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館——中華文明之範

高山朝聖者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之畔,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占地262.5亩,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这里不仅是商文明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商朝的政治中心,更是中华文明早期辉煌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随着殷墟考古成果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殷墟博物馆已难以满足保护与展示的需求。因此,新馆应运而生,成为展示商文明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司母戊鼎原件虽藏于国家博物馆,但在殷墟博物馆,游客可以欣赏到同样珍贵的司母辛鼎。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青铜方鼎,内壁刻有“司母辛”三字铭文。妇好集将军、祭司、王后、母亲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司母辛鼎的发现不仅展示了她的至高无上地位,也反映了商代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新馆设有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之一。这里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更传递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形式,全面展示商代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每一件都是商文明的珍贵遗存,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采用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的设计方案,以《诗经·商颂》为灵感,融合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等元素,形成了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其设计不仅体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不仅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观众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商代文明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新馆的建设,不仅致敬了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也向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百余年辉煌致敬。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新馆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公众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商文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不仅融入了考古遗址公园与现代城市的整体环境,还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构建了一个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新馆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通过这些技术,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商代文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亚长墓中最为珍贵的青铜器——“亚长”牛尊,在中央展柜独立呈现,高约22厘米,长40厘米,重约7000克。牛尊的装饰极为考究,身上遍布龙、鸟、象等20多种纹饰,展现了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牛尊的唇下有鱼纹,鱼纹后方有鸟纹,脖颈处刻有“亚长”二字铭文,下设特制镜面,观众可清晰看到铭文。牛腹两侧还分别饰有一只猛虎,虎头低垂。这样的牛形青铜尊迄今为止仅此一件,其原型为商代圣水牛,属于未被驯化的野生动物,遗憾的是西周时期已逐渐灭绝。</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呈现了商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