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24年重阳节的周末,莆田市城厢区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一行四十余人,来到仙游县枫亭镇宋代名臣蔡襄故里参观学习,登高赏秋。</p> <p class="ql-block"> 蔡襄文化公园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铺头社区,主要包含蔡襄文化馆及蔡襄陵园。</p> <p class="ql-block"> 蔡襄文化馆是集中展示蔡襄文化及相关事迹的场馆。蔡襄作为一代廉臣,其“民本、任贤、吏治、德治、教化、监察”的六大廉政思想和“忠国惠民”的文化精神在此得到集中展示。</p> <p class="ql-block"> 蔡襄(1012 年 - 1067 年),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人,北宋时期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 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 年),蔡襄逝世,赠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谥号 “忠惠”。</p> <p class="ql-block"> 文化馆共计三层布有教育展区和互动体验展区等。第一层主要布置有《蔡襄文化地图》多媒体展示屏,以时间顺序为轴,将蔡襄一生的重要足迹和重要历史事件结合展示,还有浮雕长卷《蔡襄生平艺术长卷》,提取了蔡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典事迹,并且设有多媒体书法影厅可欣赏其书法艺术与成就。第二层可以了解宋茶与蔡襄的故事,品读他的《茶录》,欣赏《北苑十咏》,以及了解仙游本地贡茶 “郑宅茶” 的历史等。第三层展厅以时间为轴,分为少年立志、登科进士等九个版块,集中展示蔡襄的廉政思想和 “忠国惠民” 的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 蔡襄陵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铺头村锦岭,蔡襄晚年住在莆田南门外,宋治平四年(1067 年),蔡襄病逝先葬于莆田将军山,后还葬于枫亭。蔡襄墓始建于北宋,后来经过多次重修。1961 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 年,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蔡襄陵园”,1999 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陵园前方有“仪门”,高 7.5 米,白色花岗石构筑,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p> <p class="ql-block"> 陵园内建有全长 134 米的“书法碑廊”,是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的碑林。共有 134 块碑文,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行、草、隶 12600 字。</p> <p class="ql-block"> 蔡襄墓前竖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78 年)吏部尚书文华殿学士蔡新立的望柱一对。望柱上刻有对联:“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p> <p class="ql-block"> 人们说起蔡襄就难免提起蔡京,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权相之一、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 蔡京与蔡襄是同乡、同姓、同宗的关系。他们都来自福建的蔡氏家族。按辈分来说,蔡襄是蔡京的堂兄。蔡襄出生于1012年,蔡京出生于1047年,蔡襄比蔡京大35岁。不过,两人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品格大不相同。蔡襄在宋仁宗、宋英宗时期就已活跃于朝堂,为官正直,敢于直言,所到之处皆有政绩,而蔡京在宋徽宗时期成为宰相,是北宋最贪渎的权相之一。他在政治上打击异己、大兴花石纲之役,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被后世称为“北宋六贼之首”。尽管蔡京在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但其名气仍被蔡襄取代。</p> <p class="ql-block"> 蔡京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距蔡襄文化公园约六公里。蔡京墓地下为墓室,地上为坟丘呈“风”字形,分内、中、外三堂,长60米,宽20米。墓前有神道、立一对神道柱,曾有石人、石马、石羊各8对。1991年,蔡京墓文物曾被盗,尚遗石虎石羊各一尊暂存蔡襄陵园。</p><p class="ql-block"> 蔡京作为北宋权相之一,被《宋史》列入《奸臣传》,他四起四落,权倾朝野达十七年之久。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湖南长沙。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高宗皇帝赵构下旨,蔡京遗骸按宰相、国公礼遇迁葬故乡仙游枫亭。1984年,蔡京墓被列入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蔡京与木兰陂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大力推行农田水利法。当时还在开封知府任上的蔡京,多次奏请朝廷兴修家乡莆田的水利。宋神宗谕准蔡京之奏,下诏莆阳协修水利,这为木兰陂的修建提供了重要的官方支持和推动。侯官义士李宏应诏来莆田第三次筑陂,在高僧智日的大力协助下,认真总结前两次筑坝的经验教训,最终将坝址选择在木兰山之下。在这个过程中,蔡京的影响力和协调能力对工程的顺利推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木兰陂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建成,这一水利工程的成功修建,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也让蔡京因修陂有功。宋神宗对蔡京颇为满意,任命蔡京为贺辽道宗生辰使,成为蔡京以后官运亨通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同宗一蔡,千秋两说!</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蔡襄文化公园,大巴车载着众人,来到仙游县枫亭镇的塔斗山,车过青龙奄即见萧妃阁。</p> <p class="ql-block"> 萧妃原名萧丽蓉,据《仙游县志》记载,元末时连江里(今枫亭)的萧家女被选为太子嫔妃,太子登位号称顺帝后,册封萧家女为妃。萧妃墓原在枫亭塔斗山麓,后因铁路过境,迁移至塔斗山半山腰,并在这里建萧妃阁作为萧妃纪念堂,人们以此来缅怀这位妃子的心地善良,和为百姓所做好事。</p> <p class="ql-block"> 穿过南天门,来到天中玉皇殿,玉皇殿为道教圣地,金碧辉煌而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 踏着石阶而上,天中万寿塔就在玉皇殿背后。因塔建于山巅,坐北向南,以山作基,砌石而起,傲然凌空,仿佛立于天中,所以取名为“天中万寿塔”;又因山形似螺,塔在山巅,也被称为“青螺塔”;还有“摘星塔”的别称,意为站在塔上,伸手可摘星。</p> <p class="ql-block"> 石塔始建于五代时期,为石构实心,四方形五层,高7.4米,边长5.1米。底座正方形,边长7.8米,底座上为三层须弥座。塔顶四角为蕉叶形插角,塔刹为五重相轮。从其建筑风格和浮雕内容来看,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迦楼罗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以龙为食,建塔含有借佛教法力镇压海上孽龙兴风作浪之意。历史上,宋嘉祐四年(1059 年),宋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对该塔进行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 年)有重大修理,塔上层基座北面有石刻记载;民国八年(1919 年)塔又重修,现塔下层基座北面右方留有石刻。</p> <p class="ql-block"> 塔斗山北面,有座文昌殿,这里有会心书院是蔡襄读书处,还原了蔡襄在这读书的场景,一首《塔斗山植松》,也是脍炙人口。</p> <p class="ql-block"> 环山步道让枫亭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蔡襄生活过的地方,人们都以蔡襄为骄傲,不惜重金为蔡襄塑像,建筑庙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的蔡襄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东海镇中心地段浮山,占地面积110亩,总投资4.5亿元。目前已建成部分包括蔡襄主题公园、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园内建筑包含前殿、主殿、回廊、厢房和角楼等,总建筑占地面积2776㎡,总建筑面积2901㎡。内设蔡氏世系图、蔡襄纪念堂、蔡襄政绩展厅、廉政教育展厅等。这里集文化、体育、健身、旅游为一体,不仅是传承和弘扬蔡襄优秀文化、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前殿中央,蔡襄塑像端坐正中,一副对联曰: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p> <p class="ql-block"> 主殿右侧开劈出民俗馆,展示莆仙民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 忠惠坊后,石阶渐升,蔡襄雕像,越见高大,高山仰止,正气浩然。</p> <p class="ql-block"> 欣闻灵华线已通车,逐车走樟林隧道,顺道游览灵川镇径里水库。</p> <p class="ql-block"> 径里水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村。水库始建于1957年12月3日,1958年4月10日竣工。水库容量995万立方米,坝高27米,长110米,顶宽6.5米,总干渠长0.57公里,左干渠长18.43公里,与桂山水库过坝干渠相连接,云庄、东进、西墩、何寨、蔡亭、西黄、西厝、蔡厝等8个村、99个村民小组受益,灌溉面积11320亩。水库周边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市民周末休闲乡村旅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之日,碧水蓝天之间,邀约几位好友,栏栅水榭,千秋万古事,人间一壶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