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座落在凤庆县城西北角的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庙建筑群落</span>,与身后的凤山一脉相承,是凤庆各族人民几百年来崇圣道、广教化、端品节、勤学问的具体形式所在,也是凤庆深厚文化积淀的渊源地。</p> <p class="ql-block"> 凤庆文庙布局依山就势,坐西向东,按照中轴线对称排列相关建筑,构成不同高差的多台庭院式空间格局,层层拾级向上递进,环境氛围肃穆幽静。从下往上步步登高,依次是泮池、龙门、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鸣凤阁。左右两庑对称,院内绿草茵茵,繁花婀娜,古木苍天。时间在这里低语,历史在这里沉思。</p> <p class="ql-block"> 文庙始建于遥远的明朝,顺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古时交通不便,车马行进迟缓,更显顺宁山水僻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世界还沉浸在一片古朴与宁静之时,</span>文庙在民间传说中是一只中原大地的凤凰,飞临到这片青山绿水之间。据《顺宁府志》记载,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原址在城南虎山东麓,清康熙八年(1669)迁建于府署之西,同治十二年(1873),又迁建于凤山脚下,俗称黉学,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结束全部工程。工程浩大、工期历经明清两朝两百多年更迭,至今已四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 文庙犹如一位饱经沧桑又顽强乐观的老者,见证着顺宁府的人文兴衰、时代更替,诉说着凤庆古城悠久的故事文脉。文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上,也体现在现代教育中。如今,文庙已成为了一座普及教育、丰富凤庆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基地。不仅成为了深受喜爱的祭孔、尊孔,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的文化新高地,也吸引了众多学子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孔子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泮池:泮池为皇宫之外的护城河水,呈圆形,泮水池比喻孔子像皇帝一样的尊贵。古时,学校也称为“泮宫”,学宫前状如半月形的水池,称为泮池,所以泮池亦称“学海”。泮池呈半月形,砌石为池,上面围有石雕栏。</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坊是四根方形石柱并立的石门建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状态。其上有三块大碑,四块小碑,其中有浮雕二块。“龙门”二字高居其中,“金声”、“玉振”、“江汉”、“秋阳”等刚劲有力的楷体石刻分别勒于“龙门”的左右前后。</p> <p class="ql-block"> 砖木斗拱结构、三间四柱一字排列的棂星门气势非凡,每根柱脚都用两块大三角石固定,两柱之间又由砖墙支撑,稳重庄严。棂星即灵星,古代祭天先祭灵星,儒学被奉为国学,重文教的宋代皇帝便将这原在祭天天坛内的棂星门移入文庙,意为尊天一样尊孔。等闲学子不能从棂星大门进出,只有高中状元才能享受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 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砖土木结构,高约12米,面阔18米,纵深13米。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四面出厦,由18棵直径50多厘米的木柱支撑,分为上下两层。屋顶设花栏,花栏中部置一宝塔。两端的大龙口朝宝塔,呈二龙抢宝状。<span style="font-size:18px;">透雕格门,屋顶有花栏,花栏中置有山塔,两端各有大龙一条,龙口朝宝塔,形成二龙抢宝或二龙戏珠。上下两层8个屋角各有瓦狮一尊,</span>上层屋檐下有“圣集大成”四个大字;下层屋檐下有“斯文在兹”“万世师表”横匾;上下两层8个屋角各有瓦狮一尊。整个主体建筑气势恢宏,雄姿勃勃。大成殿正中供奉栩栩如生的孔子圣像,两侧分别悬挂两副对联。一是清世宗御题对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二是2003年重置的“沧江三千里,日暖星寒,留下几多故事:蒲门八万户,梅韵竹风,写出一部春秋”,此联为时任临沧市委书记李国伟撰写,由省九旬书法家冯国语先生手书。前面一口嘉清年铸的镛钟,每逢重大节日和虔诚尊贵的客人到来,人们便撞响此钟以示祝福。再往上走,便就到了用于祭祀孔子的父亲及孔氏五世先祖的崇圣殿。</p> <p class="ql-block"> 云南作为中华版图上的极边之地,在地缘上远离中原文化中心。且当孔夫子带着自己的门徒历经千难万险周游列国之际,云南还处于楚将庄蹻入滇的前夜,而今天为世人所熟知、最终却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国在孔子的时代还是一个遥远、未知的神秘存在,孔子周游列国的版图里自然没有云南。 回望两千多年前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这个背影在云南这方他不曾驻足过的红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永不拭去的履痕。</p> <p class="ql-block"> 凤庆文庙建筑结构颇为严谨大气,技艺精湛娴熟,南北厢房的格子门全部均为透雕,仙鹤、大象、马鹿、麒麟、鲤鱼等等海陆空动物活跃其上,芍药、牡丹及松竹梅兰菊也绽放其中。整个建筑群,实用与美观巧妙融合。入文庙,宛若聆听圣贤授道,千古儒学精髓醍醐灌顶感化世人,万千技艺汇集大成妙趣横溢养德修心。</p> <p class="ql-block"> 崇圣祠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追封孔子上五代祖为王而建的祭殿,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崇圣祠曾改建为文工队礼堂,于2006年8月恢复重建。</span>崇圣祠像大成殿一样也有四配,另有五从祀者,四配是孔门后学生杰出人物的生父,五从祀者是儒学世系中杰出人物的生父。</p> <p class="ql-block"> 文庙建筑群的魁星阁,又叫鸣凤阁,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居县城最高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重檐攒尖顶,底层为三开间方形平面,上面两层为六边形,阁楼高16米,边宽11米,六角攒尖顶,飞檐翘角,挺拔高耸,巍然壮观。</span>内设楼梯为走马转角形,登上阁之三楼,放眼四望,县城全景,市井街巷尽收眼底。郑显杨曾题联:"更上一层楼,看东屏乐嶂,南俯龙秋,西岭凤岫,北倚磐陀,况复双城烟火,四面云山,百里风光归眼底;远稽往古事,想唐属姚州,宋名庆甸,元置土府,明设流官,益以勐氏孤忠,尚书大节,千秋史鉴注心头。”</p><p class="ql-block">(注:此联在文革中毁后,尚未重书悬挂。)</p> <p class="ql-block">(为全面整理介绍凤庆文庙,部份图片,资料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