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桂林会仙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之美------广西2024年“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初中生物学)

红红 🌹

<p class="ql-block">广西2024年“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初中生物学)全体参训老师经过为期8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基地学校课例研讨后,第九天开启了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我们在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武正军教授和教学班主任韦艳艳老师亲自带领下成功展开了一次宝贵的外出考察活动——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考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跟随武教授和在校大学生小向导的介绍以及讲解,在曲径通幽的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里,我们一行人不断地深入走进会仙湿地的考察研究中,湿地公园内的湿地风貌及其周边环境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极为罕见,并且合理规划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将生态价值转换为教育价值、旅游价值服务社会,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普研学与实践的创新乡村振兴模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次会仙湿地公园的考察活动不仅为我们的短期研修增添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户外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放松,一次多学科融合实践的生动展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专家领导的指导下通过生物科学、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和思政教育等专业的视角去了解会仙湿地中不同的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登,认识到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原有生态环境资源修复生态成分,进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这次研学活动为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跨学科融合活动指引了新的方向和行动路径,去认真落实教学过程重实践的新课程理念。</p> <p class="ql-block">下午,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武正军教授给我们做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笔记》两场精彩的讲座。武院长用朴实的语言,详尽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危机和根源以及保护措施,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还促进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通过《自然笔记》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自然笔记的概念、类型、制作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一张张优美绝伦的PPT,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还有幸参观了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我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这场旅程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还让我们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无尽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三层,展示面积2500平方米,分为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贝类、昆虫及植物共七个展区。馆藏动物、植物标本约1万余种、50余万号(份),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标本有300余种。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展品,让我们感受到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真的是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对自然保护的热情。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未来的地球一定会更加美好。维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生存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图片:莫新梅 袁梦婷 董园 蒙晓杭 蒙庆梅 冯兴群 覃韦宁 谢金梅 覃栋鲜</p><p class="ql-block">文字:董玉华 覃新红 覃西菊</p><p class="ql-block">编辑:覃新红 董玉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