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青绣艺术的传承人

张有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乡村青绣艺术的传承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张有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党永宗,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绣像是一朵在青海广大农村沃土上生根发芽,永远盛开的鲜花。青绣是青海高原各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刺绣的总称,是中国刺绣中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之一。在青海青绣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题材多样、针法复杂、风格古朴、用途广泛,对青海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既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美美与共的文化象征,也是近十几年来青海振兴地方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助推广大农牧民姐妹们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国寺营村韩品兴心灵手巧,耳聪目明,乐于助人,家庭和谐,儿孙满堂,幸福快乐。她充分利用家里空闲时间一针一线绣鞋垫,枕头套,烟袋,钱包等绣品,无偿增送给亲朋好友。这里发布了她制作的少量手工艺品。2024年11月份她已经是72岁高龄的老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相关资料显示和省内外有关民俗文化艺术专家学者考研,青绣是‌青海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刺绣的一种,更是青海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基因,体现了青海多元文化生态,增强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有关专家总结,青绣具有以下显著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门类众多、题材丰富‌:青绣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刺绣技艺,包括‌平绣、‌剁绣、‌贴花绣等,题材广泛,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民风民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工艺精湛、制作精细‌:青绣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和精致度,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用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用途广泛、特色鲜明‌:青绣不仅用于‌装饰,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如衣物、家居用品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符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色彩艳丽、风格古朴‌:青绣在色彩运用上大胆而富有创意,常常使用对比度强烈的颜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图案规整、寓意吉祥‌:青绣中的图案和纹饰通常十分规整,富有美好的寓意,体现了高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特点使得青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相关资料介绍,青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其发展历程深受多种文化和民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绣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考古学家在青海河湟地区的遗址中发现了骨针和骨锥,这表明青海地区的先民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针线进行缝缀衣服或装饰兽皮。到了汉代,随着赵充国在河湟地区屯田以及中原地区移民迁居青海,刺绣技艺可能已经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唐代时,高适的诗中描述了河湟地区人们仍在传承刺绣技艺,这说明刺绣技艺在唐代已经较为普及。明清以来,随着青海地区与中原的交流更加频繁,丝绸和棉布变得较为寻常,青绣工艺也逐步完善,刺绣开始在青海河湟地区普及。近代,河湟各民族妇女的刺绣技艺已十分高超,如民间叙事诗《方四娘》中描述的“七岁上跟娘学针线,八岁九岁针线会……进去绣房手儿巧”,展现了当时妇女从小学习刺绣技艺的传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史料记载,青绣艺术的发展还深受多种文化和民族的影响。随着文成公主入藏,开始出现用丝线在布匹上绣制的藏绣,藏绣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吸取各种文化元素,借鉴其他刺绣流派的针法和工艺,逐渐形成富有雪域高原特色的刺绣艺术。青海地区的青绣艺术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手工艺品,更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品,其色彩搭配和谐自然,图案设计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湛细腻,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青绣还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对于研究当地的民俗习惯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现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青绣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纷纷将青绣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创造出了一批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的时尚新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青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青绣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土族盘绣、湟中堆绣、湟源皮绣、贵南藏绣都是摇曳生姿的艺术奇葩。其中,土族盘绣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人们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其用料、色彩、针法、图案等都颇有讲究,尤其是“一针两线”的针法十分独特。盘绣虽费工费料,但色彩丰富艳丽,绣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是青绣中的珍品。湟中堆绣早期主要由西宁市湟中区塔尔寺的艺僧制作,表现藏传佛教题材,是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后逐渐传播到周边地区,是汉藏艺术融合的结晶。堆绣采用“剪”与“堆”的技法,呈现出浅浮雕式的艺术效果,非常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湟源皮绣是将中原传统刺绣技艺与高原畜牧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典范,主要采用动物皮张,用毛线、皮绳、马鬃、丝、棉等做绣线,运用平绣、网绣、盘金绣、锁绣等针法,绣品构图活泼、色彩艳丽,既有观赏性,又具有收藏价值。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享有“藏绣之乡”的美誉,贵南藏绣历史悠久,其题材除了唐卡和传统图案外,还有山水、人物和动物等。贵南藏绣构图饱满、图案粗犷、绣法质朴、色彩艳丽,同样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珍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青海各族群众中,青绣被称为“做针线”,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民族的服饰、家庭装饰、婚丧嫁娶中,处处能看到青绣的影子。过去在河湟地区,针线活是衡量女性是否能干贤惠的标准之一。当地的女孩子从小就开始学做针线活,针线活好的姑娘是周边十里八乡的小伙子争相求娶的佳偶。而在各民族的婚礼中,“抬针线”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其内容是新娘向婆家长辈赠送自己绣制的枕顶、枕套、鞋袜等,展示精湛绣艺。可以说,青绣是青海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的传统技艺,它就像传唱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受到各民族的共同喜爱与传承。而在长期的发展中,青海各民族的刺绣艺术既互相学习借鉴,又各自保留独特风格,从而使青绣呈现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景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绣娘们在绣坊里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唱着“金针儿穿了个银线了,银线把牡丹绣了。手儿俩绣来着心儿里算,锦绣俩把幸福盼了”的新“花儿”,表达着对青绣产业发展的憧憬,用巧手精心绣制着美好生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