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方佛。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脚跌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脚跌坐,双手垒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三世佛是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过去的迦叶佛(也有是燃灯古佛),右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三身佛是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正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智慧的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的三层金丝楠木塔。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这座宝塔不仅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金丝楠木塔原藏于故宫慈宁宫大佛堂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氏七十大寿的贺礼。乾隆皇帝对这座佛塔的建造极为重视,因其对佛教的崇信以及对母亲的孝心。整座佛塔通高6米,重约4吨,采用金丝楠木和榫卯结构建造。塔身设计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无量寿佛,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没有两个完全相同,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金丝楠木塔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也是清代皇家文化的象征。它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洛阳博物馆的馆藏,也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清代宫廷文化和佛教艺术的重要窗口。保护与争议1973年,金丝楠木塔随一批故宫文物调拨至洛阳博物馆。后来,故宫曾试图索要回这批文物,但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最终金丝楠木塔成为洛阳博物馆的永久藏品。</p> <p class="ql-block">铜鎏金宗喀巴及镶玉雕龙盒。金香亭。塘瓷七珍。(铜鎏金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金香亭描述御花园西北隅之小凉亭。塘瓷七珍。又称景泰蓝七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搪瓷七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景泰蓝工艺开始流行,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皇家御用的珍贵艺术品。搪瓷七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制胎、掐丝、点蓝、烧制、打磨、镀金等步骤。它以铜为胎,用扁铝丝在铜胎上掐出图案,然后填充各种颜色的釉料,经过多次烧制和打磨,最后镀金而成。搪瓷七珍以其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搪瓷七珍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搪瓷七珍已经成为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镶松石曼达。是洛阳博物馆中的一件重要文物,它属于宫廷文物,原藏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这件文物在1973年被调拨至洛阳博物馆,成为该馆的珍贵藏品之一。镶松石曼达。绿松石曼达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珠宝,通常由绿松石制成,具有独特的设计和象征意义,在许多文化中,绿松石曼达被视为神圣的物品,代表着力量、保护和祝福,本文将探讨绿松石曼达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召伯虎”铜盨。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1993年洛阳东郊出土洛阳博物馆藏。“召伯虎”铜盨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重要文物,1993年在洛阳北窑西周晚期贵族墓中被发现这件铜盨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文物特征。召伯虎铜盨高25厘米、长35厘米、宽20厘米,属于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的大型食礼器。盨内壁刻有“召伯虎用作朕文考”铭文,证实其为西周名臣召伯虎祭祀亡父时所用器物器物做工精湛,纹饰精美,造型古拙,体现了西周晚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召伯虎,即召穆公,是西周时期的重臣,与周厉王周宣王时期政治密切相关。铭文中的“周召共和”是指西周晚期的一段历史时期,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政权,标志着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文化价值。召伯虎铜盨不仅是研究西周历史和青铜器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古代中国礼制和宗教信仰的窗口。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周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洛阳博物馆就是想整明白一件事第二图福州刺史营元惠神道碑为什么会在洛阳。主要是因为营元惠在洛阳去世并且安葬于洛阳。营元惠在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六月来到洛阳,并在同年因病在毓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的神道碑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十五日立,并且在1980年出土于洛阳市东花坛南约50米处。因此,营元惠神道碑位于洛阳,是因为营元惠本人最终在洛阳去世并安葬,所以他的神道碑也立在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考母”铜罍。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1964年北窑西周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考母铜罍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青铜器,主要用作盛酒或盛水的容器。根据搜索结果中的信息,铜罍在古代有多种用途,既可以作为盛酒的器皿,也可以作为盛水的器具。在《诗经·卷耳》中有提到“我姑酌彼金罍”,这里的“金罍”指的是青铜罍。而在《仪礼·少牢馈食礼》中记载“司空设罍水于洗东,有枓”,说明罍也可以用来盛水。铜罍的形状多样,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通常具有宽肩、两耳和盖子而圆形罍则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通常在一侧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罍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方形罍一般为商代器物而圆形罍在商代和西周都有出现。考母铜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铭文的青铜罍,其具体用途可能与当时的礼乐制度有关,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要仪式中,体现拥有者的身份和等级。在考古发掘中,铜罍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饮食器具礼乐制度以及社会等级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石经幢。宋代(公元960-1279年)洛阳市宣阳县柳泉乡东高美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齐侯铜孟。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1957年中州大渠出土洛阳博物馆藏。齐侯干铅文,齐侯作联子,伸姜宝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p> <p class="ql-block">造像碑北朝(公元386-581年)洛阳出土</p> <p class="ql-block">黄杨木雕。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最早是在元代。如现存北京故官的黄杨木园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因其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如果出现,定是珍品。</p> <p class="ql-block">密檐式石佛塔。唐代(公元618-907年)洛阳出土</p> <p class="ql-block">赵庆祖造像碑。北齐天宝五年(公元554年)1977年洛阳北窑砖瓦厂出土。宗教石刻指石窟寺、寺庙以及民间供养的具有宗教色彩的石刻造像与装饰纹样符号,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阳佛教石刻造像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形式多样,具有印度健陀罗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风格。经憧和佛塔是建筑和雕刻相结合产物。就样式风格而言,北魏造像衰衣博带,秀骨清像;北齐佛像身躯如柱,衣饰宽松,无褶纹隋唐时佛像丰满圆润、气韵灵动。</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东汉(公元25-220年)1992年12月孟津油坊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翁仲。明代(公元1368-1644年)洛阳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东汉(公元25-220年)1955年洛阳孙旗屯出土</p> <p class="ql-block">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罐。宋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钓釉荷叶形盖罐。宋代。洛阳市部岭乡龙泉新村铁路医院宋代壁画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灰陶垂兽。宋代。洛阳北宋衙署遗址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香薰。唐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锁。唐代1992年龙门镇花园村豆卢氏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仕女铜灯。唐代(公元618-907年)2019年洛阳新唐街唐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塔式铜盒。唐代洛阳龙门神会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文官俑。唐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贴金陶马。唐代。1988年4月偃师市政府招待所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白釉双龙尊。唐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四系青釉罐。唐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黄釉双龙瓶。唐代。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蓝釉灯盏。唐代。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双系贴花执壶。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浮雕兽面纹方砖。唐代(公元618~907年)隋唐洛阳城遗址出土。洛阳博物馆藏。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隋唐两代,洛阳都城人口百万众,洛阳城“前直伊阙,后据部山,左 右涧,洛水贯其中规模宏大城郭有大小相套的宫城、皇城、外郭城等,其中,外郭城周长27.5公里,有定鼎门等10门。另有圆壁城曜仪城、含嘉仓城等诸多小城。帝王宫殿遍布于洛阳城内外,隋代著名的有乾阳殿、大业殿,唐代著名的有天堂、明堂、上阳宫。外郭城与皇城之间为里坊,隋有103坊,唐109坊。里坊之间设市场,共3市。隋唐园林兴盛,隋炀帝建西苑周长200里,为中国园林之最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洛河两岸。街道纵横交错,里坊井然,规划严整,为日本等邻国的都城所仿效。2007年隋唐洛阳城被国家列为十五”全国大遗址保护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p> <p class="ql-block">世俗服装立像。北魏:洛阳时期(493~534年)1979年洛阳偃师龙虎滩村北北魏永宁寺塔基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仪仗陶俑群。北魏(公元493-公元534年)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壕村元配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青瓷龙柄盘口壶。北魏(公元493-公元534年)1991年洛阳部山家头村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青釉四系瓷罐。西晋(公元265-公元317年)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雕兽卷云四足石砚。西晋(公元265-公元317年)1955年3月洛阳洞西轴承厂西晋基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铜熨斗。西晋(265~317年)1984年洛阳新安县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玛璃壁。西晋(265-317年)1978年洛阳偃师山化乡王瑶村出上。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釉陶薰炉。东汉(公元25年~220年)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百花灯。东汉(25~220年)1972年洛阳涧西出土。洛阳博物馆藏。这件百花灯是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思想的物化表现。其灯座呈覆盆状,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山十分相似。汉代志怪小说集《海内十洲记》这样描述昆仑山“方广万里,形如覆盆”。</p> <p class="ql-block">弦纹茧形壶。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玻璃瓶。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1987年洛阳市郊区东汉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楼。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洛阳宜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铜人。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1982年洛阳市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透雕夹层圆铜镜。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1996年道北战国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窃曲纹铜晒。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龙纹铜方壶。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2008润阳广场春秋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蟠螃纹铜鼎。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1983年洛阳市西工区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青瓷瓮。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林校车马坑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挂屏。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年由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紫檀木九级佛塔。两座紫檀木九级佛塔形制相同,均为清代制作,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塔。佛塔由塔刹塔身、塔基构成。塔刹设有圆形的天盘,天盘上面莲花座上的宝瓶托十二金刚交杵,天盘四周垂流苏。塔身飞檐翘角,轻盈飘逸,塔内中空,每层八面各开龛门,每亮内各供奉一尊佛像,共计一百二十尊Lo周围附有栏杆,塔基为八角须弥台座,须弥台座束腰处雅饰缠枝花纹台座下一八角叠涩台基和圆柱形支座插入最下层的方形台座,方形台座外缘饰覆莲纹。</p> <p class="ql-block">佛教是佛陀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白玉送子观音及镶玉佛龛。</p> <p class="ql-block">缪嘉惠绘画插屏。清代。原故官慈宁宫大佛堂。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慈禧御笔“大圆宝镜”匾额。紫檀边刺绣百鸟朝凤挂屏。金漆万寿罗汉床。清</p> <p class="ql-block">紫檀边刺绣百鸟朝凤挂屏。清</p> <p class="ql-block">三彩鸳鸯。唐代(618-907)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普夫妇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黄釉双龙尊。唐代(618-907)1985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贴花带盖罐。唐代(618-907)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三彩天王俑。唐代(618-907)1970年洛阳关林地质队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兽面镇基兽。唐代(618-907)1963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镇墓兽镇墓兽在战国时开始出现西晋时期的墓中已较为常见。唐。墓中出土的镇墓兽多为蹲坐式成对出现,它们往往被安置在墓一般分为人面道或墓门的两侧,和兽面两种。</p> <p class="ql-block">三彩马。唐代(618-907)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三彩骆驼。唐代(618-907)1971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黃釉伶俑。唐代(618-907)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普夫妇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武官俑。唐代(618-907)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披法衣如意观音。清代故官慈宁官大佛堂传世。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载丝骆驼。唐代。洛阳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一洛阳,远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并连接沿途各国的陆上和海上通道。丝绸是出口贸易中的大宗品类,不仅输出各类丝绸成品,也出口生丝隋唐是西亚织金锦进入汉地和中国自制织金锦的初始期。元代在官作坊织造织金锦主要为西域工匠。绿釉载丝骆驼短颈高背,昂首嘶鸣状,背上铺圆毯,两峰之间置一驮囊,驮囊两侧就挂有生丝,说明自西汉以来的丝绸之路不仅对外出口丝织成品和原材料,也促进中外丝织技术相互交流。</p> <p class="ql-block">三彩牵马俑。唐代。洛阳市涧西区矿山厂平炉车间出土。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镶玉石清供插屏。清代。故官慈宁宫大佛堂传世。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琉璃八宝。清代故官意宁官大佛堂传世。洛阳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坛城。清代。故官慈宁官大佛堂传世。洛阳博物馆藏。“曼陀罗”藏语为“坛城”的意思,属持验法器将珍珠、玛瑙、宝石等各种珍宝或洗净柴色的粮食,喷酒香水晾干依照与其相应的仪轨念诵,将每层铁围山由下至上依次填满。</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观音。清代故官慈宁宫大佛堂传世。洛阳博物馆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