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有点太哲学了,不好回答。如果说是从娘肚子里来,到哪个小盒子里去,又有点太俗气了。但是在旅行中我或多或少都在感悟着自己。这次甘南之行,我和妻子是旧梦重温。2003年10月我们俩到过这里,那是一次真正自助旅行,一人一背包,无计划无安排,走那是哪,那年我50岁妻子47岁,由兰州坐面包车去夏河,当时车上年轻人看到我们惊讶的说:“这么大年纪还敢来这里?”21年后我们又来了,很自豪。但是在桑科草原我们找不到原来牧民的土房子了,扎尕那景区也是截断国道辟为景区了。</p><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上了岁数,容易得“两个忆”回忆和失忆。虽然可以“为霞尚满天”但惆怅依然弥漫在变老的路上,特别是面对壮丽的山河,清新的空气。</p><p class="ql-block">思维活跃起来,浮想联翩,但往事并不如烟,想的太多太复杂并不是好事,如鲁迅所说:“钻进去,还要爬出来。”让自己简单一些,高兴起来,但又要随遇而安。因为除了生死,任何事都是皮外伤。而走入大自然就是让自己简单起来的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次甘南之行,我们与两个河南小伙子同座一辆SUV,两个人似乎有同性恋倾向,这事儿现在很普遍,社会也很宽容,过去这是要定位为“坏分子”。这是我第一次与他们密切接触(并非参与其中)。并无嫌弃之意,只是好奇,怎么好这一口儿。</p><p class="ql-block">宇宙浩瀚无边,个人渺小如尘,不要管身外之事。少理人间事,常进大自然。活着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在桑科草原牧民家中,窗外就是桑科草原</p> <p class="ql-block">2003年桑科草原</p> <p class="ql-block">与牧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2003年拍摄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2003年在拉卜楞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在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骑马,不争气的屁股, 磨破了</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藏寨小巷中,听到稚嫩诵经声,寻声过去,推开一条门缝,几十名小学生都在诵经,没敢打扰,掩闭木门。</p> <p class="ql-block">海拔4000米的光雾山顶,云雾缭绕的早七点</p> <p class="ql-block">海拔4000米偶遇姓邢的河北人在此创业,合影一张,也是小眼睛,几千年来的基因如此强大。</p> <p class="ql-block">在扎尕那神山下吃晚餐,藏香猪,很贵很贵</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p> <p class="ql-block">花湖</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零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光雾山晨雾,早晨7点,海拔4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在郎木寺四川境内,坐屋川蜀地,窗外甘南山。</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但寻找不到二十年前的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读者》创刊始,累购到如今。兰州好称一条河、一本书、一碗面。我们买了60多年读者,今天终于迈进娘家的大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