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吴氏续修谱》后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经八年,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吴氏鄂冶迁鄂陕郧西陡岭凤炳公世裔续修谱终于圆满完成出书!当族人手捧着这部凝聚着家族心血与期望的新谱,心中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续修家谱,不仅仅是对家族世系的记录,更是对家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族文化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顾续修谱历程,可谓充满艰辛与挑战。从最初的筹备策划,到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与核实,再到反复的修订与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编修人员的大量心血。为了确保续谱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义务不辞辛劳地走访各地宗亲,查阅大量资料,与老一辈族人吴风杰,吴风奇,吴远良等宗长深入交流,力求还原家族历史的真实面貌。在此,我们要向所有参与续谱工作的家族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尤其是那些为续谱工作当作信仰般默默奉献、带病坚持,不计回报的长辈们,还有年轻一辈陡岭村的村干部吴东波、吴军。四川成都吴博等,他们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我吴氏族人树立了榜样,对续谱工作关心和鼓励,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我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又自信才如此顺利完成续修谱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续修谱制作的完成,是我们吴氏族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部新谱,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从江西迁大冶,再迁陡岭吴氏凤炳公世系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感受到先辈们的创业艰辛。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同时,新谱也为我们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族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家族续谱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永远没有终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族成员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家族谱牒,以确保其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家族的历史和现状。因此,我们希望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珍惜这部新谱,积极参与到家族事务中来,共同为家族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家族成员加入到关注族谱工作中来,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族的意义:一个好的家族的不在于多富贵,而是每一辈都竭尽所能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要懂得付出、托举、包容、理解,这个家族才会越来越好。由于初次续修家谱,历史久远,还有族人无法联系,也有族人不愿意参与配合此次修谱,故而没有收录完整的资料,有古言:树断根必枯,人忘祖必衰之理。</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对祖宗的渊源和家族的历史都不知,父亲一问知道,爷爷是谁得想一想,曾祖父就说不上来了,族谱上的名字是家族的根脉,是传承的象征。所以人还是要知根本,尊祖敬宗,要记得自己的来源,连祖先的名字都不记得,还祭什么祖!所以这就是家谱存在的意义。家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们常说这个人没谱就是不靠谱的意思。不靠谱的人又怎么能成就大事业?祖宗吉祥,父母平安,子孙兴旺,枝繁叶茂,瓜瓞绵绵,我们就需要传承祖先的美德,在承上启下教育子孙,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在传统节日提醒人们祭祖是不忘根本。特别是新生代弃农进城,对祭祖遥远不及,可呈家谱置洁净案前,内心满是对祖德的敬畏与追思,特别是年纪大了在异乡,一本族谱是与祖先灵魂沟通的信使。</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人说上坟是迷信,其实我们想一下,它真的不是迷信,是对故去亲人的一种思念,烧纸是我们对故去亲人未报的这份恩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如果说连祖宗都不敬,这种人未必值得深交,只有懂得孝亲祭祖的人,才诚实可信,活得踏实,日子才会越过越旺。</p><p class="ql-block"> 我40多岁开始热衷家谱,起初寻找了数年,见过许多异姓家谱和同姓家谱,连自己的家谱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可见我们家族已经没落了很久了。庆幸有鄂冶吴亚盛族人网上相识,到祖地寻得老谱。不管饥荒还是战乱,庆幸我们先祖总有后代活到成年,一直在大自然中繁衍没有中断,能连接上无缝对接这个有多不容易!能延续几千年能将族人详细地记录下来就更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读过历史,把改朝换代那些大的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算上,按30%的人口折损率,能一路幸存繁衍下来的概率就很低。我们吴氏一直都是望族,从老族谱上看到都是官修。</p><p class="ql-block"> 家谱一直有着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说法,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今,家族繁衍生息都是常理,所以最后的空页儿叫“余庆录”也是家谱必不可少,乃至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添丁进口,对于家族来说意义重大,它是家族繁荣昌盛的体现,是家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家族传承后世的保证。</p><p class="ql-block"> 每当家族有新生命诞生,都要为家族前一年新诞生的孩子周岁,向列祖列宗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红包,古时称“利是”表示祝愿,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宗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都是先记载到余庆录之中,等到家族统一修谱时,才会正式编入家谱世系当中。</p> <p class="ql-block"> 古代修谱,都是只记载男性,不记载女性。并且生男孩叫做“添丁”,生女孩叫做“添口”现在也叫做“进口”。出嫁后称“姑党”。但家谱具有各个时代的意义,现今社会,男女平等,所以家族无论是添丁,还是进口,都要记载到余庆录上。在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余庆录只是记载家族添丁进口的内容。如果在不到修谱的时间,家族不幸有老人去世,一般是在家族家谱人名下上记载:生卒年,埋葬地山向,立碑时间。</p><p class="ql-block"> 修谱不光是为了增添家族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就修谱这个形式来说,它就是家族精神再凝聚的方式之一。修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家族成员参与其中,齐心协力完成,从散落在各地族人的信息,在大家努力下,便汇集成一幅完整而清晰的族谱,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反复的考证校对,每个环节,都注入了许多族人的心血。</p><p class="ql-block"> 古时且修谱多在祠堂中完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祠堂翻新和维护。古代还分为官修族谱和私修族谱这两者的区别。所谓官修谱,是指由皇室或官府公修的谱牒,即若上层社会那些士大夫一类的修撰私家传乘,需要官府的审定认可。可以说官修族谱在古代是达官贵族的专属产物,官修谱在战国到隋唐时期一直都是主流,只到宋朝时期私修族谱才开始出现。私修谱也就是民间修谱,包括宗谱、族谱、家谱。在唐宋时期,受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族谱编修发生了结构上的大变,以基础百姓为主体的私修大量出现、发展。唐朝初年修谱之风盛行,此时修谱还是主要以官修为主。修族谱就主要是为了促进家族的发展,呈现一个凝聚的结构。因此,在古代,官修谱和私修谱都是不可缺的,前者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后者对应的是家族整体。这两者混合在一起才形成完整的族谱文化。</p><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修没有向任何族人收取过分文费用,用业余之时皆义务自费,待谱成书,也只按成本价施於族人,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难免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之处,谨希望有族人能再接再厉续新!</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所有为家族续谱工作付出努力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我们的家族繁荣昌盛,人才辈出!祝愿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幸福安康,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 吴永贵 2024年冬 于 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