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的魅力

糖葫芦

<p class="ql-block">  西安,古称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安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西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变迁。这些历史时期的沉淀,使得西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来西安能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年),是在唐代长安城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础上扩建而成。轮廓呈封闭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明城墙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从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墙已经有 1400 多年的历史,从明初扩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角楼是建在角台上的阁楼建筑,为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设施。由于角楼如同敌楼一样,其外壁都向城墙外壁外凸,凭楼眺望,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观察敌情。</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看夕阳。在西安城墙的天际线上,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这是一场无需预约的盛宴,只待有心人的脚步轻轻踏响,便能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浪漫邂逅。</p> <p class="ql-block">  永兴坊,是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古时为唐代一百零八坊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兴建于隋朝。永兴坊位于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占地15亩,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史上久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永兴坊分为关中巷、陕南街、陕北里、手工作坊、非遗民俗街、107街、非遗文创街、福街区8个街区。永兴坊汇集了陕西各地特色美食经营户五十余家,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还有手工民俗技艺表演及各地名小吃。</p> <p class="ql-block">  西安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内,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道岸律师主持营造,最初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和佛图。小雁塔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的重要标志,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也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因其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小雁塔与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原名“灵感寺”,唐武德四年(621年)寺废。唐龙朔二年(662年)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845年)禁佛时寺废,次年改为护国寺。大中九年(855年),又恢复为青龙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以后,寺院渐废,地面建筑无存。196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队对青龙寺遗址进行了调查。1973年至1980年,又先后探得并发掘了北门遗址、东院殿址、塔院遗址、墙址等八处遗址。</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遗址所在的乐游原,秦时属宜春苑,汉时为乐游苑,唐时在唐长安城的新昌坊。隋唐时期,这里更成为京城人们登高远眺和游玩的场所。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就是对这里胜景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遗址博物馆主要陈列:一楼展厅唐青龙寺沙盘展示;青龙寺遗址出土建筑构件展示;二楼展厅:空海史迹展;三楼展厅:隋唐文物展。</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是唐代佛教密宗的道场之一。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僧人辨弘以及新罗僧人惠日、悟真等都曾从惠果大师学习密宗教法。尤其空海在唐期间,广泛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科技等知识,回国后,以其所学,对日本文化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