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探慈禧水道

华年

<p class="ql-block">文编:华年</p><p class="ql-block">图片:华年</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157927</p>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来到紫御湾码头,游玩了京城首屈一指的具有700年历史的皇家御用河道——长河,饱览了沿河秀美的风光,还能一路聆听导游的详尽讲解,了解昔日皇家御河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紫御湾码头位于紫竹院公园内,是当年皇家御用码头。古色古香的紫御湾,今天依然保留着御用码头和河边休息的行宫。清朝慈禧太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京城度过浴佛节后,乘坐船去颐和园消夏,仅慈禧就有31次通过长河去颐和园,这条河也称“慈禧水道”。</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驾崩后,隆裕皇后宣布永不游幸颐和园,于是这条水道断航。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这条皇家水道断航一个世纪之后,重新恢复开通。</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紫御湾码头时,一艘游船刚刚开走。我望着远去的游船,乘风破浪。黄色船顶,红色围栏,皇室风格,这就是皇室龙舟画舫。</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碧波荡漾,画舫破浪而行,岂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在紫御湾码头候船处等候下一趟游船。长长的长廊,红顶绿柱,黄色长凳,皇家风格,十分贵气。</p><p class="ql-block"> 当我穿过长廊去检票上船时,仿佛穿越时空,感到非常开心。当年,这里是皇室家族独享;今天,我们老百姓可以享受如此优雅舒适的环境,去乘游船观赏美景。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到无比兴奋。</p> <p class="ql-block">  长河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紫禁城至颐和园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是串联北京动物园、紫竹院、万寿寺等重要文物、文化和休闲游览空间的纽带,更是为老城中南海、北海、什刹海提供水源的主要河道。 </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约在公元1205年,当时金朝为解决水源问题,开凿了长河,引玉泉之水,成为北京城最主要的供水渠道。</p><p class="ql-block"> 元代称其为“高梁河”,承担向元大都输水及漕运的重要功能。</p><p class="ql-block"> 明代高梁河改名为“玉河”,因其水源发于玉泉山,故取玉泉山水之意,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对河道沿岸进行改造,增建多处园林、寺庙等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清代,玉河改名“长河”,据文献记载:“高梁桥在西直门之北,其水发源于玉泉山,由昆明湖绣漪桥东流注此,即长河也。”此时河道经乾隆时期修整,两岸建造宗教建筑,遍植柳树,已成为皇室去往西山园林的专用河道,主要用于皇室出行和活动。乾隆皇帝曾通过这条河道前往万寿寺为母亲祈福祝寿,以及作为皇室前往颐和园的专用河道。</p><p class="ql-block"> 长河沿岸桃红柳绿美不胜收,并留下“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乘上游船开始出发,破浪前行,沿途风景如画。经过长春桥、麦钟桥、长河闸、长河桥等多个著名景点。御河水道景色秀丽,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文化,真是: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p> <p class="ql-block">  当游船从桥下穿过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桥连接了两岸,为长河添彩,不同的桥不同的构造,不同的风格,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船舱,打开窗户看外景。水景胜于山景,远山如画,近柳如帘。景色怡人,赏心悦目。的确,长河的柳,名不虚传,垂柳依依,沿河飘荡,诗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岸边老翁正在垂钓,还和一旁的大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享受河边悠闲惬意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我为了感受一下传说中的长河两岸景致,回忆起,今年五月的一天,花艳柳绿之时,来到长河畔,以漫步的形式细细品味河道两岸风光。我走在长河岸边,为这里的水、这里的柳而陶醉。</p> <p class="ql-block">  长河的河畔,建有舒适的步道,特别适合漫步。两岸的栏杆是皇家风格。两岸的柳树高大挺拔,柳条垂下,随风飘动。人在河岸走,观水赏柳,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半个小时行驶,游船最终到达目的地皇家园林颐和园南如意门。南如意门的绣漪桥以挺拔的身姿展示在游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和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由于绣漪桥是皇室家族从长河水路来到颐和园进入昆明湖必经的“大门”桥,设计和建造都十分讲究,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她与西堤上的玉带桥是一对“姐妹桥”,两桥造型相同,只是绣漪桥略小一点。</p><p class="ql-block"> 今天,绣漪桥以热情优美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