴素,外观坚实、庄重,主体色彩是红色,故名红楼,是北京大举文料、校部、图书馆所在地。图为1920年的红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的核心区在沙滩、北河沿一带。最早的京师大学堂校合称第二院,是理学院所在地;红楼称第一院,是文宇院所在地;红楼以南是第三院,原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早期法学院,后为宿合。图为北大文、理、法三个学院。</p> <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1917年)始,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七年(1918年)初,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下半年,北京大学红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二层设校长室,蔡元培时任北京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民国九年(1920年),北京大学废止分科办法,红楼改为北京大学第一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因院校调整,北京大学于1953年迁往西郊。</p> <p class="ql-block">《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六大标准)(1915年9月15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p> <p class="ql-block">《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成为引领中国青年的一面旗帜。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邀请了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校任教。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等都曾在北大红楼教学和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p> <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期间,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刊物、一批进步文化社团得以创办和组建。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大红楼创办《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办刊宗旨,与《新青年》杂志同向发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同年 10 月,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人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北大最早的学生社团之一——新潮社在北大红楼成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19年1月,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月刊面世,与《新青年》相互呼应,在提倡白话文,反对封建伦理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年5月至6月,仅陈独秀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随感录》33篇,推动新文化运动不断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每周评论》《新潮》与《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互为补充、协同作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斗志,促进新文化运动不断走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北大红楼作为这一运动的策源地,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p> <p class="ql-block">1919年5月3日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北大爱国学生聚在红楼,彻夜未眠,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用白床单、竹竿等赶制了大大小小的游行旗帜。4日,学生们从民主广场集结出发,在全国率先喊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此后,陆续爆发的多次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均与北大红楼有密切关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今,北大红楼内复原了五四运动前夜的场景,一张写有“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字样的标语铺展在长条桌上,上面摆着铁皮喇叭、水壶、笔墨纸砚等。砚台轻压着一份《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其中一句“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于今读来,依旧令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它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为五四运动见证地的北大红楼,是五四精神的发源地,它见证了中国青年的觉醒和奋斗。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如一声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一团火,点燃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熊熊火炬。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国人觉醒了,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观觉醒年代,访百年遗址。一部《觉醒年代》电视剧,让多少人荡气回肠。1915年到1921年那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成了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首当其冲的陈独秀、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洋为中用的胡适,原本都是历史书上一个个冰冷的书面人物,在这部电视剧中一个个鲜活了起来。让人们对这些新文化志士由崇敬到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新文化运动主将、《新青年》创刊人、《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第五卷第一号、第六卷第一号轮值编辑。“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1月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力邀北京大学“新派人物”入《新青年》编辑部。五四运动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1942年5月病逝于重庆江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钱玄同(1887-1939),字德潜,号疑古,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章太炎的得意门生、训诂学大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受聘 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第五卷第二号、第六卷第二号轮值编辑。积极为文学改良运动“摇旗呐喊”,主张“国语运动”,推行汉字改革,起草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历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国语统一筹备会常务委员等职。1939年1月因右脑部溢血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1917年起受聘力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第五卷第三号轮值编辑,1920年赴英国留学,1924年回国。历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辅仁大学教务长、北平女子大学女子学院院长等职。1934年7月染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陶孟和(1887-1960),原名陶履恭。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社会学家、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英国,1914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第五卷第六号轮值编辑,中国社会学近代研究体系奠基人之一,长期领导组织社会学、经济学调查研究工作。1949年9月,陶孟和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此后一直领导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作。1960年4月突发心脏疾病逝世于上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秋明。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汉阴。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第五卷第五号、第六卷第六号轮值编辑。后任教育部大学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1年病逝于上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第五卷第四号、第六卷第四号轮值编辑。后任大学院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学、北京大学校长,中国驻美大使。1962年病逝于台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高一涵(1885-1968),原名永浩,别名涵庐,安徽六安人。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轮值编辑,积极协办《每周评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政治系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12月起受聘北京大学,先后任图书馆主任、史学系、经济系教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轮值编辑。领导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成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北方革命运动。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于北京慷慨就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祖籍浙江诸暨。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蔡元培是清光绪年间进士,曾被授为翰林编修。后弃官返乡,决定兴办教育,并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热心鼓励和扶持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916年12月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p> <p class="ql-block">今天,北大红楼不仅是一处重要景点,也是学生和永远的新青年了解北京大学历史、文化和发展的重要窗口。参观红楼,可以感受到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以及代代学子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氛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在京城最美的秋日里,在最美之秋的五四大街,先生徜徉于北大红楼,本色着新青年的角色,春秋百年的情怀,感受年代的光辉,感受岁月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