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贝加尔湖(3)

也夫

<h5></h5><h3><b><br></b></h3><h3><b>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 利斯特维扬卡小镇~奥利洪岛 </b></h3><div><br><h5> 早晨六点半,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简单洗漱后走到户外,来到酒店外视野极佳的平台。酒店位于贝加尔湖与安加拉河交界处,河湖相连,一望无际。很冷,西伯利亚的寒风瞬间打透身上的衣服,直彻肌肤,不一会儿全身僵硬,手足麻木。</h5></div><div><br></div> <h5><br></h5><h5> 湖面有云雾飘过,对面秋黄的群山朦朦胧胧,山上有积雪,湖中有渔船,晨雾缥缈,像进入了童话世界。飞了无人机,没有人打扰,可以慢慢地在空中寻找光影和角度,飞到小镇上空,飞到了萨满圣石旁边,还飞进云雾透过流动的云雾看眼前的美景,飞的很爽。飞了三块电池,只可惜没有早霞。</h5><div><br></div> <h5>  </h5><h5><br></h5><h5> 飞完无人机后在酒店早餐,不错的俄式早餐。早餐后回房休息,十点出发去奥利洪岛。由于沿湖没有路,需要折返回伊尔库茨克,再向北320多公里才能到达渡口,意味着要在西伯利亚大地上绕行。也好,一路上大片的白桦林、绿色樟子松,美丽的草原和起伏的山丘以及林中小屋、原始部落等为我们提供了视觉盛宴。</h5><div><br></div> <h5><br></h5><h5> 西伯利亚别名鲜卑利亚,说明曾经是中国北方鲜卑人的集聚地。有学者考证“西伯利亚”即“鲜卑利亚”之转音,西伯利亚得名称大抵起始于明清之际。贝加尔湖地处东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以东,以山地为主。由于远离海洋,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短冬长,春天化冻晚,秋天上冻早,是世界上气候最寒冷的地区。绝大部分是深林草原,主要以针叶树和阔叶林为主,木材资源丰富。</h5><div><br></div> <h5><br></h5><h5> 中午一点半,到达一家布里亚特蒙古人餐厅,叫做卡德布扎瓦。布里亚特人是蒙古人的一支,依旧保留着蒙古民族的特点。偌大的餐厅全木结构,就像一座巨大的蒙古包。只有我们一批客人,餐品丰富,大个的肉包子味道极佳。</h5><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王蓓辉老师拍摄</u></h5> <h5><br></h5><h5> 包子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据说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主要用羊肉碎、羊下水、牛肉丁,为提升口感再放些洋葱和草原的野菜,用料实惠,皮薄馅鲜,不腥不膻。午饭后,吃饱、吃好的团友们走出餐厅放飞自我。</h5><div><br></div> <br><h5>  吃完饭继续前行,很快进入落叶松和白桦树混交林地带,道路两侧已变色白桦林和落叶松相伴而生,如彩色的波浪延伸向无垠的旷野。据专家研究,白桦树属于阔叶林,喜水,落叶松属于针叶林,耐旱,相伴而生。落叶松发达的根系和供养能力,可以吸收和储存较多的营养和水分,不仅供养了自己,还可供养给白桦树。旱季时,松树的根部会源源不断向白桦树提供水分,而白桦树落叶腐烂后则为松树提供了养分,实现了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5><div><br></div> <h5><br></h5><h5> 车辆不断在旷野上前行,地形起伏,高低错落,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陡坡,同导游商量后叫停了车辆,拍到一段非常陡峭的坡路。</h5><div><br></div> <h5><br></h5><h5> 下午三点到达贝加尔湖畔,碧蓝的湖水旁有座小山村,摆渡船码头上空海鸥翱翔,场面热烈。乘坐摆渡船上岛,是客货混装船,车辆可直接开上去。摆渡船启程后,很多海鸥跟着船飞翔,人们拿出食物投喂。</h5><div><br></div> <h5><br></h5><h5> 很快登上奥利洪岛,坐上了“乌娃子”面包车,沿着岛上的南北大道向达胡日尔镇方向行驶。俄罗斯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对贝加尔湖的环保更加严苛,岛上不允许修建公路,贯穿南北大动脉是一条砂石路。奥利洪岛是贝加尔湖第一大岛,如果说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明珠,奥利洪岛就是这颗明珠的心脏。不仅有纯净的风光,还是神秘的萨满教中心。</h5><div><br></div> <h5><br></h5><h5> 一路上,秋景萧瑟,低矮的黄色草场铺陈在原野上,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一侧的贝加尔湖水碧蓝如玉,另一侧则是秋黄遍野。路上偶尔也能看到小村庄,据说岛上包含了草原、森林、沙漠等多种地貌。</h5><div><br></div> <h5><br>  抵达酒店入住mini 贝加尔湖木屋,稍事休息晚餐,晚餐后去萨满岩拍日落,没有效果。无人机飞到萨满岩,顺光方向有些能看到天空中有少许云,拍完照回房休息。 <br></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