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恩门风情水街位于绍兴古城西北侧,东起迎恩门古迹,西至古刹钟山寺,北濒萧甬铁路,南临霞西路。</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是绍兴环城河八大景观之一。这座城楼是根据隋朝越国公杨素设计的城门重建的,兼具水陆两用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初建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历史上是从杭州进入绍兴的水陆要道。在清代,它曾被改称为西郭门。</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城楼高达21米,正面悬挂有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的“浙东屏藩”匾额。它由水陆城门、敌楼、生聚阁、送贤堂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水陆城门是专为舟楫通航和防寇备战而建的,而陆路部分则设有吊桥,方便通车和行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关于“迎恩门”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在历史上,凡朝廷命官以至皇帝亲临,都必经此门,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南渡驻跸越州时,也是从迎恩门进入绍兴城的。此外,这座城门与南宋王朝有着深厚的联系,有六个南宋皇帝的陵寝位于绍兴。</p> <p class="ql-block">在时间的洪流中,迎恩门并未消散,反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迎恩门风情水街东起迎恩门古迹,西至古刹钟山寺,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串起了人间烟火气,重现了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绍兴迎恩门是一座历史悠久、功能丰富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楼。它见证了绍兴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这条具有历史底蕴和江南水乡特征的复合型商业街区,是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迎恩桥位于绍兴市区西郭运河进城口子处,是古代绍兴水路进城的西门户。古代皇帝驾临绍兴时,百官在此迎候,因此得名迎恩桥。孙中山来绍兴时,绍兴各界也在此欢迎。</p> <p class="ql-block">迎恩桥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建于清代。桥南北走向,横跨浙东运河,全长19米,桥面宽2.7米,桥高3.8米。桥体为单孔七折边石拱结构,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及踏跺两侧置石栏,石栏内外侧雕刻有浮雕图案,如回字纹、香草纹、钱纹等。桥面石栏坐椅式,外刻楷书“迎恩桥”,栏板间有望柱,望柱柱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一重要船埠和市场,此桥也称菜市桥。该桥为七折边石拱桥,石级桥面,两边石级分别为13与14级。桥跨径近10米,是绍兴市跨度最大的七折边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迎恩桥与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以及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合并,称:绍兴古桥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现桥为明天启六年(1626)重修,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桥长19米,桥面宽2.7米,桥拱高3.77米,桥南石阶11级,桥北石阶18级。雍正十一年(1734)的桥碑记上刻有“见龙在恩”四字,碑已不存。此桥为市文物保护点。此桥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风情水街不仅是商业街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围绕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为核心,结合购物居住和商业观光两大轴线,传承了台门院落的空间美感,保留了一河一街的城市记忆。</p> <p class="ql-block">街区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块,如迎恩天地、综合体最家空间、米市街、西郭里、悦龙池、钟山寺等,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活元素植入其中,形成了体验、观赏、美食、购物、休憩等多种商业业态。</p> <p class="ql-block">此外,迎恩门风情水街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如音乐会、展览、演出等,丰富了游客的休闲娱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运河两岸灯火辉煌,迎恩门风情水街变成了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商业综合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