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记》衢州市(下)

李树棠

<p class="ql-block">美篇第641篇</p> <p class="ql-block">  衢州市是圣人孔子后商南迁的世居地和第二故乡,建有“孔氏南宗家庙”,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美誉。城南“烂柯山”,因晋人王质观弈烂柯的传说而驰名,衢州被视为“围棋”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衢州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拥有多个5A级景区,致力于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厚,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誉。</p><p class="ql-block"> 衢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脉恒昌,拥有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市区内的“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以“南孔文化”为核心,由孔氏南宗家庙、水亭门及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鹿鸣半岛、严家淤岛四大核心区块组成,总面积3 .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拥有衢州古城墙、孔氏南宗家庙和周宣灵王庙 3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景点众多,有钟楼、赵抃祠、天妃宫、天王塔、都御史牌坊、神农殿、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衢州侵华日军细菌弹投放点旧址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周宣灵王庙</p> <p class="ql-block">  “周宣灵王庙”,又称“孝子庙”,位于衢州市柯城区衢江东岸,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经历代修葺扩建,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共分南、中、北三路轴线,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孝,是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美德。周宣灵王,本名“周雄”(1188一1211),临安(今杭州)新城渌渚人,是南宋一位大孝子。周雄侍母至孝,母疾,亲尝汤药,日夜服侍。</p><p class="ql-block"> 嘉定四年(1211),为母病亲赴江西婺源灵顺洞五王庙求祷,夜梦神灵喚其回。舟行至衢境双港口,闻母讣,立而逝,年仅二十四岁。</p><p class="ql-block"> 其友,孔子第51世孙衍圣公孔文远,感其诚孝,建灵顺坊,将塾舍作祠,并塑周雄像于内,祀之。此后,历代屡有封赠,南宋端平二年封周雄为翊应将军。</p><p class="ql-block"> 元朝至正年间(1335一1340),加封护国广平正烈“周宣灵王”。相传宣灵王威灵显著,水旱疾疫,祷之辄应,其庙宇后世遍及衢江、新安江、钱塘江沿岸各州县,甚至远至江苏苏州。</p><p class="ql-block"> 周宣灵王庙的建材粗大,气势宏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保存了元代的建筑风格。殿堂上迎面大大的“孝”字,据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仔细观察这幅字,是融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珍品,从右侧看字的上半部,酷似一躬身作揖敬奉的孝顺后生形象,而从左侧看,活现一只尖咀猴子,寓含“孝为人,不孝为畜生”之意,发人深省。两边墙板上挂有传统的《二十四孝》木雕,以古代孝道人伦的传说和故事为题材,构成了完整的孝文化展。</p><p class="ql-block"> 2013年,周宣灵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二、衢州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衢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192),初为土墙,现有城墙初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宋代改为砖墙,元明清续修。</p><p class="ql-block"> 府城墙周长6500米设六门、西临衢江天堑,东南北三面皆设护城河。至今仍较好地保存有六个城门及城墙遗址千余米,是衢州军事重镇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在古城墙遗址公园中,西城墙,由水亭门、小西门、西安门城墙及城墙遗址组成。通过城墙遗址的风貌展示,可以看出古代城墙的规模与形制,并对内部结构、材料质地、营造技术以及城墙走向等信息有直观了解。</p><p class="ql-block"> 衢州府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钟楼</p> <p class="ql-block">四、赵抃祠</p> <p class="ql-block">  赵抃(1008一1084),衢州西安(今衢州市区)人,北宋名相,与“包拯”齐名。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是中国历史上以“铁面御史”之誉载入《二十四史》的唯一一人。</p><p class="ql-block"> “赵抃祠”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是祭祀赵抃的祠堂。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为447平方米,平面为纵长方形,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前厅和后厅,前后厅中间有一天井。</p><p class="ql-block"> 2011年被浙江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命名为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赵抃,北宋名臣,祖籍陕西关中,先祖多位历任高官。曾祖迁居衢州,祖父居拱辰门(今北门)外沙湾村,赵抃即出生于此,他曾为继母守孝三年,后称“孝悌里”。</p><p class="ql-block"> 赵抃一生从景祐元年(1034),27岁开始仕宦生涯,历三朝,为官43年。工作中不避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自此,这称谓成了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的泛称。</p><p class="ql-block"> 赵抃白天处理完公务,每到夜晚,必要焚香拜天,口中念念有词。好奇者问他向上苍密告什么,他笑道:“哪是什么密告呀,无非是将自己白天做过的事,一件件地在心里说上一遍,借以检点反思。”</p><p class="ql-block"> 明代赵抃后裔为纪念其“每夜向上天告白自己日间所作所为反省自身”的事迹,在今浙江兰溪市天福山兴建庙祠,名为“告天台”,因其面向衢州方向,又谓“望衢亭”,以资纪念。</p><p class="ql-block"> 元丰七年(1084),逝,卒年77岁。神宗皇帝为此下令免朝一日,谥号“清献”,赠太子少师。苏东坡亲笔手书《赵清献公神道碑》歌颂其功德。赵抃的清廉刚正之品性,卓越之政绩,不仅在当时为朝野所赞赏,身后也为万世敬仰!</p><p class="ql-block"> 赵抃历来崇学重学,注重平民教育,有《江源劝学》的事迹。后世为了纪念他重视教育的精神,将始建于南宋1268年的书院,命名为《清献书院》,是全国著名的 22所书院之一。2003年又在其旧址,兴建了“衢州书院中学”。</p><p class="ql-block"> 衢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本土特色廉政文化“赵抃文化”,在传承和弘扬赵抃廉政精神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夯实廉政文化的群众基础,在社会上,群众中,机关里,不断掀起“话赵抃、学廉政、促和谐”的活动高湖,逐渐形成“传承赵抃精神,弘扬清风正气”的社会风尚,为建设清廉衢州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p> <p class="ql-block">  【 赵 抃 简 介 】</p><p class="ql-block"> 赵抃(1008一1084),衢州人,追封太子少师,谥号“清献”。</p><p class="ql-block"> 他为官四十五载,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因不惧权贵,正气凛然,被时人称为“铁面御史”。</p><p class="ql-block"> ① “清献公”尊长知孝,循规礼仪,《孝悌里》因此得名;②他匹马入蜀,琴鹤相伴,《一琴一鹤》因此传颂;③他严于律已,正气浩然,《告天台》因此诞生;④他勤政敬业,兴修水利,《清献渠》因此奔流;⑤他崇尚教育,尊师重教,《清献书院》因此书声朗朗;⑥他恪尽职守,不避权贵,被誉为《铁面御史》;⑦他不治产业,不蓄声伎,被树为清正亷洁的榜样;⑧他为政精简,公正廉明,被颂为《世人标表》。</p> <p class="ql-block">五、四角门厅</p> <p class="ql-block">  “四角门厅”建于清代,因屋檐上四只翘角而闻名,是难得的袖珍型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此建筑用材纤细,装饰简单。</p><p class="ql-block"> 位于“余绍宋”家族寓所后花园,是余绍宋先生的书房,另有一口古井。</p><p class="ql-block"> 【 附 言 】:</p><p class="ql-block"> 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为1350平方米,平面呈纵长方形布局,分“乐寿堂”、“春晖堂”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乐寿堂”建筑面积为490平方米,早年已拆。“春晖堂”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分东、西两轴线排列。西轴线为主轴线,由南至北为前院、正厅、后楼和后花园,时至今日,东、西两轴线上仅存后花园中的“养云池馆”。【现称“四角门厅”】,即余绍宋先生书房,另有一口古井。</p><p class="ql-block"> “余绍宋”(1883一1949),祖上龙游之柳村,生于衢州化龙巷,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毕业,曾任中华民国“司法总长”,近代著名方志学家、书画家,是衢州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六、神农殿</p> <p class="ql-block">  “神农殿”,又名“药王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神农殿”之名取自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元时为衢州路医药教授刘光大【注:元代医官,今衢州人,1286年任衢州路医学提领,后任医学教授,创供奉古代名医的先例】创建的神农讲堂,是衢州古人传授医学、交流医道的场所。明清以来曾多次由药业界出资修葺。</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修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前殿柱上牛腿,雕有刘海戏金钱,刘海手持铜钱上有“太平天国”字样。</p> <p class="ql-block">七、天妃宫</p> <p class="ql-block">  “天妃宫”,又名“福建会馆”。清嘉庆年间,由福建在衢商人集资兴建。坐东朝西,占地665平方米,平面呈纵长方形,前殿有戏台,大门前有照壁。馆内奉祀海神“妈祖”,又称“天妃”。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 附 言 】:</p><p class="ql-block"> “天妃”,又称“妈祖”、“天后”,原名“林默”(960一987年),祖籍福建莆田湄洲湾忠门。</p><p class="ql-block"> 相传她能予知气象变化、驱邪治病和泅水航海,常在惊涛骇浪中救助遇难船舶,极受人们的敬重与爱戴。自宋徽宗赐林默祠“顺济”匾额后,林默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其影响遍及我国沿海,台湾及东南亚各地。</p><p class="ql-block"> 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与闽、赣、皖三省毗邻,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水运发达,商贾云集。他们在衢州分别建有徽州会馆、江西会馆、宁绍会馆、兰溪会馆等会馆。衢州“天妃宫”就是福建商人筹建的,故亦称“福建会馆”。原为三进二明堂,现仅存二进。</p> <p class="ql-block">八、天王塔</p> <p class="ql-block">  “天王塔”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一519),比杭州西湖的“雷峰塔”还早近500年,自此至解放初期,它一直就是衢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1952时,因塔身将圮被拆。</p><p class="ql-block"> 天王塔历来是衢州人的故乡塔,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话“三天不见天王塔,两眼泪哒哒”。</p><p class="ql-block"> 2013年经考古发掘,对古塔塔基及遗址做了有效保护,并于2015年完成天王塔重建。现塔高45米,呈七层六面式仿楼阁式砖塔,每层供奉佛像,共有三十三尊石雕佛像。</p><p class="ql-block"> 【注:早在汉末三国时期,佛教即已在衢州地区传播。南朝梁以后,在梁武帝的大力支持下,佛教文化迅速盛行,并影响深远。著名的“天王塔”即建于梁天监年间。】</p> <p class="ql-block">九、都御史牌坊</p> <p class="ql-block">  “都御史牌坊”,位于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北门街口。牌坊为石质,顶部有“恩荣”二字,次层书有“都御史”三个大字,最底部宽石岩上书有“嘉靖辛丑科进士王玑”等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牌坊为进士王玑而立,王玑(1487一1563年),衢州人,明嘉靖辛丑科进士。初任兵科给事,累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p><p class="ql-block"> 王玑,初慕理学家陈献章,后拜王阳明为师,治学笃实。王玑以其清廉和实干著称,他在多个岗位上均有建树,特别是在解决农业问题和社会治安方面表现出色。晚年,回衢州休养,以礼律已,和蔼待人。他的生平事迹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清廉品质,也展示了他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影响了许多学生和后辈。</p><p class="ql-block"> 原牌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现在所见的“都御史牌坊”,是依据原衢州市博物馆馆长,己故文物专家崔成实生前所拍摄的照片,于2009年复原。</p> <p class="ql-block">十、杜立特行动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位于罗汉井6号,面积400余平方米,为纪念二战著名的“杜立特行动”中衢州人民对坠落中国境内的美国飞行员的救助,是中美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全景式反映“杜立特突袭”主题的纪念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获得杜立特突袭协会和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双重认证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定对日本本土实施空袭。1942年4月18日,十六架美军B - 25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首次轰炸东京、横须贺、神户、名古屋等日本城市,大大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的士气。这次行动由美国陆军航空队</p><p class="ql-block">“杜立特”中校组织实施,被称为“杜立特突袭”。</p><p class="ql-block"> 轰炸结束后,除一架飞机因燃油消耗过快飞往苏联,其余十五架飞往中国“衢州机场”。由于联络、天气、夜暗等原因,美国飞行员未能找到机场,在燃油耗尽的情况下弃机跳伞或迫降至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其中两架落在日占区之外,其余十三架飞机机组成员受到中国军民的奋勇救助。</p><p class="ql-block"> 最终,降落在中国的美国飞行员,除牺牲 1人外,有64人获救,其中 51人从各地由中国军民辗转集中护送到“衢州”的空军第十三总站,在衢州休整后,分批转送到后方重庆。</p><p class="ql-block"> 中国军民的大营救为杜立特行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当年结下的友谊现在还在延续。</p> <p class="ql-block">  由于美军飞行员迫降或跳伞的地区,是日军与中国军队战线犬牙交错地带,营救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中国军民仍给予这些美军飞行员以无私的帮助,竭尽所能提供最好的食宿,并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为伤员治疗,使他们得以安全抵达后方,重返反法西斯战争前线。</p><p class="ql-block"> 积极救助,帮助脱险,仅举一例:美军B -52轰炸机十五号机机组,4月18日夜,迫降在浙江象山县檀头山岛,居民赵小宝和丈夫麻良水在自家猪圈里发现了蜷缩着的 4名美国飞行员。麻良水赶紧将飞行员请进屋,赵小宝则忙着给他们生火烤衣做饭。次日,机组的另一名飞行员也找到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象山是日军占领区,到处都有日军的巡逻艇。麻良水和其他村民把飞行员打扮成中国渔民,避开了日军的封锁线,用小舢板护送他们到了安全的地方,成功脱险。临分别时,5名飞行员紧紧握住了麻良水的手不肯分开,虽然语言不通,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十一、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 筒介 </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始建于1998年,是全面展示侵华日军在衢州实施细菌战罪行的综合性展馆,首批遇难者黄廖氏故居,为纪念衢州細菌战的遇难者和揭发日军罪证而建立。2014年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系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派出飞机在衢州水亭街、美俗坊一带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病菌的麦粒、小米、棉花、跳蚤和传单等物品。这是侵华日军在我国南方地区首次以空中投撒方式实施大规模无差别的鼠疫细菌战。</p><p class="ql-block"> 在此后近五年时间里,侵华日军两次攻陷衢州城,实施了包括鼠疫、伤寒、炭㾇、疟疾等在内的多项细菌战,造成1940一1948年衢州地区流行性疾病爆发和大流行,累计发病死亡 5 万余人,成为遭受日军细菌战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分为纪念区和展厅两个区块。纪念区立有“细菌战死难者民众纪念碑”和“细菌战衢州罹难者纪念墙”。展厅以《不能忘却的记忆一一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迹》为基本陈列,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场景还原、3D影院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侵华日军在衢州实施细菌战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造成的严重灾难。</p> <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为了推动全面侵华战略,更好地为资源贫乏的日本服务,侵华日军组建以“石井四郎”为首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细菌部队),在我国20余个省市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细菌战,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灾难,犯下了空前绝后的滔天罪行。</p><p class="ql-block"> 日本不顾国际公约,从1933年开始,石井四郎搜罗日本医学界的精英,带领他的731部队大规模研究细菌武器,对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进行了精确研究和大量繁殖,并利用能有效传播鼠疫菌的染菌跳蚤进行了大量的细菌战。他们设计了能够有效携带细菌的土陶制细菌弹,大规模生产干燥式粉末状细菌,如干燥式炭疽菌、干燥式鼠疫菌等剧毒粉末。</p><p class="ql-block"> 为了检验细菌效果,731部队丧心病狂地开展了大量的活体实验,大批中国人和各国战俘沦为其中的牺牲品。日本也是唯一使用数千活人作为细菌实验材料进行细菌实验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查看日本细菌部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践踏人类文明的那一幕,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为了和平与幸福,整个人类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永远不能再发生当年那种残忍与恐怖。</p> <p class="ql-block">十二、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  “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位于水亭门街区,建筑面积1455平方米,为全国 5个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是中国围棋队衢州训练基地所在地,也是围棋文化展示、接待交流、联络组织、赛训平台、围棋会馆等多功能的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其中“烂柯”对局室是国内外一流的围棋对局室。</p> <p class="ql-block">十三、衢州烂柯山</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补充内容:</p><p class="ql-block"> 【 四 点 说 明 】</p><p class="ql-block"> ①“烂柯山”的含义: “柯”的字义是:“斧子的柄”。“烂柯”一词是指:“朽烂的斧子把”。 “烂柯山”是说,这座山里曾发生过“朽烂斧子把”的故事。该山原名石室山,在唐代时,曾按“王质遇仙,观弈烂柯”的传说,更名为烂柯山。</p><p class="ql-block"> ②传说的由来: 关于“王质遇仙,观弈烂柯”传说,有许多史籍,晋代的《志林》、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等均有记载。如: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相传在晋代时,信安(今衢城)有一位靠采樵为生的樵夫,姓王名质,字子仙,家有老母和幼弟,住在石室山附近。一天,挑柴担经过石梁时,发现山洞旁有两位少年坐在石桌边对弈。王质也是围棋爱好者,故此放好柴担,带着柴斧,站在旁边观棋。下棋者隨手递给他一颗形如枣核的东西吃,吃后便不觉饥渴。当一局终了,弈棋者提醒说:“你来己久,可以回去了”。王质回身一看,发现斧头是锈迹斑斑,斧炳亦已烂尽。再回头时,两位弈者也倏忽不见。无奈,空手而归,但何处是家已无法辨认了。打听村人,老人回忆,说祖辈传言,村中有一个叫王质的上山采樵,一去不返。</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至北魏时已流传四方,民间还为此传说创作了歌谣称:“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p> <p class="ql-block">  ③烂柯山的状况: 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城南郊区10公里的石室乡境内,坐落于乌溪江东岸。【注:市内无直达的公交车,距烂柯山最近的公交站点,尚需步行3公里。建议最好乘坐出租车。】</p><p class="ql-block"> “烂柯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是晋代王质遇仙对弈,观棋烂柯神话故事的诞生地,有文字记录至今巳有1600余年,其名盛传不衰。这里山含翠黛,涧泉汩汩,石梁横空,洞穴生风。终日云烟缥缈,有如人间仙境,是浙江省省级旅游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这天生地造的胜景,是大自然对衢州的恩赐。而王质遇仙这一传奇故事经历代典籍的记载,远播海内外。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心仪名山而留下不朽之诗文,从而使栏柯山文化积淀如此之深厚,其意蕴如此之博大。</p><p class="ql-block"> 烂柯山被道家称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名之为“烂柯福地”。道教将此处视为修真圣地,称其为“青霞第八洞天”。</p><p class="ql-block">烂柯山又为衢州佛教发祥地之一,其山南麓的“宝岩寺”,曾盛极一时。</p><p class="ql-block"> 烂柯山有石破天惊之奇,烂柯人醒之妙,人间沧桑,意境无限。自晋朝以来,世世代代令人神往,烂柯文化早已融入向往者的心坎之上。</p> <p class="ql-block">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主峰海拔176米,相对高差60一90米,东西长4公里,南北寬2公里,实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烂柯山为仙霞岭余脉,地处金(华)衢(州)盆地的西南端。金衢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距今约8000万年以前),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形成地堑型坳陷盆地。 </p><p class="ql-block"> 烂柯山的岩石质地不甚坚硬,主要由泥沙质胶结,在长期的风吹、雨淋、日晒、冰冻下受侵蚀。使其沿着岩石的裂隙、节理和层面等薄弱部位形成沟糟,发育成洞、厅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又因这些岩石呈红色,形似红色晚霞,与武夷山等风景区一样,都是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 远眺烂柯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桥,横卧于山顶,鬼斧神工蔚为奇观。被称为“天生石梁”,又称石桥、天桥。石梁东西横亘,南北中空,是世界上丹霞地貌中最大天生桥,实为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 石梁下的桥洞,又名“青霞洞”,也称石室,即道书所称青霞第八洞天,相传即王质遇仙观弈之处。该洞东西横向长31米,南北中空平均宽约22米,洞顶成弧形,最高10米,面积约680平方米。洞内宽敞明亮,地势平坦【注:现在地面上刻有围棋棋盘,黑、白棋子硕大,棋盘之大堪称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 洞内西边石壁上镌刻“烂柯山洞”四字,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等10余处摩崖石刻。石洞南面的石崖上有一亭,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取元代杨明“洞天春远日行迟”诗意,名曰“日迟亭”。石梁西坡有两棵千年古松。</p><p class="ql-block"> 位于石梁上,在层岩重叠中,,裂有一缝隙,东西长30米,宽约15米,高约0 .5一1.5米,可窥见山外一隙青天,故名“一线天”,又名“洞天一线”。</p><p class="ql-block"> 烂柯仙境是融道、释、儒于一体,独具特色的围棋仙地,历来为古今游者所向往,古代历史名人如:朱买臣、韩愈、白居易、苏东坡、岳飞、朱熹、陆游、林则徐,现代有郁达夫、邓拓以及围棋界领导人陈祖德、棋圣聂卫平,围棋世界名人李昌镐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题咏。</p> <p class="ql-block">  ④烂柯山与围棋的渊源: 围棋源于中国,烂柯山是围棋之根。烂柯山又称“围棋仙地”,凡有围棋活动之处,莫不知烂柯典故。烂柯棋谱盛名天下,“烂柯”已成为“围棋的别称”。我国一些围棋古典弈谱,还有不少根据“烂柯”而定书名。</p><p class="ql-block"> “烂柯”一词在国内外棋刋上仍屡见不鲜。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以馈赠亲友。</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多次重大的世界性比赛均在烂柯山青霞洞举行。此外,衢州市还多次协办国家级和省级围棋赛。如:1993年5月,全国围棋锦标赛,在衢州市举行,共50个代表队,棋手共280余人参赛。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题词:“衢州烂柯,围棋仙地”。</p><p class="ql-block"> 首届“衢州 - 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于2006年在衢州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围棋第一次以“围棋仙地烂柯山”命名的重要赛事,每两年举行一届,是国内等级最高、水平最高、奖金最高的职业围棋赛事。同时,通过以赛会友、以棋会友,让更多围棋界人士了解衢州,共同挖掘和弘扬“棋子文化”,扩大“围棋仙地”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衢州围棋界棋艺,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特别是1994年,衢州市达成三点统一意见:①在全市幼儿园、小学开没围棋课,普及围棋知识。在衢师一附小成立“省级围棋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一批围棋尖子。②每年举办少儿围棋比赛,促进人才培养,前几名可直接升入衢师一附小就读。③因地制宜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总之,创造条件,努力将衢州,打造成棋手摇篮。</p><p class="ql-block"> 2011年,烂柯山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资深记者、署名书法家袁瑞华挥毫赞美张铸崑游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照片文字张铸崑</p><p class="ql-block">校对赵元勲</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7日</p><p class="ql-block">补充第十三节内容 2024年12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