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的美篇

老谢

<p class="ql-block">金陵名胜绘画杂记(十九)南京明孝陵及梅花山景区(原创)</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孝陵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据说此地的选址,是由明重臣刘伯温选定。此处是钟山这条蟠龙的龙眼所在,是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此处原是灵谷寺所在,后将灵谷寺迁至钟山另一端,即现在的所在地。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占地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也是明朝的第一座陵墓。‌</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纵深2.62千米,原四周建有周长22.5千米的红墙。由于屡遭战火破坏,仅存石刻和建筑基础,后部分复建,大致分为三部分:神道、陵寝和明功臣墓。明孝陵保持了陵寝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体现出明清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创立的陵寝制度有着承前启后、独创新规之意义,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位于梅花山正北,神道在梅花山下由南折向东,通往“四方城”碑亭。传说朱元璋说孙权是条好汉,要让他给自己守墓,所以没有迁走孙权的陵墓。梅花山南侧的神道(即石象路)上共立有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豸、麒麟、马、骆驼、象,每种两对,一卧一立。石象路尽头立有墓表一对。</p> <p class="ql-block">梅花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景区内,是钟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誉,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p><p class="ql-block">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相沿不衰,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素有“金陵梅花甲天下”之称。梅花山因东吴大帝孙权葬于此处,原名孙陵岗、吴王坟。</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花木区,栽培了大片梅花,后来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多,如今的梅花山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4万余株梅树。</p> <p class="ql-block">  梅花山上的“观梅轩”所在地,原是汪精卫的坟墓。</p><p class="ql-block"> 1944年,汪精卫病死日本后葬于梅花山。1946年,国民政府即将迁回南京,何应钦下令将汪墓炸毁。汪墓原址上建起一座廊亭,北面横额上有孙科手书的“放鹤”二字,此处又名“观梅轩”。</p> <p class="ql-block">1993年,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张平沼发起捐建位于山顶观梅轩北侧的博爱阁。</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和梅花山是南京重要的风景游览地。它向国内外游客展示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和文化传承,也展示了发展中的现代化南京和绿色发展的经久不衰的南京。</p>